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温热暑疫全书 书名:温热暑疫全书 作者:周扬俊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温热暑疫全书》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6%B8%A9%E7%83%AD%E6%9A%91%E7%96%AB%E5%85%A8%E4%B9%A6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医之道难矣哉。凡病伤寒最重。温热尤烈。伤寒仅在一时。温热暑疫。每发三季。为 时既久。病者益多。苟不明其源。溯流不得清也。不辨其类。疗治不得当也。则温热 暑疫。皆热证也。燎原之下。竟乏清凉一滴。人无今昔。性有异同。神酣往圣。志切琳 。俊以一隙微明。静中索照焉。夫上古圣人。首重色脉。以营之未交已交。定人生 死。片言已毕。中古圣人。专论谷气盛衰。定人生死。片言已毕。仲景叔季圣人也。既 立方论。复出不尽之脏。纬以膀胱之伤与绝。定人生死。先后合符。了无剩义矣。乃 仲景于伤寒论中。温热森森。具载黄芩、白虎等汤。是其治也。后之学人。苟能引伸 此意。便可变化不穷。神明千载。不能细察其理。反执以为治伤寒之法。盍思本汤 既无外解之功。又无内夺之力。圣人立法。果何谓乎。自晋以来。疑鬼疑蜮。陋湿无 巳。如崔文行解温。用白术、乌头、细辛、桔梗四味。更加附子。名老君神明散。更加萤 火。名务成子萤火丸。热药相投。以火济火。谁其辨诸。如仲景书。谓太阳病发热不 恶寒而渴者。为温病。朱肱活人书。谓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者。为温病。已悖圣训矣。 又云。春秋发斑咳嗽为温病。至风温治在少阴。其所立五方。如葳蕤汤、知母葛根 汤、防己汤、栝蒌根汤、葛根龙胆汤。风火相炽。燔灼无休。复改圣散子。仍用附子。表 里香燥同之。东坡先生在黄州时。颇称其效。岂知朱肱已三易其方。用败毒散而 远热药。然厥功奚减厥罪。吴氏谓伤寒坏病。更遇温热为温病。洁古老人。伤寒名 家也。其子云岐。以伤寒过经不解者为温病。指叔和之言。为仲景之文。赵嗣真谓 仲景云重感异气。变为温病。汪机谓仲景云遇温气为温病。遇温热为温毒。竟不 顾圣经之载于方策者。何曾有此一语。巢氏病源。遵崔文行解散法。一日用摩膏 火灸。二日针灸解散。三日复汗之。四日用藜芦丸、瓜蒂散吐之。五六日解未了了 者复针之。七日热已入胃。鸡子汤下之。遂使庞安常自撰微言。一以和解为主。奉 为灵宝。少移则蹶。巢庞比匪何极。李思训亦宗和解。王海藏称其当宋全盛。明哲 莫逾。拟非其伦矣。丹溪长于温热。善用凉药。温热遇之。自能解散。要非有斟酌于 其间也。东垣不善外感。长于内伤。乃从内经悟出冬温春温二义。诚暗中一大炬。 嘉言极口欢颂。真先得我心者矣。迨刘河间伤寒直格。于热病每多入理深谈。然 混在正伤寒中。在人眼光采择。不免金屑杂于泥沙者欤。至明季方中行着伤寒 条辨。可谓直登仲景之堂。独开生面。惜其论温热。亦分阴分阳。似可用热。遂为嘉 言所宗。嗟乎。病名温热。自需寒凉。乃千百年来。盈庭聚讼。先后支吾。阳春寡和于 汉庭。埙篪迭奏于晋室。良由来派不清。复无面墙体认。诚习焉而不察耳。不然。岂 诸公各自名家。乃甘悖圣矩如是耶。若夫夏月暑证。即金匮中湿 气蒸之病也。 洁古东垣。以动静分阴阳。动而得之为阳。用白虎。静而得之为阴。用大顺、冷香诸 剂。岂知夏月杲杲炎威。有阳无阴。动静不甚相远。惟多食冰果冷物。及恣意房帏。 致伤太阴少阴者。热药可以暂用。岂得视温热之味。为通行之药乎。漕宪北海林 夫子。为一代伟人。医学宗匠。俊立雪程门。三五年间。极蒙提命。因授所刻明计部 张凤逵治暑书。申明理蕴。精确不磨。虽有小疵。不掩大德。诚可振聋 于千古者 也。至叔和云四时不正之气。感则为疫。不知非时不为厉气。仅为寒疫。而大疫之 沿门阖境。传染相同者。允在兵荒之后。尸浊秽气。充斥道路。人在气交。感之而病。 气无所异。人病亦同。所以月令于孟春。掩骼理 。不敢或后者。圣王早虑及此耳。 非徒泽及枯骨也。后世治疫之法。未有定见。如嘉言上焦如雾。升逐解毒。中焦如 沤。疏逐解毒。下焦如渎。决逐解毒。俟其营卫既通。乘势追拔。勿使潜滋暗长于未 尽之时。此固不易之论。然求其反复尽义。变态直穷。老长吴又可之言。别无根据傍 也。俊幸生明备。不安苟且。日引光明之藏。志披榛莽之途。辑仲景伤寒论。三注金 匮。补注之余。先将温热暑疫四证。厘订经文。采集方论。无背圣法。有合病情。各自 成帙。蒙藩宪丁夫子。因戊午年时疫盛行。悯编户之疾苦。如恫 之乃身。遂下询 疫所自始。与所为治。恻然叹曰。嗟乎。安得明此理者数十辈。循行救治。俾在火轮 火树。梦魇心迷者。一旦提置冰山雪宝之中。奚止饮醍醐而称快哉。命急付枣。以公同志。 \x康熙己未辜月吴门周扬俊禹载识\x <目录> <篇名>卷一·温病方论 属性: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周注。温病由伏邪自内发出。一达于外。表里俱热。热势既壮。郁邪耗液。故发而 即渴。其表本无邪郁。内方喜寒。故不恶寒。延至三五日间。或腹满。或下利者。即 此证也。与伤寒之先表后里者大异。然独系太阳。以未显他经之证。明自少阴发出为表里也。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 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 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方注。灼热。谓热转加甚也。风温。谓于温病有风也。阴阳俱浮。太阳本浮。而风温 皆阳。故上下皆见浮也。自汗出。亦卫受伤也。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者。风拥则气昏。热甚则气郁也。小便不利者。太阳主膀胱。而风温皆阳。下则反 攻。徒亡其津液。而膀胱之气伤也。直视者。太阳之筋。支者为目上纲。故不转睛 而上窜也。失溲。言小便甚失其常度也。火。灸熨之类也。微。言攻之微。则变亦微。 发黄者。火热则土燥。故其色外夺也。剧。言攻之剧。则变亦剧。如惊痫时螈 者。 火盛热极而生风也。熏。亦火劫也。一逆。言乍误也。尚引日。言犹可俄延。再逆。言 复误也。促命期。言夭枉人之天年。其致警之意深矣。 周注。此条紧承上文云。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是仍太阳病温。误发其 汗。与更感于风者自是不同。然亦名风温何也。既曰太阳。不即显少阴证。惟误 汗则其证本温。复以辛热之药汗之。则阴津外出。表里增热。脉必至尺寸俱浮。 正以风与温混。肾水不能独沉。其证自汗身重。肾本病也。多眠睡。鼻息鼾。语言 难。肾本病也。始先太阳。因汗使少阴之候同时荐至。危且殆矣。古律垂戒云。风 温治在少阴。不可发汗。发汗者死。岂知太阳亦不可发汗。发汗则亦同于风温 之少阴乎。缘医者误认为伤寒。而用正汗药也。若不汗而误下者。伤膀胱之气 化。小便不利。津液大伤。直视失溲。一腑一脏。同时两绝矣。至误被火劫者。微则 热伤营气。而热瘀发黄。剧则热甚风生。而惊痫螈 。盖因乱其神明。扰其筋脉 也。然则于三者之中。一逆已待毙。再犯则立危矣。喻嘉言论内经刺热论温。首 引太阳之脉色荣颧骨。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争见者死。期不 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荣颊前。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 少阴脉争见者死。互言得汗。非发汗也。故圣人专论谷气。肾中精胜。乃汗则生。 肾中虚甚。更热则死。其旨至矣尽矣。仲景复出不尽之脏。更视膀胱以纬之。视 小便不利。则膀胱伤甚。直视失溲。命门所藏之精不能照物。神髓涸矣。瞳子高 为太阳不足。戴眼为太阳已绝。已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是以中风暴病。多绝膀 胱。不识人者。风温扼要。首视膀胱。未有膀胱不绝。而肾水先绝者也。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周注。黄芩汤。治温本药也。明言太少二阳。何不用二经药。非伤寒也。伤寒由表 入里。此则自内发外。无表何以知太少二阳。或胁满。或头痛。或口苦引饮。因不 恶寒而即热。故不得谓之表也。如伤寒合病。皆表病也。今不但无表。且有下利 里证。伤寒协热利。必自传经而入。不若此之即利也。温何以即利。外发未久。内 郁已深。其人中气本虚。岂能一时尽泄于外。势必下走作利矣。 \x黄芩汤\x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煎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x黄芩加半夏生姜汤\x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周注。黄芩涤热。故为温利主药。以能泄热也。然用芍药者。性酸寒,深入阴分。一 泄一收。热去而利止耳。取甘、枣者。和中也。膀胱与胆。二腑既病。胃无独安之理。 至有呕。明有痰饮结聚。非姜、半不除。姜、半辛燥。非伏气所宜。而去呕则有殊功 也。况以芩为君。又何畏乎。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方注。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关上乃少阳之部位。故曰三阳合病。但欲眠睡者。热 聚于胆也。目合则汗者。少阳少血。虚则不与阳和。寐属阴。故盗汗出也。 周注。温气发出。乃至三阳皆病。其邪热溷实。不言可知。故其脉浮大也。忆邪伏 少阴时。则尺脉亦已大。今因由内发外。由下达上。而浮大见于关以上。故曰上 关上也。邪虽上见阳位。少阴之源未靖。则欲眠尚显本证。而目合则汗。即为盗 汗。又显少阳本证。何以独见少阳。因母虚子亦虚。而少阴邪火与少阳相火。同 升燔灼也。所以稍异热病者。但目合则汗。不似热病之大汗不止也。然何以不 言太阳阳明二经证。以浮为太阳经脉。大为阳明经脉也。治法当以小柴胡去人参、姜、半。加芍药为主。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 弱。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患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周注。于伏气之时。见伏气之病。而脉得微弱。则是少阴脉也。其人肾气虚者。不 及于阳。而即发于阴。以少阴脉本循喉也。故将发必咽痛。至发后则痛极似伤 矣。岂可认为痹证。而误治耶。然咽痛势已发于上。殊不知肾司开阖。阴热上升。 岂遂尽泄。故必疾趋后阴。而下利可预知也。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 周注。伏气发出少阴之经。必咽痛者。不必言矣。先与甘草汤。以缓其上升之势。 更与桔梗汤。以开其怫郁之邪。亦不必言矣。但伏气为重证。少阴为至虚。仲景 轻轻先试。不用黄芩本汤者。夫岂无故。以才发少阴。止见咽痛。无胸满心烦等 症也。无下利呕渴等症也。欲用他药。从何入手。故二三日间。姑就咽痛。连举二 汤。使服之痛止。则少阴之邪。先已去其大半。后有证见。随之投药。此圣人明示不可妄治之道也。 \x甘草汤\x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周注。少阴之脉循喉咙。邪热客之。能无痛乎。正挟少阴之火上升也。主甘草者。 甘能治热火也。 \x桔梗汤\x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周注。设服前汤而不除。非药之不胜病也。正以少阴之火挟邪上攻。则并其母 亦病。故加桔梗开之。而自无不愈矣。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周注。伏邪未发。津液先已暗耗。今得之二三日以上。虽阴火不升。未见咽痛等 证。而心烦不卧。已知阴血消耗。故令芩、连祛热。胶、芍滋阴。两得之矣。 \x黄连阿胶汤\x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入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 温服七合。日三服。 周注。里热当祛之。内燥须滋之。然滋之而即得其润。祛之而适涤其热。惟圣人 合宜也。心烦故主黄连。佐以黄芩。则肺胃之邪俱清。然热甚以消少阴之水。水 源既燥。津液有不匮乏者乎。鸡子黄、阿胶。深益血分之味。以滋其阴。连、芩得此。 功莫大焉。况加芍药以敛消烁之心气。兼以入肝。遂使烦者不烦。不卧者卧矣。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 <篇名>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属性:凡温病发。必渴而烦扰。胁满口苦。恶热而不恶寒。明系自内发出。更无表证。虽经 络不同。必先少阳。以春行风木之令也。 一法。少阳阳明合病。里证多者。承气汤。 一法。三阳合病。大柴胡汤。或双解散。 一法。若少阳经有客邪而发。脉弦两额旁痛。寒热口苦。宜小柴胡去人参、姜、半。加 栝蒌根。有呕者但去人参。 一法。脉微紧。兼恶寒头痛。宜栀子豉汤。或益元散加葱、豉、薄荷。热甚凉膈散。去大黄、朴硝。加葱、豉。 一法。头痛如破。暴感外邪。宜葛根葱白汤。散邪后。用黄芩汤。 一法。脉洪大而数。外热谵语。热在三焦也。三黄石膏汤。 一法。凡应下证。下后热不去。或暂解复热。再下之。 一法。下后热不止。脉涩咽痛。胸满多汗。热伤血分也。葶苈苦酒汤吐之。 一法。里热已甚。阳邪怫郁。作战而不能汗出。虽下证未全者。宜凉膈散。 一法。腹满烦渴。脉沉实者。三承气汤选用。势剧者。合黄连解毒汤。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篇名>附风温 属性:一法。倘温病少阴伏邪发出。更感太阳客邪。名曰风温。必阳脉浮滑。阴脉濡弱。发热。咽痛口苦。 但微恶寒者。黄芩汤。加桂枝、石膏。或以葱、豉先撤其外。后用黄芩汤。甚则葳蕤汤加减。 一法。本太阳病。发热而渴。误发汗。身灼热者。亦名风温。脉阴阳俱浮如前证。用麻黄升麻汤。去 二麻、姜、术。按误汗风温一证。仲景不出方者。以为太阳少阴同时荐至。危于两感。去生甚远也。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篇名>附冬温 属性:一法。冬时有非节之暖。未至而至。即为不正之气。独冬不藏精之人。肾气外泄。腠 理不固。温气袭人。感之为病。此为冬温。脉必寸洪尺数。或实大。心烦呕逆。身热 不恶寒。或头疼身重。面肿咳嗽。咽痛下利。与温无异。而时令不同也。宜阳旦汤。加桔梗、茯苓。 一法。若有寒食停滞。加浓朴温药一味。以温散其中。黄芩凉解其外。即仲景阴旦汤之意也。 一法。若先感温气。即被严寒遏抑。则发热而微畏寒。汗不出而烦扰。阳旦加麻黄、石膏发之。 一法。医视冬温。每有误认伤寒。辛热发汗。致令发斑成毒者。当以升麻葛根汤。加 犀角、黑参。或犀角黑参汤。 一法。更有辛热发汗。徒耗津液。里热益甚。胸腹满闷。因误用下药。反发热无休止。 脉来涩。此阴血受伤也。急宜葶苈苦酒汤探之。以收阴气。泄邪热。若服后热势 转剧。神气昏愦。谵语错乱者。必不救也。冬温为病。亦自不一。当各随见证治之。 凡冬温之毒。大便泄而谵语。脉虚小。手足冷者。皆不治也。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篇名>附温疟 属性:一法。春时温病未愈。适复感寒。忽作寒热者。温疟也。阴阳例云。脉阴阳俱盛。重感 于寒。变为温疟。其证寒热交作。胸胁满。烦渴而呕。微恶寒者。小柴胡去参、半。加栝蒌根、石膏。 一法。无寒但热。其脉平。骨节烦疼。时呕者。黄芩加生姜汤。至如内经所言。先热后 寒之温疟。乃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骨髓之内。至春阳气大发之时。邪气不能 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劳力。邪气与汗共并而出。此病 藏于肾。自内达外者也。如是则阴气虚而阳邪盛。故为热。热盛则必衰。衰则气 反而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又寒矣。故先热后寒。名曰温疟。治宜人参白虎汤。 周禹载曰。或有客邪。则必先微恶寒。继大热。热而后大寒者也。本汤中略用桂 枝。此伏邪自发之温疟。与温病复感外邪之温疟。自是两种。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篇名>附温毒发斑 属性:(热病发斑同此) 发斑因失于汗下。热毒内攻。不得散。蕴于胃腑。而发出肌表。或汗下不解。足冷耳 聋。胸中烦闷。咳嗽呕逆。躁热。起卧不安者。便是发斑之候。春至温病之人。更遇 时热。为未至而至之异气。变为温毒。王叔和云。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感温湿。 变为温毒。伏温与时热交并。表里俱热。温热为病最重也。其脉浮沉俱盛。其证 心烦闷。呕逆喘咳。甚则面赤。身体俱赤色。狂乱躁渴。咽肿痛。狂言下利而发斑。 最为危候。斑如锦纹。身热烦躁。大便燥结者。黄连解毒汤。 若躁闷狂妄而无汗者。三黄石膏汤。 自汗烦渴而发斑。为胃热。人参化斑汤。 烦热错语不眠。白虎合黄连解毒汤。 斑不透。犀角大青汤。已透热不退。本汤去升麻、黄芩。加人参、生地黄、柴胡。凡斑色 紫者为危候。黄连解毒合犀角、地黄。然须与病家言过而用。以此证虽药。十中 仅救二三。若黑色而下陷者。必死也。 发斑虽禁下。若大便秘。躁渴色紫者。可微下之。 若发斑已尽。外势已退。内实不大便谵语。小剂凉膈散。或大柴胡微下之。 凡发斑红赤者为胃热。紫为胃伤。黑为胃烂也。大抵鲜红起发者吉。虽大不妨。稠 密成片紫色者。半死半生。杂色青紫者。十死不一生矣。凡斑既出。须得脉洪数 有力。身温足暖者易治。若脉小足冷。元气虚弱者难治。狂言发斑。大便自利。或 短气燥结不通。而黑斑如果实 者。皆不治。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春温集补证治并方 <篇名>附医案三则 属性:许叔微治一人。内寒外热而发斑。六脉沉细。肩背胸胁斑出数点。随出随隐。旋更 发出。语言狂乱。乃阳为阴逼。上入于肺。转之皮毛。故错乱如狂。非谵语也。肌表 虽热。以手按之。须臾冷透如冰。与姜、附等药数剂。乃大汗而愈。 滑伯仁治一人。身大热。脉沉实而滑。四末微清。以灯烛之。遍体皆赤斑。舌上苔黑。 而燥裂芒刺。神昏谵语。以小柴胡加知母、石膏。一夕连进三服。次用大承气下之而安。 吕沧州治一人。脉虚自汗。误与真武汤。遂至神昏。时时熟睡。脉伏不至。而肌热灼 指。此营热致斑之候。非阳病阴脉之比。先与白虎加人参汤化其斑。复以桃核承气下之而愈。 周禹载曰。发斑之证。已致慎其下。及用辛热。更无是理。而病情之变。复有如三案 者。可见病机不可执一。妙在临证化裁耳。故附之。以广识见云。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 <篇名>春温病论 属性:周禹载曰。喻嘉言尚论篇。阐发仲景伤寒论殊畅也。医门法律。阐发金匮要略殊 贯也。虽皆有所粉本。然学广才张。心灵笔古。以各成其妙者也。至尚论温病云。会 内经之旨。以发仲景不宣之秘。且谓仲景略于治温。而法度错出于治伤寒中。因 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一大例也。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一大例也。既冬 伤于寒。又冬不藏精。至春月同时病发。此一大例也。奉此三例以论温证。而详其 治。然后与仲景三阳三阴之例先后合符。盖冬伤于寒。邪藏肌肤。即邪中三阳之 谓也。冬不藏精。邪入阴脏。即邪中三阴之谓也。嘉言之论如此。予谓温病无阴阳 之分也。何也。冬有温气。先开发人之腠理。而寒得以袭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惟不藏精之人而后虚也。虚则寒伤其经。经必少阴者。以少阴脏本虚也。然所 伤原微。且冬月大水当令。其权方盛。微邪不敢抗衡。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惟有阻彼生意。暗烁精髓。至于春。时强木长。而水不足以供其资。始则当春而温。 木旺水亏。所郁升发。火气燔灼。病温而已矣。其所伤者寒也。所病者温也。所伏者 少阴也。所发者少阳也。故病必有阳而无阴。药必用寒而远热。黄芩汤其主治也。 则嘉言之论温。有阴有阳。如伤寒三阴经可用辛热者。予曰。否否。不然也。 又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言所感者本寒也。王叔和云。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 大寒。又不冰雪。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此亦 明言寒也。变字大妙。嘉言以为非。予独以为确。寒气内伏。郁久而发。自成热矣。伤 寒寒也。暂袭营间。不久而为大热。况迟之又久耶。为热乃自然之理。但不言变。不 足以教天下也。然何以不言热而言温。以春行温令故也。如李明之所云。冬伤于 寒者。冬行春令也。当冬而温。火胜而水亏矣。水既亏。则所胜妄行。土有余也。所生 受病。金不足也。所不胜者侮之。火太过也。火土合德。湿热相助。故为温病。然由明 之所言。是冬温而感之即病者也。非伏寒也。非变也。不然。必无冬温一证也而后 可。既有冬温。则有是气。已有是证矣。由其言以悉冬温。便可垂论不磨。若论春温。 不免贻昧千古矣。经曰。逆冬气则少阴不藏。不藏则寒邪得而入之。伤于肌肤。伏 于骨髓。始知冬为藏精之时。惟逆冬气。遂使少阴之经气不闭。复遭非时之暖。致 令开泄。忽然严寒骤返。不免受伤。故受伤者。仍是寒邪也。因先被温令开泄。似乎 喜寒。且所伤不甚。故不即病。而潜伏于少阴也。然所以不病于冬而病于春者。正 因水在冬为旺时。邪伏于经。且俯首而不敢抗。内郁既久。已自成热。至行春令。开 发腠理。阳气外泄。肾水内亏。至春三月。而木当生发。孰为鼓舞。孰为滋养。生化之 源既绝。木何赖以生乎。身之所存者温也。时强木长。故为温病。余故以彼论冬时 之感温非是。而此论冬月之伏寒最精。愚性甚拙。何敢好议先贤。但以为必如此。 方与冬温两不相阻。且与仲景论温热。必推本自始。动曰伤寒之旨无悖云耳。 门人问曰。伤者寒也。何以病温。答曰。伤寒非病寒乎。而何以热也。寒郁营间。不一 二日而成大热。况伏藏于内者数十日之久耶。夫既邪伤肌肉。何以得入少阴经 中。盖惟不藏精则少阴先病。故邪伤者少阴也。春属木。则自内发出。无论兼太阳 或阳明。总无不由少阳何也。彼少阳行春令也。然既从少阴矣。何仲景专云太阳 病。盖太阳与少阴相表里也。故以发热为太阳也。曰不恶寒。明无表症也。则其热 自内出。无外邪郁之也。然则仲景复言太少合病者。见发热不恶寒。或兼有耳聋 胁满证也。言三阳合病者。以脉大属阳明。而多眠则热聚于胆也。不言法者。总以 黄芩汤为主治也。乃嘉言复谓有发表三五次而外证不除。攻里三五次而里证 不除。以为在表也又似在里。以为在里也又似在表。此温疫证。感天地人湿气热 气尸气。邪入口鼻。溷淆三焦者相近。与春温全不相涉也。愚故及之。以破后学之惑。 门人复问曰。春温亦间有一二表症者乎。曰有之。伏气之病。虽感于冬。然安保风 之伤人。不在伏气将发未发之时乎。但兼外感者。必先头痛。或恶寒而后热不已。 此新邪引出旧邪来也。或往来寒热。头痛而呕。稍愈后浑身壮热为病者。此正气 又虚。伏发更重也。总之无外证者。以黄芩汤为主治。兼外感者。必加柴胡。或以本 经药轻解。必无发汗之理。故仲景云。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谓误用辛热之 药。既辛散以劫其阴。复增热以助其阳。遂使热更炽。脉俱浮。有如此之危证也。以 及误下误火。严加戒谕者。舍黄芩汤别无治法也。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 <篇名>温热病脉论 属性:温病热病之脉。或见浮紧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寒邪束于外。热邪结于内。故其 脉外绷急而内洪盛也。或不识脉形。但见弦脉。便呼为紧而妄治之。盖脉之盛而 有力者。每每兼弦。岂可错认为紧而误以为寒乎。夫温热病之脉。多在肌肉之分。 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于左手者。诚由怫郁在内故也。其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 感于风寒。否则非温热病。自是非时暴寒耳。 温热病亦有先见表证。而后见里证者。盖怫郁自内达外。热郁腠理之时。若不用 辛凉发散。则邪不得外泄。遂还里而成可攻之证。非如伤寒从表而始也。或有不 悟此理。乃于春夏温热病而求浮紧之脉。不亦疏乎。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 <篇名>温病方五道 属性:\x黄芩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甘草汤 桔梗汤 黄连阿胶汤\x(方俱见前) <目录>卷一·温病方论\温病方五道 <篇名>附集方二十九道 属性:\x小承气汤\x 大黄(四两去皮) 浓朴(二两炙) 枳实(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 \x大承气汤\x 大黄(四两去皮酒洗) 芒硝(三两) 浓朴(八两炙) 枳实(五枚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 微火一二沸。温再服。 \x调胃承气汤\x 大黄(四两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x大柴胡汤\x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芍药(三两) 枳实(四枚炙) 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酒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x双解散\x 麻黄(去节) 防风 当归 川芎 薄荷 芍药 连翘 大黄(酒洗) 芒硝(各半两) 石膏(碎) 黄芩(酒洗) 桔梗(各一两) 荆芥 山栀 白术(姜汁拌生用) 甘草(各二两炙) 滑石(三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去滓温服。 \x小柴胡汤\x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八两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x栀子豉汤\x 栀子(十四枚擘生用)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x益元散\x 桂林滑石(六两) 生甘草(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或新汲水调服。取汗加香豉、薄荷。安神加朱砂。止泄加炮姜。消斑加青黛。 \x凉膈散\x 连翘 栀子 薄荷 黄芩 大黄(各五钱酒洗) 芒硝(二钱半) 甘草(一两半炙)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碗半。煎一碗。去滓。入白蜜一匙。微煎温服。一方无薄荷。加芍药、大枣、葱白。 \x葛根葱白汤\x 葛根 芍药 知母(各一钱半) 川芎(二钱) 生姜(二片) 葱白(五寸连须) 上六味。水煎温服。 本方去知母。加甘草、大枣。名增损葛根葱白汤。治感冒风寒头痛。 \x三黄石膏汤\x 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黄柏(各二钱酒洗) 石膏(五钱碎) 麻黄(一钱去节泡) 栀子(二十枚碎) 香豉(一合) 生姜(二片) 葱白(三茎) 上用地浆水澄清煎服。半日许不得汗解。再服。 如脉数便闭。上气喘急。舌卷囊缩者。去麻黄、香豉。加大黄、芒硝。捶法加细茶一撮。 \x葶苈苦酒汤\x 葶苈(三钱研捣取汁) 苦酒(三合即米醋) 生艾汁(一合如无干艾浸捣) 上水煎作三服。探吐取汗。 \x黄连解毒汤\x 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黄柏(酒洗) 栀子(各一钱半) 上四味。水煎。温服无时。 \x葳蕤汤\x(治风温) 葳蕤(一钱五分) 石膏(二钱碎) 白薇 麻黄(去节泡) 川芎 葛根 羌活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 青木香(各一钱) 上十味。水煎。日三服。 \x麻黄升麻汤\x(治误汗风温须去二麻姜术)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 黄芩 葳蕤(各十八铢 )天门冬(去心) 芍药 干姜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桂枝 石膏(各六铢碎绵裹)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 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x栝蒌根汤\x(治风温无大热而渴) 栝蒌根(一钱) 石膏(三钱碎) 葛根(一钱五分) 防风 人参 甘草(各五分炙) 上六味。水煎。温服无时。 \x阳旦汤\x(治冬温) 桂枝(三钱) 芍药(酒焙) 甘草(各二钱炙) 黄芩(二钱酒炒)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擘) 上六味。水煎。温服无时。头疼咳嗽。咽痛下痢。加桔梗、茯苓。寒食停滞。加浓朴。发热畏寒。加麻黄、石膏。 \x升麻葛根汤\x 升麻 葛根 芍药(酒洗) 甘草(各一钱半炙) 上四味。水煎。温服无时。 \x犀角黑参汤\x 犀角(镑) 黑参(各二钱) 升麻 射干 黄芩 人参(各一钱) 甘草(八分) 上七味。水煎。温服无时。 \x小柴胡去参、半加栝蒌汤\x(即前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加栝蒌根四两) \x黄芩加生姜汤\x(即前黄芩汤加生姜一两半) \x白虎加人参汤\x(方见后热病以上三方治温疟) \x白虎合黄连解毒汤\x(即前黄连解毒汤合后白虎汤) \x犀角大青汤\x 犀角(二钱镑) 大青(一钱五分) 黑参 升麻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一钱) 甘草(八分) 上水煎。热服无时。如脉虚热甚。本方去芩、柏、升麻。加人参、生地、柴胡。名消斑青黛饮。 \x黄连解毒合犀角地黄汤\x 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黄柏(酒洗) 栀子(各一钱半) 犀角(磨水更佳镑屑亦可) 生地黄(酒浸捣) 牡丹皮 芍药(各二钱) 上先以七味水煎。去滓。入地黄再煎数沸。滤清。加藕节汁、侧柏汁。并磨好墨少许。搅令黑。服之。 \x调中饮\x 苍术(二钱泔水浸麻油炒) 白术(生)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炙) 枳实(炒 )神曲(炒) 黄连(各一钱姜汁炒) 山楂(二钱姜汁炒) 草果(八分) 炮姜(五分) 上水煎去滓。磨木香汁少许调服。 如腹痛加桃仁。痛甚便秘加大黄。口干加省头草。 \x理中去术加附子藿香升麻橘皮汤\x 人参 甘草(炙) 干姜 附子(炮) 藿香 升麻 陈皮(等分) 上水煎。温服无时。 \x补中益气汤\x 人参 白术(炒) 黄 (炙) 甘草(各一钱半炙)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上八味。加姜、枣。水煎温服。 \x通脉四逆汤\x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 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目录> <篇名>卷二·热病方论 属性: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方注。浮者风也。言不独伤于寒也。滑为里热。以滑且浮。知热不独在里也。故指 言此表有热。盖表里俱热之谓也。里有寒者。里字非对表而称。以热之里言。盖 伤寒之热。本寒因也。故谓里有寒。指热之所以然者言也。夫表里皆热。欲两偕 而解之。诚哉极其难也。譬如夏秋两届之间。燥热酷甚。非金风之荐凉。则毒暑不解也。 又注。世本作表有热。里有寒。必系传写之误。夫白虎本为治热病暑病之药。其 性大寒。安得里有寒者可服之理。详本文脉浮滑。不但无紧。且复多滑。乃阳气 盛而郁蒸。此里有热也。里热甚。必格寒于外。多厥逆身凉。而为亢害之证。此表有寒也。厥阴篇中脉 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则知此表里二字。为错误可知。当为上下更易。 周注。热病皆伤寒伏邪也。至发则但热矣。乃仲景仍以伤寒揭之者。所谓乐乐 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也。 \x白虎汤\x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注。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风冷。凉生酷暑消。神于解热。莫 如白虎。知母、石膏。辛甘而寒。辛者金之味。寒者金之性。辛甘且寒。得白虎之体 焉。甘草、粳米。甘平而温。甘取其缓。温取其和。缓而且和。得伏虎之用焉。饮四物 之成汤。来白虎之嗥啸。阳气者。以天地之疾风名也。风行而虎啸者。同气相求 也。虎啸而风生者。同声相应也。风生而热解者。物理必至也。抑尝以此合大小 青龙真武而论之。四物者。四方之通神也。而以命名。盖谓化裁四时。神妙万世。 名义两符。实自然而然者也。方而若此。可谓至矣。然不明言其神。而神卒莫之 掩者。君子盛德。此其道之所以大也。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溺。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 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周注。此因中 而引动伏邪齐出。三阳为病极重。腹满者。热本病也。身重难以 转侧者。湿本病也。若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溺。则是 本病矣。惟热 相兼。其 热势尤剧。此时倘复汗之。则津液外亡。而谵语转甚。若下之。则阴气下竭。而阳 气上脱。故额上汗而手足逆冷矣。故必仍自汗者。主以白虎。设误汗下而证如上者。加人参为无疑也。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周注。滑为邪实。何反至厥。即热深厥深之义。故特申之曰。里有热也。里热安得不用白虎汤乎。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周注。发热汗出。热本病也。今脉浮无汗。必因邪风袭表矣。岂可竟与白虎汤乎。 故必以辛凉先撤其邪。然后治热。始为无碍。假使表邪解而烦渴转甚者。明系 因邪以更耗津液。白虎汤固非解表之剂。又岂有助正之功。加人参者。益其元也。元稍益而热易清矣。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周注。燥渴且烦。为热证本病。而曰无大热者。以独背微恶寒也。背为太阳经位。 正气大虚。故微恶寒。安得不用补正之药。于本汤中乎。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 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心中懊 。舌上苔滑者。栀子豉汤主之。(方见前)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 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周注。浮紧伤寒脉也。何以为热病。以其发于夏。反恶热不恶寒也。又何以独言 阳明。以夏时湿热上蒸。邪从胃发。且腹满而喘。种种皆阳明证也。然咽燥非少 阴证耶。不知阳明为从出之途。少阴其伏脏之地也。夫既阳明热病。曷又为脉 反浮紧。正以夏时肌腠本开。人本多汗。邪风袭入。致腠理反闭而无汗。故夏之 风脉。每反显冬之寒脉也。今云汗出而脉亦浮紧者。正因浮甚有力。热邪盛而 致也。若不知者。以辛热汗之。耗其津液。必至躁妄昏昧。火劫温针。燥其阴血。必 至惊扰无寐。下之必亡其阴。必至胃虚邪陷。心中懊 。此皆误治。将何以救之 乎。观舌上苔滑者。则外邪尚在。以栀子解热。香豉去邪。是为合法。若渴饮水浆。 口干舌燥。知其外邪亦入。总以白虎汤为治。加人参者。以误治而津液大伤也。 设使紧脉去而浮在。发热饮水。小便不利。则其浮为虚。而热已入膀胱矣。入膀 胱者。曷不饮以四苓。而主以猪苓耶。伤寒之小便不利。结于气分。热病之小便 不利。由于血分者也。因邪郁既深。耗液日久。故必以阿胶补虚。滑石祛热。而无取于白术也。 \x白虎加人参汤\x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周注。口至干。舌至燥。无津液极矣。能生津液而神速者。莫若人参。故加之。 \x猪苓汤\x 猪苓(一两去皮) 茯苓(一两) 阿胶(一两) 滑石(一两碎) 泽泻(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阿胶。烊消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周注。热甚膀胱。非水能解。何者。水有止渴之功。而无祛热之力也。故用猪苓之 淡渗。与泽泻之咸寒。与五苓不异。而此易白术以阿胶者。彼属气此益血也。易 桂以滑石者。彼有表而此为消热也。然则所蓄之水去。则热消矣。润液之味投。则渴除矣。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周注。渴而小便不利。本当用猪苓汤。然汗多在所禁也。此与伤寒入腑。不令溲 数同意。盖邪出阳明。已劫其津。汗出复多。更耗其液。津液曾几。尚可下夺耶。当 以白虎加人参去其热。则小便之不利者。津回而自利矣。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 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周注。吐下后至七八日不解。知误治而热邪不为吐下少衰。反因吐下转甚。时恶风者。阳外 虚也。舌燥而烦渴。饮水至数升者。阴内亡也。舍人参白虎。将何以解其表里。补其津液耶。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周注。桂枝辛热药也。热病本汗。或疑为风。饮以此汤。不更益其热。而大汗淋漓 乎。如是则津液益伤。烦渴益甚。洪大转增。当与本汤加人参也审矣。 <目录>卷二·热病方论 <篇名>夏热集补证治并方 属性:交夏至后。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人有发热身疼不恶寒。但大热而大渴者为热病。 仲景以白虎汤为主治。今人以此汤治伤寒者误也。热病下发上。内发外。必经阳 明。故无论三阳。总以石膏之辛凉。乘势升散。知母之苦寒。靖少阴伏邪之源。甘草、 粳米。维持中气。一了百当。至伤寒既非其时。复非其病。邪自外来。未入者解表。已 入者下夺。石膏本非表药。又非下药。即欲解热。热何从解。况有知母。引入少阴。为 害不浅。理自如此。达者自会。愚不敢好与今人辩也。故除以上见证正方外。补集方治。 一法。热病之脉本洪大。若见浮紧。是又感夏时暴寒。谓轻举见紧。略按则仍洪盛。 以内伏已发也。治宜通解散。去麻黄、苍术。或加葱白、香豉。或先以连须葱白香 豉汤。减生姜撒其外。后用白虎加人参汤。 一法。热病凡客邪所感。不论脉浮紧。恶风恶寒。宜解不宜下者。通用双解散去硝 黄。于中加减。如去白术、芍药、桔梗二三味。加知母葱豉最妥。 一法。凡温病之发。因暴寒者居多。热病之发。兼暑 者为盛。若始病见谵语面垢 遗溺。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 一法。若本病兼衄。于本汤中加生地黄、牡丹皮。喘加栝蒌根、浓朴、杏子仁。 一法。若恶热烦渴腹满。舌黄燥或黑干。五六日不大便。凉膈散或三一承气汤。 一法。若本病兼暑湿者。或凉膈合天水散。若小便不利者。竹叶石膏汤倍石膏。 一法。若兼风痰者。用双解散。煎一大豌。先饮半作探吐。法以引痰出外。再尽剂。微 以被覆。令汗出解。盖用凉药热饮。发汗百无一损也。河间制双解散。子和演为 吐法甚妙。 一法。误用辛温药。致发斑谵语。喘满昏乱者。黄连解毒汤加减。 一法。屡下后热势犹盛。不便再下。或诸湿内盛。小便黄涩。大便溏。小腹痛者。欲作利也。宜黄连解毒汤。 <目录>卷二·热病方论 <篇名>总论温热死脉死证 属性:周禹载曰。内经刺热云。太阳之脉色荣颧骨。营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 阴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营未交。 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太阳之脉色属赤。初起时其色止 荣颧骨一处。不交他处。纯是赤色。曰今且得汗者。谓邪势渐从外解。即余证未 靖。少待而自解。言无害也。至于厥阴争见者。死不外三日。是为交已。热病大热 烦渴汗出。反见厥阴肝经之脉色。争见赤紫晦滞。已为主死。况争见青黑之色 耶。何者。少阳青色。少阴黑色也。争见者。命期甚促矣。又评热病论云。帝问曰。有 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夫帝既曰病 温矣。复曰病名为何者。正欲知病之本于阴阳也。岐伯曰。名阴阳交。交者死。何 也。交则不解也。谓人所以汗出者。生于精气也。精气者谷气也。邪正交争而得 汗者。是邪退而精气胜也。精气胜则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胜。则是汗出不 为汗衰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其寿可立而倾也。故热病曰。汗出脉尚 躁盛者死。脉既不与汗应。此不胜病矣。其死必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 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此段论温。独创谷气之旨。谷气为精。精气为汗。 故藏精者不病温。其病温者。咸不藏精之人也。而有生有死者。不藏精甚与不甚之分也。 二阳搏。病温者。死不治。虽未入阴。不过十日死。二阳者。手足阳明也。 温病发于三阴。脉微足冷者难治。 温病大热。脉反细小。手足逆冷者死。 温病初起大热。目昏谵语。脉小足冷。五六日而脉反躁急。呕吐昏沉。失血痉搐。舌 本焦黑。脉促结代沉小者皆死。 温病汗后反热。脉反盛者死。 温病误发汗。狂言不能食。脉躁盛者皆不治。(以上春温死证) 热病七八日。脉微小。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或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热病已得汗。脉尚躁。喘且复热。喘甚者死。 热病不知痛处。耳聋不能自收持。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治。 热病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热病泄甚。而腹愈满者死。 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 热病汗不出。呕吐下血者死。 热病舌本烂。热不止者死。 热病咳而衄。汗出不至足者死。 热病热而痉者死。腰折螈 齿噤 也。(以上夏热死证) <目录>卷二·热病方论\总论温热死脉死证 <篇名>附湿温 属性:活人书云。先伤于湿。又中于暑。名曰湿温。许学士云。先受暑。后受湿。所言先后感 受不同。然湿病则缓。暑中则速。由斯以推。先湿后暑者为确也。其证两胫逆冷。 胸满颈目痛。妄言多汗。盖湿得暑邪。遏抑阳气。故胫冷而腹满。暑挟湿邪。郁蒸 为热。故头痛妄言多汗。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许学士以关前为阳。关后为 阴。纪氏以浮为阳。沉为阴。罗谦甫云。濡弱见于阳部。湿抟暑也。小急见于阴部。 暑抟湿也。然湿伤血。则必小急。暑伤气。则必濡弱。于此加浮为阳。沉为阴者当 矣。切不可发汗。汗之名重 死。治宜白虎加苍术汤。如有寒热外邪。加辛凉表药一二味。 若湿气胜。一身尽痛。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加茵陈、香薷。若有寒物停滞。及中寒 宜温。必小便清白。然后可。如赤涩而少。断不可用。通宜十味香薷饮。清暑益气。合天水散。 王宇泰云。昔人治湿温。通身皆润。足冷至膝下。腹满不省人事。六脉皆小弱而急。 问所服药。皆阴病药也。此非受病重。药能重病耳。以五苓合白虎十余剂少苏。 更与清燥汤调理而安。凡阴病厥冷。两臂皆冷。今胫冷臂不冷。则非下厥上行。 故知非阳微寒厥。而合用祛热药也。 <目录>卷二·热病方论\总论温热死脉死证 <篇名>附阳毒发斑 属性:阳邪亢极。遂成阳毒。亦有误以辛热与之而成者。金匮云。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 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虚热炽甚。毒不化者。阳毒升麻汤。大便结。去射干。加酒大黄。热甚去人参。加大青。 或吐下未当。陷邪内甚。其证壮热。头项强痛。躁闷不安。或狂言骂詈。妄见妄言。或 面生斑纹。口吐脓血。或舌卷焦黑。鼻如烟煤。或下利黄赤。六脉洪大而数。犀角 黑参汤。黄连解毒汤。慎不可用下药也。势甚者。以青布渍冷水。搭病患胸膛必喜。热即易之。须臾得睡。 <目录>卷二·热病方论\总论温热死脉死证 <篇名>附阴毒发斑 属性:有阴热亢极而成阴毒者。金匮云。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 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主之。活人用本方加桂枝。名阴毒甘 草汤。 复有阴寒极盛而成阴毒者。自是两种。不可混也。惟阴寒至极。反大热躁渴。四肢 厥逆。脉沉细而疾。或尺部短而寸口大。额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因入房而后着 寒。或内伤生冷而犯房室。内既伏阴。复加外寒。积寒伏于下。微阳消于上。遂成 阴盛格阳。阳气上脱之候。后五六日。胸前发出红斑。其色淡。其点小。是为阴斑。 虽盛夏宜附子理中汤。甚至身重眼睛疼。额冷汗出。呕哕呃逆。或爪甲青。或腹 绞痛。或面赤足冷厥逆。躁渴不欲饮。身发青黑色斑。目鼻灰色。舌黑而卷。茎与 囊俱缩。脉沉细而迟。或伏而不出。或疾至七八至而不可数者。急用葱饼于脐 上熨之。随用附子散。或人参三白汤。合四逆汤。熨后服汤已。手足不和暖者不治。 刘守真曰。世俗所言阴毒。皆阳热亢极。蓄热深于内。身表似有阴寒。此特指仲景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阴热亢极之证。若后世所言阴寒极盛之阴毒。非用 回阳退阴之药。内温正气。逼邪外出。乌能起死回生耶。 王安道曰。阴阳二毒。与阴阳二证迥异。仲景书虽有阴毒之名。其所叙证。不过面 目青。身如被杖。咽喉痛而已。并不言阴寒极盛之证也。沉所治之方。不过升麻、 甘草、当归、鳖甲而已。并不用大温大热之药。故知仲景所谓阴毒。非阴寒之病。 乃是感天地恶毒之气。入于阴经。故名阴毒。而非纯阴冱寒。可用热药之比也。 赵以德曰。按古方书谓阳毒者。阳气独盛。阴气暴衰。内外皆阳。故成阳毒。阴毒者。 阴气独盛。阳气大衰。内外皆阴。故成阴毒。二者或伤寒初得。便有是证。或服药 后变而成者。阳毒治以寒凉。阴毒治以温热。药剂如冰炭之异。何仲景以一方 治之乎。且治阴毒去雄黄、蜀椒。则反去其温热者矣。岂非一皆热毒伤于阴阳 二经乎。在阳经络。则面赤如锦纹。唾脓血。在阴经络。则面青身如被杖。此皆阴 阳水火动静之本象也。其曰七日不可治者。阴阳之津气血液。皆消减矣。伤寒 七日。经气已尽。而此加之以毒。至七日不惟消灭其阴。且火抑亦自减矣。 <目录>卷二·热病方论 <篇名>夏热病论 属性:周禹载曰。冬伤于寒。夏必病热。则是热病与春温对峙。而非夏时所感之热也。乃 嘉言尚论天之六气。春秋冬各主一气。独夏月兼主三气。谓为痉湿 者。此仍是 气感之证。而非伏藏之寒。至夏始发之热也。故人素有伏气将发。复感湿 者言 之。若但病痉湿 。不得即谓之热病也。故热病自内发出。不论兼见何经。必由阳 明。并无表证。其有表者。必外受风邪。不得遽投白虎。亦必先撤外邪。而后本汤可用。此亦先表后里之法也。 又曰。热病即伏寒也。彼冬伤于寒。发于春为温病。发于夏为热病。何彼发于春。此 发于夏耶。盖感之轻重不同。人之强弱亦异。而触发亦异。有因饥饱力役者。有因 房室劳伤者。故春时虽行风木之令。使气血不致大亏。感触亦有先后。不即发也。 至夏则阳气尽泄。火令大行。正属湿土寄旺。尔时邪乌肯伏。故其发源。皆自少阴。 热病由出之途自阳明。温病由出之途自少阳。虽所合之经不一。要不离乎阳明 少阳者。各因时令之气也。但为日既迟。为热愈炽。此仲景所以用石膏升凉胃热。 以知母荡涤肾伏。用甘草、粳米维持中气也。名汤曰白虎者。白属金属凉。风从虎 且猛。人逢闷热烦躁。无可奈何之际。忽然狂风荐至。偃草扬波。火轮火树。不顿成清凉世界而称快乎。 <目录>卷二·热病方论 <篇名>热病方四道 属性:\x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栀子豉汤 猪苓汤\x(方俱见前) <目录>卷二·热病方论\热病方四道 <篇名>附集方一十八道 属性:通解散 麻黄(去节酒洗) 石膏(碎) 滑石 黄芩(各二两) 苍术(四两去皮泔水浸炒) 甘草(一两五钱炙) 上为末。每服半两。加姜三片。水煎。温服取汗。陶节庵方加羌活、川芎、葱白、香豉。 \x葱白香豉汤\x 葱白(七茎连须) 香豉(一合勿炒) 生姜(一片) 上三味。水煎。日三服。覆取微似汗。不汗加苏叶。 \x双解散 承气汤 凉膈散 天水散\x(即益元散四方俱见前) \x竹叶石膏汤\x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 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x黄连解毒汤\x(方见前) \x白虎加苍术汤\x(即前白虎汤加苍术二两) \x十味香薷饮 清暑益气汤\x(二方见后暑病) \x金匮升麻鳖甲汤\x 升麻(二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当归(一两) 甘草(二两) 雄黄(半两研) 蜀椒(一两炒去汗)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阴毒去雄黄、蜀椒。 \x阳毒升麻汤\x 升麻 犀角(各一钱半)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各一钱) 上水煎温服。温覆手足。汗出则解。不解再作。 \x阴毒甘草汤\x(即前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加桂枝)\x犀角黑参汤\x(方见前) \x附子理中汤\x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x附子散\x 附子(七钱五分炮) 桂心 当归 白术(各五钱) 干姜(炮) 半夏(各二钱五分洗) 上为散。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暖覆取汗。不汗再服。 \x人参三白合四逆汤\x 人参(二钱五分) 白术(蒸炒) 白茯苓 白芍药(各一钱五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去核) 干姜 附子(炮) 甘草(各一钱炙) 上九味。水煎冷服。 <目录> <篇名>卷三·暑病方论 属性: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 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赵注。此证属阴阳俱虚。脉弦细者阳虚也。芤迟者阴虚也。所以温针复损其阴。 汗之复伤其阳。惟宜甘药补之。以解其热耳。即灵枢所谓阴阳俱不足。补阳则 阴竭。补阴则阳脱。可以甘药。因是知白虎汤中石膏之甘寒。粳米、甘草之辅正。人参之益元。 为的对之药矣。虽知母之苦寒。为除足阳明及手太阴气分之热。并可益肾。以除烦躁耳。舍此其谁与归。 太阳中热者。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前) 周注。赵氏引成注一段。因表里不明。足以惑疑后人。故删之。赵云。此证为令火 之气酷其金。肺主气者也。肺伤则气虚。然太阳膀胱属水主表。肺金之子也。母 虚而子亦不足。卫虚表不足。由是汗出身热恶寒。内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 消。膈消则渴也。皆相火伤肺之所致。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虽能除三焦 火热。然仲景名白虎者。为石膏功独多于清肺。退金中之火。是用为君。知母亦 就肺中泻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液。益所伤之气而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滋 金为佐也。愚按冬月有寒。则能伤人名中寒。夏月有热。亦能伤人名中热。此是 外来之热。故曰中。非即伏寒发出。夏必病热之热也。然而同用白虎者。总以所 伤在气。则所主在金。所病在热。生金者土。金生者水。金病则我母我子俱病。故 与伏气之在少阴发出之由阳明者无异。要皆并主一汤。全不因冬月之伏。与 夏月之中。为二义也。又全不以伏气之渴与今病之渴为稍异。而必主人参也。 呜呼。圣人于此。有意立方。无心表异。以千古之前。自有此理。万世之下。自有此 悟。不意今之学人。不知冬月伏气。与暑月中热。同治之旨。反当以此汤治伤寒。 每至投而辄毙。光与盏落。反疑圣人有未尽善者。何可胜悼。 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热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x一物瓜蒂汤\x 瓜蒂(二七个) 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顿服。 周注。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今身热脉微弱者 也。身体疼痛者水也。夏因暑热。 以水灌洗而得。一物瓜蒂汤吐之。常观仲景。 病惟出三证。岂偶然哉。举其端 为万世准绳。一者明其表里俱虚。一者言其 中表之热。而此言水邪郁令火 而成中 也。若邪郁令火。比类而推。其因殆有不可胜言。如取风凉者。感雾露 者。食生冷者。素有积热者。阴血素虚。不胜大热者。宿邪感而动者。处阴地者。凡 此之类。皆足以郁其令火。为中 之由。或轻或重。或表或里。或虚或实。随证发 现。若论治邪退热。较量权衡。何可一言尽哉。诸集类方论。徒多其证。聚其方。未 有明言其脉证。属于何因。害于何经。用何药为君以主之。何药为臣以佐之。苟 不潜心仲景书者。吾未信其泛然方证。果切病情否也。瓜蒂本草谓其主胸腹 邪气。皆吐下之。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而皮中者岂非属表。何乃用是药 去胸中之水乎。盖形寒饮冷则伤肺。皮乃肺之合。胸中又肺之部。内外相应。且 瓜蒂又治四肢浮肿。下水而冷。水之在皮中者。不惟灌洗得散。而饮冷所伤者。 亦得散于皮中。故两者皆得而用之。 喻嘉言合论白虎加人参汤、瓜蒂汤二方云。金匮治 病。止出二方。一以白虎 加人参专治其热。以夏月之热淫。必僭而犯上。伤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 肺金。存津液也。孙思邈之生脉散。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亦既祖之矣。一以瓜 蒂汤专治其湿。以夏月之湿淫上甚为热。亦先伤其肺金。故外渍之水。得以聚 于皮间。皮者肺之合也。用以搐其胸中之水。或吐或泻而出。则肺气得以不壅。 而皮间之水。得以下趋也。何后人但宗仲景五苓散为例。如河间之通苓散。子 和之桂苓甘露饮。非不得导湿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汤之制。以治上焦湿 热而清肺金。则绝无一方矣。抑知无形之热伤其肺金。则用白虎加人参汤救之。有形之湿伤于肺金。则用瓜蒂汤救之。 各有所主也。 <目录>卷三·暑病方论 <篇名>脉理 属性:周禹载曰。夏日暑湿交蒸。人多中暑。证与热病相似。首宜以脉辨之。夫热病之脉 必盛。中暑之脉必虚。盖寒伤形而不伤气。所以脉盛。暑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 然又有弦细芤迟之脉者何也。人当暑月必多汗。汗多则脉虚。此其常也。守真曰。 热为阳中之至阳。以热伤气。则汗自出。病虽为热。脉不能实。而反虚弱也。若汗出 当风。闭其汗孔。则风与汗湿留泊肌腠。脉故弦细。或虚风不作郁热。表虚仍自汗出者。脉必芤迟也。统 而言之曰虚。分而言之曰弦细芤迟。其不以浮大之脉。混入虚脉之中。称为暑病之脉也。 张凤逵曰。刘复真云。暑脉虚而微弱。按之无力。又脉来隐伏。弦细芤迟。皆暑脉也。 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中 。脉虚而微者是也。寒病传经。故脉日变。温热不传经。故 脉不变。寒病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细无力者难治。无脉者不治。若温热则不然。温 有一二部无脉者。暑热有三四部无脉者。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绝无也。于病 无妨。攻之亦易。医人一切惊走不知。照经用辛寒药。火散而脉起。脉起而病愈。徒 骇何益乎。要在辨之详耳。盖温热病发在一二经。始终止在此一二经。更不传递 别经者。其一二经或洪数。则别经弱且伏。根据经络调之。则洪者平。伏者起。乃愈征 也。昔在万历丁未三月间。予寓京师。备员太仓库瘥。忽一日吏部同乡刘蒲亭驰 报曰。病剧求救。予就其寓。吏部同僚诸公环守之。已备后事。谵语捻衣。不寐者已 七八日。御医院吴思泉名医也。偕医数人治之。予诊其脉。止关脉洪大。其余皆伏。 乃书方竹叶石膏汤。诸公皆惊曰。吴等已煎附子理中汤。何冰炭如是。予诘之。吴 曰。阳证阴脉。故用附子。予曰。两关洪大。此阳脉也。其余经为火所伏。非阴脉也。吴 厉声相争。予亦动色自任。诸公从之。一剂甫时。即止谵语。就寐片时。予视其脉已 洪者乎。而伏者起。诸公相视曰。此真张仲景也。又用辛凉药调理痊愈。脉证有相 合者易知。有相左者难知。脉明而后可以辨证。证真而后可以施药。要在虚心细 察。不可执已见。而以百药尝试。令命在反掌间也。慎之慎之。 <目录>卷三·暑病方论 <篇名>辨寒暑各异 属性:张凤逵曰。暑证变幻无常。入发难测。不可寻思。彼暴中之激烈。扁鹊不及 指而 投咀。久伏之深毒。长桑不能隔肤而见脏。最为难察而难救已。即寻常之感。亦难 于知觉。非若伤寒之有定期定证。可据可疗者。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冒 暑蒸毒。从口鼻入者。直中心胞经络。先烦闷。后身热。行坐近日。熏烁皮肤肢体者。 实时潮热烦渴。入肝则眩晕顽麻。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咳痿 。入肾则消 渴。非专心主而别脏无传入也。中暑归心。神昏卒倒。暑伤肉分。周身烦躁。或如针 刺。或有赤肿。盖天气浮于地表。故人气亦浮于肌表也。冒暑入肠胃。腹痛恶心呕 泻。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肠胃之间。热伤气而不伤形。旬日莫觉。变出寒热 不定。霍乱吐泻。膨胀中满。疟痢烦渴。腹痛下血等。自入肝至此。采医学入门并主 治法。皆以清内火为主。而解表兼之。寒之中人。乘其虚。暑则虚实并中。而实更剧。 盖气血强盛之人。内已有伏火。加之外火炎炎相合。故焦灼为甚。经虚处寒栖之。 经实处暑栖之。寒凌其弱。而暑亲其类也。又藜藿常被寒。惟膏粱独能御。若暑则 不问膏粱藜藿。而咸能胜之侮之。虽广厦累冰。蕙质生粟。轻罗纨绮。泠泠玉树。一 犯其烈焰。讵能却之乎。是以知暑气之毒盛于寒。乃古人专以寒为杀厉之气。而 不及暑何也。试观伤寒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则有危在二三日间。甚至朝发暮殆。 暮发朝殆。尤有顷刻忽作。拯救不及者。如暑风干霍乱之类。然则暑之杀厉之气。 视寒尤甚。彰明较着矣。且暑证多歧。中热中 中内中外。甚者为厥为风。为颠痫。 即发则泄泻霍乱干霍乱。积久后发则疟痢疮疡。种种病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