蔓荊子

(重定向自Vitex rotundifolia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蔓荊子
Màn Jīnɡ Zǐ
蔓荊子
別名 白背木耳、白背楊、水捻子、白布荊、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
功效作用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英文名 Simpleleaf Shrub ChasteTCMLIBee Fruit,Fruit of Shrub ChasteTCMLIBee,Fruit of Threeleaf ChasteTCMLIBee
始載於 本草經集注
毒性  
歸經 胃經肝經膀胱經
藥性
藥味

英文名:FRUCTUS VITITCIS。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的果實。生於海邊、河湖沙灘上。主產山東、江西、浙江、福建。

目錄

基本信息

【英文名】 FRUCTUS VITICIS

【別名】白背木耳、白背楊、水捻子、白布荊

【來源】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 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 或蔓荊Vitex trifolia L.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晒乾。

【製法】

蔓荊子:除去雜質。

炒蔓荊子:取淨蔓荊子,照清炒法(附錄Ⅱ D)微炒。用時搗碎。

【性狀】本品呈球形,直徑4~6m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狀茸毛,有縱向淺溝4 條,頂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長為果實的1/3~2/3,5齒裂,其中 2裂較深,密被茸毛。體輕,質堅韌,不易破碎。橫切面可見4 室,每室有種子1 枚。氣特異而芳香,味淡、微辛。

性味歸經】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用法用量】 5~9g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備註】

(1)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症,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摘錄】《中國藥典》  

植物形態

蔓荊子落葉灌木,高約3m。幼枝四方形,密被細絨毛;老枝圓形,無毛

蔓荊子

。葉對生,倒卵形,長2~5cm,寬1~3cm,先端圓形,下面密生灰白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形,5齒裂,外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子房4室,密生腺點,柱頭2裂,花期7月,果期9月。核果球形,熟後黑色,直徑4~6mm。有的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狀茸毛,有縱向淺溝4條,頂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長為果實的1/3~2/3,5齒裂,其中2裂較深,密被茸毛。體輕,質堅韌,不易破碎。橫切面可見4室,每室有種子1枚。氣特異而芳香,味淡、微辛。蔓荊子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症,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相關藥材

蔓荊子葉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高約3m。幼枝四方形,密被細絨毛;老枝圓形,無毛

蔓荊子

。葉對生,倒卵形,長2~5cm,寬1~3cm,先端圓形,下面密生灰白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形,5齒裂,外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子房4室,密生腺點,柱頭2裂。核果球形,熟後黑色。花期7月,果期9月。

生於海邊、河湖沙灘上。主產山東、江西、浙江、福建。

採制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晒乾。

性狀 果實球形,直徑4~6m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狀茸毛,有縱向淺溝4條,頂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宿萼長為果實的1/3~2/3,5齒裂,其中2裂較深,密被茸毛。體輕,質堅韌,不易破碎。橫切面可見4室,每室有種子1枚。氣特異而芳香,味淡、微辛。

化學成分 含莰烯蒎烯蔓荊子黃素(vitexicarpin)、γ-氨基丁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 不明、頭暈目眩。  

鑒別

(1)本品粉末灰褐色。花萼表皮細胞類圓形,壁多彎曲;非腺毛2~3細

蔓荊子

胞,頂端細胞基部稍粗,有疣狀突起。外果皮細胞多角形,有角質紋理和毛茸脫落後的痕迹,並有腺毛與非腺毛:腺毛分頭部單細胞、柄1~2細胞及頭部2~6細胞、柄單細胞兩種;非腺毛2~4細胞,長14~68μm ,多彎曲,有壁。中果皮細胞長圓形或類圓形,壁微木化,紋孔明顯。油管多破碎,含分泌物,周圍細胞有淡黃色油滴。內果皮石細胞橢圓形或近方形,直徑10~35μm 。種皮細胞圓形或類圓形,直徑42~73μm,壁有網狀紋理,木化。

(2)取本品5g,加石油醚(60~90℃)50ml,加熱迴流2小時,濾過,棄去石油醚,藥渣揮干,加丙酮80ml,加熱迴流1.5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蔓荊子黃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溶液製備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甲醇(3:2: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三氯化鋁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味苦,微寒。主治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攣,明目,堅

蔓荊子

齒,利九竅,去白蟲。

《名醫別錄》:去長蟲,治風頭痛,腦鳴,目淚出,益氣。久服令人光澤,脂致,長鬚髮。

《藥性論》:臣。治賊風,能長髭發。

《日華子本草》:利關節,治赤眼,癇疾。

《開寶本草》:味苦、辛、平、溫,無毒。主風頭痛,腦鳴,目淚出。令人光澤,脂致,長鬚髮。

《藥類法象》:治太陽經頭痛,頭昏悶,除頭昏目暗。散風邪之藥也。若胃氣虛之人不可服,恐生痰疾。

湯液本草》:《象》云:治太陽經頭痛,頭昏悶,除目暗。散風邪藥,胃虛人勿服,恐生痰疾。

《珍》云:涼諸經血,止頭痛,主目睛內痛。

《本草》云:惡烏頭、石膏。

《本草發揮》:潔古云:氣清,味辛溫。治太陽頭痛,頭沉昏悶,除目暗,散風邪之藥也。胃氣不人可服,恐傷痰疾。《主治秘訣》云:苦、甘,陽中之陰。涼諸經之血熱,止頭痛目暗。

《本草經疏》:蔓荊實稟陽氣以生,兼得金化而成。神農味苦微寒無毒。《別錄

蔓荊子

》加辛平溫。察其功用應是苦溫辛散之性,而寒則甚少也。氣清味薄,浮而升,陽也。入足太陽,足厥陰,兼入足陽明經。其主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攣,風頭痛,腦鳴目淚出者,蓋以六淫之邪,風則傷筋,寒則傷骨,而為寒熱,甚則或成濕痹,或為拘攣,又足太陽之脈,夾脊循項而絡於腦,目為厥陰開竅之位,邪傷二經,則頭痛腦鳴自淚出,此藥味辛氣溫,入二臟而散風寒濕之邪,則諸證悉除矣。邪去則九竅自通。痹散則光澤脂致。其主堅齒者,齒雖屬腎而床屬陽明,陽明客風熱則上攻牙齒,為動搖腫痛,散陽明之風熱,則齒自堅矣。去白蟲、長蟲者,假其苦辛之味耳。益氣輕身耐老,必非風藥所能也。

簡誤:頭目痛不因風邪,而由於血虛有火者忌之。元素云:胃虛人不可服,恐生痰疾。

《本草蒙筌》:味苦、辛、甘,氣溫、微寒。陽中之陰。無毒。乃太陽經藥,惡烏頭石膏。主筋骨寒熱,濕痹拘攣;理本經頭痛,頭沉昏悶。利關節,長發髭。通九竅去蟲,散風淫明目。腦鳴乃止,齒動尤堅。令人光澤脂致音雉。胃虛者禁服,恐作禍生痰。

《本草乘雅》:垂布如蔓,故名蔓;柔枝耐寒,故名荊。主筋骨寒熱,濕痹拘攣,柔筋堅齒,耐老輕身者,象形取治法。為劑中之輕劑、通劑也。顧實體輕揚,而炎上作苦,故利九竅,去白蟲者,秉風木宣和之用耳。具筋骨關機之象,耐字義深,大有容焉。

《藥性解》:蔓荊子,味苦甘辛,性微寒,無毒,入肝經。主散風寒,療頭風,除目痛,除翳膜,堅齒牙,利九竅,殺白蟲。惡石膏、烏頭。

按:經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又曰: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荊實入肝,故專主散風,以療目疾。《主治秘訣》云:其味苦甘,為陽中之陰,能涼諸經之血熱。

景岳全書》:味苦辛,氣清,性溫,升也,陽也。入足太陽、陽明、厥陰經。主散風邪,利七竅,通關節,去諸風頭痛腦鳴,頭沉昏悶,搜肝風,止目睛內痛淚出,明目堅齒,療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攣,亦去寸白蟲。

《本草備要》:輕宣,散上部風熱。

辛苦微寒,輕浮升散。入足太陽、陽明、厥陰經。膀胱、胃、肝。搜風涼血

蔓荊子照片

,通利九竅。治濕痹拘攣,頭痛腦鳴,太陽脈絡於腦。目赤齒痛,齒雖屬腎,為骨之餘,而上齦屬足陽明,下齦屬手陽明。陽明風熱上攻,則動搖腫痛。頭面風虛之證。明目固齒,長發澤肌。惡石膏、烏頭。

《本經逢原》:蔓荊子入足太陽,體輕而浮,故治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急,上行而散,故能明目堅齒,利九竅,去白蟲,及風寒目痛,頭面風虛之證。然胃虛人不可服,恐助痰濕為患也。凡頭痛目痛不因風邪,而血虛有火者禁用,瞳神散大尤忌。

《本草崇原》:蔓荊多生水賓,其子黑色,氣味苦寒,稟太陽寒水之氣化,蓋太陽本寒標熱,少陰本熱標寒。主治筋骨間寒熱者,太陽主筋病,少陰主骨病,治太陽、少陰之寒熱也。濕痹拘攣,濕傷筋骨也。益水之精,故明目。補骨之餘,故堅齒。九竅為水注之氣,水精充足,故利九竅。蟲乃陰類,太陽有標陽之氣,故去白蟲。

《本草求真》:[批]散筋骨間寒濕,除頭面風寒。

蔓荊子專入膀胱,兼入胃、肝。辛苦微溫。書言主治太陽膀胱,兼理足陽明胃、足厥陰肝。緣太陽本屬寒水之經,因風邪內客,而致致巔頂頭痛腦鳴;太陽脈絡於腦。肝屬風臟,風既內犯,則風必挾肝木上侵,而致淚出不止。目為肝竅。筋藉血養,則血亦被風犯,而致筋亦不榮,齒亦不堅矣。齒者

蔓荊子枕

骨之餘,上齦屬足陽明胃,下齦屬手陽明大腸,風熱上攻則痛。有風自必有濕,濕與風搏,則胃亦受濕累,而致肉痹筋攣,由是三氣風寒濕交合,則九竅口鼻耳目二陰。蔽塞而病斯劇。蔓荊體輕而浮,故既可治筋骨間寒熱,而令濕痹拘急斯去,氣升而散,復能祛風除寒,而令頭面虛風之症悉治。且使九竅皆利,白蟲能殺,是亦風寒濕熱俱除之一驗耳。但氣虛血虛等症,用此禍必旋踵,不可不知。

《得配本草》:惡烏頭、石膏。

辛、苦,微溫。入足太陽、厥陰經氣分。搜肝風,祛寒濕,除頭痛,止睛疼,利九竅,殺白蟲,治濕痹拘攣,療腦鳴齒痛。

馬藺,治喉痹口噤;配蒺藜,治皮痹不仁。

胃虛,服之恐致痰疾。血虛頭痛,二者禁用。

《本草經解》:氣味苦微寒無毒,主治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攣,明目堅齒,利九竅,去白蟲。

葉天士曰:蔓荊子氣微寒,秉天冬寒之水氣,入足少陰腎經、足太陽寒水膀胱經;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經。氣味俱降,陰也。

太陽寒水,主筋所生之病,而骨者腎之合也,蔓荊寒可清熱,苦可燥濕,濕熱攘,則寒熱退而拘攣愈矣。

氣寒壯水,味苦清火,火清則目明,水壯則齒堅,齒乃腎之餘也。

九竅者,耳目鼻各二,口大小便各一也,味苦清火,所以九竅皆利也。

白蟲濕熱所化,苦寒入膀胱以瀉濕熱,所以去白蟲也。

《本經疏證》:筋骨間寒熱而為濕痹拘攣,其邪定聚於關節。去關節間寒熱與濕,一當使行,一當使散,蔓荊實蓋均有焉。柔條似蔓,就舊發新,生必對節,似經脈之周行無間,遇節不停,所謂行也;開花成簇,瓣淺紅芷黃白萼青,似關節之流行屈伸泄澤筋骨,所謂散也;兩者之所以然,尤在味苦而氣微寒,苦主發,寒主泄耳。目者,精神之簇於一處者也;齒者,形質之簇於一處者也。精神混以邪氣則昏暗,形質混以邪氣則動搖。行其邪,散其邪,精神形質遂復其常。故在目曰明,在齒曰堅

蔓荊子

,目與齒即九竅之三,既利其三,遂推夫餘,再合以別錄之風頭痛腦鳴,而利九竅之故並可識矣。雖然,盡蔓荊實所治之證,皆病形不病氣,舉蔓荊實之性情功用,皆在血不在氣,而別錄誇之曰益氣,其義何居?劉潛江曰,至陰虛則天氣絕,蔓荊實成於涼降,故能涼諸經之血,以湊夫陽之所在,使陽得陰以化而陽道行,所謂以陰達陽,由陽徹陰者也。是故氣之虛者欲補,而此能清其氣以達之;氣之戾者欲散,而此能清其氣以化之。既於氣有造,謂為益氣可也,試核之頭痛則腦鳴,目暗則泣出,非津不凝於氣耶?津得凝於氣,氣自健於行,不可雲與氣無涉也。

《本草新編》:蔓荊子,味苦、辛、甘,氣溫、微寒,陽中之陰,無毒。入太陽經。主筋骨寒熱,濕痹拘攣,本經頭痛,頭沉昏悶,利關節,長發,通九竅,去蟲,散風淫,明目,耳鳴乃止,齒動尤堅。此物散而不補,何能輕身耐老。胃虛因不可用,氣血弱衰者,尤不可頻用也。

或問蔓荊子,止頭痛聖藥,凡有風邪在頭面者,俱可用,而吾子又以為不可頻用,謂其攻而不補也。但藥取其去病,能去病,又何慮用之頻與不頻哉。不知蔓荊子體輕而浮,雖散氣不至於太甚,似乎有邪者,俱可用之。然而虛弱者少有所損,則氣怯神虛,而不勝其狼狽矣。予言不可頻用者,為虛者言之也。若形氣實,邪塞於上焦,又安在所禁之內哉。

蔓荊子佐補藥中,以治頭痛尤效,因其體輕力薄,藉之易於上升也。倘單恃一味,欲取勝於頃刻,則不能也。

或問蔓荊子入太陽經,能散風邪,何仲景張公不用之以表太陽之風邪,得毋非太陽之藥乎?不知蔓荊子入太陽之營衛,不能如桂枝單散衛而不散營,麻黃單散營而不散衛,各有專功。傷寒

蔓荊子

入之時,邪未深入,在衛不可引入營,在營不可仍散衛。蔓荊子營衛齊散,所以不宜矣。

《本草分經》:苦、辛,平。升散。搜風,通利九竅,治頭面風虛之症。

《本草思辨錄》:蔓荊實,《別錄》主風頭痛腦鳴,用者往往鮮效。蓋人知蔓荊為辛寒之藥,而不知其苦溫乃過於辛寒也。《本經》味苦微寒,微字本有斟酌;《別錄》補出辛平溫,則全體具見。便當於此切究其義。巢氏《病源》云:頭面風者,是體虛陽經脈為風所乘也。諸陽經脈上走於頭面,運動勞役,陽氣發泄,腠理開而受風,謂之首風。夫曰體虛,曰陽氣發泄,明系陽虛之受風,非內熱之搏風。陽虛之證,其標在上,其本在下,然或宜治標,或宜治本,因雖一而證則殊。宜治本者,陽氣弱而不振,根柢將摧;宜治標者,陽氣弛而偶傾,輕翳竊據。治本雖天雄可與,治標則蔓荊適宜。試思頭痛非陽虛有風,何至腦鳴?風為陽,陽虛腦鳴為陰。蔓荊生於水濱,實色黑斑,宜其入腎。然氣味辛寒而兼苦溫,又得太陽本寒標熱之氣化,用能由陰達陽,以陽化陰。其體輕虛上行,雖《本經》所謂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攣者,亦能化濕以通痹;而搜逐之任,性終不耐,故古方用之者少。惟風頭痛腦鳴,則確有專長。其不效者,人自不察耳。愚又思蔓荊知己之少,不自今始也。徐之才謂散陽明風熱,竟視與薄荷牛蒡無二。張潔古謂陽中之陰,實則陰中之陽;謂涼諸經之血,實則氣藥非血藥。其尚有知者,則李瀕湖之主頭面風虛,張石頑之血虛有火禁用,而其所以然仍未之闡發也。藥物之難明甚矣哉!  

現代藥理研究

1. 蔓荊子有鎮痛作用。

2. 蔓荊子有抗菌、抗病毒作用。100%蔓荊子煎劑對甲型鏈球菌、奈氏球菌

蔓荊子

抑制作用,對肝炎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蔓荊子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蔓荊子1:10濃度水煎劑,對孤兒病毒ECHO11株有對抗作用。

3. 蔓荊子有降壓作用,對高血壓引起的頭痛也有效。

4. 蔓荊子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蔓荊子或葉的揮發蒸餾液能加快高分子右旋糖酐血瘀兔及大鼠血流速度,增加微循環血管交點數,改善血流狀態。

5. 蔓荊子有明顯的鎮靜平喘作用,並有祛痰作用。

6. 蔓荊子有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還有抗炎、抗癌、抗緩激肽、抗脂氧合酶的作用。(來源:養身主)  

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適應性較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但喜溫暖濕潤,土壤以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較好。耐鹽鹼,在酸性上土壤生長不良。 栽培技術 可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分株等方法

蔓荊子

繁殖,但以扦插繁殖為主。

扦插繁殖:春、秋均可進行,但以春季扦插為好。在3月下旬或9月下旬,剪取一二年生健壯枝條,取其中段,截成長20-30cm帶有2-3個節的插穗;按株行距6cm×15cm插入苗床;育苗期應經常澆水,保持苗床濕潤,並適當追肥。秋季扦插的翌年春4月上旬移栽;春季扦插的當年秋季定植。

種子繁殖:在秋季採收成熟時實,與2倍濕細沙拌勻,堆放陰涼通風的室內,翌年4月上、中旬播種,將果實搓去外殼,用35-40℃溫水浸泡1晝夜,撈出稍晾後,與混合糞肥的火灰拌勻,條播於苗床,第1hm2播種75-105kg,苗期注意澆水,適當追肥,當年春季育苗,幼苗當年高30-40cm,秋後定植。

壓條繁殖:5-6月間,選一二年生的健壯長枝,用波狀壓條法,每隔40-50cm埋入

蔓荊子

土中,深約15cm,壓實。待長出不定根後,分段栽斷,帶根定植。

分株繁殖:在4月上旬或7月旬,隨挖隨栽。定植在秋季或春季,植株落葉後至萌芽前進行,按株行距1m×1.3m開穴,施土雜肥與土壤混勻,每穴栽2-3株,填土壓實,澆透水。

田間管理:定植後1-2年,在春季萌芽前,6月和生產關係了落葉後各中耕除草1次,冬季中耕結合培土。追肥在定植後的前2年以施人畜糞水為主,第3、4年開花結果後,應增施堆肥和磷肥,每年施肥2次,第1次在開花前,第2次在修剪後,在花期可噴施1%過磷酸鈣水溶液1-2次。在地勢低洼的地段,雨季要注意及時排除積水。冬季休眠期,應剪除枯枝、老弱枝,病蟲枝及徙長枝,對生長多年長勢衰退的植株應進行更新,即在離地面30cm處將老枝全部剪除,增施肥料,促進多發健壯新枝。在新枝長至1m多高時,要及時打頂,太高的枝要進行彎枝,均可促其多發新枝,多結果實。

種子繁殖的栽培後3-4年結果,扦插繁殖的栽後2-3年結果,在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果實陸續成熟,應邊成熟邊採摘,先在室內堆放3-4d,然後攤開曬或烘乾,篩去枝梗,揚淨雜質即成。

參看

關於「蔓荊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