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幼科证治准绳 书名:幼科证治准绳 作者:王肯堂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幼科证治准绳》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5%B9%BC%E7%A7%91%E8%AF%81%E6%B2%BB%E5%87%86%E7%BB%B3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 吾独谓不然。夫幼小者,精神未受七情六欲之攻,脏腑未经八珍五味之渍,投之以药,易为见功,犹膏粱之变难穷, 而藜藿之腹易效也,何谓难乎。然古今辑是科书未有能善者,如《心鉴》之芜秽,《类萃》之粗略,《新书》则有古无 今,《百问》则挂一漏万,皆行于世,未足为幼科准绳也,故吾辑为是编,而麻痘一门尤加详焉。平生聚麻痘书百数 十家,率人所宝秘、千金不传者,然多猥陋,不足采择,益可以见世之无具眼矣。或曰,夫人之病,无论男女长 幼,未有能越五脏者也,子于它科不分五脏,而独幼科分之何居?曰正以精神未受七情六欲之攻,脏腑未经八珍五 味之渍,独有脏气虚实胜乘之病耳,粗工不能精究而臆指之曰,此为内伤,此为外感,此为痰,此为惊,此为热, 妄投汤丸,以去病为功,使轻者重,重者死,亦有不重不死,幸而得愈者,然已伤其真元,夭其天年矣,吾之独分五 脏,以此也。大中丞沈太素公,从大梁寄余俸金百,以助刻费,而是书稿适成,遂鸠工刻之,又 逾年,始竣,因序而识之,使后之人有考焉。时 \x万历三十五年在丁未夏五十又三日\x \x念西居士王肯堂宇泰甫书\x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钱氏论五脏所主 属性: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 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前(《纲目》作咬)牙多欠,气热则外生,气温则内生(《纲目》外生内生下,皆 有风字。)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 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 更当别虚实证,假如肺病又见肝证前牙多呵欠者易治,肝虚不能胜肺故也。若目直 大叫哭,项急顿闷者难治,盖肺久病则虚冷,肝强实而反胜肺也。视病之新久虚实, 虚则补母,实则泻子。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五脏病 属性: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 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急。肾病无精光,畏 明,体骨重。〔洁〕热则从心,寒则从肾,嗽而气上从肺,风从肝,泻从脾。假令 泻兼嗽又气上,乃脾肺病也,宜泻白、益黄散合而服之,脾苦湿,肺苦燥气上逆也。 其症见泻,又兼面色黄、肠鸣呦呦者宜服理中汤,泻而呕者宜服茯苓半夏汤,如泻 而渴、热多者宜服黄芩浓朴汤,不渴而热少者宜服白术浓朴汤。其他五脏若有兼症, 皆如此类推之。更详后论,四时推移用药。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五脏相胜 属性:肝病秋见(一作,日晡)肝胜肺也,肺怯不能胜肝,当补脾治肝,益脾者母能令子实 也,补脾、益黄散,治肝、泻青丸主之。肺病春见(一作,早辰)肺胜肝也,肝怯故受病, 当补肝肾治肺,补肝肾,地黄丸,治肺,泻白散主之。肝病见秋,木旺,肝胜肺 也,宜补肺泻肝,轻者肝病退,重者唇白而死。肺病见春,金旺,肺胜肝也,当泻 肺,轻者肺病退,重者目淡青、必发惊,更有赤者,当搐(海藏云∶为肝怯,故目淡青色也。)心 病见冬,火旺,心胜肾也,当补肾治心,轻者心病退,重者下窜不语,肾怯虚也。 肾病见夏,水胜火、肾胜心也,当泻肾,轻者肾病退,重者悸动当搐。脾病见四 旁,皆仿此治之,顺者易治,逆者难治,脾怯当面目赤黄。五脏相反,随证治之。 〔娄〕右五脏相胜,病随时令,乃钱氏扩充《内经》脏气法时论之旨,实发前人所未 发者也,假如肝病见于春及早晨,乃肝自病于本位也,今反见于秋及日晡肺之位, 知肺虚极,肝往胜之,故当补脾肺、泻肝也,余仿此。〔洁〕肝胜肺,则肝病身热 发搐,又见肺虚喘而气短,病见于申酉戌时是肝真强也,《内经》云∶受所制而不能 制,谓之真强,法当补脾肺而泻肝,导赤散、泻黄散主之。 刘宗浓云∶此皆五脏相胜,病机不离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者,盖小儿初生襁褓, 未有七情六欲,只是形体脆弱,血气未定,脏腑精神未完,所以有脏气虚实胜 乘之病,但世俗不审此理,往往遇是率指为外感内伤而用药,致枉死者多矣, 悲夫!钱氏论时有脱略,幸而洁古补之。今特参附,诚无穷之惠也。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洁古论五脏五邪相乘补泻大法 属性:五脏子母虚实,鬼贼微正,若不达旨意,不易得而入焉。在前者为实邪,子能 令母实,拒贼伤于母,其子又引母所克者妻、来相助,故曰实邪也。在后者为虚邪, 母引子之鬼贼至,由母能使子虚也,《内经》云∶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此之谓 也。妻来乘夫为微邪,夫来乘妻为贼邪,法当泻鬼补本脏。本脏自病为正邪,当虚 则补之,实则泻之,《内经》云∶滋苗者必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逆其根,伐其 本,则败其真矣。心主热,自病或大热,泻心汤主之,实则烦热,黄连泻心汤主之,虚 则惊悸,生犀散主之。肺乘心,微邪,喘而壮热,泻白散主之。肝乘心,虚邪,风 热,煎大羌活汤下大青丸主之。脾乘心,实邪,泄泻身热,泻黄散主之。肾乘 心,贼邪,恐怖恶寒,安神丸主之。肺主燥,自病则喘嗽,燥则润之,实则喘而气 盛,泻白散主之,虚则喘而少气,先益黄散、后阿胶散主之。心乘肺,贼邪,热而 喘嗽,先地黄丸、中导赤散、后阿胶散、主之。肝乘肺,微邪,恶风眩冒昏愦嗽, 羌活膏主之。肾乘肺,实邪,憎寒嗽清利,百部丸主之。脾乘肺,虚邪,体重吐 痰泄泻嗽,人参白术散主之。肝主风,自病则风搐拘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佐以酸苦,以辛散之,实则风搐力大,泻青丸主之,虚则风搐力小,地黄丸主之。 心乘肝,实邪,壮热而搐,利惊丸、凉惊丸主之。肺乘肝,贼邪,气盛则前伸呵欠 微搐,法当泻肺,先补本脏,补肝,地黄丸主之,泻肺,泻白散主之。脾乘肝,微 邪,多睡体重而搐,先当定搐,泻青丸主之,搐止再见后证,则别立法治之。肾乘 肝,虚邪,憎寒呵欠而搐,羌活膏主之。脾主湿,自病则泄泻多睡,体重昏倦,脾 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实则泄泻赤黄,睡不露睛,泻黄散主之,虚则泄泻色白,睡 露睛,白术散主之。肝乘脾,贼邪,风泻而呕,茯苓半夏汤主之。心乘脾,虚邪, 壮热体重而泻,羌活黄芩苍术甘草汤主之。肺乘脾,实邪,能食不大便而呕吐嗽, 煎槟榔大黄汤下葶苈丸。肾乘脾,微邪,恶寒泄泻,理中丸之类主之。肾主寒, 自病则足胫寒而逆,人之五脏,惟肾无实,小儿疮疹变黑陷,则是肾实,水克退心 火。心乘肾,微邪,内热不恶寒,桂枝汤主之。肺乘肾,虚邪,喘嗽皮涩寒,百 部丸主之。肝乘肾,实邪,拘急气搐身寒,理中丸主之。脾乘肾,贼邪,体重泄 泻身寒,理中丸主之。凡五脏虚弱,是自己正令不行,乃鬼贼之所克害,常补本脏 之正气,假令肺病喘嗽,时于初春见之,法当补肾,见于夏,救肺,见于秋,泻肺, 见于冬,补心、泻本脏,又名寒嗽。大抵五脏各至本位,即气盛不可更补,到所克 位,不可更泻。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五脏补泻法 属性:〔钱〕凡病先虚或已经下,有合下者,必先实其母,后泻其子也,假令肺虚而痰 实,此可下之证,先当益脾,后方泻肺也。泻青丸又名泻肝丸。钱氏谓肝无补法, 故无补肝药,王海藏以四物汤内加防风、羌活等分,为细末,炼蜜丸,名补肝丸。 又以泻青丸去栀子大黄,名镇肝丸,治肝虚。导赤散泻丙小肠。泻心汤泻丁心。 安神丸治心虚疳热、神思恍惚。海藏八物定志丸,补心正药。益黄散又名补脾散, 海藏云∶此剂补脾以燥湿。东垣云∶治胃中寒湿呕吐,腹痛泻利清白之圣药也。泻 黄散又名泻脾散,海藏云∶泻脾热。阿胶散又名补肺散,海藏云∶杏仁本泻肺,非 若人参、天门冬、麦门冬之类也。泻白散又名泻肺散,海藏云∶治肺热骨蒸自汗, 用此直泻之。栀子、黄芩亦泻肺,当以气血分之。地黄丸即金匮八味丸去桂附,海 藏云∶治肾虚解颅,即魃病也,治脉毛而虚。钱氏谓肾无泻法,故无泻肾药。 海藏泻肾丸治脉洪而实,即前地黄丸熟地改生地、去山茱萸是也,此治左手本部脉, 若右尺洪实,以凤随丹泻之。(详见五脏各门总论)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察色 属性:古称望而知之谓之神,而小儿医号为哑科,脉来驶疾,难于指下分明,尤以察 色为要,故首叙之。夫婴儿、惟察其面部必有五色,以知病源,人身五体,以头为 首,首中有面,面中有睛,睛中有神,神者目中光彩是也,隐显横冲,应位而见, 以应五脏。五色者青黄赤白黑,五脏之色,心赤、肝青、脾黄、肺白、肾黑,五脏 所主病证蕴于内,必形色见于外,故小儿有病先观其本部形色,以论其五行生克吉 凶,形色若不相应,然后听声切脉。 〔钱〕面上证∶左腮为肝。(合左手关位肝胆之分,应于风木,为初之气。)右腮为肺。(合右手寸脉肺 与大肠之分,应于燥金,为五之气。)额上为心。(合左手寸口心与小肠之分,应于君火,为二之气。)鼻为脾。 (合右手关脉脾胃之分,应于湿土,为四之气。)颏为肾。(合左手尺下肾与膀胱之分,应于寒水,为终之气。)赤者热 也,黄者积也,白者寒也,青黑者痛也,随证治之。《永类钤方》云∶青色者为惊 积不散,欲发风候。红赤色者为热,为痰积壅盛,惊悸烦躁增进。黄色者亦为热, 为食积症伤,欲作疳候,或作痞癖。若神思昏沉,其候潮热气粗困倦,或呕哕,或 泻痢。白色为寒,为肺气不利,大肠滑泄,欲作吐利。黑色者为痛,所传不烦, 变证即为逆候,荣卫失序,为疾危恶。《全婴方》云∶左颊属肝,东方之位,春见 微青者平,深青者病,白色者绝,赤色主身热拘急,肝热生风,青黑色主惊悸腹痛, 浅赤色主潮热夜间发、日中歇,唇红焦燥,脉必紧数。右颊属肺,西方之位居右, 秋见微白者平,深白者病,赤色者绝,浅色主潮热,或大便坚而气粗壅嗽,青白色 主咳嗽恶心,青色主风入肺,时时咳嗽,青黑色主惊风欲发,或肚疼盘肠内吊。额 上属心,南方之位,火性炎上故居上,夏见微赤者平,深赤者病,黑色者绝,赤色 主心经有风热,心躁惊悸,睡卧不安,青黑色主心中有邪,惊风腹疼,手足螈 而 啼叫,青黑甚主心腹疼,黄色主惊疳骨热渴,皮毛干燥,夜多盗汗,头发焦黄。 鼻上属脾,中央之位故居中,而四季见微黄者平,深黄者病,青色者绝,赤色主身 热不思乳食,深黄色主小便不通,鼻孔干燥,气粗鼻衄,夜间多哭,淡白色主泄泻 食不化,青色主吐乳,口鼻干燥,大小便不利。下颏属肾,北方之位,水性润下故 居下,冬见微黑者平,深黑者病,黄色者绝,赤色主膀胱与肾,为表里有热,则水 道不利,故小便癃闭。《永类钤方》肝部所主,睛中瞳人,内藏其神,外究五轮。 眶HT 属脾,热即生眵,两 总心,热痛如针;白属肺家,热赤生砂,黄属肝脏,昏 瞀翳障,中心瞳人,肾热不明,眼忽眨窜,发风发惊。心部所主,颧面脸颊,皆属 心位,黑即沉困,青即惊悸,赤心发风,白即疳气,虚黄卫积,浮肿气逆,心绝何 因,大叫数声,过关不叫,必作鸦声,加热惊 ,散热清心。脾部所主,唇口见 病,人中承浆,四围上下,合口脾乡,开口属心,心脾有热,唇裂舌疮,三焦积热, 唇红如血,深红重渴,鹅口慕口,木舌重舌,脾肺热就,口内喷臭,脾肾气寒,色 如死肝,大惊一吓,口干唇白,常时积惊,渐必传心,心气不足,令儿烦哭,何知 脾绝,指甲皆黑,目无神光,定难用药,五种撮口惊风,更恶不治证。肺部所 主,鼻准两孔,并连山根,大小二 ,肺部所存,鼻孔黑煤,即肺经焦,黑煤如墨, 肺经即绝,鼻中赤痒,疳盛蛔长,或泻白涕,脑寒困寐,或流清涕,伤风喜睡,肺 热鼻塞,因息吹得,或感风寒,亦闭关隔,鼻烂即疳,鼻臭积热。肾部所主,耳穴 之前,名曰耳花,耳孩名轮,轮里名廓,轮廓焦黑,肾家虚热,其黑如炭,肾绝死 旦,耳门生疮,卫积非常,耳中脓出,肾热疳极,臭名 耳,脓汁不止,疮痒如烈, 其候虚热,忽听不聪,心肾气壅,常作哄哄,热气上攻,或如虫刮,荣虚卫热,耳 轮如冰(更看耳后有红丝。)麻痘相侵,耳叶红热,伤寒是则,热极内痛,肿气相攻,清心 凉膈,关窍通塞,儿孩两肾,常虚无病,切莫攻击,补更无益。〔洁〕肝病面白。肺 病面赤。脾病面青。肾病面黄。心病面黑。若肝病惊搐,而又加面白痰涎喘急 之类,此皆难治,余仿此推之。假令春分前,风寒也,宜用地黄、羌活、防风,或 地黄丸及泻青丸相间服之。春分后,风热也,宜用羌活、防风、黄芩,或泻青丸、 导赤散下之。立夏后,热也,宜用三黄丸、导赤散。夏至后,湿热也,宜用导赤散、 泻黄散、合而服之,或黄芩、人参、木香之类。秋分后用泻白散。立冬后用地黄丸 主之,谓肾不受泻也。〔薛〕青主惊积不散欲发风候,红主痰积惊悸,黄者食积症 伤欲作疳癖,白主泄泻水谷更欲作吐,黑主脏腑欲绝。印堂,青主初患惊泻,红主 大惊夜啼,黑主客忤。山根,青主二次惊泻后发躁,黑黄甚者死。年寿,平陷 主夭,青主发热生惊,黑主利死,红主躁死,微黄曰平,黄甚曰霍乱。承浆,青 主食时被惊,黄主吐逆,亦主血利,黑主惊风。面眼黑睛黄主有热,白睛黄 主食积疳,白睛青主惊风,黑睛黄主伤寒。眉上,青吉,忽红主烦躁夜啼, 黄主霍乱,久病红者死。风气二池,青主风候,紫主吐逆或发热,黄主吐逆,赤 主烦躁夜啼。两颧,赤主肺有客热。两太阳,青主二次受惊,青自太阳入耳者 死,红主血淋。两脸,青主客忤,黄主痰溢,赤主风热。两颊,赤主伤寒。两 颐,青主吐虫。两金匮,青主第三次惊风。黑绕口二日死。青连目入耳七日死。 两风门,红主风热,黑主疝,青主水惊。黑从眉入耳即日死,唇黑不食者死。面 青眼青肝病。面赤心病。面白肺病。面黄脾病。面黑肾病。额间,赤色主心经有热, 烦躁惊悸,若饮水或叫哭,属本经实热,用泻心散以清心火。微赤困卧惊悸,热 渴饮汤属虚热,用秘旨安神丸以生心血。青黑主惊风腹痛,或螈 啼叫,用五味 异功散加木香、柴胡、钓藤钩,补脾肝。青黑主心腹作痛,此寒水乘心,用益黄 散。微黄主惊疳,用安神丸。左脸,青或兼赤,主肝经风热,项强顿闷,目札螈 ,用柴胡清肝散。色微赤,倏热切牙属虚热,用地黄丸。青黑主肝克脾而惊搐腹 痛,用六君子加姜桂。微赤主潮热血虚心躁,先用秘旨安神丸,次用地黄丸。右 脸,赤主风邪,气粗咳嗽,发热饮水为实热,用泻白散,若哽气出气,唇白气短属 虚热,用五味异功散,若脾热所传,用清胃散,心火所刑,用人参平肺散。淡赤主 潮热心躁或大便坚秘,用《宣明》柴胡饮子以疏导,如潮热未止,更用钓藤饮以清 肝。色青白主咳嗽恶心,先用惺惺散解表邪,健脾土,更以六君子汤调补中气。 色青黑主惊风腹痛,盘肠内钓,用六君、钓藤钩平肝补脾。鼻,微黄为平。 赤主脾胃实热,身热饮水、乳食如常,用泻黄散清热理脾。微赤主脾经虚热,身 凉饮汤,乳食少思,用五味异功散补中健脾。色深黄主小便不通,鼻中干燥,气 粗衄血,乃脾热传于肺肾,先用《济生》犀角地黄汤,后用地黄丸。色淡白乃脾虚 泄泻,乳食不化,用六君子汤调补中气。青色主脾土虚寒,肝木所胜,用五味异功 散加木香、炮姜温中平肝。黑为死候。颏间,色赤主肾与膀胱气滞热结,而小便 不通,用五苓散以分利。鼻准微黄,兼右腮微赤,乃脾肺燥热不能化生肾水,用黄 芩清肺饮。膀胱阴虚阳无所生,用滋肾丸。若颏间微赤,乃膀胱阳虚阴无所化,用 六味地黄丸。若小腹胀满,或阴囊肿胀,属阴虚湿热壅滞,用六味丸加车前、牛膝。 脾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者亦用前药。其小便赤色,久而尿血,亦属肝肾气虚有热, 用六味地黄丸,如不应,则用补中益气汤益脾肺、生肝肾。若小便后出白津,或茎 中作痛,属肝经湿热,先用龙胆泻肝汤,后用六味地黄丸。印堂,青黑主腹痛夜 啼,此脾气虚寒也,脾为至阴,故夜间腹痛而啼,用钓藤饮。色淡白主泄泻乳食不 化,属脾气虚弱,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人中,黄主伤乳胃逆。青主下利乳食不 化,嗳气酸腐,此脾虚停滞,先用大安丸消食,后用异功散健脾。黑主蛔虫咬痛。 唇,色白主吐涎呕逆,或吐血便血,乃脾气虚弱,不能摄涎统血归源,急用六君子 汤。色赤干燥而皱者,主脾经热渴,大便不通,烦热不寐,先以清胃散治其热,次 以四君、黄连、山栀调其脾。黄主食积泄泻,乳食不化,以六君子汤健脾。色赤 兼白主衄血,乃脾肺虚热,不能摄血归源,用《圣济》犀角地黄汤清热补血,用四 君子汤以补脾气,如久不应,用麦门冬散或人参安胃散。口畔,色黄主脾经积热, 用清胃散,久病用四味肥儿丸以治疳热。唇口抽动主惊热不安,用异功散加山栀、 钓藤钩、补脾平肝。若口流涎唇色紫,乃脾气虚寒,用异功散加炮姜、木香。若腹 中痛口吐涎,乃虫作痛,先用芜荑散,后用调中丸。不吐涎是积痛也,用异功散。 手足厥冷用理中汤加乌梅温补中气,而痛自止。或吐后或大便去后而痛止者,先用 下积丸,后用异功散。白,主失血死。青,主惊风死。黑色绕口者,不治。耳后 微赤,此少阳经风热,用柴胡饮子清肝生血。微黄,主睡中惊悸切牙,用四君子加 芎、归、升麻、以调理脾气。耳干燥,主骨疳蒸热,作渴盗汗,用地黄丸。若小便 后出白津,或玉茎痒痛,属肝经湿热,先用龙胆泻肝汤,后用地黄丸。若禀赋肾气 不足,或早近女色,致小便涩滞,或作痛如淋者,急用地黄丸、补中益气汤滋其 化源。或大小便去后、谷道牵痛者,其虚尤甚,用前丸加牛膝、车前、肉桂。如手 足逆冷,或畏寒少食,阳气虚寒也,急加附子,多可得生。大抵多因禀赋脏气不平, 或乳食寒暑失节,或妊娠、乳母、饮食起居六淫七情所致,若初病元气无亏,乳食 如常,发热壮热,二便秘结,作渴饮水,睡不露睛者,悉属形病俱实,当治邪 气。若病久元气已亏,食少发热,口干饮汤,呕吐泄泻,肢体畏寒而露睛者,悉属 形病俱虚,当补正气。更宜审胎气之虚实,脏腑之相胜而治之,庶无误矣。 〔钱〕目内证∶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青 者,肝热,泻青丸主之。浅淡者补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无精光者,肾 虚,地黄丸主之。如见面目浮肿,主久咳嗽,乃脾受疳积也。 凡小儿唇白,主吐涎呕逆,吐血便血。唇红,渴饮烦躁,如久渴泻唇红者,是 虚证也,不可用凉药。唇黄,主脾受积后发肿。唇口紫及吐涎者,主虫痛。不吐涎 者是积痛。唇口四畔黄如橘,主口臭,乃脾之积热也。唇青,主血虚脾寒,为冷所 乘,盖唇主脾土,木来克土,知脾弱不能食也。 凡小儿舌干、舌白、舌燥、舌胎、舌黄、舌赤肿,皆主大便不通,或通利,必 色焦黄。如舌裂、舌上芒刺、舌上出血,皆热极阳毒也。舌上生疮,心脾有热。舌 卷,主惊。久患泻利,舌黑必润,不可认为热,盖久病上焦虚热故也。久泻痢舌黑 者,必死。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听声 属性:重实声 重实雄声体热为,三焦气壅在心脾,伤风咳嗽喉咽痛,结涩肠中粪 出迟。 悲焦声 声悲焦有燥,恐怖欲生风,重浊声沉静,疳攻必耳聋。 啼哭声 但哭无啼只是惊,多啼不哭痛分明,声轻颤嗄风痫病,速缓声频吐泻成。 HT 煎声 HT 煎烦躁病难安,燥促声音为感寒,语短气微尿主涩,长迟声细痢多般。 迟缓声 语短声迟缓,肠鸣泄泻频,嗄声多不响,风热肺家因。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脉法 属性:候儿脉,当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为平和,八九至为发热,五至为内寒。 脉弦为风痫,沉缓为伤食,促急为虚惊,弦急为气不和,沉细为冷,浮为风,大小 不匀为恶候、为鬼祟,浮大数为风、为热,伏结为物聚,单细为疳劳。凡腹痛,多 喘呕而脉洪者为有虫,沉而迟、潮热者胃寒也,温之则愈。诀曰∶小儿脉紧风痫候, 沉缓食伤多呕吐,弦急因知气不和,急促急惊神不守,冷则沉细风则浮,牢实大便 应秘久,腹痛之候紧而弦,脉乱不治安可救,变蒸之时脉必乱,不治自然无过缪, 单细疳劳洪有虫,大小不匀为恶候,脉沉而迟有潮热,此必胃寒来内冠,泻利脉大 不可医,仔细酌量宜审究。(云岐子云∶未及五岁、不可视听者,未可别脉,五岁以上, 方可以脉别浮沉迟数。按∶钱氏论,又不拘五岁上下也。) 脉应杂病∶ 诸数脉 为热,属腑。 诸迟脉 为冷,属脏。 阳数脉 主吐逆,不吐必发热。 阴微脉 主泄泻,不泻必盗汗。 沉数脉 寒热,寒多热少,亦主骨蒸热。 紧数脉 寒热,热多寒少,又主骨热,急则惊痫。 沉紧脉 心腹痛,短数同,亦主咳嗽。 沉细脉 乳食不化,亦主腹痛下痢。 沉伏脉 为积聚,亦主霍乱。 微缓脉 乳不化,泄泻,沉缓亦同。 微涩脉 螈 筋挛。 微急脉 寒热唾血。 浮滑脉 宿食不消,亦主咳嗽。 浮紧脉 疳气耳聋。 浮弦脉 头疼身热。 紧滑脉 吐血恶。 心脉急数 惊痫。不惊者疳淋。 肝脉急甚 颠痫风痫,痰涎流液。 肺脉浮实 鼻塞,并大小便不通。 关脉紧滑 主蛔虫,尺脉沉,亦主蛔。 尺脉微细 溏泄冷痢,乳食不化。 尺脉微涩 便血,无血者必盗汗。 脉过寸口入鱼际 主遗尿。 审脉逆顺∶ 惊搐脉 浮数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夜啼脉 微小顺,洪大逆,身冷逆。 心腹痛 沉细顺,浮大逆,身温顺,肢冷逆。 伤寒脉 洪弦顺,沉细逆,浮大顺,微伏逆。 汗后脉 沉细顺,洪紧逆,困睡顺,狂躁逆。 温病脉 洪大顺,沉细逆,身热顺,腹痛逆。 咳嗽脉 滑浮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霍乱脉 浮洪顺,迟微逆,身温顺,肢冷逆。 吐 脉 浮大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泄泻脉 缓小顺,浮大逆,身温顺,肢冷逆。 诸痢脉 沉细顺,浮大逆,身温顺,肢冷逆。 诸渴脉 洪数顺,微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诸肿脉 浮大顺,沉细逆,脏实顺,肠泄逆。 腹胀脉 浮大顺,虚小逆,脏实顺,泄泻逆。 痰喘脉 滑大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寒热脉 紧数顺,沉细逆,倦怠顺,强直逆。 疳劳脉 紧数顺,沉细逆,脏实顺,脾泄逆。 虫痛脉 紧滑顺,浮大逆,身温顺,唇青逆。 诸失血 沉细顺,浮数逆,身温顺,发热逆。 中恶腹胀 紧细顺,浮大逆,身热顺,身冷逆。 黄胆脉 浮大顺,沉细逆,腹宽顺,泄泻逆。 火瘅脉 浮洪顺,沉细逆,身热顺,身冷逆。 钱仲阳云∶小儿之脉,气不和则弦急,伤食则沉缓,虚惊则促急,风则浮,冷 则沉细,脉乱者不治。《水镜诀》云∶阴阳运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窍四肢,乃生 五脏六腑,部分既别,逆顺难明,若凭寸口之浮沉,必乃横亡于孩子,须明虎口, 辨别三关,消详用药,始无差误。未至三岁,看虎口食指第一节名风关,脉初见易 治,第二节名气关,脉见病深难治,第三节名命关,脉见死不治。三关青是四足惊, 赤是水惊,黑是人惊,紫色泻利,黄色雷惊。三关通度,是极惊之症,必死。或青 或红、有纹如线一直者,是乳食伤脾,必发惊热。左右一样者,是惊与积齐发。有 三条、或散,是肺生风痰,或似 声。有赤,是伤寒及嗽。如红火,是泻。红黑 相兼,主下痢,青多白痢,红多赤痢,紫色相兼、加渴。虎口脉纹乱,主胃气不和。 青是惊与积。青黑发慢惊。脉入掌,乃内钓。指纹曲里、风盛,弯外、食积。此论 三岁以上之法。若三岁以下,更用一指按高骨,乃分三关,定其息数,呼吸八至为 平脉,九至不安,十至危困。浮主风。沉迟主虚冷。实主有热。紧主癫痫。洪主热 盛。沉缓主虚泻。微迟有积有虫。迟涩主胃脘不和。沉主乳食难化。沉细主乳食停 滞。紧弦主腹中热痛。牢实主大便秘。沉而数者,骨中有热。弦长是肝膈有风。紧 数乃惊风为患,四肢掣颤。浮洪乃胃口有热。沉紧主腹痛有寒。虚濡者有气,又主 慢惊。芤主大便利血。四岁以下用一指衮转寻三部,以关为准,七八岁移指少许, 九岁次第根据三关部位寻取,十一十二岁亦同,十四十五岁根据大方脉部位诊视。 凡看脉,先定浮沉迟数,阴阳冷热,沉迟为阴,浮数为阳。更兼看部位,青主惊风, 白主虚泻,赤主痰热,黑色病甚,黄主脾疳。以此相参,察病治疗,庶无误矣。《全 幼心鉴》云∶小儿半岁之际有病,当于额前、眉端、发际之间,以名中食三指曲 按之,儿头在左举右手,在右举左手,食指为上,中指为中,名指为下,三指俱热 主感风邪,鼻塞气粗,发热咳嗽。若三指俱冷,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发热吐泻。 若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中二指热,主夹惊之疾。食指热,主胸满食滞。又 当参辨脉形主之。流珠形,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烦躁啼哭,用助 胃膏消饮食,分阴阳,若食消而病仍作,用香砂助胃膏以补脾胃。环珠形,主脾虚 停食,胸膈胀满,烦渴发热,用五味异功散加山楂、枳实健脾消食,后用六君子 汤调养中气。长珠形,主脾伤饮食积滞,肚腹作痛,寒热不食,先用大安丸消其积 滞,次以异功散健其脾气。来蛇形,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此疳邪内 作,先用四味肥儿丸治疳,后用四君子汤补脾。去蛇形,主脾虚食积,吐泻烦渴, 气短喘急,不食困睡,先用六君子汤加枳实健脾消积,次以七味白术散调补胃气。 弓反里形,主感冒寒邪,哽气出气,惊悸倦怠,四肢稍冷,小便赤色,咳嗽吐涎, 先用惺惺散助胃气,祛外邪,后以五味异功散加茯苓、当归养心血、助胃气,若外 邪既解,而惊悸指冷,脾气受伤也,宜用七味白术散补之,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 者难治,脾虚甚故也。弓反外形,主痰热心神恍惚,夹惊夹食,风痫痰盛,先以天 麻防风丸祛外邪,又用五味异功散调中气。枪形,主风热生痰发搐,先用抱龙丸, 如未应,用牛黄清心丸,若传于脾肺,或过用风痰之药而见一切诸症者,专调补脾 胃。鱼骨形,主惊痰发热,先用抱龙丸治之,如未应,属肝火实热,少用抑青丸以 清肝,随用六味丸以补肝,或发热少食,或痰盛发搐,乃肝木克脾土,用六君子汤 加柴胡补脾土以制肝木。水字形,主惊风食积,胸膈烦躁,顿闷少食,或夜啼痰 盛,口噤搐搦,此脾胃虚弱,饮食积滞而木克土也,先用大安丸消导饮食,次以六 君、钓藤钩、补中清肝,若已服消食化痰等剂而病不愈者,用四君、升麻、柴胡、 钓藤钩升补脾气、平制肝木。针形,主心肝热极生风,惊悸顿闷,困倦不食,痰盛 搐搦,先用抱龙丸祛风化痰,次用六君子加钓藤钩平肝实脾。透关射指形,主惊风 痰热,聚于胸膈,乃脾肺亏损,痰邪乘聚,先用牛黄清心丸清脾肺、化痰涎,次用 六君子汤加桔梗、山药补脾土、益肺金。透关射甲形,主惊风肝木克制脾土之败 症,急用六君、木香、钓藤钩、官桂温补脾土,未应,即加附子以回阳气,多得 生者。尝闻古人云∶小儿为芽儿,如草之芽,水之沤,盖因脏腑脆嫩,口不能言, 最难投剂,当首察面色而知其所属,次验虎口以辨其所因,实为治法之简要也。 \r虎口三关脉纹\p03-b44a1.bmp\r \r十三指形\p03-b44a2.bmp\r 流珠只一点红色。环珠差大。长珠圆长。以上非谓圈子,总皆红脉贯气之如此。 来蛇即是长珠,散一头大,一头尖。去蛇亦如此,分上下朝,故曰来去。角弓反张, 向里为顺,向外为逆。枪形,直上。鱼骨,分开。水字,即三脉并行。针形,即过 关一二粒米许。射甲,命脉向外。透指,命脉曲里。虽然,余常治之亦有不专执其 形脉而投剂者,盖但有是症,即服是药,而亦多验。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死证 属性:凡小儿囟肿囟陷,汗出不流,如珠如油,舒舌退场门,舌肿发惊,泻黑黯血,发 直如麻,皮肤无血色,此心绝也,并壬癸曰死。病重啼哭无泪,及病不哭下泪,爪 甲青黑,眼深如陷,舌卷囊缩,发搐目斜,连唇口动,手如抱头之状或脚面直,《素 问》云∶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绝也,并庚卒日死。人中满,人中黑,唇缩反 张,唇焦枯燥,唇干紫黑,唇不盖齿,血肿尿血,舌缩或卷,鼻孔开张,齿禁冷涎 如油,嘬口如囊,面如土色,四肢逆冷如湿石之状,吃乳不收,泻粪赤黑,脾绝也, 并甲乙日死。有热咽汤水并药食喉中鸣,是胃脆直不能荫肺,此证医书少有,盖累 曾试之有验,并死不治。目直青鲜,气喘不回,吃食噎嗽,痰涎塞口,喉中鸣响, 鼻塞不通,鼻干黑燥,肺胀胃膈,头汗四肢冷,此肺绝也,并丙丁日死。面黑神 昏,眼黑眼肿,目无光彩,耳叶青黄焦枯,疳牙齿落,发疏黄燥,皮肤黑燥,惊风 咬乳,戛齿泄屁,黑色绕口,此肾绝也,并戊己日死。 小儿死证十五候 眼上赤脉下贯瞳人,囟门肿起,兼及作坑,鼻干黑燥,肚大 青筋,目多直视,睹不转睛,指甲黑色,忽作鸦声,虚舌退场门,啮齿咬人鱼口,气 急啼不作声,蛔虫既出,必是死形,用药速救,十无一生。小儿病困,汗出如珠, 着身不流者死。小儿病,其头发皆上逆者必死。小儿病而囟陷,其口唇干,目皮 反,口中气出冷,手足四垂,其卧如缚,掌中冷,皆不治。小儿中风热,喘鸣肩 息,脉缓则生,急则死。小儿痢疾,脉浮大而腹痛者必死。乳子病热,脉悬小, 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襁褓 属性:《千金》论云∶小儿,用父故絮着衣,女用母故衣,勿使新绵,切不可过浓,恐 令儿壮热,生疮发痫,皆自此始。巢氏云∶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 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日,则令肌肤脆软,便易伤损。婴儿若常 藏在帏幕之内,重衣温暖,譬如阴地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任风寒。婴儿皆当以 故絮着衣,莫用新绵也。天气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抱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令 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婴儿又当习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 不可以春夏卒减其衣,则令儿中风寒。婴儿冬月但当着夹衣及衲衣之类,极寒即渐 加以旧绵,人家多爱子,乃以绵衣过浓,适所以为害也。已婴儿又当消息无令汗出, 汗出则致虚损,便受风寒,昼夜寤寐,皆当戒之。初生儿出月,必须人襁褓,襁褓 之道,必须得宜,如春夏之月,乃万物生长之时,宜教令地卧,使之不逆生长之气, 如秋冬之月,乃万物收藏之时,宜就温暖之处,使之不逆收藏之气,然后血凝气和, 则百病无自而入矣。丹溪曰∶人生十六岁以前,血气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 惟阴常不足,养之之道,不可不谨。童子不衣裘帛,煎哲格言具在人耳,裳、下体 之服,帛,温暖甚于布者也,裘皮服,温软甚于帛者也,盖下体主阴,得寒凉则阴 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是以下体不与绵绢夹浓温暖之服,恐妨阴气,实为确论。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乳哺 属性:汤氏曰∶小儿乳哺,须要得法,乳者、你也,哺者、食也,乳后不得便与食, 哺后不得便与乳,小儿脾胃怯弱,乳食相并,难以克化,周岁以上,必成乳癖食癖, 于腹中作疼作热,疳病从此起也。丹溪曰∶血气俱盛,食物易消,故食无时,然肠 胃尚脆而窄,若稠粘干硬,酸咸甜辣,一切鱼肉,水果,湿面,烧炙煨炒,俱是发 热难化之物,皆宜禁绝,只与熟菜白粥,非惟无病,且不纵口,可以养德,此外, 生栗味咸,干柿性凉,可为长阴之助,然栗太补,柿太涩,俱为难化,亦宜少与, 妇人无知,惟务姑息,畏其啼哭,无所不与,积成痼疾,虽悔何及,所以富贵骄养, 有子多病,迨至成人,筋骨柔弱,有食则不能忌口以自养,居丧则不能食素以尽礼, 小节不谨,大义亦亏,可不慎欤。至于乳母,尤宜谨节,饮食下咽,乳汁便通,情 欲中动,乳脉便应,病气到乳,汁必凝滞,儿得此乳,疾病立至,不吐则泻,不疮 则热,或为口糜,或为惊搐,或为夜啼,或为腹痛,病之初来,其溺必少,便须询 问,随证治母,母安亦安,可消息于未形也。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乳儿法 属性:凡乳母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血气所生,宜戒喜怒,一切禁忌,不用 狐臭、瘿 、气嗽病者,及身体疥癣,头疮发少,紧唇耳聋,音哑 鼻,痫病等, 方可乳儿。夏中盛热时,乳母浴后,或儿啼,不可与你,能使儿成胃毒,秋成赤白 痢,浴后可令定息,良久,热燥乳之,故无患也。聂氏曰∶盛啼,不可食乳,恐气 逆不顺,聚而为 ,亦能成惊风也。《千金》论曰∶凡乳儿不可过饱,饱则溢 而成呕吐,若乳来多猛,取出、 后再乳,切须乳时,合先令捏去宿热乳,然后乳 之,如乳母欲卧寐,当以臂枕之,令乳与儿头平,母欲睡着时,即夺其乳,恐其不 知饱足,亦成呕吐,父母交合之间,儿卧于侧,或惊起,不可乳儿,盖气乱未定, 必能杀儿也。巢氏云∶小儿啼未定,气息不调,母不可以乳饮,盖恐乳不得下,停 滞胸膈,则为呕吐也。《颅囟经》曰∶夏不去热乳,令儿呕吐,冬不去寒乳,令儿 泄泻复痢,尤不可不谨。夜间乳儿,母起身坐,抱儿喂之。每清早欲饮乳, 皆须捏去宿乳。乳汁勿投于地,虫蚁食之,令乳无汁,可沃东壁上佳。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乳令儿病证 属性:喜乳,涎喘生惊。(孙兆云∶令儿上气、颠狂,亦令儿生痰喘息,或生惊。)怒乳,疝气腹 胀。(《千金翼》云∶怒乳令儿疝气。扁鹊云∶女子则腹胀。)寒乳,你片不化。(《史记·华佗论》云∶乳气寒虚 冷,令故便青而啼。《千金翼》云∶令儿咳嗽。)热乳,面黄不食。(《千金翼》云∶令儿 呕吐。张氏云∶热乳伤损肺气,令儿龟胸。)气乳,吐泻腹胀。(《宝鉴》云∶令儿面黄白,乳哺减少,夜啼, 乳。)病 乳,能生诸疾。(令儿黄瘦、骨蒸、盗汗、 煎、夜哭。孙氏云∶病乳则致虚羸及生诸疾。)壅乳,吐 逆生痰。(《灵秘》云∶壅乳成痰涎、涎壅生惊,《宝鉴》云∶∶壅乳成奶癖,又吐逆生痰) 乳,腹急藏冷。(《宝鉴》 云∶腹急而泻,胸行皆热,夜啼肌瘦,一如积块。)醉乳,恍惚多惊。(《千金翼》云∶令小儿热,腹急痛。扁鹊云∶醉淫 随乱, 乳儿恍惚多惊。)淫乳,必发惊痫。(《宝鉴》云∶乳母淫佚,情乱乳儿,令吐泻身热,啼叫如鸦,不治)以上 乳,急欲乳儿,能生诸病,不可不忌也。凡喜怒气乱未定,乳儿则成吐泻腹痛,疳黄不食,寒热壅积不 散,乳儿则成痰癖涎嗽,肺胀龟胸。醉淫喘乳,多发惊痫,《圣惠方》云∶醉淫喘 乳,能杀小儿。《圣济经》论∶乳者,夏不欲热,热则致吐逆。冬不欲寒,寒则致下 痢。母不欲怒,怒则令上气颠狂。母不欲醉,醉则令身热腹满。母方吐下而乳,则 致虚羸。母有积热而乳,则变黄不能食。新房而乳,则瘦悴交胫不能行。大抵乳食 不便,则生疾病。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哺儿法 属性:《肘后》云∶儿初生三日,应开腹助谷神,碎米浓作饮如乳酪,与儿大豆许,数令 咽之,频与三豆许,三七日,可哺。《千金》云∶儿哺早,不胜谷气,令头面体生 疮,愈而复发,又 弱难养,三十日后,虽哺勿多,不嗜食,强与之,不消,复生 病。哺乳不进,腹有痰癖,四物紫丸微下之,节哺数日,自愈。《宝鉴》云∶儿五 十日,可哺如枣核,百日,弹丸,早晚二哺。莫抱檐下澡浴,当风解衣。哭未断而 乳,冒冷而哺,又不可在神佛驴马畔、各房异户之亲、诸色物器并不可触犯之,害 子性为惊痫。经云∶三岁未满,勿食鸡肉,子腹生虫。钱乙云∶儿多因爱惜过当, 三两岁犹未饮食,致脾胃虚弱,平生多病,半年后宜煎陈米稀粥、粥面,时时与之, 十月后渐与稠粥烂饮,以助中气,自然易养少病,惟忌生冷油腻甜物等。《外台·崔 氏》初哺儿法,以平、定、成日,丑、寅、辰、巳、酉日,大吉。男忌戊、巳日, 女忌丙、丁日。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断乳法 属性:小儿年至四五岁当断乳,而不肯断者,宜用画眉膏断乳之道,方可渐与肉食, 则无疳癖之患。 \x画眉膏\x 山栀(参个,烧存性) 雄黄(少) 朱砂 上为极细末,入生麻油、轻粉各少许调匀。候儿睡着,浓抹于两眉上,醒来便 不食乳。未效,再用,加黄丹一钱。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证治通论 <篇名>杂将护法 属性:万全论田妇护儿,绝无他疾,譬之草木生于深山大泽,容易合抱,至于异果奇 材,纵加培养,间有不秀实者,岂贵贱异哉!儿数见风日,即血凝气刚,肌肉硬密, 堪耐风寒,以田舍儿较之相似。田氏曰∶大凡小儿过暖生热,热极生风,提抱生 痈,喂饲生癖,最宜慎之。张涣曰∶乳母须每日三时摸儿项后风池,若壮热者,即 须熨之,使微汗即愈。谚云∶戒养小儿,谨护风池。风池在颈项筋两辕之边,有病 乃治之,疾微,切不可妄针灸,亦不用辄吐下,所以然者,针灸伤儿经络,吐下伤 动脏腑故也。婴儿暑中,常令在稍凉处,乳母勿禁新水,即不宜多。婴儿春夏间 有疾,不可乱有动下,使下焦虚,上焦热,变成大病矣。婴儿须看禀受南北之殊, 盖地土寒温不同故也。婴儿生后两盈月,即目瞳子成,能笑,识人,乳母不得令生 人抱之,及不令见非常之物。婴儿百 ,任脉生,能反复,乳母当存节喜怒, 适其寒温。婴儿半 ,尻骨已成,乳母当教儿学坐。婴儿二百日,外掌骨成,乳 母教儿地上匍匐。婴儿三百日,膑骨成,乳母教儿独立。婴儿周 ,膝骨已 成,乳母教儿行步。上件,并是定法,盖世之人不能如法存节,往往抱儿过时,损 伤筋骨,切宜戒之,为吉。罗谦甫曰∶一小儿五月间,因食伤冷粉,腹中作痛,遂 于市药铺中赎得神芎丸服之,脐腹渐加冷疼,时发时止,逾七八年不已。因思古人 云寒者热之,治寒以热,良医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据所伤之物,寒也,所 攻之药,亦寒也,重寒伤胃,其为冷痛可知矣。凡人之脾胃,喜温而恶冷,况小儿 血气尚弱,不任其寒,故阳气潜伏,寒毒留连,久而不除也。治病必先其本,当用 和中养气之药,以救前失,服之月余方愈。呜乎,康子馈药,孔子拜而受之,以未 达,不敢尝,此保生之重者也。奈何常人拱默而令切脉,以谓能知病否,且脉 者,人之血气,附行经络之间,热胜则脉疾,寒胜则脉迟,实则有力,虚则无力, 至于所伤何物,岂能别其形象乎!医者不可不审其病源,而主家亦不可不说其病源, 且此子之父不以病源告医,而求药于市,铺中发药者,亦不审病源而以药付之,以 致七八年之病,皆昧此理也。孙真人云∶未诊先问,最为有准。东坡云∶只图愈疾, 不欲困医。二公之语,其有功于世,大矣。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 <篇名>初生 属性:〔薛〕小儿在胎,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脏腑百骸,藉胎液以滋养,受气既足, 自然生育,分娩之时,口含血块,啼声一出,随即咽下,而毒伏于命门,遇天行时 气久热,或饮食停滞,或外感风寒,惊风发热等因,发为疮疹。须急于未啼时,用 软帛裹指,挖去其血,用黄连、豆豉、朱蜜、甘草解之,后虽出痘,亦轻矣。 有咽入实时腹胀呕吐,短气不乳者,用茯苓丸治之,但黄连性寒,若禀母气膏粱积 热者宜服,若滋味淡薄,胎气元弱者又不宜用,其朱砂固能解毒,恐金石镇坠,不 若只以牛黄分许,蜜调与吮为佳。世多用犀角解毒丸,其胎气虚寒虚弱者,反伤脾 胃生气,甚致不育。又有婴儿因其难产,或冒风寒而垂危者,切不可便断脐带,急 烘绵絮,包抱怀中,急以胎衣置火中煨烧,更用大纸捻于脐带上往来燎之,使暖气 入腹,须臾气复自苏。尤戒洗浴,恐腠理不密,元气发泄而外邪乘之也。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初生 <篇名>拭口法 属性:婴儿新产出胎,急以绵裹指,揩拭儿口中,舌上恶血秽露,谓之玉衔,若啼声 一发,即入腹,成百病。又看舌下,若连舌有膜如石榴子,若啼不出,声不转, 速以指爪摘断之,或用苇刀子割之,微有血出,即活。若舌下血出多者,以烧乱发 灰同猪脂少许和涂之。(《圣惠》云∶看齿根有黄筋两条,以苇刀割断,点猪乳佳。如儿口难开,先点猪乳。)儿 上下唇与齿龈连处,皆有一筋牵引,若上唇筋紧,即生上炼,下唇筋紧,即生下炼。 上炼,生疮满头,或眉间如癣状,瘙痒不已,复流黄汁,至处生疮。下炼,起腰背 渐至四肢,患亦如上。若疾甚不治,或头面上下相通,累年不轻,又夭折或成大病, 是唯每日早辰拭口、佳。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初生 <篇名>浴儿法 属性:儿生三日,以桑、槐、榆、桃、柳、各取嫩枝三寸长者,二三十节煎汤,看冷 热,入猪胆汁二三枚,浴之。浴汤用猪胆、益母草,不生疮疥。用金银、虎头骨、 麝、丹砂,辟恶气、客忤、惊痫。用桃、梅、李、楮根叶,解体热温壮之病,须浴 时煮。汤须不冷不热,于无风密室浴之,勿令久。浴讫,以粉摩之,或以光粉、 蚌粉,扑身辟邪,吉。《纪用经》浴法,寅、卯、酉日吉,壬午、丁未、癸巳 凶,不能上三日,勿犯下三日。(三日、五日、七日浴。)小儿洗浴,不可先断脐带,候洗了 方断,不致水湿伤脐,可免脐风、脐疮、等证,用清油调发灰敷脐。洗儿,不可用 水打湿脐带。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初生 <篇名>断脐法 属性:《千金》云∶脐不得以刀割,隔单衣咬断,以暖气呵七遍,即缠结,所留带致儿 足趺上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急剔拨去,不尔,入脐成疾。脐当长六寸,长则伤 肌,短则伤脏,不以时断及 汁不尽,暖气渐微,即生寒令儿脐风。《宝鉴》论∶ 断脐若用剪刀,先于怀中令暖。又,水入脐,多天钓,痛苦啼叫,面青黑。脐伤动, 令久不干。伤外风,即口噤不可救。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初生 <篇名>灸脐法 属性:《圣惠》云∶儿生一宿,抱近明无风处,看脐上有赤脉直上者,即于脉尽头灸三 壮,赤散,无患矣。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初生 <篇名>裹脐法 属性:《千金》论∶治白练令柔软,方四寸,新绵浓半寸,与帛等合之裹脐,调其缓急, 急则吐 ,二十日乃解,若十许日怒啼,必衣中有刺,或脐燥刺腹,当更裹脐,冬 时须闭户下帐,然火令温暖,换衣亦然,仍以温粉、粉之。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初生 <篇名>服药下胎毒法 属性:《心鉴》曰∶古《方书》言儿始生落草,服汞粉、朱砂、白蜜、黄连,欲下胎毒, 今人率承用之,不知今人禀受摄养,与古人不同,其药乃伤脾败阳之药,若与儿服, 后必生异证,只宜用淡豆豉煎浓汁,与三五口,其毒自下,又能助养脾气,消化乳 食。然古人之法,终不可湮没,今人用之而效者多,或不至如《心鉴》所云者,今 次第列于左方。 张涣云∶婴儿初生第一日,才断脐 袍讫,看儿形色,若面红润色赤,啼声响 快者,宜用汞粉法,良久,有脐粪便下,为佳。次用甘草法,次用朱蜜法,临时更 看形色,若面色多青白,啼声不响,即不须服,次用牛黄法。古方又有黄连法、韭 汁法、猪乳法等,在人看儿寒热怯壮,择所宜而用之尔。 甘草法 用好原州甘草中指一节许,拍碎,以水二蚬壳,煎一蚬壳,以绵缠蘸, 令儿吮之,若吐出恶汁,为佳。若服一蚬壳不吐,即不须更服。不问婴儿虚实寒热, 皆须服之。(《肘后方》吐后更与,两服吐止,须尽一合。)薛氏预以甘草细切少许,临产时以 绵裹,沸汤盏内覆温,收生之际,以软绵裹指,蘸甘草汁拭其口,次用黄连法、朱蜜法。 黄连法 《集验方》初生儿恶汁留胸膈壅塞,易生蕴热惊痫疮疖,用好肥黄连数 块,槌碎,绵裹如奶头状,汤内浸成黄汁,拈摭一二点儿口中,恶汁自下,乳食便 美,未尽,用空绵别浸黄连后,以朱蜜间与之。海藏方,净黄连一钱,水一盏,预 先煎下,待儿生未出声时,便用灌下,以去腹中恶物脐屎,兼解胎中蕴积热毒,终 身不生疮,又去脐风等病。 韭汁法 《本草》云∶儿初生,与韭根汁灌之,即吐出恶水。《圣惠方》甘草后, 暖水浸韭子汁涂儿唇上,干又涂,数次止,不令入口。 朱蜜法 好朱砂一大豆许,细研,水飞,炼赤蜜一蚬壳,看稀稠,和成膏。每 用一豆大,乳汁化下,时时滴口中,三日内,止三粒。临时更看形色,若面色多青 白,啼声不响,即不须服。 牛黄法 《千金方》朱蜜竟,与牛黄,不独益肝胆,除热定精神,止惊辟恶气, 又除百病。张涣法,真牛黄一块,好蜜炼熟和成膏。每服一豆大,乳汁化,时时滴 口中。形色不实者不宜多服,若婴儿胎热,或身体黄色,宜多服之。 汞粉法 张涣方儿红润色赤,啼声响快者,用汞粉半钱,旋旋令儿吮之,良久, 有脐粪便下,为佳。《宝鉴》银粉抹口舌上下左右两颊,然后饲朱蜜。 猪乳法 婴儿初生至盈月内,常时时旋取猪乳滴口中佳。猪儿饮母次,便提后 脚离乳,急捋之,即得。 脐带法 用本儿落下脐带,瓦上焙燥,为末,入辰砂、黄连、甘草,各末五分, 和匀蜜拌。做三五次涂乳母乳上,俟儿吞之,必使一日夜吞尽,次日,恶毒皆从大 便而出,日后不但痘疹稀疏,竟有不出痘者,俟脐带落下,即便制服,在六七日之 间为妙。其辰砂必须研极细末,以甘草汤飞过,任服无害。此方一以解毒,一以补 养,盖脐带乃有生初之河车也,系于母之命门,两肾之所主,乃以肾补肾,肾既充 足,即不受邪,故无他日变黑归肾之证,亦无囟门不合之疾,生一儿即得一儿,真 保生第一良法。 藏衣法 (即胞衣)崔氏云∶儿衣清水洗,勿令沙土草污,又清酒洗之,仍内钱一 文在衣中,盛新瓶内,青绵裹瓶口,密盖,置便宜处三日,后根据月吉地向阳高燥处, 入地三尺埋之,瓶上土浓一尺七寸,须牢筑,令儿长寿智能,若不谨,为猪狗食, 令颠狂。虫蚁食,令病恶疮。犬鸟食,令兵死。近社庙,令见鬼。近深水污池,令 溺死。近故灶,令惊惕。近井傍,令聋盲。弃道路街巷,令绝嗣。当门户,令声不 出耳聋。着水流下,令青盲。弃火里,令生烂疮。着林木头,令自绞死。此忌须慎。 每于天德月空处埋之(正月天德在丁,月空在,丙壬,余详官本历日)若遇反支,宜挂宅外福德 上向阳高燥处,待过月,然后根据法埋藏,吉。甲乙日生,丙丁日藏。丙丁日生,戊巳日 藏。戊巳日生,庚辛日藏。庚辛日生,壬癸日藏,吉。 刹头法 《集验方》云∶小儿初剃头,俱不择日,皆于盈月日剃之,盖风俗所尚, 前产妇未得出房,于盈月即与儿俱出,谓胎发秽恶,有触神灶,令小儿不安,故于 此日必剃头而出。凡剃头,就温暖避风处,仍剃后须以杏仁三枚去皮尖研碎,入薄 荷三叶再同研,却入生麻油三四滴,腻粉拌和,头上擦,以避风邪,免生疮疥热毒, 其后小儿,亦宜此法。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初生 <篇名>服药下胎毒法 属性:〔海〕\x百寿散\x 小儿初生未盈月已里用之者,老无疮疥。 黄连(一两) 朱砂(一钱) 上水煎。令老母拭去口涎净,灌下。余药倾盆中浴儿,遍身搽,妙。 《颅囟》\x儿初生日与平和饮子\x (《指迷》儿生三日后,与母服。) 人参 茯苓 甘草 升麻(各二钱五分) 水一盏,煎一合半。时时与之。乳母忌油腻。盈月及百 ,如时冷加白术,热 加硝,各半钱。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 <篇名>生下胎疾 属性:(月内不测诸病)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总论 属性:《千金》论曰∶芽儿出腹,骨肉未敛,肌肉未成,犹尚是血,血凝,则坚而成肌 肉也。又云∶如水上之泡,草头之露。夫初生一腊之内,天地八风之邪岂能速害, 良由在胎之时,母失爱护,或劳动气血相干,或坐卧饥饱相役,饮酒食肉,冷热相 制,恐怖惊扑,血脉相乱,蕴毒于内,损伤胎气,故降生之后,有胎热胎寒,胎肥 胎怯,胎惊胎黄,诸证生焉,外因浴洗拭口,断脐灸囟之不得法,或绷HT 惊恐,乳 哺寒温之乖其宜,致令噤口脐风,锁肚不乳等证,病患致此,亦难救疗,坐视其毙, 良可哀悯,故黄帝云∶吾不能察其幼小,谓别是一家调理耳。用药者必明消息形候, 审定生死,察病患之浅深,知药性之寒温,而后庶乎少失也。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初生辄死 属性:《千金》儿初生辄死,视儿口中悬痈前上 有胞者(《翼》云赤胞,以指甲摘取头,决 令溃去血,勿令血入咽,入咽杀儿,慎之。)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不能啼 属性:《三因》云∶小儿初生气绝不能啼者,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急以绵絮包裹抱怀 中,未可断脐带,且将胞衣置炉炭中烧之,仍捻大纸条蘸油点火,于脐带下熏之, 盖脐带连儿,火熏时有火气由脐入腹,更以热醋汤荡洗脐带,须臾气回,啼哭如常, 方可洗浴,了,即断脐带。婴儿哭迟者,以葱白细鞭背上,即啼。《水鉴方》云∶ 胎风生下不能啼,须使园中小叶葵,捣取汁调熊胆末,才交入口免倾危。看舌下法 见前。儿生下地,即不啼哭,不能吞乳,奄奄如死者,急看喉间悬痈前 上有一 泡,用指摘破,以帛拭去恶血,勿令咽下,即能通声吞乳。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眼不开 属性:儿生,眼闭,口开,常呻吟,因受胎热,用凉五脏药天竹黄散(方见重舌)及与母吃, 复以竹筒煎汤洗眼。小儿初生眼闭者,由产母食热物毒物,致成斯疾,治法,当以 熊胆少许蒸水洗眼上,一日七次,如三日不开,用生地黄汤服,仍须乳母服山茵陈 汤。凡初生小儿,须洗令净,若洗不净,则秽汁浸渍于眼 中,使眼赤烂,至长 不瘥。 \x生地黄汤\x 治初生小儿眼不开。 干地黄 赤芍药 川芎 当归(去芦) 栝蒌根 甘草 上为细末。少许,用灯心煎汤调,抹入口中。速服。 \x四圣散\x 治婴孩胎受热毒,生下两目不开。 灯心 黄连 秦皮 木贼 枣子(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澄清去滓,无时频洗,两目自开。 \x洗眼方\x 黄连 秦皮 灯心 大枣(各等分) 上用竹筒煎汤。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不乳 属性:谓初出胞胎而不吮乳也。婴儿初出胎时,其声未发,急以手拭其口,令恶血净 尽,不得下咽,即无他病,若拭口不全,恶秽入腹,则令腹满气短,不能吮乳,或 产母取冷过度,胎中受寒,致令儿腹痛也,宜用茯苓丸及木香槟榔散治之。 \x茯苓丸\x 赤伏苓 川黄连(去须) 枳壳(炒) 上等分。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乳汁调下。治秽恶入腹,令儿呕吐不乳方 木香 干姜(生) 茯苓 甘草 酸木瓜 丁香(各等分) 上为粗末。一捻,水煎,绵蘸滴与之。 \x《外台》方\x 乳两合,葱白一寸。煎一两沸。去葱吃,即乳。 \x《圣惠》人参丸\x 人参 龙胆 黄连 马牙硝 甘草(炙微赤) 枳实(麸炒微黄,各二两) 上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乳汁研二丸,灌口中,日四五服,瘥。 \x朱砂丸\x 治三岁以下,胃口闭,不吃乳。 朱砂 牛黄 麝香 丁香 甘草(炙微赤) 人参(各一分) 犀角 黄 石膏(细研,水飞) 五灵脂(各半两) 上捣罗研匀,蜜、丸如绿豆。熟水下三丸,日四五服。 灸法 儿生二七日内不吮奶多啼者,客风中脐,循流心脾。灸承浆,在下唇棱下宛 宛中。次灸颊车,在耳下颊骨后,炷如雀屎,各七壮。此非灸不疗。儿喉中鸣, 咽乳不利。灸旋玑三壮,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吐不止 属性:〔钱〕初生下吐,因秽恶下咽故也,用木瓜丸主之。凡初生,急须拭净口中,否 则啼声一发,秽物咽下,致生诸病。〔田〕月里生呕,先用朱砂丸下之,如利后, 用朱沉煎坠其邪气,使秽物自下而不呕也。 〔钱〕\x木瓜丸\x 木瓜 麝香 腻粉 木香 槟榔(各等分) 上同研细末,面糊、丸如小黄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无时。 〔薛〕芽儿初生之患,多因乳母不慎七情,不节浓味,传儿为病,当审其因以 调治其母,前所用之药,恐脏腑脆嫩,不能胜受,用者审之。 \x《圣惠》藿香散\x 治儿生,至半月,呕逆不止。 藿香 紫菀(洗去苗土,各一分) 甘草(炙赤,半两) 麦门冬(三分,去心,焙) 桂心(半分) 上为散。每服一钱,水一盏,煎五分,去滓,温,绵点滴口中。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不小便 属性:小儿初生不尿者,多因在胎时母恣食啖,热毒之气,流入胎中,儿饮其血,是 以生而脐腹肿胀,如觉脐四旁有青黑气色及口撮,即不可救也,如未有青黑色不饮 乳者,宜服葱乳汤。 \x葱乳汤\x 葱白三四寸,四破之。以乳汁半盏煎灌。一方,葱生用,捣烂,人乳拌,入儿 口内,再与乳吮,咽下即通。 \x豆豉膏\x 黑豆(一勺) 田螺(十九个) 葱(一大把) 上捣烂。芭蕉汁调,贴脐下。 按∶观丹溪治郑廉使之子患淋病,乃因父服下部热药,遗毒在胎,留于子之 命门而然,以紫雪和黄柏末为丸投之,下如黍如粟者碗许而安,则初生不尿症, 其当审因而处治,不言可知也。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不大便 属性:俗名锁肚,由胎中受热,热毒壅盛,结于肛门,闭而不通,无复滋润,所以如 此。至若第三日不通,急令妇人以温水漱口,吸咂儿前后心、并脐下、手足心、共 七处,凡四五次,仍以轻粉半钱,蜜少许,温水化开,时时将少许服之,以通为度。 如更不通,即是肛门内合,当以物透而通之,金簪为上,玉簪次之,须刺入二寸许, 以苏合香丸纳入孔中,粪出为快。若肚腹膨胀,不能乳食,作呻吟声,至于一七, 难可望其生也。田氏治法,先用硬葱针 肛门,如大便不下,后用牛黄散(方见喘)送朱 砂丸,一时自见。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大小便不通 属性:小儿初生,腹胀欲绝,大小便不通,亦如前法吸咂胸前、背心、手足心、脐下、 七处,以红赤色为度,须臾自通。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垂痈 属性:《千金》云∶小儿出腹六七日后,其血气收敛成肉,则口舌喉颊里清净也,若喉 里舌上有物如芦箨盛水状者,若悬痈有胀起者,可以绵缠长针留刃处如粟米许大, 以刺决之,令气泄去青黄赤血汁也,一刺之止,消息一日,未消者,来日又刺之, 不过三刺,自消尽,余小小未消,三刺亦止,自然得消也。有着舌下如此者名重舌, 有着颊里及上 如此者名重 ,有着齿龈上者名重龈,皆刺去血汁也。刺后,用盐 汤洗拭,急用如圣散或一字散掺刷。 \x如圣散\x 铅霜 真牛黄 太阴玄精石 朱砂(水飞,曝干) 上四味,各研极细,秤准各二钱五分,拌匀,入白龙脑五分,再研匀。每用药 抄一字至半钱,止掺儿口中,时时用。 \x一字散\x 朱砂 硼砂(各半钱) 龙脑 朴硝(各一字) 上为极细末。用蜜、调少许,鹅翎蘸刷口内,咽下无妨。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重舌 属性:巢氏云∶心候于舌而主血,脾络脉又出舌下,心火脾土二脏,子母也。有热即 血气俱盛,其状,附舌下近舌根,形如舌而短,名重舌。指爪摘断及苇刀子割法, 见前拭口法条。《惠眼》鹅口、重舌、重 、口疮,皆上焦热,因受胎时大受极热, 急以鸡内金为末干掺口内,及朱砂膏、地黄膏、轮流掺之,仍服天竺黄散。 \x地黄膏\x 郁金(皂荚水煮干,切,焙) 豆粉(各半两) 甘草(一分,炙) 马牙硝(研,一钱) 生地黄汁、蜂蜜对合,熬成膏和药。每服两皂子大,香熟水含化,或鹅翎扫口内。 \x金朱饮\x 治惊壮热,伤寒伏热,上焦虚热,重舌口鼻生疮致赤眼方。(本名天竺黄散) 川郁金(锉,皂荚水煮干。细者、如胆状,佳) 天竺黄 甘草(炙) 马牙硝(各半两) 朱砂(一分,研) 蝉壳(十四个,水洗去土) 麝香(少许) 上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蜜汤调下。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重龈重 属性:《千金》治法,总前垂痈门。刺去血汁后,盐汤洗拭,一字散涂刷,法同前条。 茅先生云∶心热壅滞,先用朱砂膏(见惊积门)涂舌上,后用牛黄膏(见膈热门。) \x《圣惠》牛黄散\x (一方,无前三味,有玄明粉) 牛黄 白龙脑 朱砂(各一分) 铅霜(半两) 太阴玄精石(一两) 上细研为散。先于肿处、以针铍破出血,盐汤洗拭口后,掺药,神效。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口中有虫 属性:《外台》疗儿吃奶不稳,七日以来壮热,颜色赤,鼻孔黄,恐作撮口及牙关,虫 似蜗牛,亦似黄头白蚌螺,用竹沥半合和少许牛黄服,瘥。又猪肉拭口,即虫出。 <目录>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篇名>噤风 属性:巢氏云∶儿口内忽结聚生舌上如黍,不能取乳,名噤,由在胎热入脏,心偏受热。 《圣惠》初生儿须防三病,一撮口、二着噤、三脐风,皆急病,着噤尤甚,过一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