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

(重定向自重庆职工医学院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重慶醫科大學(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原名重慶醫學院,成立於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1985年更為現名。先後隸屬於衛生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現隸屬於重慶市人民政府。歷經五十多年的發展,重慶醫科大學已成為一所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的地方重點大學。  

目錄

學校簡介

重慶醫科大學原名重慶醫學院,成立於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1985年更為現名。先後

重慶醫科大學校徽

隸屬於衛生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現隸屬於重慶市人民政府。歷經五十多年的發展,重慶醫科大學已成為一所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的地方重點大學。

學校佔地面積27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0.3萬平方米。學校總資產50.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醫療設備總值9.83億元,藏書132萬冊。

學校現設研究生學院、基礎醫學院、臨床學院、第二臨床學院、兒科學院、中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管理學院、藥學院、口腔醫學院和護理學院11個學院和醫學檢驗系、生物醫學工程系、麻醉學系、醫學影像系、信息管理系、外國語系、體育工作部等6個系(部)、1所衛生學校。設置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等20個本科專業;1997年經教育部批准招收臨床醫學7年制本碩連讀學生,迄今已12屆,畢業7屆。

學校擁有直管附屬醫院5所,均為三級甲等醫院,設置病床5000餘張,年門診量554萬餘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1.5萬人次;附屬第三醫院、附屬大學城醫院正在籌建階段。非直管附屬醫院5所,教學及實習醫院15所。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18個國家和地區招生,生源豐富。現有在校學生24808人,其中博士生382人,碩士生2497人,普通本、專科生(高職)17139人;成教本專科生4206人,留學生584人。

學校現有在職職工5228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00餘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等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00餘人。有一大批專家教授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等資

重慶醫科大學校門

助項目和計劃。

目前學校具有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內科學(傳染病)、兒科學、臨床檢驗診斷學;省級重點學科29個。現有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3個:超聲醫學工程省部共建科技部重點實驗室、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臨床檢驗診斷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現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博士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二級學科碩士點53個;專業學位授予權2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學校已形成了學科門類較全、覆蓋面寬、層次較高的研究生學位授權學科體系。 學校先後承擔了國家"六五"至"九五"科技攻關項目、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新藥基金項目、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項目等高層次科技項目,同時還承擔國際合作項目的研究。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關於2005年論文檢索結果的分析報告獲悉,我校在國內重要期刊發表論文排序居全國各類高校第42位。學校出版的《重慶醫科大學學報》、《中華肝臟病雜誌》、《臨床超聲醫學雜誌》、《兒科藥學雜誌》和《醫學教育探索》等刊物,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自1978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及部、委、省等各級科技成果獎520項。我校研製的聚焦超聲腫瘤治療設備(超聲聚焦刀)屬世界首創,是我國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醫療儀器,實現產業化以來,已在全國30餘家大型醫院投入使用,並出口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先後與美、英、加、日、俄、法、德、澳、荷蘭、瑞士、瑞典等國家及香港地區的大學建立了學者進修、留學、參加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等合作關係,聘請了98位來自美、日、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荷蘭、泰國及香港地區的醫學專家為我校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

學科優勢:學校傳統學科優勢在臨床醫學,為全國第二批次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居於國內領先水平,已進入全國綜合性或單科性醫科院校前十餘位。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已形成新的優勢學科,即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該學科將產、學、研及科技轉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擁有原創性的知識產權產品和多項發明專利,並形成產業化,在學科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產生了對學科發展有巨大推動的學術群體和創新團隊。學校的學科發展勢頭良好,口腔醫學系併入學校短短四年內,已獲得口腔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學校目前擁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內科學(傳染病)、兒科學、臨床檢驗診斷學;特別是兒科學和臨床檢驗診斷學居於國內領先水平。

科學研究:近三年,以重慶醫科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的被SCI收錄的論文160餘篇;目前在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140餘項,隨著這些項目的完成,在「十一五」期間產生的科研成果和高質量的論文將出現質和量的飛躍。

以王智彪教授為首的學術團隊自1988年以來致力於超聲治療技術的研究,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使我國自主發明的大型醫療設備(海扶刀)首次進入世界前列。該創新團隊先後承擔了70餘項國家和地方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3個、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個及10餘個面上項目,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項目、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劃,國家火炬計劃以及省部級攻關項目等,在國內外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主編了《實用超聲治療學》、《醫學信號數字處理技術及應用》、《臨床心電信號學》等五部,譯著《生物學中的微計算機模型》等三部。2000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際專利5件(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俄羅斯專利已獲准),國內專利10項。

實驗條件建設:目前學校擁有3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超聲醫學工程省部共建科技部重點實驗室、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臨床檢驗診斷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已逐漸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平台。

人才培養:恢復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制度以來,學校已培養博士428名,碩士1646名,其中多數已成為新一代的學術帶頭人或學術骨幹,在其工作領域內做出了突出成績。  

院系設置

基礎醫學院

學院師資隊伍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227人,其中教

重慶醫科大學校園風光1

授29人,副教授41人,教師中有博、碩士學位人員佔73.91%。有一批在中國有一定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包括全國優秀教師1名、重慶市優秀教師1名、重慶市名師1名、國家教育部首批骨幹教師各2名,重慶市「322」人才工程庫專家1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重慶市高校骨幹教師10餘名,也有一大批中青年學術骨幹正在茁壯成長。學院現有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組織學胚胎學病理解剖學病理生理學免疫學法醫學放射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電子顯微鏡、物理學、數學、計算機共15個教研室和機能實驗中心。 學院有基礎醫學病原生物學博士點,生物醫學工程的組織與細胞工程、生物信息學和生物製藥與生物醫用材料3個級學科博士點。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組織工程與細胞工程和生物製藥與生物醫用材料7個級學科碩士點。現有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60人,年均招收博、碩士生100餘名。學院有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法醫學、病原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4個省級重點學科;有病理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病原生物學3門省級重點課程(其中病理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有病理生理學校級精品課程,有生物化學與分子藥理學市級重點實驗室;有基礎醫學研究所,應用解剖學研究室,腫瘤病理生理研究室、免疫學研究室等7個校屬研究機構。  

藥學院

學院下設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理學、臨床藥學、藥事管

重慶醫科大學——縉雲校區

理學6個教研室和藥學實驗管理中心。學院現有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藥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生藥學、藥理學、微生物與生化製藥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藥理學、藥物化學為重慶市重點學科;招收4個專業(方向)本科學生:藥學、臨床藥學、製藥工程、藥物分析。

學院現有教職工65人,其中專職教師57人,黨政管理人員3人,技術人員5人。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30人(正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占教師總數的52.63%;具有研究生學歷的47人(博士生17人,碩士生30人),占教師總數的82.46%。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23 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專家1人,國家新藥及食品評審專家6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人,重慶市骨幹教師2人,重慶市政府「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全院教師承擔了本專科、研究生等層次50門理論課和14門實驗課。  

臨床學院

重慶醫科大學醫學一繫於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醫學院)分遷來渝創建,1994年2月成立重慶醫科大學臨床學院。學院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袁家崗友誼路1號,是一

醫學生誓言碑宣誓

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學院以培養德、智、體、勞、美全面發展的臨床醫師和醫學科技人才為目標,現已具備「醫學學士—碩士— 博士—博士後」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臨床學院現有教研室24個,歷年來先後承擔了重慶醫科大學大約60%的臨床課程和生產實習任務。承擔著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救援醫學方向)、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老年醫學方向)、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心理衛生方向)、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生殖醫學方向)、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兒科醫學方向)、五年制麻醉學專業、五年制影像學專業、五年制口腔醫學專業、五年制醫學檢驗專業、五年制中醫學專業(中西醫結合方向)、四年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事業管理方向)、四年制護理學專業、四年制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專業(醫藥衛生方向)、四年制英語專業(醫學方向)及尼泊爾留學生教學任務等,培養了大量人才。  

護理學院

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成立於2006年10月,坐落在重慶醫科大學及其臨床學院的校園中。擁有50年護理辦學歷史,醫院與學院完全融合,具有得天獨厚的辦學優勢。目前已有在校本科專科學生4120名,研究生25名,形成了專科、本科、碩士等多層次辦學體系。護理學院擁有固定資產1500餘萬元,教學及辦公用房6507平方米,其中包括設備先進、管理一流的護理學實踐教學中心。該中心主要設備有:多參數心電監護儀、人功呼吸機、多媒體教學聽診系統、吸痰器、多功能護理模型人等;有模擬手術室、模擬母嬰同室病房及ICU病房;有內、外、婦、兒護理學實驗室,護理學基礎授課專業教室,護理操作練習廳及護理實訓所需的所有設備。並有專業的學術交流廳。多媒體網路教室及投影教室,設備一流,管理先進。護理學院有一支精幹敬業的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下設黨政辦公室、教務科、教育研究室、學生科四個行政科室及內科護理學教研室、外科護理學教研室、婦產科護理學教研室、兒科護理學教研室、護理學基礎護理學教研室。師資構成專兼職相結合,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教師55人,講師242人。  

兒科學院

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於1956年由復旦大學(原上海第一醫學院)兒

學校圖書館

科系分遷來渝創建。1981年、1990年和1995年分別被批准為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現是國家四個兒科學重點學科之一、重慶市重點建設的重點學

科,衛生部指定的四個全國兒科醫師畢業後培養基地和四個國家繼續醫學教育基地之一。2002年,《兒科學》被評為重點學科;2002年《兒科學》重點課程被推薦為重慶市優質示範課程,2003《兒科學》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2005年《兒童保健學》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附屬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兒童專科醫院,曾兩次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明行業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已培養40屆本科生共3666名,碩博士研究生417名、博士後研究生5名,是全國兒科醫學人才培養重要基地之一。  

醫學影像系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2000年4月重慶醫科大學醫學影像系正式創建。系部設在重慶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系主任任紅教授、博士導師,系副主任王志剛教授、博士導師,教學秘書冉海濤教授、碩士導師。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共有專業課教師79人,其中高級職稱33人,佔57%,青年教師中有研究生以上學歷15人,佔60%;擁有博士導師4人,碩士導師9人,其中1人為國家一二層次優秀人才、3人獲國家政府特殊津貼、2人為重慶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人為重慶市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學術技術帶頭人。近五年主持各級科研項目15 項,其中國家863科研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6項,國家火炬計劃科研項目1項;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7項。在國外SCI及國內CSCD、核心期刊等雜誌發表論文3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9部。  

中醫藥學院

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組建於2001年,是重慶市建立最早的中醫藥高等教育基地。組建以來,學院發展迅速。現有2個省級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內科學);4個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西醫結合基礎、中西醫結合臨床、針灸推拿學、中醫臨床基礎);9個本科專業及方向(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中醫康復治療學、中醫骨傷科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中藥製劑學、中藥製藥學、中藥分析與鑒定)、6個專科專業(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中醫骨傷科學、中藥學、中藥分析與鑒定、中藥資源開發與應用)、2個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與專科專業(中藥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學院以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為主體,緊緊圍繞中醫學(包括針灸推拿)、中西醫結合醫學、中藥學三個級學科,充分應用重慶醫科大學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門類的整體優勢,培養包括碩士生、本科生、專科生在內的高等中醫藥專業人才。辦學類型涉及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對外中醫藥教育等多種形式,形成了以人才培養高層次、教育教學特色化為發展方向的中醫藥高等教育體系。學院現有在校本科及專科學生2100餘人,碩士研究生32人,外國留學碩士研究生3人。  

第二臨床學院

重慶醫科大學醫學二系成立於1978年,1996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學院有教研室23個,歷年來承擔了學校七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兒科醫學方向)、五年制臨床醫學(兒科醫學方向)、五年制醫學影像學、臨床醫學留學生班、五年制預防醫學、五年制預防醫學(衛生檢驗方向)、四年制預防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方向)、四年製藥學(臨床藥學方向)、五年制中醫學(中西醫結合方向)、五年制中醫學(康復治療方向)、五年制針灸推拿學、五年制中醫學(中醫骨傷方向)、七年制臨床醫學(物理醫學方向)、五年制醫學影像學專業(物理醫學方向)、五年制生物醫學工程(醫療器械方向)、三年制醫學影像學、三年制中西醫結合專業、三年制中醫骨傷專業、三年制中西醫結合專業專升本(成人業餘)、三年制中西醫臨床醫學專升本(成人業餘)、四年制中西醫結合(成人業餘)、三年制針灸推拿學、臨床醫學梁山班等不同層次和專業的臨床課程和生產實習的重任,現已成為辦學層次齊全、規模較大的臨床醫師培養基地。  

重點學科

內科學(傳染病) Infection Disease

該學科於1956年由上海醫學院著名傳染病學專家錢德教授、劉約翰教授、張定鳳教授、王其南教授來渝創建。現下設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研究所以及省部共建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同時也是《中華肝臟病雜誌》承辦單位和編輯部所在地。1979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1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89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重點學科,2002年再度入選。

兒科學 Peadiatrics

1956年,上海第一醫學院兒科系全遷來渝創建重慶醫學院兒科系,成為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大兒科系之一,是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中國最早建立的四大兒童急救中心之一。當年,一批矢志建設西部、發展西部兒科醫學事業的開拓者來到這裡,他們是:首任院長、第一任《中華兒科雜誌》主編陳翠貞教授、中國小兒外科奠基人之一王贊堯教授、全國知名小兒傳染病專家石美森院長、消化病專家徐谷教授、腎病專家沈錦教授、新生兒病專家吳仕孝教授、血液病專家張錦教授、兒童保健學專家鄭惠連教授、小兒傳染病專家陳季方教授等。

臨床檢驗診斷學 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

該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1983年經國家教委批准首批設置本科專業,1986年、1990年先後在全國首批獲准臨床檢驗診斷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1992年、1999年成為四川省、重慶市的重點學科,2000年被評為重慶市重點實驗室,2001年被評為重慶市「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12個重點學科之一,2002年被評為本專業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學科,2005年,臨床檢驗診斷學實驗室獲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立項。該學科點的發展代表了中國檢驗醫學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

神經病學 neurology

重慶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是醫院的重點、特色學科。該科室始建於1958年,由我國著名神經病學專家傅雅谷、沈鼎烈、徐越和董為偉教授從上海第一醫科大學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來渝創建,經過半個世紀幾代人的努力建設,現科室擁有重慶市唯一的神經病學重點實驗室及西南地區唯一的神經病學研究所。作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專業性科室,我們各方面的條件長期以來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所取得的成績在國內及西部地區同類學科中均名列前茅。另外,科室還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州總醫院、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美國Miami University醫學院、美國Sunnyvale帕金森病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雙邊學術交流合作關係。至此,該科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享有盛譽。  

博士學位授權點(26個)

物醫學工程(可授工學、理學、醫學學位):

超聲醫學、組織工程與細胞工程、生物製藥與生物醫用材料、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物理醫學  

基礎醫學:

病原生物學  

臨床醫學:

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臨床檢驗診斷學、護理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理療學、

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全科醫學  

藥學:

藥理學  

知名校友:

楊崇匯,四川鹽亭人,1970年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醫學系,曾任重慶醫科大學教師、團委書記,共青團重慶市委書記,共青團四川省委副書記,四川省雅安地委副書記、地委書記,1990年——1994年任四川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1994年——1999年任四川省委副書記,1999年——2001年任四川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2001年——2007年任雲南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省委黨校校長,2007年起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系十七屆中央委員、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

關於「重慶醫科大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