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本草乘雅半偈 书名:本草乘雅半偈 作者:卢之颐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本草乘雅半偈》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6%9C%AC%E8%8D%89%E4%B9%98%E9%9B%85%E5%8D%8A%E5%81%88 <目录> <篇名>本草乘雅半偈自序 内容:余质性黑暗,又不能多取师承。然以黑暗故,益不自知其为黑暗。每阅本草,艰苦殊甚, 间亦弋获,记之侧理。夫自写其一得尔。而稍稍为人物色。岁在庚午,武林诸君子大集余舍, 举仲景两论及灵素秘奥,期余一人为之阐发。余谢不能,然亦不欲自秘其师承也。于是时计 此书之成。自丙寅至庚午,仅得十之二;自庚午至癸酉,仅得十之三,而以诵说,故几不 能竣事。会春风座中狂 拂面,余遂绝念世纷,专意笔墨,自丙寅至癸未,几历十八春秋, 而此书始成。原分 、核、衍、断、四种,故名其书为乘雅。数四为乘,非取载之义也。明 年甲申方事剞劂,又明年乙酉五月,会有兵变,挈家而逃,流离万状,诸楚备尝。沿至丙戌 之十月,始得生还,而家徒四壁,则板帙之零落殆尽可知已。既慕古人破甑弗顾之意,而仍 自怀千金敝帚之思,勉缉旧业,仅能完 、核之残缺。衍、断倍多,何能补漏,虽余之始意 亦欲中分四种,谓 、核、可该衍断。遂又名其书为乘雅半偈。寻又念一生精力,何忍自藏 其半,语详义例中,而今则姑俟之矣。余平生,实不能负笈远游,师承殊少,于家庭则有先 大人荷薪之训,于父执,则有绍隆王先生金匮之心传象先陈先生薛案之私淑;于往来,则有 仲淳缪先生之指示,而李不夜先生、严忍公先生则文章道谊之宗模也。幼耽禅学。于闻谷、 憨山二大师,得其南车。于离言和尚,得其点醒。而云间施笠泽、古娄潘方孺、同邑茹居 素亦皆宇内名流,既己于于而来,岂少起予之益。故余之言虽不乏道脉,持黑暗之资,恐犹 是摸索语耳。将以就正海内,即以贻笑海内,而前所称武林诸君子,咸以是书出,殊可为人 师承,余不敢冒其称也。余特不敢不称述其师承者也。 \x丁亥重九日卢之颐书于无恒业\x <目录> <篇名>本草乘雅义例 内容:图说〔核〕 自炎帝尝药,形质始皙;惟德刑异齐,而厥状缘以区分。先贤着为图说,间亦差别。大 率三 相承,风气代变,且声教渐远,而物性亦移;或古之所产,今无取焉。倘按旧图,靡 施新效。余谨从先贤序述名类中,妄加辩核。间取数十种,躬莳斋圃,求其甲孕癸终之候, 敢曰旁通。诚以术重安人,机殊相马,方则犹是,而投或罔功者,繇辩之有未辩也。芟繁就 简,多仍旧文。语有之,见色见心,设繇是而循所以生成之序,以返而探所以生成之原。如 良将用兵,务使兵识将意,将识兵情,斯靡投不善矣。作图说〔核〕。 本经〔 〕 本经言简意尽,精义入神,其范围曲成之妙,非古之聪明睿智而神圣者,何以与此。先 贤多得其精,引而不发;后世曲士,见外遗内,取粗舍精;或守其一隅,而乖其全体,斯精 义裂矣。余早岁获聆先人之绪论,捍格鲜解。久之从一品一节中,稍见一斑。因溯求本经所 以立名之意,与后人随事异称之故,其德性气味功能之殊具,温凉寒热燥湿之异齐,刚柔升 降开阖发敛之互用,固君臣佐使之所繇分也。然张弛纵横之妙,如善兵者,因敌为变,以操 其分合之神。故多亦胜,少亦胜,动亦胜,静亦胜。设未能直 古圣精义入神之奥,虽 自谓了了,余知其不无茫茫矣。余颛愚谫陋,积岁茫茫,然偶有一得,辄妄忆之而妄言之。 觊海内高明,庶有因鄙说而起予者。作本经〔 〕。 <目录> <篇名>别录〔衍〕 内容:别录盖陶隐居就本经而稍广之,所谓衍也。始余因本经立名,而稍得所以敷陈治理之义; 触类兴思,偶窥一斑,载阅别录,业已引而伸之矣。于此粗自信所见之或可与古为徒也。别 录既衍本经,余复敢为别录衍。顾余于隐居,何能为役。虽然,推此志也,使人知别录与本 经非二说,余则幸矣。作别录〔衍〕。 附方〔断〕 在昔贤圣,莫不深皙本经精义入神之奥,是以因病立方,各有深意。顾人之病证虽同, 而所以受病或异,倘按方以合病,合,其幸也;不合,且以病试方矣。故于诸方之次,谬为 之断。俾察证者,更审证之所从来,庶弗至以人侥幸耳。然微茫变动之介,其轻重缓急,有 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者。谬在千里,差则毫厘,尤不可不深思而熟讲也。故能精研本经之奥, 则 \x时\x \x崇祯岁次戊辰季冬八日\x \x钱唐后学卢之颐识\x <目录> <篇名>本草乘雅凡例 内容:一、本草立名,圣贤各有深意。以德、以性、以色、以味、以体、以用,为品不同,要 使后人顾名思义,即一端而得其大全。如六书之指事会意,八卦之设象通变,原有至理存焉。 古之名家,精识洞彻,未有不深窥本草之奥者,故尝以一种而治多病。自药性有赋,人安苟 简,执一端而遗大全。求其苦心刻意,能深探本草所以立名之义者,累十数百年,而不少概 见矣。则圣贤深意,晦蚀已久。是编不揣,非敢强为傅会。务就一端而求大全,所谓其次致 曲,固曲士之微诚也。 一、是编皆就本草纲目以为阐扬。盖纲目一书,李氏父子,博集精研,近代之笃志本草 者无出其右矣。第良工苦心,惟恐挂漏不无泛爱。盖以后人而推求前人之所未尽,自易为力, 然意在相成,以惠养后世,总欲立欲达之一念也。如有肆然思盖前人之意,则鬼神将呵责之 矣。况是编之未尽实多,千里比肩,端祈指驳。 一、是编所重在 。原夫本经立名居要,其主治亦独挈纲宗。乃后人未达深旨,故隐居 有别录之述,正从纲宗中,再加演畅耳。所以愚窃谓别录为本经之衍也。然愚所以窃重于 者,惟能 本草之真德用,斯于古人立方之意,随病之轻重缓急,而尝变不一处,始堪措手。 今 一、君臣佐使之说,圣有明谟,较若画一,无可移易。然亦借国体喻之,如人主清境内 而授之将,则君且委责于臣矣。顾此适足以彰主之明而成主之重。又如人臣出疆,有利社稷 安国家者,专之可也。此适以见使之不辱,而君之善任耳。凡此皆所以措国于不倾者也。然 则本经立名,虽有定品,苟不精 以妙其时措之宜,亦鲜济矣。 一、药产古今不同。姑以人参言之,相传皆称上党。往时皆用辽之清河,若上党,则绝 无矣。间有朝鲜者颇不适用,今则大率皆鲜产矣。古人用药,取之中原而有余。今多采之遐 方远裔,其近产者绝不足用。至于良 不侔,更宜甄察。然以良较 ,其贾往往倍蓰什百, 是其取效亦必倍蓰什百。世人类多畏良取 ,无力者不必论;奈何有力家,视身之轻也。至 于医者亦苟就之,直欲制梃而挞坚利,愚窃于此,颇三致意。 一、所附诸方,颇有得将在外及大夫出疆之义者。设方与证合,取效甚捷,然取效之后 ,尤宜加谨培养,所谓逆取而顺守也。方中不能一一备陈此义,惟精 而严辩之,毋拘毋忽 。 一、先人肆力本草,着有博议,盖没齿无倦也。然于诸款之下,有予有夺,故曰议。其 议或一或二,至于六七,不局局然为定额,故曰博。今亦备列编中,不敢言洲源,聊以明不 贤之识小。至于家授诸方,间亦附见,统公海内。 一、诸说中间引释典。缘先君与王绍隆先生,皆从绍觉法师讲惟识论,因有所悟,愚小 子窃聆绪余,遂知仲景立论之法,暗与惟识相契,且其妙有超于先天者。用是不敢避流俗讥 嫌,略取一二,以俟跃如。 一、药产苟非目击,徒取耳闻,不无尽信书之蔽。即愚数十年来,所睹稍多,盖不俟五 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矣。所望高明深心遐览者,有以命之,不妨刊正。 一、愚之 ,囿于知闻,犹之井观已耳。况数千年未抉之奥,岂易备阐。然先儒训诂, 实后儒之藉。惟是异时有因之触发者,获为之藉,其幸大矣。 一、姬公尔雅,专为释名。后之曰翼、曰埤,种种称述,其说始广。是编虽主于顾名思 义,而或翼、或埤,亦妄意窃取云尔。 一、药品虽有德性色味体用之不一,然其要,惟在能妙其用。若识其妙用,斯于升降出 入之法,可以大投,可以轻取,无不如意矣。主治立论,实与内经相表里。愚于 中,颇引 内经者,以此。然有一病而有数药兼用,及可互用者;亦有一病而必赖一药独治者。夫善事 必先利器,固矣。苟器之未习,而徒抱临渊之羡;俾病者、医者,两蒙讥焉。恶乎可。 \x崇时祯岁次辛未孟夏八日\x \x钱唐后学卢之颐识\x <目录> <篇名>乘雅半偈采录诸书大意 内容: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恰应周天之数。天度无亏,此药何容去取。惟是古有今无,存 空名者,居三之一。故于本经实得二百二十二种。 今之人,知有神农本经,而不知其有食经。然亦三卷中,存茗草一条,而后之人,始知 有食经也。夫本经已乱于张华,而食经又归于剥蚀。故以茗草寓存羊之意,殊不必于此一条, 再如本经争所自出矣。盖淮南、世纪,皆以本经出自黄帝;既出黄帝,而神农之称,又何以 传之千万 ,而无改。惟陶隐居则信以为烈山氏之书。在汉书亦云,本草不知断自何代而作, 犹疑之耳。未尝确言其出于轩辕氏也。总之,神圣开天之笔,非二帝不能作,即随属一人, 亦可。或者书契未作之先,口耳相授,至后而始有笔传也。此非余之言,而先哲之言也;今 食经以剥蚀,故人无置喙则幸矣。 陶弘景,字通明,于本经已各有别录,数如本经,而又于本经之外,复收采汉、魏以下 诸名家所用之药,三百六十五种,亦名别录,上之梁武。按弘景在宋末,为诸王侍读,寻归 隐勾曲山房,号华阳、隐居。梁武每有大事,辄往咨访,故时人又号为山中宰相。卒年八十 五,谥贞白。其书,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等部,又有名未用者,三品。今 于三百六十五药之中,采五十种。 唐本草者,出自唐高宗时,故系之以唐。初高宗以陶隐居所注本经精粗溷收,特命英国 公李 等,主纂修之事, 等亦稍有增损,故又谓之英国公唐本草。显庆中,有监门长史苏 恭等,以重加订释,请帝复命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与恭等,互相采访。则又增入新药一百二 十四种,分类诸品,及有名未用者,列十一部,合目录及图经,通共五十三卷。世又谓之唐 新定本草。今于其中,录其功用者,凡二十种。 药性本草,即药性论,非陶隐居之笔,而唐甄权之笔也。权,扶沟人,仕隋为秘省正字, 唐太宗时,春秋百二十岁矣。帝幸其第访以药性,因上此书。其他着述,尚有脉经、明堂人 形图。今从药性中,取神曲、土茯苓二种。 唐·孙思邈,撰千金备急方三十卷。亦采灵、素、扁鹊诸书。所论补养诸说,及本草之 关于食用者,分类而系之名曰千金食治。夫思邈隐居太白,隋唐征辟,皆不就,年百余而卒。 则其所得,必不止服食也。而服食亦足以概所得矣。尚有千金翼方、枕中素书、摄生真录、 福录论、三教论、老庄注,为世所重。而余录其食治中, 酥一种。正为切于观颐耳。 唐·开元中三原尉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亦以本经虽有补集,而遗沉尚多,故别为此书。 今 一人而已。而世犹有僻怪之诮,此与指橐驼为肿背马者,何异。人胞一种,功用最大,特亟 采之。 蜀·后主昶命翰林学士韩保升等,取唐本草,重加订释,间有增补,别为图经。凡二十 卷,昶自为文,以弁其首,谓之蜀本草。其生成形状,更核于陶、苏诸家,即增补金樱子, 为世要药,特录之。 宋太祖开宝六载,命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等,取唐、蜀本草,及拾遗诸书,而 校 之。马志注解,学士卢多逊等刊正。七年复诏志等,重定。学士李助等,看详此书,凡两经 订。今取凡三十一种。 宋仁宗嘉 二年,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林亿等,重修本草所 增定共九十九种,计一千八百条,谓之嘉 本草。秉笔者意在兼收,务从该博,以副诏旨而 于秘奥,实无大发明。今为采十种。 日华诸书本草,开宝中人撰,不着姓氏。但云日华大明序,集诸家本草。按千家姓,大 姓出东莱,则其人乃姓大,名明也。或又言田姓。云其于药之主治功能颇称详悉,凡三十卷。 今 用药法象为李东垣先生笔。先生讳杲,字明之,真定人。其祖尝见神女从地涌出,谓汝 有贤孙,当以鸿术名世。后得先生,果有倍年之觉。受业于洁古老人,即尽得其学。祖洁古 珍珠囊,而增以义例、向导、活法,着为此书。中亦间有补遗,如所采通脱木一种,是已。 尝嗟世人不辨脉证,溷同治病,着辨惑论。其遗稿实多,皆门人集成,不无出入。惟脾胃一 论,谓其以一脏具五脏体,一气备五气用,发人未发,真千古之卓见也。 本草衍义补遗,乃朱震亨所着。震亨元末人,字彦修,世称为丹溪先生。云震亨,尝从 罗太无学医,而此书则因寇氏之衍义而推衍之者也。几二百种,亦多所发明。但时泥旧说, 而又以诸药分发五行,恐不无牵强之失。今采红曲一种。 本草会编出祁门汪机手。机,字省之,嘉靖时人。惩王氏本草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上 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合诸家序例,共二十卷。故有会编 之名。其撮约似乎简便,而混同反难捡阅。荠在菜部中最为微品,而取以为冠,何其陋也。 掩去诸家,更觉零碎,臆度疑似,殊无实见。仅有数条可录,取虫白蜡一种。 嘉靖末年,祁门陈嘉谟撰本草蒙筌,其部次一宗王氏集要,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 方法,创成对偶,以便诵记,间附己意,颇有发明,便于儿读,故名蒙筌。秋石一种,亦属 新增,取之。 本草纲目者,乃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李时珍之所撰也。珍,字东璧,蕲州人。其书搜 罗百代,访采四方,分五十二卷,列一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标名为纲,列事为目, 增 本经药品,惟本经及别录得依三品,且不敢紊次,自别录而下∶为草、为木、为果、为 谷、为虫豸,不无后先者,以各自成帙故耳。 从来本草命名虽殊,而各有增人,故损益之权,非一手一足之所能操也。损操损益者, 岂有 历代本草,几四十家,除食经及本经不论外,今所录者,只一百四十三种,合之农经,仍是 三百六十五种。上契周天,下备人用,亦既优然有余矣。 \x丁亥中秋卢之颐子繇甫识\x <目录>第一帙 <篇名>紫芝 内容:(本经上品) 希世异种服食致仙上品上生与天合化。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目录>第一帙 <篇名>青芝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目录>第一帙 <篇名>赤芝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目录>第一帙 <篇名>黄芝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目录>第一帙 <篇名>白芝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魄。久服轻身不老, 延年神仙。 <目录>第一帙 <篇名>黑芝 内容:(本经上品) 盘绕层台,寄生于土者,此草芝;凡芝也,不足数耳。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核】曰∶出五岳名山者贵,尝以六月生,应六月之卦以表德也。神农经云∶山川云雨, 四时五行阴阳之精,以生五色神芝,为圣王休祥。瑞命礼云∶王者仁慈,则芝草生。论 衡云∶芝生于土,土气和则芝草生,不假种识,随处寄生,随缘现相。先人云∶灵异无根, 如优昙一现,若盘绕层台,寄生于土者,此其尝也。本经惟标六芝,然其色相奇异,不可不 识,存录以广见闻。菌芝,生深山大木之上,渊泉之侧,五色无尝,或如宫室龙虎,车马飞 鸟之形。木威喜芝,生千年茯苓上,上生小木,状似莲花,夜视有光,持之甚滑,烧之不焦。 飞节芝,生千岁松树上,皮中有脂,形状如飞。木渠芝,寄生大木,如莲花,九茎一丛,味 甘且辛。黄柏芝,生千年黄柏根下,下有细根如缕。建木芝,其皮如缨,其实如鸾。 成芝, 赤色有光,扣其枝叶,作金石音。樊桃芝,其木如笼,其花如丹,其实如翠鸟。千岁芝,生 枯木下,根如人形跌坐,刻之有血,涂人两足,能行水上,亦可隐形。以上皆木芝也。独摇 芝,有风不动,无风自摇,一茎直上,中空外赤,贴茎杪之半,生细小尖叶,稍头成穗,作 花灰白,结子十二枚,至秋不落,却透虚入茎中,还筒而下,根大如斗,更有游子十二枚, 相为环绕。牛角芝,生虎寿山,及吴凌,状似葱,特出如角,色青翠,长三四尺。龙仙芝, 宛如升龙相负之形。紫珠芝,叶黄实赤,状似紫李色。白符芝,大雪而花,季冬而实。朱草 芝,其茎如针,九曲三叶,叶有实也。五德芝,状似楼殿,五色具备,方茎紫色,以上皆草 芝也。玉暗芝,生有玉之山,状如鸟兽,色无尝彩,多似山水苍玉,亦如鲜明水晶。七孔九 光芝,生临水石崖间,状如盘盎,有茎有叶,叶有七孔,夜视有光,食之七孔洞彻。石蜜芝, 生少室石户中。桂芝,生石穴,似桂,乃石也,其色光明。石脑芝,石中黄,亦石芝类也。 石芝,石象,生于海隅及石山岛屿之涯。肉芝,其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俱有,乃生物也 ,赤如珊瑚,白如截肪,黄如紫金,黑如重漆,青如翠羽,光明洞彻,俨若坚冰,大者重十 多斤。千岁燕、千岁蝙蝠、千岁龟、万岁蟾蜍、山中小人,皆肉芝类也。凤凰芝,生名山金 玉间。燕胎芝,形如紫葵,紫色如燕状。黑云芝,生山谷之阴,黑盖赤理,茎黑味咸。又有 五色龙芝、五方神芝、甘露芝、青云芝、云气芝、白虎芝、车马芝、太乙芝,名状不一,皆 服食仙去者也。抱璞子云∶欲求芝草,当入名山,必以三月、九月,乃山开出神药之月也。 忌山 日,用天辅时,出三奇吉门。到山须六阴之日,明堂之时。带灵宝符,牵白犬,抱 白鸡,包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着大石上。入山执吴唐草一把,山神喜,芝乃得见。禹步 往采,以旺相专和、支干上下相生之日,刻以骨刀,阴干为末,服有神异。若人不致精久斋, 行秽德薄,又不晓入山之术,虽得其图,鬼神不与,终不可得。郭璞云∶一岁三华,瑞草也 。昔四皓采芝,群仙服食者也。智者大师云∶服食石药,但可平疾,服食芝草,并可得仙。 陶隐居云∶凡得芝草,正尔食之,无余节度,故皆不云服法也。 (天有五气,御五方,而生五岳,此指神芝所生缘。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之精,此 指神芝能生因,则神芝不惟为五芝首,且独为五岳主矣。故欲尽神芝希有功德,须从生成能 所中,看得广大圆满。) 先人云∶芝草为仙家服食,药之上品上生者也。从山石水木之灵气,郁蒸所结,亦草亦 木,亦石亦土,而非草非木,非石非土,与菌杨 别。要在名山大川,古木仙境中得者,服 之自然灵妙。李濒湖以为可食,溷置菜部,是何异高隐灌园耶。予从固陵山中,获小黄芝, 细咀微咽,顷之喉间凉润如云,盘绕五内,信是气钟;非灌溉滋生之比,灵异无根,如优昙 一现,宜特尊诸首。 又云∶神农为民疾,遍尝草木,以起夭扎。芝则可以养性移情,进之于德,如仁慈忠信, 和乐勇悍,非草木所能滋益也。感天地氤氲之和,属精神,不属形质,故主治如此耳。 【 】曰∶阴阳合和,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霁云彻则芝生。气味凉润,体相旋 绕,不假种识,以无成有,故益五藏。有中之无,藏形为有,藏神为无也。如神芝具五色味, 则五藏咸入。紫芝赤黑相间,则交通心肾,偏得一色一味,则各从其类矣。与滋培有形者别 异。澄彻性灵,久而得仙,设非烟霞静隐之流,外息诸缘,内心无喘,不堪僭服耳。 (雨霁云彻,阴阳必清必净矣。不与阴阳蒸郁,而作杨菌者反乎。) <目录>第一帙 <篇名>人参 内容:(本经上品) 三桠五叶,背阳面阴,欲来求我, 树相寻。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 延年。 【核】曰∶人参,一名人 、人衔、人微、黄参、地精、土精、神草、海腴,皱面还丹, 摇光星所散也。运斗枢云∶人君废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生上党,及百济、高 丽。多于深山,背阳向阴,及 漆树下。下有人参,则上有紫气。春生苗,四五相对,一茎 直上,三桠五叶,四月作花紫色,细小如粟。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秋 冬采根,坚实堪用,如人形者有神。出上党者,形长黄白,状似防风,坚润而甘。百济者, 形细坚白,气味稍薄。高丽者,形大虚软,气味更薄,唯以体实有心,味甘微苦,多余味者 最胜。收纳新器中密封,可经年不坏,频见风日则易蛀。生用 咀,熟用隔纸焙之,或醇酒 润透。忌铁器、咸卤,用童便润制者谬矣。恶皂荚;反藜芦;畏五灵脂;为茯苓马蔺之使。 先人云∶ 赞天地,奠安神理,精腴在握,还丹可期,形山之秘宝,帝王之仁泽也。又云∶ 人参功力,安定精神魂魄意志,于仓忙纷乱之际,转危为安。定亡为存,如武有七德,一禁 暴,二戢乱,三保大,四定功,五安民,六和众,七丰财。又云∶生处背阳向阴,当入五藏 ,以类相从也。人身卫气,日行于阳道则寤,夜入于五藏则寐。则凡病剧张惶,不能假寐者 ,人参入口,便得安寝,此即入藏养阴,安精神,定魂魄之外征矣。 缪仲淳先生云∶神农曰微寒;隐居曰微温;微寒则近于温;微温则近于寒;以言乎天, 则得生生升发之气;以言乎地,则得清阳至和之精。上应瑶光状类人形,故能回阳气于垂绝, 却 【 】曰∶参, 也。设作生训,未尽本旨。盖三才并立,方成世谛。故天资万物之始, 地资万物之生,人则参天两地,禀万物之灵,人参虽质依于草,而克肖乎人,是具足三才, 乃精英之气,融结所成也。色白属金,气寒喜阴,属水,花色纯紫,及生处上有紫气属火, 三桠属木,味甘五叶属土,五行周备,是补五脏,而奠安神舍,则邪僻自除,窍穴明彻,济 弱扶倾,运用枢纽者也。顾彼命名之义,功德作用可知。 (参天两地,则人为天地枢纽,天地为人躯壳矣。无躯壳,则种性无依∶无枢纽,则世 界不立。彼此交互,不相舍离,而此种性,能生诸缘。和合六尘,应现根身之相,即以根身 为亲相分,器界为疏相分。有器界,便有败坏;有根身,便有疾疚。有疾疚,便有药石,而 药石又分优劣醇暴。及得气味之全与偏者,人参 天两地,沦结所成,功德真无量矣。) <目录>第一帙 <篇名>甘草 内容:(本经上品) 合腑脏为中,内筋骨,外肌肉为四。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 ,解毒。久服轻身延 年。 【核】曰∶甘草,一名 草、灵通、国老、美草。 出陕西河东州郡,及汶山诸夷处。春生苗,高五六尺,叶如槐,七月开花,紫赤如奈冬, 结实作角如毕豆,根长三四尺,粗细不定,皮亦赤,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以坚实断理 者佳,轻虚纵理,细韧者不堪用。凡使去头尾,及赤皮,切作三寸长,劈为六七片,入瓷器 中,好酒浸蒸,从巳至午,取出曝干,锉细入药。苦参、干漆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 花、甘遂、海藻。忌猪肉。 先人云∶甘具生成,路通能所,草从柔化,和协众情。又云∶和具四义,一合,二纯, 三分明,四接续,甘草四德备焉。又云∶青苗紫花,白毛槐叶,咸出于黄中通理之 ,土具 四行,不言而喻矣。又云∶土贯四旁,通身该治,是以土生万物,而为万物所归。 【 】曰∶尚书云∶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言土以能生为性,而所生草木,唯稼穑最得 土气之和,即拈以征土性,及土味耳。有云∶土位乎中。又云∶土贯四旁。难者曰∶设标竿 于中,东观则西,南观成北,中亦难定,予谓中当竖论,四当横论。内经云∶地何凭乎,大 气举之也。固知上下唯气,而土独居其中,四即在中之土,横贯四旁,离四无中。统言之也, 甘草色味性情,含章土德,为五味之长,故治居中之腑脏。为邪所薄,而寒热外见,与在内 之筋骨,在外之肌肉,悉以横贯之力,坚固长养,气聚于形,形全则力倍,形败则气亡,金 疮成 ,如掘土剥地,以致腠理断绝,此属九土之精,行土之用,接续地脉,仍相连合,毒 性杀厉即以幽静平和之土缓解之,毒自降心而退舍焉。形全则身轻,形固则延年。中央内外, 左右四旁,皆土贯之。若因土致病,因病及土者宜用,设四行借用,另须体会。 (土爰稼穑,金曰从革等语,直指五行真性,若能生之能所生之所,又指五行体用。) <目录>第一帙 <篇名>黄 内容:(本经上品) 扶疏处正显整密。整密处正见扶疏。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 ,补虚,小儿百病。 【核】曰∶出蜀郡汉中,今不复采。唯白水、原州、华原山谷者最胜,宜、宁二州者亦 佳。春生苗,独茎丛生,去地二三寸。作叶扶疏,状似羊齿,七月开黄紫色花,结小尖角, 长寸许。八月采根,长二三尺,紧实若箭干,皮色黄褐,折之柔韧如绵,肉理中黄外白,嚼 之甘美可口。若坚脆味苦者,即苜蓿根也。勿误用木耆草,形类真相似,只是生时叶短根横 耳。修治去头上皱皮,蒸半日,劈作细条,槐砧锉用。茯苓为之使,恶龟甲、 先人云∶黄 一名戴糁,戴椹,百本。戴在首,如卫气出目行头,自上而下,从外而内, 百 矣。 【 】曰∶黄中色,通志云∶始生为黄, ,耆宿也。指使不从力役,如人胃居中,营 卫气血,筋脉齿发之属,莫不始生于胃,而卫气之 吸,营血之濡运,筋脉之展摇,齿发之 生长,亦莫不从胃指挥宣布。所谓外者中之使也,营血筋脉悉属有形,统御节制,唯一卫气, 所谓卫者气之帅也。痈疽久败、大风癞疾、五痔鼠 ,咸无卫气卫外,故肌肉腐烂。黄 味 甘气温,肉似肌腠,皮折如绵,宛若卫气之卫外而固者也。故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司开阖。唯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肌肉者宜之。倘涉六淫,毒热炽盛,又当谢之,未可谬用。 补虚者,补卫气之虚,小儿阴常有余,气常不足,故百病咸宜也。 (涉六淫毒炽盛,亦非禁止不行,惟在颐指气使者何如耳。耆宿,则更事久历,事能尽 知,乃可颐指气使,不从力役。设非主张于内者,安能固护于外耶。) <目录>第一帙 <篇名>蓍实 内容:(本经上品)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气味】苦酸,平,无毒。 【主治】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先知,久服不饥,不老延年。 【核】曰∶生少室山谷,及蔡县白龟祠旁。春时宿根再发,端直无枝,末大于本,一本 一二十茎,或四五十茎,经百岁者,茎亦百,茎虽多,总一本也。秋后花出茎端,红紫色; 实褐色,如艾实。吕氏春秋云∶蓍满百茎,所在之处,兽无虎野狼,虫无蛇螫,其下便有神龟 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传云∶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又云∶天子蓍长九尺,诸 侯七尺,大夫五尺,士庶三尺,设有僭用,便失灵异。埤雅云∶此神草也。亦草中之 多寿者也。故蓍从耆。 【 】曰∶悉一根抽发,原具生生变化之数,而末大于本,所谓知来者逆也。明目者, 字从目,即默识精明,条分缕析之征也。聪慧先知者,字从老,即更事久,尽知之征也。气 味苦酸平,得木火升出之机,故益气熏肤充肌、根繁余百,行地无疆,故不饥不老。 (神物考云∶蓍,天所生之神物也。其法始于伏羲,今唯文王孔子墓间生之。其茎长丈, 一年长寸,百年长丈,自丈后,则不长矣。其丛满百数,止百茎,无多寡也。覆以紫云, 守以灵龟,祥瑞之物,气类之感耳。) (尔雅翼云∶圣人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蓍,草也,初不待圣人而生,盖通天之道,穷物 之 (易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又云∶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其孰能与此。) <目录>第一帙 <篇名>菟丝子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 ,久服明目,轻身。 【核】曰∶出朝鲜川泽田野间。今近道亦有,以冤句者为胜。夏生苗,如细丝,遍地不 能自起。得他草木,则缠绕而上,其根即渐绝于地,寄生空中。无叶有花,白色微红,香亦 袭人。结实如秕豆而细,色微黄,久则黑褐。勿用天碧草子,形真相似,只是味酸涩,并粘 手也。修治,去壳,用苦酒浸一宿。取出,再以黄精汁相对浸一宿。至明,微火煎焙干燥。 入臼中,烧热铁杵,杵之成粉。 【参】曰∶菟从兔,性相类也。服月魄以长生。阴,阳体;阴,阳用也。尔雅云∶唐蒙 菟丝,菟丝女萝,注曰,别四名,则是谓一物。广雅云∶女萝,松萝也。菟丝,菟丘也。 则是一物二名矣。癸酉七月,过烟霞,望林树间,有若赤网笼幂者;有若青丝覆罩者;又有 青赤相间者。以讯山叟,曰∶赤网即菟丝,青丝即女萝,因忆古乐府所谓南山幂幂菟丝 花,北陵青青女萝树者是矣。青赤相间者,即萝菟交互,唐乐府所谓菟丝故无情,随风任颠 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者是矣。但女萝藤类,细长而无杂蔓,故山鬼歌云∶被薜荔兮 带女萝,言如带也,菟丝蔓类,初夏吐丝,不能自举,随风倾倒。萦草者,则不经久,若傍 松柏,及他树,则延蔓四布,宛如经纬,根或绝地,亦寄生空中,质轻扬,不损本树之精英, 反若得之而花叶倍繁于昔。夏末作花,赤色而无叶,随亦结实。实或着树间,次年随在吐丝, 不下引也。雷公谓禀中和,以凝正阳之气得其性矣。内经云∶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 守也。互交之机,惟兔丝有焉。设内无阴,则纤微之物,安能受气以生。诚得阴阳内外之枢 纽,故主阴阳之气不足,以着绝伤,益气之力,致肌肉若一,成肥健人矣。别录主强阴,此 即阳无内守。局方主真阴不固,此即阴无外使。更主心肾不交,佐以茯苓、莲实,谓菟丝虽 具内外上下之机,其所专精,则外与上相亲切。而茯苓者,其精气旋伏于踵,则内与下相亲 切。更借莲实之坎满,填离中之虚位,则内外上下及中,各有凭持。佐以玄参,潜消痘毒, 方名玄菟,痘乃受胎之毒,包含至阴之内,仗玄参之玄端,从子半至阴之中,逗破端倪,交 互菟丝阳外之阴使,默相化育,内守之阴,不期清净而清净。在外之阳,不期轻升而轻升。 只须内外及上下,不必从中之枢键也。乃若磁朱之会心肾,亦即内外上中及下之机。朱上火, 磁下水,非神曲在中之枢,上下不交矣。曲乃肝谷之麦,但木得水浮,肝得水沉,先以半生 曲,反佐从下之水,更以半熟曲,越沉而浮,以肝得煮而浮,仍从木相也。然则上下之交, 全从中枢互济。故上下及中,各有所专。唯在熟思精审,以一推十,十推百耳。大都病机不 离升降,升降不离上下,上下不离开阖,开阖不离阴阳,阴阳不离内外,其名虽异,总归一 元。经云阴内阳守,阳外阴使,能会阴阳之元始,则上下内外,左右前后,一言而终。 (尔雅翼云∶菟丝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蓝苎麻蒿上,不必下有茯苓为根也。凡言上 有菟丝,下有茯苓者,不知何所本。又云∶一名唐,一名蒙。诗云∶爰采唐矣,沫之乡矣。 爰采麦矣,沫之比矣。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以刺男女相奔期于幽远者。唐则采药,麦则采 谷,葑则采菜。又唐尤浮游,无根之物,盖逐之而不反矣。淮南子云∶菟丝无根而生,蛇无 足而行,鱼无耳而听,蝉无口而鸣,皆自然者也。) <目录>第一帙 <篇名>莲实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 【核】曰∶出荆、杨、豫、益诸处,生湖泽陂池间。独建宁老莲,肥大倍尝,色香味最 胜。凡莲实作种者迟生,藕芽作种者易发。根横行,初生曰 ,成节曰 ,藕其总名。节分 二茎,一上竖作叶;一横行即子藕。不藕不生,节节皆然。本曰 ,茎曰蕖,叶曰茄,荷亦 总名。华曰菡萏,壳曰房,实曰 , 心曰薏,莲亦总名也。清明生叶,夏至芰荷出水,即 旁茎作华,节分三茎矣。叶则昼舒覆华以避日,夜卷露华以承露,华则朝开夕合,合时曰菡, 开 ,仁成两瓣。薏色青碧,即具卷荷二枝,倒折向上,中含华茁,从上生下, 衣经秋正黑, 入水必沉,卤盐煎之能浮,生山海间者,可百年不坏。人得食之,令发黑不老。红华者,莲 优藕劣;白华者,莲劣藕优,故采实宜红,采藕宜白,各取得气之盛者也。别有千叶、层台、 并头、品字者;有叶昼卷夜舒者,有华至夜入水,名睡莲者;有金色、蜜色、青 色、碧色五色者;有朱边白、蜜边白、白边红者;有五彩如绒绣者,此皆异种。华于华,不 足于莲与藕也。采得其实,先宜蒸熟,或暴焙干。修治,每斤用 猪肚一枚,洗极净,盛贮 其实,蒸熟取出,不可去心,焙燥入药。得茯苓、枸杞、山药、白术良。今市肆一种石莲子, 如土石,味极苦涩,不知为何物,食之令人肠结。 【 】曰∶其根藕,其实莲。莲者,奇也。藕者,耦也。奇耦者,即坎离之中画。莲实 者,即坎中之满,能填离中之虚,故称补中。中即中黄,假实中之薏,以为种子。其中所 , 为资始资生之本,微而能着,固而愈强。故养益神气,百疾自除。菊耐霜,莲耐日,寒暑所 不能损者,岂患老之将至耶?然妙在薏,设修治去之,失却圣胎种子矣。 客曰∶经秋正黑,入水必沉,卤盐煎之能浮,生山海间者,百年不坏,食之能令发黑不 老者,何也?颐曰∶莲实一名水芝,盖钟天一之灵,以透发地二之德,见秋金之母,自然本 色毕露,入水而炎上一脉已断,全归水性,密藏不出,无复浮理,唯以卤盐之本族柔之,煎 熬之火力迫之,自然生气流动,不容终沉。若归宗于海者,必能久居其所,以北方之水液, 滋血之余,后天之坎精,润形之槁,宜其黑发不老也。客曰∶安靖上下君相火邪者,何也? 颐曰∶莲从藕根抽茎开华,以及结实,皆自下而上。实中之薏,包 根茎华叶,形复倒垂 ,自上而下,有归根潜伏之义。薏居中,为黄婆,能调伏心肾。又苦味能降,此为莲之心苗, 含水之灵液,结于炎夏。又秉火之正令,其安靖上下君相火邪,气味应尔。客曰∶本经主治 惟实,别录以藕节,止吐血、衄血、消瘀血、血闷者,何也?颐曰∶心主血脉,吐衄即血无 所主。脉无经纬,亦道路填塞,疆界失制,藕质脉络井然,窍穴玲彻,节则又为疆界之总制, 象形从治,则血有所主,错综经隧,仍无碍矣。 <目录>第一帙 <篇名>茯苓 内容:(本经上品) 从来相传,上有菟丝,下有茯苓,不知何所本。尝见菟丝随木萦绕茯苓,当不独只在松 下矣。又传松脂化茯苓,茯苓化琥珀,又不知何所本。世又重抱木者曰茯神,赤色者主利水, 又不知何所本。羽毛鳞介之长为四灵,故取形如鸟兽龟鳖者良,则苓宜作四灵长矣。以降地 之魄,待游天之魂,真真对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 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核】曰∶出太山山谷,及华山嵩山,郁州雍州诸处。生古松根下,下有茯苓,则松顶 盘结如盖。时有彤丝上荟,非新雨初霁,澄彻无风,不易现也。此即古松灵气,沦结成形, 如得气之全者,离其本体,故不抱根。如得气之微者,止能附结本根,故中心抱木。小者如 拳,大者如斗,外皮皱黑,内质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虚赤者不堪入药。又一种,即百 年大松,为人斩伐,枯折槎 ,虽枝叶不复上生,而精英之气,亦沦结成形,谓之茯苓拨。 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锥刺地,有则锥固不可拔,无则作声如瓮者,谓之茯苓窠,中有 白色蒙翳,蒸润其间,如蛛网然,尚属松气,将结成形者也。亦可人力为之,就斫伐松林, 根则听其自腐,取新苓之有白根者,名曰茯苓缆,截作寸许长,排种根旁,久之发香如马勃 ,则茯苓生矣。修治去皮,捣作细末,入水盆中频搅,浮者滤去之,此即赤膜也,误服令人 目盲,或瞳子细小。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酸物 。得甘草、防风、芍药、紫石英、麦门冬,共疗五藏。 【 】曰∶岁寒不凋,原具仙骨。虽经残斫。神灵勿伤,其精英不发于枝叶,而返旋生 气,吸伏于踵,所谓真人之息也。故茯取伏义,苓取龄义。又松木 天条达之气,反潜隐不 露,亦茯取伏义,苓取令义。二拟未确,聊备博采云尔。芳香清气,潜藏根底。对待忿戾浊 邪,冲逆胸胁。皓苓下居,彤丝上荟,对待忧愁怫逆,形诸颜面,摧残槎 ,俯就零落。对 待刀圭在心,有怀怨恨,珍重深邃。对待惊骇气上,镇定不动。对待恐惧悸忡,形质块磊, 气味清疏。对待晦滞立坚,心下结痛,神灵在躬。对待寒热外侮,幽静安闲。对待劳乱烦满, 渗泄就下。对待水寒逆肺,清闲平淡。对待口焦舌干,转旋气化。对待小便闭癃,吸元归踵。 对待游魂于天,恬澹虚无。对待神不内守,服气长生。对待饥渴夭龄,悉属象形,巽以入之 。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此其验也。 (嵩山记曰∶嵩山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采其实,可长 生。万松记曰∶夫松,木德之中正也,五德具焉。故其好生似仁。其后凋似义,其调理似礼, 其 <目录>第一帙 <篇名>柏实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惊悸,益气,除风湿痹,安五脏。久服令人肥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 轻身延年。 【核】曰∶处处有之,当以太山、陕州、宜州、乾陵者为胜。四季长青,叶叶侧生,枝 枝西向,有三种。一名丛柏,枝叶丛叠,今人呼为千头。一名浑柏,独叶丛茂,木心紫赤, 唯堪作香,皆不结实,不为药用。一名扁柏,木心微白,芳香清烈,作花细小,结实有角, 四裂子出,尖小介壳,霜后采取,中仁黄白,最多脂液。唯乾陵者,木理旋绕,宛若人物鸟 兽状,陆离可观。修治蒸熟去皮壳,捣作饼子,日干收用。 先人云∶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者,顺受金制以为用,乃能成其贞固而可久,故字从 白。干枝叶实,为用有别,实具全体,内含章美,故入五脏。叶如脉络,故治络不坚固而溃, 脉不摄溢而崩。枝则气倍于叶,故入肢节。干则气烈于枝,故主全身矣。圣惠方,以实治惊 痫,及大便青白色者,盖肝木受制,怒则乘其所胜,是以青白之色见于便,而惊从藏发,匪 实奚宜。 【 】曰∶柏芳香高洁,文彩陆离,即 天直上,谁能禁之。乃俯焉西向,以秉制所天, 可谓至德也已。巨擘乔木,作社稷栋梁。宜哉殷人以柏,其逆知后世之西向乎。味甘美,性 和平,对待肝木失制,发为惊骇悸忡,质坚固,气条达,驱除风湿成痹也。德润于身,安藏 乐道,耳目聪明,色泽长生矣。 (山书云∶木植三百六十,而松柏为之长。史记云∶松柏为百木长,而守宫闾。公羊注 云∶松,犹容也,想见其容貌而事之。柏,犹迫也。取亲而不远之义。故坛 丘墓多植之。 埤雅云∶柏,掬也。性坚致,有脂而香,故古人破为畅臼,用以捣郁。杂记云∶畅臼以掬, 杵以梧。广志云∶柏有续柏,有汁柏。崔实云∶七月收柏实。列仙传云∶赤松子好食柏实, 齿落更生。王修赋云∶既殊群而抗立,亦含真而挺正,岂春日之自芳,必霜下而为盛。烈风 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诗云∶泛彼柏舟,在彼中流。言柏非不可以为舟,特非柏之 所宜。故其姜守义,引以自况也。世以柏之指西,犹磁之指南也。先人云∶柏从白,即具秉 制为用象,抑木以金为魄欤。) <目录>第一帙 <篇名>云母 内容:(本经上品) 土即地气,沙更清疏,离本归根,生机尝在。各具偏胜兼色,为四时宜。青春、赤夏、 白秋、黑冬也。故云砂兼黄宜季夏,土磷石晶晶纯白无兼,为四时宜。亦可专宜秋。白云之 母,即水之母也。不曰云生足下,而曰云覆其上。即此可征,母字义深,心者得之。釜底燃 薪,而水出又足征矣。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安五脏,益子精,明目,轻身延 年。 【核】曰∶出太山、齐山、庐山、琅琊、北定,今云梦山、方台山,及江州、淳州、杭 越间亦有,生山石间。宜二月采,候云气所出之处,掘取无不大获。但掘时,忌作声也。小 者长三五寸,大者长五七尺。作片成层可析,光莹如水,白泽轻透者遂为贵。以沙土养之, 岁月生长。置千斤于一室中,云气尝起,向日观照,五采并具。阴地不见杂色也,多青者名 云英,多赤者名云珠,多白者名云液,多黑者名云母,但具青黄者名云砂,晶晶纯白者名磷 石,各以偏胜之色,为四时之宜。云砂宜季夏,磷石宜四时服也。纯黑者不堪服,令人淋沥 发疮根,即阳起石也。修治,设经妇人手把,便失灵异,每斤用甘草、地黄、小地胆草、紫 背天葵各一镒,干者细锉,生者取汁,置瓷锅中,次入云母,用天池水三镒,着火熬煮七日 夜,水火勿令失度,自然酿成碧玉色浆,沉于锅底,更以天池水猛投其中,随手频搅,有浮 起如蜗涎者,即掠去之。凡三度,澄定去水,更用沉香一两捣为末,以天池水五升,煮汁二 升,分作三度,淘澄其浆,晒干任用。主疗诸疾。抱朴子云∶或以桂葱水玉,化之为水;或 以消石,合置筒中,埋之为水;或以露于铁器中,原水熬之为水;或以蜜搜为酪;或以秋露 渍之百日,韦酿挺以为末;或以樗血、无颠草,合饵之,服至一年百疾除,三年反老还童, 云气尝覆其上;五年役使鬼神,飞行神仙。恶徐长卿。忌羊肉。畏蜿甲,及流水。泽泻为之 使。 【 】曰∶云母生云,故名云母。云中具雨露霜雪,是雨露霜雪,亦以云为母也。然云 之母曰云母,而云母之母曰高山。释典云∶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 则成水。盖其气 而为润湿,升腾而为炎上。故知水火之结高山,高山之育云母,云母之 生云气,云气之变雨露霜雪,虽乘化有异而体性不迁,更推润湿之水,皆从火蒸,诚交互发 生,递相为种者。客曰∶五行之理,水能克火,今云水从火出,不几矫乱乎。颐曰∶此宝明 生润,非有形相克制化之比也。若非火光上蒸,则就下之水,焉能含遍十方乎。经云∶肾苦 燥,急食辛以润之。相提而论,实与释典吻合,斯足征矣。客曰∶古人命名简约,何得故为 奇特。颐曰∶物体性情,若非意外寻求,比量推夺,便为句字所缚,客默然良久。 身皮死肌,此土实不灵,用升腾变幻之母,开锄顽颓,自能反活回鲜。土主肌肉,若风 木相乘者,培其根种,则侮土之风,不期自退。盖风云总归同类,即以同类之云逐之。风之 中者,自不能停,此亦从化之理矣。如在车船上者,畏风大动摇之状也。安五脏者,邪除则 元真通畅,五脏安和。益子精者,益子精之用。明目者,目乃水精所结,能行水上,故令目 明。轻身延年者,修炼佩服,骸如云化,以有形之物,和合气交之中,则日日更新,新新非 故。修治之法,当同龙骨,以回其灵,云性从龙也。 (云母生云,名云母。云具雨露霜雪,是雨露霜雪,为云之子为水矣。然则云,又宜号 水母。泽泻亦能行水上,令人明目,但多服反致目盲者,谓其泻泽上行,泽尽则竭故也。若 云母则从母发源,宁至有竭乎。) <目录>第一帙 <篇名>丹砂 内容:(本经上品) 本具烟雾气作画,自然神异。座中者,为君。朝护者,为臣。如此生成,宜作万灵主。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 不老。能化为汞。 【核】曰∶出符陵山谷,符陵涪州也,接巴郡之南,今不复采矣。出武陵、西川诸蛮夷 中者,通属巴地,谓之巴砂。苏颂曰∶近出辰州、宜州、阶州,而辰州者为最。生深山石崖 间,穴地数十丈,始见其苗,乃白石,曰朱砂床。砂生床上,大者如鸡卵,小者如榴子。状 若芙蓉,头似箭镞,连床者色黯而光明莹彻,碎之崭岩作墙壁,如云母石,成层可析者,辰 砂也。过此以往,皆淘土石中得之,无石者弥佳。宜州者,亦有大块,亦作墙壁,但罕类物 状,色亦深赤,为用不及辰砂,盖出土石间,非生石床故也。宜之邻地春州、融州亦有砂, 故其水尽赤。每烟雾郁蒸之气,作赤黄色,土人谓之朱砂瘴,能作瘴疠为人患也。阶州者但 可作画,不堪入药。雷 曰∶砂凡百等,有妙流沙,如拳许大,或重一镒,具十四面,面如 镜,遇阴沉烟雨即有红浆溢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 帝珠子许大,面有小星灿烂然。有神座砂、金座砂、玉座砂,不经丹灶,服之自延寿命。次 有白金砂、澄水砂、阴成砂、辰锦砂、芙蓉砂、平面砂、金星砂、马牙砂、神末砂、曹末砂、 豆瓣砂、石砂、块砂、溪砂、土砂等,不可一一细述也。宗 曰∶出蛮洞锦州界, 獠峒老 鸦井者,井深广数十丈,聚薪焚之,石壁迸裂处,即有小龛,中生石床如玉,床上结砂,光 明可鉴,砂洎床大者,重七八两,或十余两。张果云∶丹砂者,万灵之主,居南方,或赤龙 建号,或朱鸟为名。上品生辰、锦,中品生交、桂,下品生衡、邵,清浊体异,真伪不同。 辰、锦者,生白石床上,十二枚为一座,如未开莲花,光明耀日,座中大者为君,小者为臣, 四面朝护。又有紫灵砂,圆长似笋而红紫亦上品;又有如马牙光明者亦上品。白色若云母者 为中品。石片棱角,生青光者为下品。交、桂所出,但是座上,及打石得之,形似芙容者亦 入上品;颗粒通明者,为中品;片段不明者,为下品。衡、邵所出,虽是紫砂,得之沙石中 者,亦下品也。承曰∶金州、商州一种,色微黄,作土气。信州一种,形极大,光芒墙壁, 略类宜州所产。而有砒气,破之作生砒色。若入药用,见火杀人。庚辛玉册云∶柳州一种, 全似辰砂,块圆如皂角子,不入药用。出商、黔、宣、信四州者,内含毒瓦斯,及金银铜铅之 气,并不可用。设杂石末,及铁屑,与黑色名阴砂者,亦不堪用。时珍曰∶色不染纸者为旧 坑,色鲜染纸者为新坑。旧坑者佳,新坑者次之。 曰∶凡修治朱砂,静室焚香斋浴后,取 砂以香水浴过,拭干碎捣,更研三伏时。入瓷锅内,每砂一两,用甘草二两,紫背天葵、五 方草各一镒着砂上,以东流水煮三伏时,勿令水阙,去药,更以东流水淘净,熬干,又研如 粉,入水瓷瓶,用青芝草、山须草,各半两盖之,下十斤火 ,从巳至午方歇,候冷取出, 细研如尘。又法∶以绢袋盛砂,用荞麦灰淋汁,煮三伏时,取出,流水中浸洗,研粉飞晒。 又法∶同石胆、消石、和埋土中,可化为水。铁遇神砂,如泥似粉。先人云∶丹正一点,肾 间动气,水里阳生,义合日月。玄关之灵秘,如刹帝利种,尊重贵上,百灵呵护,非上品不 可服食。 又博议云∶人之肢体脏腑,血气营卫之,精神充御之。丹砂能养精神,则天君泰然,百 体从令矣。客曰∶只须丹砂一味,病莫不治,诸药俱可废矣。曰∶丹砂之力,能使精神凝聚。 凡从精神以致四体五脏百病者,得其因而百病良已,非百病皆可独以丹砂治也。设四体五脏 百病,波及精神者,或求其因而借用之亦可。客曰∶化汞之语,即升作水银否。曰∶此即关 尹子所谓炼精神而久生,以服久百体能如汞化,可以成液。玄门汞八两,铅半斤,正指内丹 耳。客曰∶丹砂养精神,人参安精神,有分别否?曰∶养有育义,安惟使之宁也。先人辨论 经文,详且尽矣,颐不更加详订。 【 】曰∶虚无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成两物;男女相为饮食,彼此各阙一半 故尔。丹家修炼戊巳,互交金木,干坎填离,复远圆相,惟丹砂色味性情,靡不吻合。色赤, 离也;气寒,坎也;伏汞,水也;固质,金也;甘平性味,土也;盖水中有金,火中有木, 方堪攒簇,所谓龙从火里得,金向水中求。假此外丹,滋培四大,而四大之内,中黄为戊巳, 精神即坎离,魂魄作金木,内外合成丹,婴儿方养育。 (博议重言精神,而概言魂魄意志, 语单拈太极,统具精神魂魄意志,一属先天,一 属后天法也。) <目录>第一帙 <篇名>菖蒲 内容:(本经上品) 昌,目光也。时云∶美目昌兮,此窍更切。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不 忘,不迷惑,延年。 【核】曰∶菖蒲,一名昌阳、尧韭、水剑草。运斗枢云∶玉衡星散为菖蒲。典术云∶尧 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生上雒石涧间,池州、戎州蛮谷中者亦佳,所在亦有。 月令云∶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喜生逆水,根茎络石,略 无少土,稍有泥滓,即便凋萎。叶心有脊如剑,四时长青,新旧相代。新者从茎端抽发,旧 者从茎末退去。一叶一节,节稀茎长,节密茎短,茎昂者茎端生叶,茎仆者节旁分枝,洁白 下生者为根,翠碧有节者为茎,有以根为须,茎为根者,因茎枝延蔓布石故尔。望夏作花黄 色、紫色者尤善。以茎瘦节密折之中心微赤,嚼之辛香少滓者,入药最良。以砂石栽之,旦 暮易水则易茂,春夏愈摘则愈细,叶仅长寸许,甚有短至一二分者,别有香苗、挺秀、金钱、 台蒲诸种甚奇。而香苗之最细者,曰虎须,尤可娱目。东坡云∶凡草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 附其根,唯石菖蒲,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不死。节叶转坚瘦,根 联系,忍冬淡泊,苍然几案,延年之功,信非虚语。神隐书云∶石菖蒲,置几案间,夜 坐诵读烟收其上,不致损目。或置星月下,每旦取叶尖珠露洗目,不月功能明目,久之白昼 可见星斗。修治,以铜刀刮去黄黑皮,及硬节,同嫩桑枝相拌蒸熟,日中曝干,勿得误用形 如竹鞭及色黑气臭味腥者。秦皮、秦艽为之使。恶地胆、麻黄。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 令人吐逆。 缪仲淳先生云∶阳精芳草,辛温四达,充百邪,散邪结,壅遏既彻,九窍应之而通。用 资宣道,臻乎太和。仙家服食,药之上品上生者也。先人云∶万物资生于阴,必资始于阳。 以阴感阳而盛,故曰昌阳。又云∶蒲性幽洁,不喜近人,不染尘垢,得其情性,长生长青。 苟失其所,立见凋痿。又云∶蒲叶皆偶,九节为奇,过不及,皆非中节。又云∶在阴在脉之 痹,乃湿乃风之因,咸能使之开发,设寒本专令,取效更捷。绍隆王先生云∶菖蒲得道种智, 不 【 】曰∶水土合和,抽为草木。唯菖蒲全得生阳之气,吮拔水液,盘络砂石,不假地 土之力,昌美溪浦之间,故名菖蒲。以治病之用言,当号昌阳。以发生之体言,当号阳昌。 痹者,闭塞不通,风寒湿三种,相合而成。咳逆上气者,此毫窍固拒,肺气壅遏,两相搏击, 以致喘咳。菖蒲味辛气温,宣通开发,使一身之气,起亟旋展,郁痹喘咳,当自舒矣。痹证 有五,菖蒲独宜脉痹。取象形从治,则易于分解。又观菖叶两岐,菖茎盘络,悉从中心透发, 故能开人心孔,而心孔为诸脉络之宗主,其挛结屈曲之状俨似之。背阳喜阴,臭之爽朗,当 补五脏之用,非补五脏之体,以用行则窍通也。明耳目者,通九窍之验。出音声,不忘,不 迷惑者,开心孔之验。蒲性幽洁,挺秀长生,故为延年之药。 (从茎中抽叶处,看破开心孔。又从茎枝盘结处,配合心主包络,即种种识症法,亦咸 从生成中体会来,不惟说破至理,并说破看法。) (染太祖后张氏,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惊谓侍者曰∶见否?曰∶ 不见。 <目录>第一帙 <篇名>赤箭 内容:(本经上品) 如此生成甚奇,天地生物亦不易矣。余乡宋大司马经略朝鲜,一时乏饷,萝中神授以物, 指画其处。觉而掘地,获物如芋如卵,煮食勇力倍,尝久未之识,核赤箭生成,始知即是天 麻耳。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核】曰∶赤箭,一名神草、赤芝、鬼督邮、定风草、独摇草、合离草。根名天麻,一 名离母。生陈仓川谷、雍州、太山少室诸处。春生苗,初出如芍药,独抽一茎,挺然直上, 高三四尺,茎中空,色正赤,贴茎杪之半,微有尖小红叶,四月梢头成穗,作花灰白,宛如 箭干,且有羽者,有风不动,无风自摇。结实如楝子,核有六棱,中仁如面,至秋不落,却 透空入茎中,还筒而下,潜生土内。根如芋,去根三五寸,有游子十二枚,环列如卫,皆有 细根如白发,虽相须,实不相连,但以气相属耳。大者重半斤,或五六两;皮色黄白,名曰 龙皮,肉即天麻也。本经名概根苗,后人分苗曰赤箭,根曰天麻,功力稍有同异故耳。与六 芝同类,力倍人参,故为仙家服食,药之上品上生者也。但不易得,世人所用,皆御风草根, 非赤箭也。御风茎叶,与赤箭相似,独茎色青斑,叶背黄白,兼有青点,随风动摇,子不还 筒,治疗稍合,补益大乖异矣。修治,宜锉置瓶中,每十两,用蒺藜子一镒,缓火炒焦,盖 于其上,绵纸三重,封系瓶口,从巳至未,取出蒺藜,再炒再盖,凡七遍。俟冷,净布拭去 汗气,竹片剖开,焙干捣用。 【 】曰∶赤阳箭刚,阳刚中正者也。力能独运,不为物移,故有风不动,无风自摇, 见刚之体能立,用能行也。其苗从根而干,虚中直达,符合少阳自下而上,从内而外,故增 益气力。其实从茎纳筒,环列象岁,符合太阴从外而内,自上而下,故长阴肥健。既类灵芝, 亦 故能杀鬼精除恶毒。乃若因风动摇,惊痫挛癖,尽属阴邪之证,唯刚能胜之。独恨土人以御 风相混,致真者遁世,悲哉。吾未见刚者。 <目录>第一帙 <篇名>薯蓣 内容:(本经上品) 肥遁则无不利。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 不饥延年。 【核】曰∶薯蓣,古名也。避唐代宗讳,改作薯药;又避宋英宗讳,改作山药。后世惟 名山药,不知薯蓣名矣。生嵩山山谷,及临朐、钟山、南康、蜀道、北都、四明、山东、江 南、怀庆诸处。入药野生者为胜。供馔,家种者为良。春生苗,蔓延篱落。紫茎绿叶。叶有 三尖,似白牵牛叶,更浓而光泽。五六月开花成穗,淡红色。结荚成簇,三棱合成,坚而无 仁。其子别结叶旁,状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黄,内肉清白,煮食甘滑。春冬采根,生 时掷地如粉,干则内实不虚,其色洁白如玉。青黑者不堪入药,种植甚易。截作薄片者亦生, 随所杵之窍而像之也。南中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 味更甘美,食之尤益于人,胜于家种者。江中闽中一种,根如姜、芋,皮紫,极大者重数斤。 煮食虽美,但气寒于北地者。修治勿用平田生二三纪者,须要山中生经十纪者。其皮赤,四 面有须者良。采得以铜刀刮去赤皮,洗去涎,蒸过,。曝干用。六芝为之使。恶甘遂。 【 】曰∶效所杵之窍以赋形,如预备署所,故称薯蓣。假微薄之种,充气沦结,建立 中央,故治伤中。以致虚羸,而为寒热邪气者,乃若益气力,长肌肉,即治伤中虚羸之验也。 而伤中之因,皆因阴气萎蘼。薯蓣入土便生,阴森肥遁,宁不强阴,且其赋形效窍,则有窍 处,宁不周到,虽假故物为胎,亦属气化所钟,是与六芝交相为使。 <目录>第一帙 <篇名>干地黄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疗折跌绝筋。久 服轻 【核】曰∶地黄,一名 ,名芑,名地髓。罗愿曰∶ 以沉下者为珍,故字从下。先人 云∶天玄而地黄,天上而地下,阳戊而阴巳,阳浮而阴沉,则地黄、地髓、 、芑之义,与 情性为用之方,可以想见。古取咸阳川泽,及渭城彭城,同州诸处,今唯怀庆者为上。诸处 随时兴废不同耳。江浙壤地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而力微,不及怀庆山产者,禀北方纯 阴,皮有磊 而力大也。古人种子,今唯种根。二月生苗,初生塌地,高者不及尺许,叶如 山白菜而毛涩,又似小芥叶而颇浓,中心皱纹如撮,茎上有细毛,梢头开花,如小筒子而色 红紫。亦有黄色白色者,结实作房如连翘,中子甚细而色沙褐。根如人指,长短粗细不尝, 甚有一枝重数两者。汁液最多,虽暴焙极燥,顷则转润。二月八月采者,未穷物性,八月残 叶犹在茎中,精气未尽归根。二月新苗已生,根中精气已滋于叶。不如正月九月,采者气全 也。种植甚易,入土即生,大宜肥壤,根肥多汁,法以土壤作坛,如浮屠数级,寸段莳灌, 根长滋盛也。但种植之后,其土便苦,次年止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土味 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入药也。作干地黄法,去皮,入柳木甑内,置瓷 锅上蒸之;蒸透取出,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犯铜铁器,恐令人肾消发白,男 损营,女损卫也。作熟地黄法,取肥大者三十斤,洗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