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薯

(重定向自Pachyrhizus erosu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涼薯
別名 葛薯、地瓜、涼瓜、地蘿卜、沙葛、豆薯
功效作用 塊根:止渴,解酒毒。;慢性酒精中毒:鮮塊根拌白糖吃。;酒醉口渴:鮮塊根半斤嚼吃。;種子有毒,可作殺蟲劑,對防治煙、甘蔗、棉蚜蟲有效。外用治疥瘡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別名】 葛薯、地瓜、涼瓜、地蘿卜、沙葛、豆薯

【來源】 豆科涼薯Pachyrrhizus erosu(L.) Urban,以塊根,種子入藥。

【生境分布】 長江以南各省。

化學成份】 含有豆薯皂甙元(Pachy sapogenin)、A(C30H38O6)、B(C23H18O7)、豆薯黃酮(pachyrrhizone,C20H14O7)。

種子含有涼薯素(erosnin,C18H8O6)、魚藤酮(rotenone,C23H22O6)、涼薯酮(erosone)、豆薯素(pachyrrhizin)、異毛魚藤酮(iso-elliptone)。

【性味】 塊根:甘,微涼。

【功效與作用】 塊根:止渴,解酒毒。

慢性酒精中毒:鮮塊根拌白糖吃。

酒醉口渴:鮮塊根半斤嚼吃。

種子有毒,可作殺蟲劑,對防治煙、甘蔗、棉蚜蟲有效。外用治疥瘡

【用法用量】 塊根鮮品4~8兩,種子適量用醋煮,取汁外搽。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關於「涼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