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仲景伤寒补亡论 书名:仲景伤寒补亡论 作者:郭雍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1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仲景伤寒补亡论》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6%96%87%E4%BB%B6%3A%E4%BB%B2%E6%99%AF%E4%BC%A4%E5%AF%92%E8%A1%A5%E4%BA%A1%E8%AE%BA.txt <目录> <篇名>徐序 属性:余幼习医。凡足以羽翼仲圣伤寒论者。无弗究心。即知宋有常器之、庞安常、郭白云三先生。常氏之书。世无传本。 庞氏刻本已鲜。家藏抄本。亦多缺误。原本藏江村袁氏。后归顾抱冲。抱冲殁。归员峤黄氏。近将梓而寿世也。至郭氏 补亡论。予家旧藏抄本。熟读寻绎。有年所矣。是书重刻于明之季世。观青田刘公序文。知是时已将失传。苟非重刊。 至今泯没久矣。余年逾六十。崦嵫晚景。身世匆匆。爰属及门暨儿辈。详为校核。付之枣梨。亟为流传。将使古人羽翼 仲圣之苦心。不湮于今日。亦斯道之幸也夫。一切详于凡例。剞劂告竣。因徇及门之请。复弁数语于简端。愿与同志者 质之。是为序。 \x道光元年岁在辛巳长至日长洲后学徐锦识\x <目录> <篇名>刘序 属性:夫人禀阴阳五行而有生。乃以寒暑七情而伤其形。卒不免于夭殇。以至不能保夫造物之所畀也。圣人出而悯焉。为 之尝百草而设其治。着灵素诸经而阐其理。既而有仓公华佗扁鹊仲景诸君。相继着论以晰其治。于此道益明而术益精。 民众之有疾者。可赖以保其生矣。无如岁久人湮。书帙沦丧。读者每慨其文理未贯。精义不彰。前宋代中州有郭白云者。 兄弟名医。穷经探索。洞彻病情。每三复仲景之书而叹其亡失。乃更阐其奥而发其微。作补亡论一书以全其义。其于两 感。 阴阳交、阴阳易及 痉等论。尤为详切精博。真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令读者心目一清。足补仲景之残缺。惟是宋时刻 本。传至元纪。兵火之间。又复亡其第十六卷中数十条。其间妙义精论。尽皆湮没不可复闻。良可惜哉。其所存十九卷 有余。若不寿之梓。安知其不再亡失耶。俾生民之有疾痛者。何所赖以获免夫夭殇。保全其造物所畀乎。兹刻也。亦同 于神农黄岐之用心也矣。是为序。 \x大明万历甲戌仲春嗣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前奉敕提督操江历掌南京前后左右督 府事侍卫护军诚意伯芝田刘世延题\x <目录> <篇名>朱子跋郭长阳医书 属性:绍熙甲寅夏。予赴长沙。道过新喻。谒见故焕章学士谢公昌国于其家。公为留饮。语及长阳冲晦郭公先生言行甚悉。 因出医书历书数帙曰。此先生所着也。予于二家之学。皆所未习。不能有以测其说之浅深。则请以归。将以暇日熟读而 精求之。而公私倥偬。水陆奔驰。终岁不得休。复未暇也。明年夏。大病几死。适会故人子王汉伯纪自金华来访。而亲 友方士繇伯谟亦自籍溪来。同视予疾。数日间。乃若粗有生意。问及谢公所授长阳医书。二君亟请观焉。乃出以视之。 则皆惊喜曰。此奇书也。盖其说虽若一出古经。而无所益损。然古经之深远浩博难寻。而此书之分别部居易见也。安得 广其流布。使世之学为方者。家藏而人诵之。以知古昔圣贤医道之源委。而不病其难耶。予念蔡忠惠公之守长乐。疾巫 觋主病蛊毒杀人之奸。既禁绝之。而又择民之聪明者。教以医药。使治疾病。此仁人之心也。今闽帅詹卿元善实补蔡公 之处。而政以慈惠为先。试以语之。倘有意耶。亟以扣之。而元善报曰。敬诺。乃属二君雠正刊补。而书其本末如此以 寄之。抑予尝谓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然今世通行。唯寸关尺之法为最要。且其说具于难经之首篇。则亦非下 俚俗说也。故郭公此书。备载其语。而并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释之。夫难经则至矣。至于德用之法。则予窃意诊者 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得为定论也。盖尝细考经之所以分寸尺者。皆自关而前却。以距乎鱼际 尺泽。是则所谓关者。必有一定之处。亦若鱼际尺泽之可以外见而先识也。然今诸害。诸无的然之论唯千金以为寸口之 处。其骨自高。而关尺皆由是而却取焉。则其言之先后。位之进退。若与经文不合。独俗间所传脉诀五七言韵语者。词 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明甚。乃能直指高骨为关。而分其前后以为寸尺阴阳之位。似得难经本指。然世之高医。以其赝也。 遂委弃而羞言之。予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姑附见其说于此。以俟明者而折中焉。 \x庆元元年乙卯岁五月丙午鸿庆外史新安朱熹书\x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素问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又曰。标本已得。邪气乃服。夫所谓标本者。一体本末 之事。今病与工。自非一体。何其言标本也。盖谓某病为本。则以治某病者为标。因其本而治其标。则工与病。 自成一家矣。且如病伤寒者。以伤寒为本。则亦以能治伤寒之工为标。此所谓标本已得。邪气乃服也。如以伤 寒为本。而以能治痹疝之工为标。则标本不相得。邪气何缘可服哉。素问论此。乃以得不得为言。圣哲之意可 见。况病有轻重。工有高下。重病须高工。亦谓其标本相得也。扁鹊曰。人之所患患疾多。医之所患患道少。 道少疾多。此标本之所难相得也。凡病固皆难。惟伤寒为特甚。盖人之疾痛。或在皮肤。或肌肉。或骨髓。或 五脏六腑。着则久而不去。未有入经与经气流通者。惟伤寒之毒。能入大经。与经气相搏。经气不能胜。反藉 经隧恣意攻人。人为之拱手待毙。昔之所谓流注血气。生养人命之经。今化为寒温热毒。毒人生命之经矣。 是岂他疾之比哉。故自古以为难治之疾。方其疾作之始。日传一经。初传之际。证或难辨。用药尚疑。当是之 时。其工在明。及传证之始。急于用药。犹豫则差。其工在断。一经既过。又将别传。新故相乱。其工在审。 为之工者。自非六日之传。昭然豫判于胸中。亦未易酬对。三阴三阳之变。彼如疾风骏马。过不暂停。而欲逐 其后而攻之。谬矣。况有异气间袭。变动随出。或表或里。超然若神。不可以常拘者。将何应之。故仲景曰。 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信斯言也。自非心精学博。机运无穷。未有不触途 面墙。倒行逆施者。此所谓贵于标本相得。而后邪气乃服也。惟其最为难治。故自张长沙以来。特为注意。 辨析毫厘。动辄十数万言以训后世。今医方论说。复无详于伤寒者。昔云难治之病。今反为晓然易见之疾。 患在常人苟且。不诵其书耳。则书之为后人利。岂不溥哉。是以陶隐居称仲景之书为众方之祖。孙真人叹其特 有神功。良有以也。雍之仲兄。字子言。尝通守夷陵秭归二郡。幼以多疾喜方。遍访名医。时尚及见常器之、康醇 道辈。 遂悟医师氏之学既久。深得于仲景之论。每叹此学大难穷尽。今则其道将绝。时为雍言之。雍初得闻仲景之书。未 甚领 略。渐磨日久。及老后笃好之。叹已晚矣。昔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伤寒杂病论。雍之用心。 亦复为此。虽学识疏略。无高人之见。而一言一事。上必有所本。中必得于心。而后敢笔之于书。尽去世俗妄 论欺惑之术。常如天地父母临其上。庶几后世复有扬子云。始知雍言之不谬也。今所论次。自岐黄以及近代诸 书。凡论辨问答证治。合一千五百余条。总五万言。分七十余门。集成论说二十卷。方药五卷。雍闻医家有好 事。或三十年而着论。或二十载而成书。其用心精专。故足以垂世。如雍行年八十。日暮途远。志在速成。 安能久于斯道。是以不逾年而略举大纲。亦由前人之述已备。继踵有作。不过书札之力而已。未能免疏略 牾 也。后之君子。或怜其衰晚昏谬。疏其失而正之。以成其美。此诚有望焉。嗟乎。予生不辰。上不得见张长沙 孙真人。北面抠衣而请。下不得进于庞朱二氏之前。独抱遗书。呻吟于深山穷谷之间。啜菽饮水而不厌焉者。 乐在其中矣。昔孔子多能鄙事。子夏虽小道必观。圣贤尚且不废。况后人乎。幸不以猥吝见黜也。 \x淳熙八年岁在辛丑暮春之月河南郭雍谨叙\x 近世诸家伤寒书。如高文庄伤寒类要。未得本。庞朱二氏。传世已久。常器之补治论。虽略有传。而不 得善本。今有文阙者补之。讹舛者正之。疑不敢用者去之。庶不累其名。后来者惟王仲弓监丞一书。颇有发明。 遇前人阙则取之。自此而下。非所当录。虽有传于世者。未足为后世不刊之说也。 <目录>卷一 <篇名>伤寒名例十问 属性:问曰。伤寒之名何也。王叔和撰次张仲景之言曰。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 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问曰。伤寒亦名热病何也。素问三十一篇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又曰。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故素问 皆谓之热病。而三十二篇。有肝热病。心热病。脾热病。肺热病。肾热病之名。及其病证刺法也。 问曰。伤寒有五何也。难以五十八难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是也。何以一 病而有五名也。雍曰。其病皆伤于寒。其为病皆热则一也。然而有五名者。因四时之变气而言也。冬有风寒二证。 故冬为中风。为伤寒。春为温病。夏为暑病。亦曰热病。秋为湿温。此皆重感于四时之气。故异其名也。总而言之。 则皆曰伤寒曰热病。故王冰言论其发病。皆为伤寒致之是也。谓之热者。其证皆热也。 问曰。何以谓之温病。素问三篇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故王叔和述仲景之言曰。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 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 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素问所谓热病。谓四时之病。其病皆热也。后世以暑病为热病者;谓夏时之气 热。最重于四时之热也。 问曰。时行之气何如。叔和述仲景之言曰。阴阳大论曰。春气温 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如春时 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 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也。人感非时之气。是以一岁之中 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问曰。素问言四时之气。更伤五脏何也。仲景叔和曰。气候有应 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亦时行 之一也。雍曰。巢元方病源。以伤寒、时气、温病、热病。分为四种。伤 寒冬也。时气疫也。温病春也。热病夏也。虽各具数十候。究其证治。 皆不相远。 问曰。古书言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亦时行乎。雍曰。此则上古谓 之岁露也。时行者。失时之和而中病者也。何以谓之岁露。灵枢七十 九篇曰。冬至之日。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 半至者。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书至者。万民懈 怠。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此黄帝所谓岁之所以皆同病者。又 非失时之和而中病也。故特谓之岁露。 问曰。伤寒之与岁露何如。雍曰。岁露者。贼风虚邪也。因岁露 而成伤寒者。其病重而多死。四时伤寒者。因寒温不和而感也。其病 轻而少死。上古之书论岁露。自越人仲景之下。皆不言及之。今虽有 遇岁露而死者。世亦莫之辨。皆谓之伤寒时行也。 问曰。有以伤寒温疫为不异者何如。孙真人曰。短剧云。古人相 传伤寒为难治之疾。时行温疫是毒瓦斯之病。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 时行温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不说 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病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 其要云。 问曰。伤寒何以谓之卒病。雍曰。无是说也。仲景叙论曰。为伤 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标其目者。误书为卒病。后学因之。乃谓六七 日生死人。故谓之卒病。此说非也。古之传书怠堕者。因于字书多 省偏旁。书字或合二字为一。故书杂为杂。或再省为卒。今书卒病。 则杂病字也。汉刘向校中秘书。有以赵为肖。以齐为立之说。皆从 省文而至于此。与杂病之书卒病无以异。今存伤寒论十卷。杂病论亡矣。 <目录>卷一 <篇名>叙论五问 属性:问曰。或谓伤寒为横病何也。孙真人云。俗人谓之横病。多不解 治。皆云日满自瘥。以此致夭枉者。天下大半。凡始觉不佳。即须救疗。迄至于病愈。汤饮竞进。折其毒热。自然而瘥 。必不可令病气自在。恣意攻人。拱手待毙也。 问曰。凡有疾不时治何如。仲景曰。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瘥。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 不和。盒饭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止。 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外台作千金论云。难可制止。虽和缓亦无能为也。痈疽疔肿。尤其为急。此自养之要也。) 问曰。治汤药何如。仲景曰。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瘥迟。 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问曰。服汤节度何如。仲景曰。凡发汗用温暖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尽三服。 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 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当复作本汤治之。至有不肯汗出。 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后有陈廪邱蒸汗法) 问曰。服药四方异宜何如。叔和云。地土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 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临病之工。宜两审之。 <目录>卷一 <篇名>治法大要九问 属性:问曰。伤寒治法之大要何如。仲景曰。凡伤寒之病。皆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 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 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 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华元化曰。伤寒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毒在外。未 入于胃而先下之。其热乘虚入胃。则烂胃也。其热微者。则赤斑也。剧则黑斑也。雍曰。此论汗下之宜。即治法之 大要也。 问曰。汗下失其宜何如。仲景曰。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 愈。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 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 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死生之要。在乎须 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 之相反。其祸至速也。 问曰。表里或至于俱感。汗下不可以并行乎。仲景曰。凡两感病 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 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 举措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 问曰。伤寒日满自瘥之说果何如。雍曰。虽古名人亦有是论。惟 张孙不取也。许仁则言。自心不全甄别。他医难得精妙。与其误疗 也。宁得任之。但能薄滋味。适寒温。将理中冷暖。守过七日。此最为 得计。其中事须服药。不可徒然者。惟多日不大便。暂须一转泄耳。 雍谓此说固善。然人感疾。轻重难同。幸而所感不重。证循常理。则 有是说。假令感疾深重。变证不常。日满则死矣。所以仲景言时气不 和。盒饭早言。及在腠理。以时治之。孙真人言勿令病气自在。恣意 攻人。拱手待毙也。岂许氏之言。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说。皆有激 而云乎。 问曰。伤寒之初。不当用峻药何如。雍曰。此可谓之良医之言。 常闻常器之为初学浅识者有是说矣。仲景之法。有是证则用是药。 今曰桂枝证。麻黄证。是当用桂枝麻黄二汤也。然常人才学明识。不 逮仲景。则有误在其中。安敢尽用其药。遇桂枝证。则必思桂枝之轻 者而用之。遇麻黄证。则必思麻黄之轻者而用之。盖虑脉证有误。须 预为之防。得不失仲景大意可也。如因仲景之言。必尽用仲景之剂。 不自量力周思。断然无疑。所谓愚者动作果而速也。鲜不失矣。至如 青龙、承气、十枣、陷胸等汤。学浅者尤宜绝口。如其人医道果精深。 当一从仲景之言。尚有承气之戒。可不审哉。 问曰。或言伤寒。只当看证治之。何如。雍曰。经络为先。证脉为 次。朱氏活人书曰。治伤寒不识经络。如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 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 受毙。又况伤寒看外证为多。未诊先问。最为有准。孙真人云。问而 知之。别病浅深。名为巧医。既得其经。然后切脉。以辨在表在里。若 虚若实。以汗下之。古人所以云。问而知之为中工。切而知之为下工 也。雍曰。伤寒之疾。其来甚暴。尚为易见。故问外证。切寸口。足以 知病之所在。如杂病有难知者。当如古人揆度奇恒之道。未易以一 二言也。 问曰。人病伤寒。或无汤药则何如。华元化曰。若无丸散及煎 者。但单煮柴胡数两。伤寒时行。皆可服以发汗。至再三发汗不解。 当与汤。实者转下之。但当少与。勿令大下耳。雍曰。此须能辨证者。 偶在道途间乏药。乃可用之。盖柴胡亦与阴病不相宜也。 问曰。伤寒数种。庸人不能分别者。用药如何。葛稚川曰。若初 觉头疼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加减葱豉汤。葱白虎口一握。豉 一升。绵裹。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不汗。更作。加葛根 三两。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汗。更作。加麻黄三两。去根节。 诸名医方皆用此。更有加减法甚多。江南人多服之。雍尝见北方乏 医药处。遇伤寒时气。秦人即饮葱茶。晋人即饮蜜茶。虽甚苟且。亦有应者。后少见损人。葱茶似有理。蜜殊不晓 所谓。 问曰。汗不出。有蒸法何如。陈廪邱云。医经云。连发汗。汗不 出者。死病也。吾思之。可蒸也。如蒸中风法。蒸湿之气于外迎之。不 得不汗也。后以问张苗。苗云。曾有人作事。疲极汗出。卧单箪。中冷 得病。但苦寒蜷。诸医与丸散汤。四日之内。凡八过发汗。汗不出。苗 令烧也。布桃叶蒸之。即得大汗。于被中就粉傅之。使身极燥乃起。 便愈。后数以此发汗。汗皆出也。人性有难汗者。非惟病使之然也。 蒸之则无不汗出。范汪云。诸病发热恶寒。脉浮洪。便宜发汗。温粉 扑之。勿令遇风。当发汗而其人适失血。及大下利。则不可大汗。数 少与桂枝汤。使体润 汗出连日。当自解。 上治法大要。不拘于经。故伤寒总目载之叙论之中。今根据论 次于叙论之后。其余治法。并各详见于逐经逐证之中。 <目录>卷一 <篇名>伤寒脉法及刺法六问 属性:问曰。伤寒有五。其脉何如。难经五十八难曰。中风之脉。阳浮 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 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各随其经之所在而 取之。 问曰。脉之辨寒暑何如。仲景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问曰。欲愈之脉何如。仲景曰。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者。此皆愈证也。 问曰。病有损脉何如。雍曰。伤寒至脉多。损脉少。故仲景曰。四 损三日死。五损一日死。六损一时死。凡四息而一至。曰四损。五息一至。曰五损。六息一至。曰六损也。 问曰。死生之脉何如。仲景曰。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者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 脉 沉细者。不过一日 死。此以前。是皆伤寒证候也。 问曰。温病刺五十九穴。何穴也。素问三十二篇曰。病甚者为五 十九刺是也。灵枢二十三篇曰。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 凡十二 。五指间各一。凡八 。足亦如是。亦八 。头入发一寸旁 三分。各三 。凡六 。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 。耳前后口下(一作 目下)各一。项中一。凡六 。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 二。天柱二。此五十九穴也。 右伤寒脉法针术。不止于此。此则论其叙论所载。其余各见逐经逐证之下。 <目录>卷一 <篇名>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属性:问曰。华佗治伤寒法。与仲景少异何谓。千金方载华佗之言曰。 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肤。摩膏火灸之则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 可根据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则愈。若不解者。三日在肌。复一发 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 则愈。若病用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视病若 未惺惺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 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则烂胃也。然热入 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胸中也。雍曰。元化之术。指日期为候。仲 景虽指日。而要在察阴阳六经之证。此其所以若少异也。要之仲景 规矩准绳明备。足为百世之师。元化自得神术。惟可自用。故外台言 元化藜芦丸近用损人。不录。则知后人不能学也。 问曰。仲景元化之术孰优。雍曰。未易优劣。大抵仲景之术。得 于学识。元化之术。得于心悟。心悟则变化无常。自用多奇。而学人 鲜能从。必欲从上圣之精微。为百世之模楷。非仲景而谁欤。故仲景 之于医道。守其常也。元化之医道。从其变也。 问曰。元化临终之日。焚书于狱中。曰。此书可以活人。后世谓 所焚之书为仲景之书。是耶非耶。雍日。非也。仲景之书。出于元化 之后也。曰。异哉。仲景汉人。元化魏人。安得书出其后。曰。仲景元 化同为汉末人。仲景不仕魏。故世称曰汉仲景。元化仕曹氏。故世称 曰魏佗也。考之于史。元化死于吕布陈登之际。计其时在建安之初。 是时佗已百余岁矣。仲景叙论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 以来。曾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 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 卷。则是书作于建安十年之后。故知二公声迹相接。而仲景犹为后 进也。 问曰。世独重仲景之书何也。雍曰。陶隐居、孙真人。可谓古之 名医矣。陶论医方曰。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孙真人曰。伤 寒热病。自古有之。名医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 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以二者之言推之。宜其特重于 世也。文孙真人曰。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 则青龙。凡疗伤寒。不出之也。而说者谓如太阳中 。当用白虎。不 可误服桂枝麻黄。此古人所未至。何也。雍曰。伤寒之初。惟有桂枝 麻黄青龙三证。故不出用此三药。若言中 。则中 非伤寒。自是别 病。当用白虎。何缘用此三药。非古人所未至。盖论者误以中 为伤 寒也。 问曰。元化之书有传否。雍曰。未之见也。载于千金者。亦杂以 孙真人之言。近世蕲水庞安常论中所载。其言少异。曰。庞氏所载何 如。曰。庞氏曰。华佗治法云。伤寒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 争。营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邪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 病者头疼。恶寒身热。腰脊强直。此邪气在表。随证发汗则愈。病三 日以上。气浮上部。填塞心胸。故头痛胸中满。或多痰涎;当吐之则 愈。病五六日以上。气结在脏腑。故腹满身重。骨节烦疼。当下则愈。 其言与千金又异。 <目录>卷二 <篇名>仲景辨脉法三十八条 属性:雍曰。辨脉者。辨伤寒之脉也。平脉者。平众脉也。今辨脉法中。 虽有意相槎桠者。世以仲景之法。只此二篇。垂百世之师范。虽王叔 和撰次。一字不敢妄易。仍旧次第录之。其问答。皆仲景本文也。 仲景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 名阳也。脉沉、涩、弱、伏、(一作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 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雍曰。此谓阴脉阳脉。非谓脉之阴阳也。 又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 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 食。身体重。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又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 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日。假令寸口脉微。名 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 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阴脉弱(浮 一作微)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其脉浮而 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 而躁烦也。 又曰。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又曰。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 又曰。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又曰。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 又曰。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又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散。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又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 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 者。名曰动也。 又曰。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 缓也。 又曰。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 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又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 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又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 反芤。此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 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又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 不战汗出而解也。雍曰。即前问不芤之证。 又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 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 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又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 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 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 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又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 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 平。虽剧当愈。 又曰。立夏得洪大脉。(洪一作浮)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 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 然自出 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又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 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 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又曰。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 脉迟。此为在脏也。 又曰。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 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 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 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又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 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 又曰。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 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营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 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 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 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 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又师曰。病患脉微而涩。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 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覆衣。 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 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 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覆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 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 血也。 又曰。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 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 攻。 又曰。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 静乍乱。此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 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 唇吻反青。四肢 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 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 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 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又曰。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 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 气。冷必相搏。其人即KT 。(音壹) 又曰。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KT 。言胃气虚竭 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 必衄也。 又曰。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又曰。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又曰。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 于邪。必内 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 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 气为 。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结。三焦相溷。内外 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 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 不转。胃中为浊。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 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 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 咽塞。寒 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 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又曰。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 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 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 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又曰。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 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 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 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此欲 解也。 又曰。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 则洒淅恶寒也。 又曰。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 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又曰。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目录>卷三 <篇名>仲景平脉法四十五条 属性:仲景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 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 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 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 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 有三部。尺寸及关。营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 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 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 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 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 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 记。传与贤人。 又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 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又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 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患苦发热。身体疼。病患自卧。师到。诊其 脉沉而迟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 迟。故知愈也。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病患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 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又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患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患向壁 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 起而 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 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又曰。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 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 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又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 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患云。实 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又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 面白脱色也。 又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又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又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 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菽、小豆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 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又曰。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 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此上当有北方肾脉。其 形何似云云问答起语。此乃其下文转语一节也。错简在此。) 又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 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 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又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 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又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 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患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 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 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又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 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 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又问曰。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 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 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 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又问曰。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 浮者。是肺脉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 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又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 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 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仿此。 又问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 今反沉。故责之。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 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又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 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又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 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饮食自可。少阴脉微 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又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 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 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又曰。寸口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营气盛。名曰章。 (章者暴泽而光)高章相搏。名曰纲。(纲者身筋急脉弦直故也)卫气 弱。名曰 。( 者心中 动迫怯)营气弱。名曰卑。(卑者心中常自 羞愧) 卑相搏。名曰损。(五脏六腑俱乏气虚 故也)卫气和。名曰 缓。(缓者四肢不自收)营气和。名曰迟。(迟者身体俱重但欲眠)缓 迟相搏。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中急痛但欲卧不欲行) 又曰。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 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营卫俱 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又曰。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 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又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 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又曰。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又曰。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 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 又曰。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营中寒。营为血。血寒 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又曰。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又曰。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 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上亦作下) 又曰。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 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则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又曰。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营气不逮。营卫不能 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营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 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 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又曰。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又曰。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营气不足。卫气衰。面 色黄。营气不足。面色青。营为根。卫为叶。营卫俱微。则根叶枯槁。 而寒 、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又曰。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营气伤。其身体瘦。肌 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四属谓皮肉脂髓俱竭则 宗气衰矣) 又曰。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卫气实。 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营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又曰。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又曰。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又曰。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又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 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 厥。当刺期门巨阙。(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 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也。) 又曰。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 也。 又曰。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 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 也。 又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又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目录>卷四 <篇名>六经统论二十二问 属性:问曰。伤寒三阳受病。传经何如。素问三十一篇曰。伤寒一日。 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 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 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未入于 脏。可汗而已。 问曰。三阴受病。传经如何。素问曰。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 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 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 肝。故烦满而囊缩。 问曰。三阴可下何如。仲景曰。三阴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 已。 问曰。汗下系乎经。或系之日。何也。雍曰。日。犹经也。大抵受 病。皆有常变。其经与日不相应者。则变也。循常则易治。既变则难 通。然变当从证。常可从日。故素问又曰。若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 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此言常道也。 问曰。经言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何也。雍曰。六七日传经皆 遍。阴阳俱受病已。故重者死也。素问曰。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 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是也。故经又言。治之法各通其脏脉。 病日衰已。如是则五脏不通则死。通其脏脉。则病衰也。 问曰。经言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雍曰。此谓伤寒循常无 变者。故素问曰。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 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 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 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此所以愈者。皆 十日以上也。(仲景。十一日渴止下无不满。十二日大气皆去下有病 人精神爽慧也。) 问曰。十二日以上不愈者。何也。仲景曰。若过十三日以上。不 间。尺寸陷者。大危。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根据后坏病证而治 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成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 遇于风。变为风湿。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变为温毒。为病 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 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庞氏。温疫作湿温为当。) 问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王氏曰。巨大也。)何他。素问曰。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皆有所属)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 又评热论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也。 问曰。两感于寒者何如。素问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 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一日。太阳与少阴俱 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 食。谵语。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 人。六日死。 问曰。素问又言三日乃死。何也。雍曰。即前所谓六日死也。何 以言之。两感之病。阴阳表里两经俱传。至三日。则六经阴阳已传 尽。水浆不入口。不知人。是时五脏已尽伤。六腑已不通。营卫已不 仁。如是之后。三日乃死。帝疑之。故再举问。岐伯谓是时阳明之气 独未尽。故又三日而后死。是以其言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 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夫不知人者。则两感 阴阳俱传。三日之证也。阳明为诸经之长。其血气盛。所以滋养诸 经。其血气已散入诸经者。各随其经绝矣。其在阳明未散入诸经者。 又须三日而后乃尽。以是知六日者。三日传阴阳诸经。又三日阳明 之气方尽。是为六日。而世之读经者。以六日为阴阳再传经而死。若 阴阳尚能再传。则不死矣。其曰三日死者。又别为阳明气血随邪而 尽之说。与六日不相通。其误甚矣。 问曰。伤寒独传足阴阳六经。何也。孙真人云。人有五脏。心肺 二脏经络。所起在手十指。肝肾与脾三脏经络。所起在足十趾。夫风 毒之气。皆起于地。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常履之。所以中人 必中于足。雍曰。此孙真人感风毒之论。伤寒之感。亦无以异也。 问曰。伤寒三阳受病。传不传可见否。仲景曰。伤寒一日。太阳 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又曰。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问曰。三阴经传不传可见否。仲景曰。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 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不受邪则不传 矣。 问曰。六经于脏腑何属也。雍曰。足太阳。膀胱经也。足阳明。胃 经也。足少阳。胆经也。此三腑者。皆为阳也。足太阴。脾之经也。足 少阴。肾之经也。足厥阴。肝之经也。此三脏。皆为阴也。阳为表。阴 为里。故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肾与膀胱也。足阳明与足太阴为 表里。脾与胃也。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肝与胆也。 问曰。愿闻六经之所起。雍曰。本于灵枢之言。未可遽详也。朱 氏活人书可见。其略云。足太阳膀胱。起于目内 。上头。连于风府。 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为经。太阳之 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缘头项腰脊。足太阳经 所过处。今头项痛。腰脊强。身体疼。其尺寸脉俱浮者。故知太阳经 受病。此其大略也。 问曰。阳明经何如。朱氏曰。足阳明胃之经。从鼻起。挟于鼻。络 于目。下咽。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纲维于身。盖诸阳 在表。阳明主肌肉。络于鼻。故病患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其脉 尺寸俱长者。故知阳明经受病。 问曰。少阳经何如。朱氏曰。足少阳胆之经。起目外 。(外当作 锐)络于耳。分为四道。下缺盆。循于胁。并正别脉六道上下。主经 营百节。流气三部。故病患胸胁痛而耳聋。或口苦咽干。或往来寒热 而呕。其脉尺寸俱弦者。知少阳经受病也。 问曰。太阴经何如。朱氏曰。足太阴脾之经。为三阴之首。其脉 布于脾胃。络于嗌喉。故病患腹满而嗌干。其脉尺寸俱沉细者。知太 阴经受病也。 问曰。少阴经何如。朱氏曰。足少阴肾之经。其脉起于足小趾之 下。斜趣足心。别行者入跟中。上至股内后廉。贯肾络膀胱。直行。从 肾上贯肝膈。入肺中。系舌本。伤寒热气入于脏。流入于少阴之经。 少阴主肾。肾恶燥。故渴而引饮。又经发汗吐下以后。脏腑空虚。津 液枯竭。肾有余热亦渴。故病患口燥舌干而渴。其脉尺寸俱沉者。少 阴受病也。 问曰。厥阴何如。朱氏曰。足厥阴肝之经。厥者尽也。灵枢经亥 为左足之厥阴。戌为右足之厥阴。两阴俱尽。故曰厥阴。夫阴尽为 晦。阴出为朔。厥阴者。以阴尽为义也。其脉循阴器而络于舌本。脉 弗营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而囊缩。凡病患烦满而 囊缩。其脉尺寸俱微缓者。知厥阴经受病也。 问曰。六经之脉状何如。仲景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尺 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尺寸俱沉细者。 太阴受病也。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 问曰。阳明厥阴之义何也。素问七十四篇曰。阳明何谓也。岐伯 曰。两阳合明也。厥阴何谓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目录>卷四 <篇名>太阳经证治上九十五条 属性:雍曰。自此以下。皆仲景本论。更不设问。恐滋繁言。第曰仲 景曰。继则又曰而已。其他书所言。及有疑者。方设问以答之。本 论有仲景原答问者。则首曰仲景问曰是也。其次并根据仲景本论。 先后不复易云。 仲景曰。脉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又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又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谓浮而缓)者。名曰中风。 又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 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王叔和曰。太阳病。脉浮而数。可发其汗。属桂 枝汤。 又曰。太阳病未解。其脉浮弱。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又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若恶寒。属桂枝证。汗出恶寒。亦属桂 枝。常颖士器之补治论曰。汗出恶风。宜桂枝汤。无汗恶寒。宜麻黄 汤。雍曰。中风伤寒二证。本以有汗无汗而分。桂枝麻黄二汤。亦分 有汗无汗而用。故汗出亦有恶寒者。亦属中风。王叔和亦用桂枝。不 以恶寒而改用麻黄者。谓其有汗也。 问曰。太阳一经。何其或有汗或无汗也。雍曰。系乎营卫之气 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亦以内外和谐而后可行也。风邪之气。中 浅则中卫。中卫则卫强。卫强不与营相属。其 悍之气。随空隙而外 出。则为汗矣。故有汗者。卫气遇毛孔而出者也。寒邪中深。则涉卫 中营。二气俱受病。无一强一弱之证。寒邪营卫相结而不行。则卫气 无自而出。必用药发其汗。然后邪去而营卫复通。故虽一经。有有汗 无汗二证。亦有桂枝解表麻黄发汗之治法不同也。仲景论营卫和不 和。俱见于后。 千金曰。伤寒一日。太阳脉弱。至四日。太阴脉大。 仲景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 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常器之曰。宜辨中风伤寒。有汗无汗。用麻黄 桂技二汤。孙真人曰。太阳病三四日。不吐下。见芤。乃汗之。 又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 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 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 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常器 之补治论曰。转下火熏。皆为逆也。可白虎加人参汤、桂枝柴胡各半 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雍曰。救逆汤治被火熏则 无疑。桂枝柴胡各半汤。即柴胡桂枝汤也。然有三证。汗多亡阳。外 证未去。虽谵语。亦不可下。当和营卫。通津液。用柴胡桂枝汤。此未 被下时可用也。若已发汗。又复下之。小便不利。渴而不呕。此为未 解。宜柴胡桂枝干姜汤。此被下后。小便不利而渴者。可用也。若伤 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此被 下后。小便不利。有烦惊证者。可用也。惟白虎加人参汤。治大渴饮 水。口干舌燥。无表证者。可服。脉浮。表未解者。不可服。今温病风 温。表未解者。皆脉浮。则不可服明矣。白虎加人参。本治里热太阳 发热而渴。非里热不可服。故今去之。 又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 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庞氏 曰。发于阳者。随证用汗药攻其表。发于阴者。用四逆辈温其内。 又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 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庞云补三里穴)使经不传则愈。问曰。经言 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而论。言七日以上自愈何也。雍曰。感之重而 证有变异者死。感之轻而证无变异者自愈也。 又曰。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庞注云。方言曰。南楚疾愈。或谓之瘥。或谓之了。) 又曰。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 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朱氏曰。热在皮肤者。 表热里寒。宜先与阴旦汤。寒已。次以小柴胡加桂以温其表。寒在皮 肤者。表寒里热。宜先以白虎加参汤除热。次以麻桂各半汤解其表。 大抵病有标本。治有先后。表热里寒。脉必沉而迟。手足微厥。下利 清谷也。所以阴证亦有发热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主之。表寒里热 者。脉必滑而厥。口燥舌干也。所以少阴恶寒而蜷。时时自烦。不欲 浓衣。用大柴胡汤下之而愈。雍曰。皮肤固为表而骨髓为里。有二 说。所以仲景不直言表里。而曰皮肤骨髓也。夫表里者。人身之阴阳 也。灵枢六篇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 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今朱氏虽从表里法治之。然是以 在内治里之法。而治在外之里也。常器之只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虽 亦有理。又疑麻黄虽能和营卫。而不至骨髓。朱氏似失之深。常氏似 失之浅。宜于二者之间消息用药。或用朱氏之药。则少与之。用常氏之药。则多与之可也。 又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千金翼曰。太阳中风。发热而恶寒。 又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又曰。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又曰。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又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又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常器之云。可麻黄汤。 又曰。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又曰。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子佳。 又曰。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常氏曰。可服类要芍药地黄汤。雍曰。见脓血而后可服。 又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千金云。桂枝 汤加附子一个炮即是。庞氏曰。若小便数。切不可行此汤。宜用芍药甘草汤。若误行桂枝加附子汤攻表。则咽干烦躁。 厥逆呕吐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阳气。若厥愈足温。更与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 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微溏则谵语止。雍曰。此仲景治自汗小便数之法。庞氏以治发汗漏不止小便数。其证实一也。 又曰。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又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 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 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又曰。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 桂枝汤则愈。雍曰。仲景云。太阳受病。上连风府。故治伤寒以风府 为要穴。风池次之。然风府近脑户。或疑不敢刺。在法又禁灸。风池则灸刺皆无禁也。 又曰。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又曰。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又曰。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千金云。不可发汗。 又曰。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 之。 又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 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 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 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见九卷) 仲景问曰。证象阳旦。(阳旦即桂枝异名)按法治之而增剧。厥 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 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 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 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 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 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雍曰。此一 段问答。重解释前段误用桂枝加附子之证。按法治之。谓令服桂枝 汤也。以此推之。则证象阳旦者。小便不利。则用桂枝加附子汤。小 便数。则用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惟以小便为准耳。庞氏曰。两 胫挛。小便数。仍汗出。为津液少。不可误行桂枝汤。宜补虚退热。用 芍药甘草汤通治。 又曰。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又曰。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一云。用葛根茯苓黄连汤。方未见。疑即葛根黄芩黄连汤。) 又曰。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千金云。葛根汤中加半夏半升。 又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又曰。太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