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

(重定向自Rheum rhabarbarum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大黃
Dài Huánɡ
大黃
別名 黃良、火參、膚如、將軍、錦紋大黃、川軍、峻、蜀大黃、牛舌大黃、錦紋、生軍、香大黃、馬蹄黃
功效作用 實熱,破積滯,行瘀血。主治:實熱便秘食積停滯,腹痛急性闌尾炎,急性傳染性肝炎血瘀經閉牙痛衄血急性結膜炎;外用治燒燙傷,化膿性皮膚病癰腫瘡瘍
英文名 RADIX ET RHIZOMA RHEI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毒性 有毒(一說無毒)
歸經 胃經肝經大腸經
藥性
藥味

大黃是多種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在中國地區的文獻里,「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在中國,大黃主要作藥用,但在歐洲及中東,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作食用的大黃屬品種,莖紅色。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細根,颳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中藥大黃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Bk0wr.jpg

  

目錄

基本信息

一、植物

界:Plantae

門:Magnoliophyta

綱:Magnoliopsida

目:Caryophyllales

Bk0ws.jpg

科:Polygonaceae

屬:Rheum

英文名:Rhubarb

二、中藥

藥名:大黃

別名:將軍、黃良、火參、膚如、蜀大黃、錦紋大黃、牛舌大黃、錦紋、生軍、川軍

拉丁植物名

1.Rheum palmatum L.

2.Rheum palmatum L. var. tanguticum Maxim.Ex Rngel.[R.Tanguticum Maxim.Ex Balf.]

3.Rheum officinale Baill.Radix et Rhizoma Rhei

拉丁文名

1.Rhizoma et Radix Rhei Palmat

2.Rhizoma et Radix Rhei Tangutici

3.Rhizoma et Radix Rhei Officinalis

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及根莖。  

形態特徵

蓼科(Polygonaceae) 大黃屬(Rheum)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及根供藥用(見彩圖大黃)。栽培種主要為掌葉大黃(R.palmatum),次為唐古特大黃(R.palmatum var.tanguticum) 和藥用大黃(R.officinale)。中國用大黃於醫藥有悠久歷史,西漢初已成批運銷歐洲。為中國主要出口藥材之一。

1.掌葉大黃 又名:葵葉大黃、北大黃、天水大黃。

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莖粗壯。莖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無毛。基生葉大,有粗壯的肉質長柄,約與葉片等長;葉片寬心形或近圓形,徑達40cm以上,3-7掌狀深裂,每裂片常再羽狀分裂,上面流生乳頭狀小突起,下面有柔毛;莖生葉較小,有短柄;托葉鞘筒狀,密生短柔毛。花序大圓錐狀,頂生;花梗纖細,中下部有關節。花紫紅色或帶紅紫色;花被片6,長約1.5mm,成2輪;雄蕊9;花柱3。瘦果有3棱,沿棱生翅,頂端微凹陷,基部近心形,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2.唐古特大黃 唐古特大黃,又名:雞爪大黃。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米左右。莖無毛或有毛。根生葉略呈圓形或寬心形,直徑40~70厘米,3~7掌狀深裂,裂片狹長,常再作羽狀淺裂,先端銳尖,基部心形;莖生葉較小,柄亦較短。圓錐花序大形,幼時多呈濃紫色,亦有綠白色者,分枝緊密,小枝挺直向上;花小,具較長花梗;花被6,2輪;雄蕊一般9枚;子房三角形,花柱3。瘦果三角形,有翅,頂端圓或微凹,基部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本種與掌葉大黃極相似,主要區別為:葉片深裂,裂片常呈三角狀披針形或狹線形,裂片窄長。花序分枝緊密,向上直,緊貼干莖。

3.藥用大黃 又名:南大黃。

年生高大草本,高1.5米左右。莖直立,疏被短柔毛,節處較密。根生葉有長柄,葉片圓形至卵圓形,直徑40~70厘米,掌狀淺裂,或僅有缺刻及粗鋸齒,先端銳尖,基部心形,主脈通常5條,基出,上面無毛,或近州'脈處具稀疏,的小乳突,下面被毛,多分布於葉脈及葉緣;莖生葉較小,柄亦短;葉鞘簡狀,疏被短毛,分裂至基部。圓錐花序,大形,分枝開展,花小,徑3~4毫米,4~10朵成簇;花被6,淡綠色或黃白色,2輪,內輪者長圓形,長約2毫米,先端圓,邊緣不甚整齊,外輪者稍短小;雄蕊9,不外露;子房三角形,花拄3。瘦果三角形,有翅,長約8~10毫米,寬約6~9毫米,頂端下凹,紅色。花果期6~7月。

本種與上2種的主要不同點是:基生葉5淺裂,淺裂片呈大齒形或寬三角形;托葉鞘膜質,較透明,上有短毛。花較大,淡黃綠色,花蕾橢圓形,果枝開展,翅果邊緣不透明。

食用大黃(Rheum rhaponticum)

食用大黃(R. rhaponticum,一種耐寒的多年生植物,栽培食用其肥碩肉質葉柄)。食用大黃最適應生長於寒溫帶地區。葉柄味酸,常和草莓一起用來做餡,或用在水果羹和蜜餞中,也用制甜酒和開胃酒。根耐寒力強,而地上部分秋霜後即凍死。葉含有毒物質,僅在喜馬拉雅某些地區,人們烹食野生種的葉。食用大黃原產於亞洲,早春由地下莖發出大簇的葉,葉形大,寬達60公分(2呎),葉柄大,直徑超過25公釐(1吋),長達60公分。晚春開花,花葶大,位於葉簇中央,花小而多,綠白色。翅果有棱,含一粒種子。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1.生於山地林緣或草坡,野生或栽培。

2.生於山地林緣較陰濕的地方。

3.生於山地林緣或草坡。

資源分布

1.分布於陝西、甘肅東南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

2.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及西藏東北部。

3.分布於陝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冷涼氣候,耐寒,忌高溫。野生於我國西北及西南海拔2000m左右的高山區;家種多在1400m以上的地區。冬季最低氣溫為-10℃以下,夏季氣溫不超過30℃,無霜期150~180d,年雨量為500~1000mm左右。對土鑲要求較嚴,一般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最好,粘重酸性土和低洼積水地區不宜栽種。忌連作,需經4~5年後再種。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也可用子芽(母株根莖上的芽)繁殖。種子繁殖:大黃品種易雜交變異,應選品種較純的三年生植株作種株,7月中、下旬待種子大部變黑褐色時,連莖割回,陰乾,脫粒。備用。用育苗移栽、直播法兩種。分春播和秋播,一般以秋播為好。育苗,可條播或撒播。條播者橫向開溝,溝距25~30cm,播幅10cm,深3~5cm,每1hm2用量30~75kg。撒播是將種子均勻撒在畦面,薄覆細土,蓋草。每1hm2用種量75~105kg。發芽後於陰天或晴天午後將蓋草揭去。苗出齊後,及時除草、澆水。如幼苗太密,可結合第1次除草間苗。苗期追

施稀薄人畜糞尿2-3次。初冬回苗後用土、草或落葉覆蓋,至次年萌芽時揭去覆蓋物。春播者於第2年~4月移栽,秋播者於第2年~10月移栽。選很有中指粗的幼苗,將側根及主根的細長部分剪去,按行距70cm,株距50cm開穴,穴深30cm左右,每穴栽苗1株。春季移栽的蓋土宜淺,使苗葉露出地面,以利生長;秋季移栽蓋土宜厚,應高出芽嘴5~7cm,以免冬季遭受凍害。直播法,按行距60~80cm,株距50~70cm穴播,穴深3cm左右,每穴播種5~6粒,覆土2cm左右。每1hm2用種子22.5~30kg,苗期管理與育苗移栽法相同。間苗1~2次,在苗

高10~15cm時定苗,每穴1株。子芽繁殖:在收穫大黃時,將母株根莖上的萌生健壯而較大子芽摘下,按行株距55cmX55cm挖穴,每穴放1子芽,芽眼向上,覆土6~7cm,踏實。栽種時在切割傷口塗上草木灰,以防腐爛。

田間管理 栽後第2年進行中耕除草3次。第3年在春、

秋季各進行1次。第4年在春季進行1次。追肥在每次中耕除草後進行,春夏季施油餅或人畜糞水,秋季施土雜肥及炕土灰壅蔸防凍,如堆肥中加入磷肥效果更好。大黃根莖肥大,不斷向上生長,所以每次中除、追肥時,都應培土,以促進根莖生長,又能防凍。大黃移栽後在第3、4年的5~6月間,抽苔開花,除留種以外,均應及時摘除花苔,以免消耗大量養料,以利根莖發育。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極腐病、輪紋病、瘡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可採用綜合防治法,實行輪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早拔除病株燒毀,病株處的土壤用石灰消毒;清除枯枝落葉及雜草,消滅過冬病源;發病前或發病時用1:1:12O波爾多液噴霧或澆灌。蟲害有金龜子和蚜蟲,可用化學藥劑毒殺。金龜子為害亦可在早晨捕殺或夜晚點燈誘殺成蟲。  

藥材基源

【來源】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及根莖。

【採收和儲藏】 大黃移栽後,一般於第 3、4年7月種子成熟後採挖,先把地上部分割去,挖開四周泥土,把根從根莖上割下,分別加工。北大黃挖起後不用水洗,將外皮颳去,大的開成對半,小團型的修成蛋形。可自然陰乾或用火熏干。南大黃先洗淨根莖泥沙,晒乾,颳去粗皮,橫切成7~10cm厚的大塊,然後抗干或晒乾,由於根莖中心干後收縮陷成馬蹄形,故稱「馬蹄大

黃」。粗根刮皮後,切成10~13cm長的小段,曬或炕子即成。

【炮製】

生大黃(又名:生軍):原藥揀淨雜質,大小分檔,燜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小塊,晒乾。

酒大黃:取大黃片用黃酒均勻噴淋,微燜,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晾乾(大黃片100斤用黃酒14斤)。

熟大黃(又名:熟軍,制軍):取切成小塊的生大黃,用黃酒拌勻,放蒸籠內蒸制,或置罐內密封,坐水鍋中,隔水蒸透,取出晒乾(大黃塊100斤用黃酒30~50斤)。亦有按上法反覆蒸制2~3次者。

大黃炭:取大黃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噴清水,取山晒乾。

《雷公炮炙論》:凡使大黃,銼蒸,從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晒乾。

卻灑薄蜜水,再蒸一伏時,其大黃劈如烏膏樣,於日中晒乾用之。  

藥性論述

【功效分類】瀉下

性味】苦,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吳普本草》:神農、雷公:苦,有毒。

扁鵲:苦,無毒。

李氏:小寒。

③《別錄》:大寒,無毒。

④《藥性論》:味苦甘

【歸經】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足陽明經。

②《綱目》: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厥陰五經血分藥。

③《本草經解》:入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經

手少陽三焦經,兼入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

【功能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於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於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於血熱有瘀出血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2g;瀉下通便,宜後下,不可外煎;或用開水泡漬後取汁飲;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塗。煎液亦可作灌腸用。

大黃生用瀉下作用較強,熟用則瀉下作用較緩而長於瀉火解毒,清利濕熱;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於涼血止血

【藥用配伍

1. 用於大便燥結,積滯瀉痢,以及熱結便秘、壯熱苔黃等。與芒硝厚朴枳實等配伍。

2. 用於火熱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熱毒瘡等。配黃連黃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 用於產後瘀滯腹痛,瘀血凝滯、月經不通,以及跌打損傷、瘀滯作痛等。在使用時須配合活血行瘀的藥物,如桃仁、赤芍、紅花等同用。此外,大黃又可清化濕熱而用於黃疸,臨床多與茵陳梔子等藥配伍應用;如將本品研末,還可作為燙傷及熱毒瘡瘍的外敷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大黃可減輕內毒素低血壓,消除氧自由基,降低再灌注期血漿、肺、小腸等內源性一氧化氮的水平,降低腸、肝、肺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內毒素引起的腸壁血管通透性增加,防止腸道細菌移位及內毒素進入血循環等等。臨床可用於嚴重創傷感染性休克、MODS等危重病預防及治療胃腸功能衰竭。我們的經驗:生大黃30克煎成100ml,灌腸或口服,100ml,1-3次/日,亦可灌腸和口服並用。直到腸鳴音恢復開始減量。

【用藥禁忌】本品苦寒,易傷胃氣脾胃虛弱者慎用;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忌用。

脾胃虛寒血虛氣弱、婦女胎前、產後、月經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黃內服可能發生噁心嘔吐、腹痛等副反應,一般停藥後即可 緩解。

1.《藥性論》:忌冷水。

2.《本草綱目》:`凡病在氣分,及胃寒血虛,並妊娠、產後,並勿輕用,其性苦寒,能傷元氣、耗陰血故也。'

3.《雷公炮製藥性解》:`傷寒脈弱風寒未解者禁用。'

4《本草經疏》:凡血閉由於血枯,而不由於熱積;寒熱由於陰虛,而不由於瘀血;症瘕由於脾胃虛弱,而不由於積滯停留;便秘由於血少腸燥,而不由於熱結不通;心腹脹滿由於脾虛中氣不運,而不由於飲食停滯;女子少腹痛由於厥陰血虛,而不由於經阻老血瘀結;吐、衄血由於陰虛火起於下,炎爍乎上,血熱妄行,溢出上竅,而不由於血分實熱;偏墜由於腎虛,濕邪乘虛客之而成,而不由於濕熱實邪所犯;乳癰腫毒由於盱家氣逆,鬱郁不舒,以致營氣不從,逆於肉里,乃生癰腫,而不由於膏粱之變,足生大疔,血分積熱所發,法咸忌之,以其損傷胃氣故耳。

5.《本經逢原》:腎虛動氣及陰疽色白不起等證,不可妄用。

6.《本草新編》:大黃性甚速,走而不守,善蕩滌積滯,調中化食,通利水谷,推陳致新,導瘀血,滾痰涎,破癥結,散堅聚,止疼痛,敗癰疽熱毒,消腫脹,俱各如神。欲其上升,須加酒制;欲其下行,須入芒硝;欲其速馳,生用為佳;欲其平調,熟煎尤妙。欲其少留,用甘草能緩也。

7、《本草經集庄》:黃芩為之使。惡乾漆

8、《本草匯言》:凡病在氣分,及胃寒血虛,並妊娠產後,及久病年高之人,並勿輕用大黃。

【現代研究】大黃根狀莖含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等游離蒽醌衍生物,均無致瀉作用。另含以上物質的葡萄糖苷及番瀉葉苷 A、B、C等結合狀蒽醌衍生物,均有致瀉作用。此外尚含鞣質等。大黃根狀莖及根有清熱瀉下、破積去瘀、抗菌消炎等作用。生用為峻下藥,炮製後使用為緩下藥。炒炭後又可用於止血。小劑量服用時有健胃、收斂作用。

大黃含有蒽甙,故呈黃色,有通便之效。又含近40%的草酸鈣,故多硬渣。其他成分還有大黃素、膠質、樹脂、大黃酸、大黃瀉脂和具收斂性的大黃鞣酸

【各家論述】

①《本經》: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穀道'),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②《別錄》: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結熱,心腹脹滿,女子寒血閉脹,小腹痛,諸老血留結。

③《藥性論》:主寒熱,消食,煉五臟,通女子經候,利水腫,破痰實,冷熱積聚,宿食,利大小腸,貼熱毒腫,主小兒寒熱時疾,煩熱,蝕膿,破留血。

④《日華子本草》:通宣一切氣,調血脈,利關節,泄塑滯、水氣,四肢冷熱不調,溫瘴熱痰,利大小便,並敷-切瘡癤癰毒。

⑤《綱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瀝,實熱燥結,潮熱譫語,黃疸,諸火瘡。

神農本草經》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殺(《御覽》,此下有道字),調中化食,安和五臟,生山谷。

《吳普》曰∶大黃,一名黃良,一名火參,一名膚如,神農、雷公∶苦,有毒;扁鵲∶ 苦,無毒;李氏∶小寒,為中將軍。或生蜀郡北部,或隴西。二月花生,生黃赤葉,四四相 當,黃莖高三尺許;三月,花黃;五月,實黑。三月采根,根有黃汁,切,陰乾(《御覽》)。

《名醫》曰∶一名黃良,生河西及隴西。二月、八月采根,火干。

《廣雅》雲∶黃良,大黃也。

【製劑】大黃流浸膏  

品種考證

大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吳普本草》云:「生蜀郡北部或隴西(今四川北部、甘肅西部。」《名醫別錄》亦謂:「生河西山谷及隴西(今甘肅)。」可見自古大黃就以甘肅、四川北部為主要產地。《本草圖經》曰:「大黃,正月內生青葉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長一二尺,傍生細根如牛蒡,小者亦如芋。四月開黃花,亦有青紅似蕎麥花者。莖青紫色,形如竹。」所述青葉似蓖麻、根如芋、開黃花的特徵,與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1.相符,而開青紅似蕎麥花的特點與掌葉大黃R. palmatum L.和唐古特大黃R. palmatum L. Var.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一致。《本草圖經》所附大黃附圖,基生葉具長柄,葉寬卵圓形,具淺或深裂,根莖粗大,具殘存托葉鞘,與大黃屬掌葉組植物特徵吻合。綜合上述大黃的產地、形態、附圖,可以認為古今所用大黃是一致的。  

化學成分

大黃含有蒽類衍生物、苷類化合物、鞣質類、有機酸類、揮髮油類等。

1. 蒽類衍生物分為:⑴ 游離蒽醌衍生物,如蘆薈大黃素(aloe emodin)、土大黃素(chrysaron)、大黃酚(chrysophanol)、大黃素(emodin)、異大黃素(isoernodin)、蟲漆酸D(laccaic acid D)、大黃素甲醚(physcion)、大黃酸(rhein);⑵ 結合蒽醌化合物,有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酚的單和雙葡萄糖甙;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的單糖甙;蒽酚和蒽酮化合物:大黃二蒽酮(rheidin)、掌葉二蒽酮(palmidin)以及與糖結合的甙如番瀉甙(sennoside)A、B、C、D、E、F等。

2. 苷類化合物:土大黃甙(rhaponticin)、3,5,4』-三羥基芪烯一4』-O-β-D-(6』-O-沒食子醯)葡萄糖甙(3,5,4』-trihydroxy-stilbene-4』-O-β-D-(6』-O-gallayl)-glucoside)、3,5,4』-三羥基茋烯-4』-O-β-D-吡喃葡萄糖甙(3,5,4』-trihydroxy stilbene-4』-O-β-D-glucopyranoside)。

3. 萘衍生物:torachrysone-8-O-β-D-glucopy ranoside,torachrysone-8-(6′-oxaly)-glucoside及決明松(torachryson)。

4. 鞣質類:沒食子醯葡萄糖、d-兒茶素沒食子酸、大黃四聚素(tetrann)等。大黃四聚苯經水解,得沒食子酸、肉桂酸及大黃明(rheosmin)。此外合有樹脂。

尚含有有機酸:蘋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桂皮酸、異丁烯二酸、檸檬酸延胡紊酸等。

大黃中還含有揮髮油、脂肪酸及植物甾醇等。  

藥理研究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1)瀉下作用:

作用表現:一般在服藥後6~10小時排出稀便。

瀉下有效成分:認為主要是番瀉甙類。

瀉下作用機理:番瀉甙在腸道細菌酶的作用下分解產生大黃酸蒽酮,大黃酸蒽酮可刺激大腸粘膜,使腸蠕動增加而瀉下。另外還可抑制腸細胞膜上Na+、K+—ATP酶,阻礙Na+轉運,使腸內滲透壓升高,保留大量水分,促進腸蠕動而瀉下。

(2)利膽保肝

(3)促進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

(4)抗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血液系統的影響

(1)止血作用:

特點:作用確切、見效快。

止血有效成分:α-兒茶素、沒食子酸。

止血作用機理:促進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增加血小板數和纖維蛋白原含量;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使受傷局部的血管收縮

(2)降血脂

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過氧化脂質。

抗感染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抗菌譜:

敏感的細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淋病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

敏感的病毒流感病毒、孤兒病毒、B肝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其他敏感微生物有阿米巴原蟲陰道滴蟲、血吸蟲鉤端螺旋體等。

抗菌有效成分: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

抗菌作用機理:影響葉酸的酶系統;抑制細菌核酸蛋白質合成;抑制細菌生物氧化酶系統;誘生干擾素

(2)抗炎、解熱作用

(3)免疫調節:蒽醌衍生物可抑制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4) 抗衰老抗氧化作用,國內外越來越多學者證明,大黃所含鞣質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藥典標準

本品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及根莖。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細根,颳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

【性狀】

本品呈類圓柱形、圓錐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塊狀,長3~17cm,直徑3~10cm。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的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異型維管束)散在,殘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繩孔及粗皺紋。質堅實,有的中心稍鬆軟,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根莖髓部寬廣,有星點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具放射狀紋理,成層環明顯,無星點。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鑒別】

本品橫切面:根木栓層及皮層大多已除去。韌皮部明顯;薄壁組織發達。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射線較密,寬2~4列細胞,內含棕色物;導管非木化,常1至數個相聚,稀疏排列。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並含多數澱粉粒。根莖髓部寬廣,其中常見黏液腔,內有紅棕色物;異型維管束散在,形成層成環,木質部位於形成層外方,韌皮部位於形成層內方,射線呈星狀射出。粉末黃棕色。草酸鈣簇晶直徑20~160μm,有的至190μm。具緣紋孔、網紋、螺紋及環紋導管非木化。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或多角形,直徑3~45μm,臍點星狀;復粒由2~8分粒組成。

取本品粉末少量,進行微量升華,可見菱狀針晶或羽狀結晶。

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0ml浸漬1小時,濾過,取濾液5ml,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鹽酸1ml,置水浴上加熱30分鐘,立即冷卻,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ml,合併乙醚液,蒸干,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0.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黃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五個橙黃色熒光主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後,日光下檢視,斑點變為紅色。

【檢查】

土大黃苷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ml,溫浸10分鐘,放冷,取上清液10μl,點於濾紙上,以45%乙醇展開,取出,晾乾,放置10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不得顯持久的亮紫色熒光。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 105℃乾燥6小時,減失重量不得過15.0%(附錄Ⅸ G)。

總灰分 不得過10.0%(附錄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0.8%(附錄Ⅸ K)。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醇-0.1%磷酸溶液(85:1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nm。理論板數按大黃素峰計算應不低於15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稱取大黃素、大黃酚對照品各5mg,分別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分別精密量取大黃素溶液1ml、大黃酚溶液2ml,分別置25m 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大黃素每1ml中含4μg、大黃酚每1ml中含8μg)。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0.1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H 第二法)],精密稱定,置50ml錐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稱定重量,加熱迴流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5ml,置50ml圓底燒瓶中,揮去甲醇,加2.5mol/L硫酸溶液10ml,超聲處理5分鐘,再加氯仿10ml,加熱迴流1小時,冷卻,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滌容器,併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層,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約8ml,合併氯仿液,以無水硫酸鈉脫水,氯仿液移至100ml錐形瓶中,揮去氯仿,殘渣精密加甲醇10ml,稱定重量,置水浴中微熱溶解殘渣,放冷後,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大黃素(C15H10O5)和大黃酚(C15H10O4)的總量不得少於0.05%。

【炮製】

大黃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或塊,晾乾。

酒大黃 取淨大黃片,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干。

熟大黃 取淨大黃塊,照酒炖或酒蒸法(附錄Ⅱ D)炖或蒸至內外均呈黑色。

大黃炭 取淨大黃片,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色。

【用藥鑒別】:

生大黃瀉下力強,故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湯劑應後下,或用開水泡服;久

煎則瀉下力減弱。酒炙大黃瀉下力較弱,活血作用好,易於瘀血證。大黃

炭則多用於出血證  

商品大黃

商品有兩類:一西寧大黃:多加工成圓錐形或腰鼓形,俗稱蛋吉,長約6~17厘米,直徑約3~10厘米;外皮巳除去或有少量殘留,外表黃棕色或紅棕色,可見到類白色菱形的網狀紋理,俗稱錦紋(系由灰白色薄壁組織與棕紅色射線交錯而成),有時可見菊花狀螺旋形星點,一端常有繩孔。

質地堅硬,橫斷面黃棕色,顯顆粒性(習稱高粱碴),微有油性,近外圍有時可見暗色形成層及半徑放射向的橘紅色射線,髓部中有紫褐色星點,緊密排列成圈環狀,並有黃色至棕紅色的彎曲線紋,亦稱錦紋。

氣特殊,味苦而微澀。

主產於青海同仁、同德等地。

此外,尚有涼州大黃、河州大黃和岷縣大黃,亦皆屬西寧大黃一類。

其中涼州大黃又名涼黃、狗頭大黃,因其整個的形有如狗頭,頂端平圓;下部漸細而鈍圓,品質亦佳,產於甘肅武威、永登等地。

二銓水大黃 一般為長形,切成段塊,個大形圓者常縱剖成片,質地較松,內色較西寧大黃淡,錦紋不甚明顯,斷面星點亦排成圈環狀,其它與西寧大黃相似。

主產於甘肅銓水、西禮等地。

屬於銓水大黃型的商品,尚有文縣大黃、清水大黃、庄浪大黃等數種,產於甘肅文縣,成縣、清水等地。

②南大黃又名:四川大黃、馬蹄大黃。

為藥用大黃的乾燥根莖。

多橫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馬蹄,少數亦呈圓錐形或腰鼓形,長約6~12厘米,直徑約5~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黃棕色或黃色,有微彎曲的棕色線紋(錦紋)。

橫斷面黃褐色,多空隙,星點較大,排列不規則,質較疏鬆,富纖維性。

氣味較弱。

商品有雅黃、南川大黃等,主產於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

此外,陝西、湖北、貴州、雲南、西藏等地亦產。

以上各種大黃,均以外表黃棕色、錦紋及星點明顯、體重、質堅實、有油性、氣清香、味苦而不澀、嚼之發粘者為佳。

另有一種山大黃為同屬植物波葉大黃的根莖及根,又稱苦大黃。

常呈不規則圓柱形,外表紅褐色而黃,無橫紋,質堅而輕,斷面無星點,無錦紋,有細密而直的紅棕色射線。

氣不香,味苦而澀。質次。服後有腹痛感。  

藥方選錄

①治傷寒陽明腑證,陽邪入里,腸中有燥屎,腹滿痛譫語潮熱,手足濈然汗出,不惡寒痞滿燥實全見者,,以此湯下之:大黃(酒洗)四兩,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實(炙)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納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傷寒論大承氣湯)

②治大便秘結:大黃二兩,牽牛頭末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

有厥冷,用酒調三錢,無厥冷而手足煩熱者,蜜湯調下,食後微利為度。

(《素問病機保命集》大黃牽牛丸)

③治熱病狂語及諸黃:川大黃五兩(銼碎,微炒)。

搗細羅為散,用臘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計時候,以冷水調半匙服之。

(《聖惠方》雪煎方)

④治泄痢久不愈,膿血稠粘,里急後重,日夜無度,久不愈者:大黃一兩,細銼,好酒二大盞,同浸半許,再同煎至一盞半,去大黃不用,將酒分為二服,頓服之,痢止。

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為度,服芍藥湯和之,痢止,再服黃芩湯和之,以徹其毒也。

(《素問病機保命集》大黃湯)

⑤治婦人經血不通,赤白帶下,崩漏不止,腸風下血,五淋,產後積血,症瘕腹痛,男子五勞七傷,小兒骨蒸潮熱等證,其效甚速:錦紋大黃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童尿一碗,食鹽二錢,浸一日,切曬;一份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曬,再以巴豆仁三十五粒同炒,豆黃,去豆不用;一份用紅花四兩,泡水一碗,浸一日,切曬;一份用當歸四兩,入淡醋一碗,同浸一日,去歸,切曬。

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取下惡物為驗。

未下再服。

(《醫林集要》無極丸)

⑥治產後惡血衝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塊等:錦紋大黃一兩,杵羅為末,用頭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用溫醋化五丸服之,良久下。

亦治馬墜內損。

(《千金方》)

⑦治久患腹內積聚,大小便不通,氣上搶心,腹中脹滿,逆害飲食:大黃、芍藥各二兩。

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桐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為度。

(《千金方》神明度命丸)

⑧治大人小兒脾癖,並有疳者:錦紋大黃三兩,為極細末,陳醋兩大碗,砂鍋內文武火熬成膏,傾在新磚瓦上,日晒夜露三朝夜,將上藥起下,再研為細末;後用硫黃一兩,官粉一兩,將前項大黃末一兩,三味再研為細末。

十歲以下小兒,每服可重半錢,食後臨臥米飲湯調服。

此藥忌生硬冷葷魚雞鵝一切發物。

服藥之後,服半月白米軟粥。

如一服不愈時,半月之後再服。

(《昔濟方》於金散)

⑨去五臟濕熱穢濁。

治飲食停滯,胸脘脹痛,頭暈口乾,二便秘結:大黃十斤,切作小塊,用泔水,浸透,以側柏葉鋪甑,入大黃,蒸過晒乾,以好酒十斤浸之,再蒸收晒乾。

另用桑葉桃葉槐葉大麥黑豆綠豆各一斤,每味煎汁蒸收,每蒸一次,仍用側柏葉鋪甑蒸過晒乾,再蒸再曬。

制後再用半夏、厚朴、陳皮白朮香附、車前各一斤,每味煎汁蒸收如上法,蒸過晒乾,再用好酒十斤,制透,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二錢,或為散亦可。

(《銀海指南》清寧丸)

⑩治時行頭痛壯熱一二日:桂心、甘草、大黃各二兩,麻黃四兩。

上四味,治下篩,患者以生熱湯浴訖,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

丁強人服二方寸匕。

(《千金方》水解散)

⑾治眼暴熱痛,眥頭腫起:大黃(銼,炒)、枳殼(去瓤,麩炒)、芍藥各三兩,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各二兩。

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後臨臥服。

(《聖濟總錄》大黃湯)

⑿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金匱要略瀉心湯)

⒀治虛勞吐血:生地黃汁半升,川大黃末一方寸匕。

上二味,溫地黃汁一沸,納人黃(末)攪之,空腹頓服,日三,瘥。

(《千金方》)

⒁治腸癰,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

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四兩,牡丹一兩,桃仁五個個,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再煮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金匱要略》大黃牡丹湯)

⒂治肺壅,鼻中生瘡,腫痛:一川大黃一分(生用),黃連一分(去須),麝香一錢(細研)。

上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以生油旋調,塗於鼻中。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研為膏),川大黃一分(生為末)。

上藥相和令勻,以豬脂調塗鼻中。

(《聖惠方》)

⒃治奶癰:川大黃、粉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以好酒熬成膏,傾在盞中放冷,攤紙上貼痛處,仰面臥至五更。

貼時先用溫酒調(服)一大匙,明日取下惡物,相度強弱用藥,羸弱不宜服。

(《婦人良方》金黃散)

⒄治癰腫振焮不可觸:大黃搗篩,以苦酒和貼腫上,燥易,不過三,即瘥減不復作,膿自消除。

(《補缺肘後方》)

⒅治口瘡糜爛:大黃、枯礬等分。

為末以擦之,吐涎。

(《聖惠方》)

⒆詒火丹赤腫遍身:大黃磨水頻刷之。

(《救急方》)

(20)治凍瘡皮膚破爛,痛不可忍:川大黃為末,新汲水調,搽凍破瘡上。

(《衛生寶鑒》如神散)

(21)治湯火灼傷:庄浪大黃(生研),蜜調塗之,不唯止痛,又且滅瘢。

(《夷堅志》)

(22)治從高墜下,及木石所壓,凡是傷損,瘀血凝積,氣絕欲死,並久積瘀血,煩躁疼痛,叫呼不得及折傷等:大黃一兩(酒蒸),杏仁三七粒(去皮、尖).上研細,酒一碗,煎至六分,去滓,雞鳴時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

若便覺氣絕不能言,取藥不及,急擘開口,以熱小便灌之。

(《三因方》雞鳴散)

(23)治打仆傷痕,瘀血滾注,或作潮熱者:大黃末、薑汁調塗。

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

(《瀕湖集簡方》)  

臨床應用

(1 ) 老年習慣性便秘、消化能力差、納少。

(2 ) 肝炎胰腺炎膽囊炎胃炎等。

(3 ) 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

(4 )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大黃用於治療CRF主要原於其瀉下作用,CRF時,腎臟的結構破壞,功能喪失,含氮的代謝廢物瀦留體內,通過瀉下可促進其從腸道排泄,減輕氮質血症,從而緩解CRF的臨床症状

①用於血小板減少症及止血用酒洗大黃10克,甘油5毫升,苯甲醇2毫升,製成注射液100毫升。

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

對血小板減少症每日1次,手術後止血用每日2次。

亦有用生大黃9錢,石灰1兩,文火炒拌,直至石灰呈灰粉紅色時取出,加入明礬(每100克石灰加入明礬0.6克)共研細粉。

將此粉16克加水至100毫升,振蕩後沉澱過濾。

用時取棉球浸藥水壓迫出血處。

經應用於500餘人次外傷出血,證明止血效果良好,未見不良反應副作用

此外,對晚期血吸蟲病食道靜脈破裂出血患者,用大黃炭1.6克,白芍炭1.6克,加葡萄糖粉(或細白糖)30克共研細末,小量分次干吞(於1天內吞完)。

治療10例,均達到止血效果。

一般平均在7~8天能起床活動.服用該藥後可見噁心消失、胃部舒適、大便逐漸恢復正常,並無迅速腹水蓄積後遺症出現。

②治療口腔炎口唇潰瘍毛囊炎等用生大黃3~8錢,煎取150~500毫升(每劑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濕熱敷及洗滌用,每天4~6次。

治療前先清洗局部,除淨分泌物。

本法對於一般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潰瘍、皮膚毛囊炎及頭部癤腫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轉陰日數亦比較迅速。

③治療燙傷先取陳石灰10斤除淨雜質,過篩,投入鍋內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黃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帶桃紅色、大黃炒至灰黑色時,即出鍋篩去石灰;將大黃攤開冷卻後研成細粉備用。

用時先以生理鹽水清洗創面,而後撒布大黃粉

如有水泡應刺破;撥開表皮,排淨泡液後再撒藥粉。

如僅見局部紅腫,則可用麻油桐油將大黃粉調成糊狀塗患處。

換藥時如發現傷處潰爛,應拭去膿液、膿痴後再撒藥粉。

在夏季可行暴露療法

共治療415例,均獲顯著效果,且療程短,無副作用,愈後無疤痕

④治療臁瘡(下肢潰瘍) 用生大黃5~7錢,研成極細粉末;另取甘草捶碎,去淨纖維,取細粉約為大黃的1/5量,共研極細。

先用溫開水洗淨瘡面,揩乾後均勻撤布藥粉,再用千層(又名千張或百頁,為純黃豆製成品,以薄而韌者為良)覆蓋包好。

如有滲液外流,可聽其自然,第2天再洗。

每日換藥1次。

輕者換藥3~6次,重者8~9次,即可新生肉芽。

此時不可再洗,藥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層必需每日換。

結痂牢固時會發生癢感,不可揭去痂蓋,隔5~7日或7日以上,痴蓋自然脫落。

治療12例均愈,其中1例病程達13年,經用藥粉6日,貼千層20餘日,便結痴而愈。

⑤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用大黃粉蜜合劑(生大黃粉5錢,炒至微黃的米粉3錢,蜂蜜2兩,加適量溫開水調勻),每小時服1次,每次約1湯匙,全劑分12次服完;至排出蛔蟲為止。

經治6例均排出蛔蟲,症状解除而愈。

排蟲最多者達60餘條。

排蟲後均無持續腹瀉現象。

⑥治療腸脹氣用大黃1兩研成細末,加適量醋調成糊狀,敷於兩側湧泉穴上,每次小時,必要時可敷2~3次。

臨床觀察6例,一般敷藥後一小時即出現腸腔蠕動感和肛門排氣現象,自覺腹脹減輕,有腸鳴音。  

毒副作用

大黃為常用中藥,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的功效。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扑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於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炎解毒。用於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於血熱有瘀出血症。現代醫學證明,本品具有導瀉、利膽、保肝、抗潰瘍、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目前對於大黃國內文獻尚未見有明顯的毒性報導,但是近年來國外學術刊物較多地報導了大黃素及其蒽醌類化合物的腎毒性和致癌性。如何正確、全面、深刻認識和評價大黃素及其蒽醌類成分的安全性,是新藥研究和評價雙方都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審評一部對此十分重視,本人在近期查閱了大量國外文獻,其中包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大黃素和大黃蒽醌進行長達兩年多的實驗研究文獻報導資料,現將這兩篇文獻的實驗結果加以整理匯總,供同行參考。

1 大黃素(emodin) 在進行二年的口飼大黃素實驗研究中,大黃素在280, 830, 2500 ppm食物含量中,對F344/N雄性大鼠無致癌性,對F344/N雌性大鼠有可能誘發Zymmbal腺癌的發生,對B6C3F1雄性小鼠,有可能發生少見的腎小管贅生物(renal tuble neoplasms),但發生率較低;大黃素在312, 625,1250 ppm食物含量下,B6C3F1雌性小鼠未發現有致癌性的證據。 大黃素可導致雄性大鼠腎小管透明滴(renal tuble hyaline droplets)和染色(pigmentation) 的發生率增加,可導致雌性大鼠腎小管透明滴的發生率增加,可導致雌雄大鼠腎小管染色的嚴重性增大,可導致雌雄小鼠腎小管染色的發生率增加,導致雌性小鼠腎病的發生率增加。

2 蒽醌 (Anthraquinone) 通過兩年給藥研究表明,基於腎小管腺瘤(renal tubule adenoma)、腎臟和膀胱遷移性上皮細胞乳頭瘤(transitional epithelial papillomas)的發生率增加,表明蒽醌對雄性F344/N大鼠具有致癌性。肝細胞瘤的發生與給予蒽醌有關。基於腎小管腺瘤的發生率增加,表明蒽醌對雌性F344/N大鼠具有致癌性。膀胱移行性上皮細胞乳頭瘤或/和癌的發生率以及在雌性大鼠出現的肝細胞腺瘤均與使用蒽醌有關。有明顯的證據表明蒽醌可增加雄性和雌性B6C3F1小鼠肝癌的發生率。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上的甲狀腺濾泡細胞瘤(Thyroid gland follicular cell neoplasms)的產生可能與蒽醌的使用有關。使用蒽醌兩年,可引起雄性和雌性大鼠腎、肝、脾、骨髓腫瘤性損害增加,可引起雄性和雌性小鼠肝、膀胱和脾非腫瘤性損害增加,也可導致雄性小鼠甲狀腺和腎臟的非腫瘤性損害。使用蒽醌可使雄性和雌性大鼠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的發生率減少。

表1. 口飼蒽醌和大黃素在大鼠試驗使用劑量與病變程度分析用藥時間蒽醌(Anthraquinone)大黃素(Emodin)文獻使用量 (mg/kg) 折算成人的臨床等效劑量(mg/kg)文獻使用量 (mg/kg)折算成人的臨床等效劑量(mg/kg) 16-day 508.30 17028.22 48079.67 1400腎232.37 3700腎614.12 14-week 135腎、肝 22.41203.32 275腎、肝 44.82406.64 555腎、肝 89.64 80腎13.28 1130腎、肝 179.28 170腎28.22 2350腎、肝 358.56300腎49.79 2-year 33.77腎、瘤 5.61110腎18.26 67.54腎、瘤 11.22320腎53.11 135腎、瘤 22.441000腎、165.98

註:表 1文獻資料大鼠使用量折算成臨床人使用量,按體表面積折算,人按60公斤,大鼠按200克。腎:腎病變,包括腎小管透明小滴生成,堆積,腎礦化;肝:肝肥大;瘤:腫瘤。

表2. 口飼蒽醌和大黃素在小鼠試驗使用劑量與病變程度分析用藥時間蒽醌(Anthraquinone)大黃素(Emodin)文獻使用量 (mg/kg) 折算成人的臨床等效劑量(mg/kg)文獻使用量 (mg/kg)折算成人的臨床等效劑量(mg/kg) 16-day 120 14.10 40047.01 1200腎、膀141.03 3800腎、膀446.58 14-week 250膀、肝、瘤 29.38505.88 500膀、肝、瘤 58.76100腎11.75 1050膀、肝、瘤 117.52190腎22.33 2150膀、肝、瘤 235.04400腎47.01 4300膀、肝、瘤 470.09800腎94.02 2-year 90腎、肝、膀、瘤 10.5815腎1.76 265腎、肝、膀、瘤 31.1435腎、瘤4.11 825腎、肝、膀、瘤 96.9570腎、瘤8.23

註:表 2文獻資料小鼠使用量折算成臨床人使用量,按體表面積折算,人按60公斤,大鼠按20克。腎:腎病變,包括腎小管透明小滴生成,堆積,腎礦化;肝:肝肥大;瘤:腫瘤。膀:細胞漿改變。

從以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大黃素和蒽醌,在一定的給藥劑量和用藥時間下,對大鼠和小鼠可能出現一定的腎毒性和致癌性。據文獻資料,目前西方一些國家的用藥人群,因長期服用含有蘆薈、大黃、番瀉葉等製成的瀉劑,而出現「黑便」,經檢查顯示癌症的病人時有出現,經流行病學調查,這些病人可能與長期服用瀉劑有關,故西方一些國家如德國、加大拿、西班牙、美國等對這些藥用植物有著明確的使用規定。我國是這些藥用植物的用藥大國,儘管國內尚未見有這方面的毒性報導,我們能否從國外這些文獻資料中得到一些啟發,引起一些警覺呢?我們在開發含有這些藥材的新藥時,是否應切實考慮大黃素、蒽醌的用藥量、用藥時間和適應症的選擇呢? 國外學術刊物發表了大量的文章對大黃、蘆薈、番瀉葉等中所含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等成分進行了較深入的報導,由於文章太多,以下僅隨機列出幾篇,供參考:

1. Mai LP, Gueritte F, Dumontet V, Tri MV, Hill B, Thoison O, Guenard D, Sevenet T. Cytotoxicity of Rhamnosylanthraquinones and Rhamnosylanthrones from Rhamnus nepalensis. J Nat Prod 2001 Sep;64(9):1162-8。Institut de Chimie des Substances Naturelle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91198 Gif-sur-Yvette Cedex, France.

2. Mueller SO, Schmitt M, Dekant W, Stopper H, Schlatter J, Schreier P, Lutz WK. Occurrence of emodin, chrysophanol and physcion in vegetables, herbs and liquors. Genotoxicity and anti-genotoxicity of the anthraquinones and of the whole plants. Food Chem Toxicol 1999 May; 37(5): 481-91 Department of Toxicology, University of Wurzburg, Germany.

3. Chung JG, Wang HH, Wu LT, Chang SS, Chang WC.Inhibitory actions of emodin on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 activity in strain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from peptic ulcer patients. Food Chem Toxicol 1997 Oct-Nov;35(10-11):1001-7。 Department of Medicine, China Medical College, Taichung,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4. Avila H, Rivero J, Herrera F, Fraile G. Cytotoxicity of a low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 from Aloe vera (Aloe barbadensis Miller) gel. Toxicon 1997 Sep;35(9):1423-30。Centro de Investigaciones Biomedicas (BIOMED), Facultad de Ciencias de la Salud, Universidad de Carabobo, Maracay, Venezuela.

5. Brusick D, Mengs U. Assessment of the genotoxic risk from laxative senna products. Environ Mol Mutagen 1997;29(1):1-9 。Corning Hazleton Inc., Vienna, Virginia 22182, USA.

6. Muller SO, Eckert I, Lutz WK, Stopper H. Genotoxicity of the laxative drug components emodin, aloe-emodin and danthron in mammalian cells: topoisomerase II mediated? Mutat Res 1996 Dec 20;371(3-4):165-73 。Department of Toxicology, University of Wurzburg, Germany.

7. Zhang L, Chang CJ, Bacus SS, Hung MC. Suppressed transformation and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of HER-2/neu-overexpressing breast cancer cells by emodin. Cancer Res 1995 Sep 1;55(17):3890-6 。Department of Tumor Biology, University of Texas 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Houston 77030, USA.

8. Muller L, Kasper P. OTC pharmaceuticals and genotoxicity testing: the paracetamol, anthraquinone, and griseofulvin cases. Arch Toxicol Suppl 1995;17:312-25。Federal Institute for Drugs and Medical Devices, Berlin, Germany.

9. Perkins SL, Livesey JF. A rapid high-performanc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ic urine screen for laxative abuse. Clin Biochem 1993 Jun;26(3):179-81。Division of Biochemistry, Ottawa Civic Hospital, Ont, Canada.

10. Wolff FA, Edelbroek PM, de Haas EJ, Vermeij P. Experience with a screening method for laxative abuse. Hum Toxicol 1983 Apr;2(2):385-9

11. Faber P; Strenge-Hesse A. Senna-containing laxatives: excretion in the breast milk? 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 1989 Nov; 49(11):958-6

12. Lyd』en-Sokolowski A; Nilsson A; Sioberrg P. Two-year carcinogenicity study with sennosides in the rat: emphasis on gastro-intestinal alterations. Pharmacology; VOL 47 Suppl 1, 1993, P209-15

13. Villand J. Acute hemorrhagic colitis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sennosides A and B (letter), Presse Med, 14(2):104-5 1985 Jan 19

14. Van Gorkom BA; Karrenbeld A; van Der Sluis T; Koudstaal J; de Vries EG; Kleibeuker JH, influence of a highly purified senna extract on colonic epithelium. Digestion, 61(2):113-20 2000

15. Grimminger W; Witthohn K. Analytics of senna drugs with regard to the toxicological discussion of anthranoids, Pharmacology, 47 Suppl 1(-HD-):98-109 1993 Oct

16. Mukhopadhyay MJ; Saha A; Dutta A; De B;Mukherjee A. Genotoxicity of sennosides on the bone marrow cells of mice. Food Chem Toxicol 36(11):937-40 1998 Nov

17. Staumont G; Frexinos J; Fioramonti J; Bu』eno L. Sennosides and human colonic motility. Pharmacology, 36 Suppl 1 (-HD-):49-56 1988

18. Dufour P; Gendre P. Long-term mucosal alterations by sennosid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Pharmacology 36 Suppl 1(-HD-):194-202 1988

19. Hietala P; Marvola M; Parviainen T; Laininen H. Laxative potency and acute toxicity of some anthraquinone derivatives, senna extracts and fractions of senna extracts. Pharmacol Toxicol, 61(2):153-6 1987 Aug

20. Mengs U. Toxic effects of sennosides in laboratory animals and in vitro. Pharmacology, 36 Suppl 1(-HD-):180-7 1988

21. Van Gorkom BA; de Vries EG; Karrenbeld A; Kleibeuker JH. Review article: anthranoid laxatives and their potential carcinogenic effects. Aliment Pharmacol Ther, 13(4):443-52 1999 Apr

22. Emeriau JP; Manciet G; Borde C; Raynal F; Galley P. Measurement of the intestinal clearance of alpha 1-antitrypsin and the exchangeable potassium pool in elderly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thraquinone glycosides. Gastroenterol Clin Biol; VOL 7, ISS 10, 1983, P799-801

23. Lyd ochen-Sokolowski A; Nilsson A; Sjochoberg P. Two-year carcinogenicity study with sennosides in the rat: emphasis on gastro-intestinal alterations. Pharmacology, 47 Suppl 1(-HD-) :209-15 1993 Oct

24. Dufour P; Gendre P. Ultrastructure of mouse intestinal mucosa and changes observed after long term anthraquinone administration. Gut; VOL 25, ISS 12, 1984, P1358-63

25. Heidemann A; Miltenburger HG; Mengs U. The genotoxicity status of senna. Pharmacology, 47 Suppl 1(-HD-):178-86 1993 Oct

26. Geboes K; Nijs G; Mengs U; Geboes KP; Van Damme A; de Witte P. Effects of 『contact laxatives』 on intestinal and colonic epi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Pharmacology, 47 Suppl 1(-HD-):187-95 1993 Oct

27. Leng-Peschlow E. Effect of sennosid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on intestinal transit in the rat. Pharmacology, 36 Suppl 1(-HD-):40-8 1988

28. Mengs U. Reproductive toxic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ith sennosides. Arzneimittelforschung, 36(9):1355-8 1986 Sep

29. Fioramonti J; Staumont G; Garcia-Villar R; Bu ocheno L. Effect of sennosides on colon motility in dogs. Pharmacology, 36 Suppl 1(-HD-):23-30 1988

30. Frexinos J; Staumont G; Fioramonti J; Bueno L. Effects of sennosides on colonic myoelectrical activity in man. Dig Dis Sci, 34(2):214-9 1989 Feb

31. Odenthal KP; Leng-Peschlow E; Voderholzer W; M╨ochuller-Lissner S. Effects of long-term sennoside treatment on in vitro motility of rat colon. Pharmacology, 47 Suppl 1(-HD-):146-54 1993 Oct

32. Leng-Peschlow E; Odenthal KP; Voderholzer W; M╨ochuller-Lissner S. Chronic sennoside treatment does not cause habituation and secondary hyperaldosteronism in rats. Pharmacology, 47 Suppl 1(-HD-):162-71 1993 Oct

33. Mereto E; Ghia M; Brambilla G.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carcinogenic activity of Senna and Cascara glycosides for the rat colon. Cancer Lett, 101(1):79-83 1996 Mar 19  

中藥小故事

1、從前有個黃姓郎中,承襲祖業擅長採挖黃連、黃耆、黃精、黃芩、黃根這五種藥材為人治病,被譽為「五黃先生」。每到三月,郎中便進山採藥,為此常借宿在山上農戶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離開。馬峻一家口對他善待有加,久而久之便與馬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年馬家遭了火災,房子財物被燒光,馬峻妻子被燒死,剩下爺兒倆傷心地住山洞去了。郎中費了很大氣力才找到父子倆,他對馬峻說:「你帶著孩子跟我採藥吧!」於是他們終日相伴,以採藥、賣藥、治病為生。漸漸地,不識藥性的馬峻也熟悉了五黃藥,有時郎中不在家,他偶爾學著為人治病。

有一年夏天,一位孕婦身體虛弱,骨瘦面黃,因瀉肚子來求醫。恰巧郎中不在,馬峻把治瀉的黃連錯給成了瀉火通便的黃根,結果孕婦服後大瀉不止,差點沒命,胎兒也死了。這事被告到縣衙,縣老爺立刻命人捉拿馬峻,要以庸醫害人治其罪。這時,郎中趕忙跪在堂前,懇求縣老爺判自己的罪,說馬峻是跟他學的醫;而馬峻心裡更是難過,自願領罪受罰。這樣一來,縣老爺反而十分敬佩他倆的情誼,想想這五黃先生也素有聲名,而孕婦身體羸弱,孕期也短,就責罰兩人賠孕婦家一些銀兩,把他們放了。不過縣老爺最後對郎中說:「你那五黃藥的「黃根」既然比其它四樣藥厲害,應該改個名兒,免得日後混淆再惹禍。」郎中深深點頭,回家便把黃根改叫「大黃」,以便區別,後來這名字就漸漸地傳開了。

2、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漢學家們根據中國《二十五史》寫出了「大黃史」,列出它們在各個朝代的故事。十八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黃由中國和俄國傳入歐洲,並成為食用植物。十八世紀末,緬因州的一名種菜農民把大黃的種籽由歐洲帶來北美。

參看

關於「大黃」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