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

(重定向自Mantodea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螳螂
Tánɡ Lánɡ
螳螂
別名 不過、蟷蠰、薁洀貈、蛑、蝕肬、髦、蚚父、天馬、螗螂、石螂、屹肬、拒斧、刀螂、蟷螂、斫父、斫郎、蟷、巨斧、齙朧、食朧、猴兒、怒備、馬螂康
功效作用 定驚止搐;解毒消腫。主小兒驚癇抽搐咽喉腫痛;疔腫惡瘡腳氣
英文名 Mantis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歸經 心經肝經
藥性
藥味

螳螂(mantis)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於昆蟲綱、有翅亞綱、螳螂科,是一種中至大型昆蟲,頭三角形且活動自如,複眼大而明亮;觸角細長;頸可自由轉動。前足腿節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常向腿節摺疊,形成可以捕捉獵物的前足;前翅皮質,為覆翅,缺前緣域,後翅膜質,臀域發達,扇狀,休息時疊於背上;腹部肥大。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1585種左右。中國已知約51種。其中,南大刀螂、北大刀螂、 廣斧螂、中華大刀螂、歐洲螳螂、綠斑小螳螂等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

  

中藥.螳螂

【藥名】螳螂

Bkfcx.jpg

【別名】不過、蟷(蟲曩)、蛑、巨斧、拒斧、髦、天馬、螗螂、石螂、齙朧、食朧、刀螂、蟷螂、斫父、斫郎、猴兒、怒備、馬螂康

【漢語拼音】tang lang

【英文名】Manti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2.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

3.Stalilia maculata Thunb

4.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

【歸經】心;肝經

【功效】定驚止搐;解毒消腫

【科屬分類】螳螂科

【拉丁文名】Paratenosera seu Hierodula

【考證】出自 《本草綱目》:螳螂,驤首奮臂,修頸大腹,二手四足,善緣而捷,以須代鼻。深秋乳子作房,粘著枝上,即螵蛸也。房長寸許,大如拇指,其內重重有隔房,每房有子如蛆,卵至芒種節後一齊出。故《月令》有雲,仲夏螳螂生也。螳螂,古方不見用者,惟《普濟方》(按:應作《聖濟總錄》)治驚風,吹鼻定搐法中用之,蓋亦蠶、蠍定搐之義,古方風藥多用螵蛸,則螳螂治風,同一理也。

【主治】小兒驚癇抽搐;咽喉腫痛;疔腫惡瘡;腳氣

【生態環境】

1.棲於草叢及樹枝上。

2多棲於向陽背風的灌木、矮小叢及草叢茺地處。

4.常活動於農田附近的瓜架、桑樹、灌木或牆壁上。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間捕捉,晒乾。

【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動植物形態】

1.大刀螂,體形較大,長約8cm。黃褐色或綠色,頭三角形,前胸背後板、肩部較發達,後部至前肢基部稍寬。前胸細長。前翅革質,前緣帶綠色,末端的較明顯的褐色翅脈;後翅比前翅稍長,有深淺不等的黑褐色斑點散布其間。雌蟲腹部特別膨大。足3對前胸足粗大,,鐮刀狀。中足和後足細長。

2.南方刀螂,體中等大小,細長,體綠色、黃褐色或淺灰褐色。頭三角形,觸角絲狀,複眼大而突出,單眼3個,紅棕色,呈「品」字形排列,前胸長,前胸背板兩側幾平行,中間有一淺縱溝。翅淡綠色、黃褐色或淺灰褐色,半透明。前足腿節三角形,兩前足基部中央有一明顯的橘紅色斑紋。中足和後足細長。

3.小刀螂,體中等大小,長4.8-6.5cm,色灰褐色至暗褐色,有黑褐色不規則的刻點散布其間。頭部稍大,呈三角形。前胸背細長,側緣細齒排列明顯。側角部的齒稍特殊。前翅革質,末端鈍圓,帶黃褐色或紅褐色,有污黃色斑點。後翅翅脈為暗褐色。前胸足腿節內側基部及脛節內側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紋。

4.文腹螳螂,體中等大小,綠色。頭三角形,觸角絲狀。複眼發達,單眼3個。前胸粗短,前半部兩側擴大,最大寬度為最狹處的2倍。兩側有明顯的小齒。前翅革質,狹長如葉片狀,外緣及基部青綠色,中部透明,外緣中間有淡黃色斑塊;後翅膜質。前中鐮刀狀,前足基節下緣有4個齒。中足和後足細長。

【功效分類】平肝熄風藥;活血祛瘀

【性味】味甘;咸;性溫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1-2隻。外用:適量,搗敷、研末(口畜)鼻、吹喉或調敷。

【出處】《中華本草》  

關於「螳螂」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