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局
太医局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目前只有簡體版網站可以編輯(
轉到簡體網站
)。簡體版編輯後內容會同步到繁體版本網站上。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太医局''',中国古代[[医事]]机构名。最早始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元)该机构是在沿革隋唐[[太医署]]之基础上创设的。太医局初设并未开展医学教育。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在太常寺设立太医局,开始选拔医官传授医学知识。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即定学生名额为120人,并分科(参见九科条),[[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太医局设提举、判局等官加强管理,科置教授加强教学工作。在医学分科上曾一度实行[[十三科]]制(见十三科条)。元丰改制后又改作九科(见九科条),学生限额增至300人。入太医局学习的学生必须先报名、投家状、医官和学生作保,试读一年后考试合格才能成为正式学生。太医局中的考试[[分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理论考试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临床考核则根据医学生为三学学生及诸营将士治疗情况为上、中、下三等。理论考试中于《本草》全不通者,不予收补,临床考核时过失太多者还令退局。此时,地方医学教育也仿照太医局的制度。太医局自创立以来,除北宋元祐期间和南京乾道期间停办40多年外,整个宋代的大部分时间都独立开展了工作。辽代也设有太医局,但其功能主要是医政管理,与宋代太医局以医学教育功能为主有所区别。 [[分类:中医]]
返回到
太医局
。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