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症因脉治 书名:症因脉治 作者:朱丹溪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症因脉治》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7%97%87%E5%9B%A0%E8%84%89%E6%B2%BB <目录> <篇名>原序 属性:医有五科∶曰脉,曰因,曰病,曰症,曰治。丹溪先生以病症为一,故以四字赅之,纂 成一帙,名曰《脉因症治》。实为寿世之书,奈后代诸贤,不业是作,遂至散亡淹没,予所 深惜。然谛思之,仍有难于宗行者,盖执脉寻因、寻症,一时殊费揣摩;不若以症为首,然 后寻因之所起,脉之何象,治之何宜,则病无遁情,而药亦不至于误用也。是以古人先重望 闻问,而独后于切耳。余不谅,敢窃丹溪之余语,汇成一卷,改名《症因脉治》,先辨其症 ,次明其因,再切其脉,据症、据因、据脉用治。庶节节可证,而法不谬施,谅必无罪于 后世也。但年迈神衰,恐多疵漏,未敢授梓传世,待后之贤者,详定而行可也。 \x崇祯辛巳嘉平月淡香堂广野道人秦景明序\x <目录> <篇名>沈序 属性:秦子皇士,好学多才艺,自幼博通经史,及长名重士林,惜不得志以有为。古之人进则 救民,退则修己。为秦子者,独善其身可矣,然而秦子济人利物之心,不甘自弃,谓无其位 而可行其志者,惟有医。于是取岐黄之要,潜心三十年,而其道甚明,遂行于世,全活者无 算。不论富贵贫贱,终日孜孜,惟以救人为事,而不计利。其术工而专,奇而正,固一时之 彦也。而秦子思以海内之大,后世之久,非一身之所能及,必求其可大可久,能以遍于天下 ,传之将来,然后乃可。发其祖景明先生所传之秘,曰《症因脉治》者,复穷搜博览,阐明 而损益之,以行于世。俾行是道者,因症按脉而脉不虚索,因脉用药而药不妄投,其有功于 世,不大且久乎?向以不得有为为秦子惜,今则为秦子庆矣。假使秦子者得一官效一职,不 安全一乡一邑而止,其能起四海九州万亿千载之老少强弱,悉保太和,以安全于熙 之天哉 ?癸未冬,予以疾告归,其书适成,曾施君宇瞻及昆季葆文纹石象三诸公者,善发一家,欲跻 斯民于仁寿之域。捐资将授梓,予不禁抚掌而为之序。 \x时康熙四十三年端阳后十日赐进士现任翰林编修同郡沈宗敬书于醉花处\x <目录> <篇名>查叙 属性:秦子皇士者,上海人也。少时慨然有利济天下之志,遂研精医学,而于古今方书,无不 通彻。要以黄帝神农造命宗旨为指归,其临症必力穷其症之本末,与夫轻重缓急,推之至微 。尝曰∶我非欲精于医也,惟期内省不疚而已。斯真仁人君子之用心者,于是声称籍甚,海 昌去海邑,相距不啻四百里,而名声习闻,如比屋然。非实大者而能如是耶?余向也奔走四方 ,深以不得面承请教为怅。自壬午冬,膺特简日侍内廷,盖益绝远当世之士云。然秦子者,实 益大,声益洪,四方贤士大夫闻风远迎者日益众。乙酉春赴嘉禾之请,接临敝邑,起沉 者 不计算,名益贯盈于耳。因念古者学成名立,必手定一书,以公于世,今以秦子之学如是。之 名如是,使无所传以公于世,古之利济天下者不如是,至季冬单升陈子来入春闱,会家人持 方书数卷,名曰《症因脉治》,约五六百帙。进阅之,乃秦子皇士之所着也。分门别类,无 不本末兼举,轻重缓急之得宜,直令读者据其书,自无不至于神而臻于化,人人皆可造命者。 既而宇瞻及仲季诸公,捐金镌刻,以公世用。固请序于余,以弁其简端。余不禁跃然大喜, 以为秦子于利济天下之志,庶几能垂无穷矣。 诸君光被天下后世之功,且与余公于世之意 \x康熙乙酉除夕赐进士出身现任翰林院编修通家弟查慎行书\x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余幼业医,见家伯祖景明公,有《症因脉治》一稿,序原丹溪先生《脉因证治》中来。 时余学浅,未会其趣,后见嘉言先生《寓意草》云∶治症必先识病,然后可以议药。今之 学医者,议药不议病,叹《内经》、《甲乙》无方之书,无人考究。丹溪《脉因证治》,分 析精详,反不见用,而《心法》诸书,群方错杂,则共宗之。余因知景明公《症因脉治》之 作,非无谓也,遂有纂述之志,然慎之未敢为也。后三十年,年至虑深,每思有以成公之集 ,而牵于生事,日无宁晷,偶忆袁先生可以济人之语,遂乃屏绝应酬,潜心纂述,症分内外 伤,因分内外因,脉分虚实,治分经络,对症用药,无游移多歧之惑,不十载而就意者,彼 苍好生,或丹溪、景明两公,阴能助余也。书成之明年,余友施君宇瞻仲季见而悦之,因谓 余曰∶是书寿世之宝也。与其宝之一方,不若广之天下;与其利诸目前,不若传之后世。子 为是书以利济一方,余兄弟为是刻以公天下可乎?余与及门皆大欢喜,乃谢施君曰∶是书出 ,倘有补于斯世者,惟君之力。 \x时康熙四十五年岁在丙戌腊月秦之桢字皇士纂\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是书之作,窃比丹溪先生《脉因证治》篇。但先生凭脉寻因,寻症施治,暗中摸索 ,后人苦无下手,是以王宇泰先生着《准绳》书,竟取证治立名,则有确据下手矣。然不详 及脉因二条,余又恐其脱略,今更其名曰《症因脉治》,则四科俱备,开卷了然,亦足以为 ─凡前贤着书,往往于外感内伤、有余不足,混叙一篇,不分条例。彼以同是症名, 则同一论列,听人自择而已,不知此但可语中人以上者也;设中下之才,因见同在一门,每 每以治虚之法,施之实症之人;内伤之方,用之外感之症。余今于每症中,必以外感内伤, 各着一端,有余不足,各分治法,临症庶无多歧之惑。 ─治病先当分别十二经络,灼见何经主病,用药可以不误。故凡一经见症,则以一经 所主之药治之;两经见症,则以两经之药合而治之。如是则孰急孰缓、从少从多,皆有主宰 ,有病之经,再无失治,无故之经,不妄诛伐也。 ─用药之法,须寻实据之症固已。然有症脉相应,根据脉用方,而为正治者;亦有症象 分明,脉象模糊,难于根据脉立方,而必随症施治者。余于治法中立此两条,则从症从脉,自 有准绳,玄机之士,所当触类而旁通也。 ─每症章中,详立外感内伤,诚恐学人混于施治。然亦有外感而兼内伤者,则以外感 方中加内伤药一二味;有内伤则兼外感者,则于内伤方中加外感药一二味;若二症并见者, 则以二症并治。例如仲景治伤寒,若见纯表症者,纯用表药;见纯里症者,纯用里药;表里 兼见者,则以一半发表、一半清里,双解表里之邪。广而推之,伤寒如是,杂症亦无不如是也。 ─凡着十二经络症象,不能一条详悉者,必得互相发明,症象始着,故余着水肿症, 已经分别各经络病形。然有言之未尽者,则于后条胀症中重言以申之,以为两相阐发之用。 他如五脏咳嗽、五脏痿痹等症,经络既同,则症象亦无不同,前后合参,彼此互发,相得益 彰,泛视之竟似重复,实反复发明诸经形证。今之治病不明经络者,通忽此法耳。 ─病机百出,书不尽言,集中诸病,皆确见于平时临症而不惑者,故敢就正当世。至 如篇中,或因文义拘牵,而病情不无遗漏,或因言此彼明,而辞意概从省释,又或病症中大 关节处,前书未尝明言,后人每多忽略,往往反复告戒,以见郑重其词,安辞烦琐之讥,难 免支离之诮,然而闻一可以知十,知经可以达权,业是道者,或亦鉴此苦心也。 \x秦皇士识\x <目录>卷首 <篇名>论《医宗必读》症因差误治法不合 属性:李士材先生《医宗必读》书,广为流布也。先生大意,多得之王宇泰《准绳》,而立论 则宗《薛氏十六种》。其论中风一症,则辨别真类;泄泻之治,立法昭明;心胃之痛,详加 注别;咳嗽、腰痛,皆分外感内伤;肿胀之症,分别虚实寒热,俱无遗仪者矣。但其中尚有 未纯之处,前此相沿成弊,如∶首论伤寒传至三阴之条,误引直中阴经之方,混一立治。夫 先起三阳,以后传至三阴,乃是传经之阳证,经虽属阴,邪则阳邪,故《伤寒》经云∶先发 热后发厥,此乃是传经之邪,非直中阴经寒证,是热深厥深之谓也。今先生反用直中阴经阴 证之方,而曰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汤;后于直中阴经条下,又云∶初起不发热,便是寒证 者,名为直中阴经之寒症,亦以此二汤主之。夫传至三阴,阳症也;直中阴经,阴症也。一 寒一热,二症天壤,而以一法混治,岂理也哉。至论虚劳一症,于吐血条下,首列苏子降 汤一方,极为不可。丹溪先生曰∶口鼻出血,皆是阳盛阴虚,法当补阴抑阳。又曰犀角之性 ,能升散一切有余之火,若阴虚者用之,宁免飞扬之患乎。夫犀角清凉辛散,尚为阴虚者所 戒,而苏子、前胡、半夏、沉香辛温升散之味,岂为虚劳、吐血之所宜乎。此乃外感吐血 之方,不应列入虚劳、吐血条内,先生因见《准绳》书,失于分别,是以辗转相误。后张三 锡先生集《治法汇》,独删去此方,良有苦心也。至痢疾一症,有四时寒热之不同,今先生 混引《卫生宝鉴》所引经文,脾泄、肾泄、内伤痢症之说,而归重于脾肾二经立论。不知 脾传肾,肾传脾,乃论五脏相承内伤痢,非所论夏秋热痢之条。今先生论中,既曰痢起夏秋 ,湿蒸郁热,亦论夏秋之痢矣。即当从秋令燥金阳明司令立论,而归重于肠胃二经,不宜牵 入脾肾去。夏秋之先水泄,后脓血,先脓血,后水泄,乃是手足阳明肠胃之湿热症,非脾肾 相传之微邪贼邪内伤症也。古人云∶大肠受病,则气凝注而成白痢;小肠受病,则血凝注而 成赤痢;大小肠均受其病,则赤白相杂而下。胃之湿热,下淫于大小肠者亦如此。即按经文 ,曰肠 下血,曰肠 下白沫,曰肠 下脓血,诸条之论,皆以肠字立言,不曰脾 、肾 ,而曰肠 ,则知痢症当以肠字为主矣。今先生论中,脱却肠字本题,而独重于脾肾二脏, 则夏秋之痢,先生欲补此两脏乎,抑欲温此两脏也。夫脾泄肾泄,藏气不足,内伤之虚症, 藏症也。夏秋之痢,肠胃受邪,外感之实症,腑症也。内伤不足,外感有余,二者天壤,即 有少阴下痢脓血一症,乃是手少阴心主为患,非足少阴脾传肾之一症,故《保命集》以少阴 痢曰小肠泄,以心与小肠为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大肠,则下痢脓血,以手少阴 心经主血故也。经虽属阴,症则阳邪,如伤寒阳症传阴经之比也。夫夏秋之痢,先要究其致 病之根,当五六月巳午丙丁行权,而庚金大肠受克于夏令之时,预伤其金水,至秋燥金行令 ,金被火刑,熏烁下溜,赤属火之本来,白属金之本色,而赤白相杂之痢作矣。即或纯白无 红,虽非心火所乘,亦为素秋燥火太旺,伤其金位本身,故白色溶化而下,此为乘令而得病 者也。今先生言言牵带脾肾,妄存温补固涩横格胸中,致令痴人说梦,便有初起之痢,肠胃 壅滞,热郁于内,反见外寒兼化之象,误认虚寒,竟以古人辛温发表方中,妄加补涩之药, 混活湿热燥热之痢;不知古人辛温散表,乃治寒湿之痢也。症重者为害匪轻,症轻者迁延变 重,即有用温补能愈此疾者,非前医大用祛积,积气已清,即寒凉直进,失加向导,抑遏中 州,偶遇辛温,开通郁结,实处得辛温散结之功,非得温补之力也。夫湿郁一痢,从时令寒 湿之加临,外郁表邪,内壅积滞,是以用辛温之药,然亦但取其辛温散表,非取其辛温温补也 。夫治痢过用寒凉克削,诚为不可,但起内湿火燥火,失于清利,则肠胃顷刻腐烂,补脾补 肾,乃是后来调理法也。故曰视其缓急,调其气血,表症在者,汗之散之;里症急者,清之 利之。至痢症中腹痛一门,有积滞壅塞之痛,用下药以行之;有气郁大肠之痛,用苦梗以开 之;有气血不和之痛,用芍药以和之。今止举气郁一条,曰以桔梗开之,下曰以芍药为主, 不分二味收散不同,混叙气郁条内,又无积滞作痛应下本条,似乎腹痛之痢,再无下行之法 。又云恶寒者加干姜,恶热者加黄连。夫症有似阴似阳兼化之假象,宜察内症脉息,未可以 恶寒恶热为据也。后肛痛一条,上云热流于下,用槐花、木香是矣。又云挟寒者用理中汤, 挟字下得不妥。《原病式》云∶岂有寒热夹杂于肠胃间乎。夫肛痛初起,再无寒痛之理,痢 之日久,然后见痛,方为元气下陷,然止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之,未可用理中汤以治。因 肛痛皆是湿热下流,燥火闭塞。即痢之日久者,亦止宜于补,未宜于温。即令虚矣,寒则未 必寒也。若是虚而兼寒,则肛门当不禁而无疼痛矣。又曰《局方》、复庵,例用辛热;河间 、丹溪,例用苦寒,何其执而不圆。不知夏秋之痢,与四时之痢不同。夏秋之痢,本于湿热 ,但有湿淫燥淫之别,从治正治之分,有邪凝内伏之虞。是以用辛散以治寒湿之痢,此宗《 内经》湿淫于内,治以苦热,湿淫所胜,半以苦热,而开湿淫为痢,表症居多之法门也。河 间、丹溪,例用苦寒,盖谓夏秋之痢,燥火为患,热毒壅害肠胃,此时若效从治之法,则燥 火而遇辛温,肠胃顷刻焚烂,是以用苦寒宣利之剂,以为正治之法,此宗《内经》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热淫所胜,治以苦寒,而开燥热为痢,里症居多之法门也。用温用寒,因发表 攻里二法各别。今先生不发明四公之意,开示后人,反毁四公,今后学不明,余今较正伤寒 例,仍遵仲景先生之法,夏秋之痢,当分燥火湿火;四时之痢,当分外感内伤,时行疫痢, 当分六气岁气,如雨湿之年,流衍之纪,宜用发表者,以辛凉辛温之法治之。亢旱之年,赫 曦之政,宜用攻里者,以苦寒咸寒之味治之,深彰先生之道,而全先生之书也。 <目录>卷首 <篇名>论赵氏《医贯》症因差误治法不合 属性:尝读赵先生《医贯》书,发明先天水火之论,深得守真先生《保命》阴阳微旨,此轩岐 堂上,独契玄提,而有此出类之见。然其论先天水火,诚为万世准绳。至于论症论治之中, 敢为先生一二指陈。如首论《内经》十二官论,谓心主之官非心也,别有一心主,在无极无 形之际,以命门为君主。夫先生之论,先天无形之水火,《内经》之论,后天有形之脏象也 。今以无形先天之理,以论后天,反使后学差误。又云世之养生者,宜加意于补火,而比类 于鳌山之灯,火熄则不动,火旺则动速。独不思火不宜动,动则病矣;速则易终而易坏;火 太旺,则一炬成烬矣。故养生家,务静不务动。今云火旺动速,是妄开后世偏于补火过端。 夫阴阳之道,不可偏废,阴旺则阳亏,阳旺则阴竭,二者一有偏胜,则为病矣。今先生立有 阳无阴之论,有偏于补阳之弊。至论伤寒一症,于口燥口渴条中,独重地黄之滋阴,但伤寒 末后之时为虚热,初起之时为实热,今以地黄腻膈之味,施以初起口渴症中,则邪热凝滞, 食气不消,其渴愈甚。且口干作渴,皆属阳明气分之病,今先生不分气分血分之所属,竟云 滋补肾中真阴,不知邪热未去,虽日进滋阴,无益于病。仲景先生不设滋阴补血之方于口燥 咽干条内,良以滋阴之药,治血虚发热之内伤症,非治热邪为患之外感法也。至于血症论中 ,往往以外感内伤,混一立论,将《内经》太阳司天,寒淫所胜,民病呕血血泄之论,引《 金匮》外感吐血方中麻黄桂枝等汤主治。不知《内经》所论寒淫所胜,言人表有六淫之寒邪 ,壅遏发热,邪热郁于太阳之经,不得发越,故血从口鼻而出。是以《伤寒论》有太阳伤寒 ,失与麻黄汤发汗,遂成衄血吐血之语。今先生误认太阳寒淫所胜之寒,乃是虚寒之寒,而 以温热施治,又不着明外感内伤,此等立法,最为误事。至论相火龙雷,更有疵谬。夫龙雷 之理,独详《周易》,龙雷天象,卦属于干,实主纯阳。初九为潜,九二为见,上九为亢, 以明初阳在下,未可施用,必待上行九五,方得刚健居尊之体,至上九又为阳居过极,而为 亢龙有悔矣。至雷属于震,于位属东,甲木所主,盖一阳初动于二阴之下,则曰震动其地, 及其二阳见上,卦成乎巽,而龙雷皆得其令矣。古人以肝肾之火喻之者,以二经一主乎木 ,一主乎水,然皆有相火存乎其中,故乙癸同源。二经真水不足,则阳旺阴亏,相火因之而 发,治宜培养肝肾真阴以制之,不使其阳居过极,为干之上九,离之九四是矣。今先生云得 湿则 ,遇水则炽,以火遂之则焰灼自消,而独以桂附辛热之药,温补天真之火。不知 龙雷之火,惟春分以后,秋分以前,少阳相火,少阴君火,太阴湿上,三气合而行令,一土 不胜二火,一阴为二阳所逼,上下皆阳,一阴独寓于中,于卦成离,于是炎暑时行,天之热 气下降,地之湿气上蒸,或龙从海起,水自天生,或龙从天降,水自地起,震动其地而雷出 ,离丽乎天而电生,上下相合,则火雷鼓颔作声,而成噬嗑之象矣。及其云行雨施,则天气 分而清凉,龙雷各自隐伏。古人所谓移星易宿,龙蛇起陆,惟夏月见之。今先生云∶冬时阳 气在下,龙雷就火气之同类而居于下;夏月阴气在下,龙雷不能安其身而出于上。果尔,则 龟鳖阴类之物,夏伏何处,冬见何地乎。夫龙雷何故独见于春夏,而独属于震离也?震属东 方生升之位,天干甲乙,地支寅卯;离属南方明丽之位,天干丙丁,地支巳午,夫火长生 于寅,临官于巳,帝旺于午也;夫子丑为开辟之初,坎为方萌之阳,包藏于二阴之间,未能 发动。至寅则阴气始剥,有震动发生震惊百里之象;及至天下雷行,卦为无妄,然后万物皆 生。至巽则二阳皆生于上,万物皆齐。至离则上下皆阳,万物相见。故曰出乎震,齐乎巽, 相见乎离也。夫泽天为 , 尽成干,干复南方先天之位,然后一阴始生于五阳之下 ,而成天风之 。阳极阴生,阴生渐长,火动于上,泽动于下,火泽为睽,于是泽遇于 火,水火相息,泽火相革,然后一阴上进,二阳下伏,说以利贞,方成乎兑,而龙雷潜隐, 直至剥尽成坤,坤复北方先天之位,然后阳往复反,一阳始生五阴之下,而雷在地中复也。 夫阴终于 , 尽成干,阳终于剥,剥尽成坤,则知龙雷之火,发见于五阳成卦之泽 天,收藏于五阴成卦之山地剥也。是则龙雷之火,其纯阳之象无疑矣。是以东垣云∶ 以火吸水,水能上腾,热天龙见,水从地起,不可谓寒也。今先生用辛热摄伏,岂不误哉。 夫引火归源而用附桂,实治真阳不足无根之火,失守上炎,如戴阳阴躁之症,非龙雷之谓也 ;龙雷之火,肝肾之真阴不足,肝肾之相火上炎,水亏火旺,自下冲上,突如其来,如焚死 弃;若虚阳上浮,真阳不足,剥床剥肤,乃为阴邪所逼,一同乎五阳在下,一阴将尽于上之 纯阳;一同乎五阴在下,一阳将尽于上之纯阴;一如干之上九,亢龙有悔;一如坤之上六, 龙战于野,阳极阴极,二者天渊。夫肝属于木,火本所生;肾属于水,火本先天,然二者之 火,俱赖真阴相配,水润木荣,此火安其宅,真阴耗损,则木失所养,转柔为刚,水竭木燥 ,燎原可畏。但此火真水不足,相火偏胜为患,不比六淫之邪,天外加临之火,而用苦寒直 折者,又不可宗火郁发之而用升阳散火之法。治宜养阴制火,如盏中添油,灯焰自熄,用家 秘肝肾丸、六味丸,合滋肾丸是也。古人云,壮水之主,以镇阳光,阳光者,龙雷之火也; 壮水者,滋阴降火之谓也。今先生云治以辛热,乃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矣。乌乎可。 <目录>卷首 <篇名>论《内经》《金匮》中风卒中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属性:《内经》论中风,症因不一,有风入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 然闷,名曰寒热, 此言风寒在表发寒热也。有风气入胃不得外泄,则为热中,此言风邪入里发热也。有人瘦则 外泄而寒,为寒中泣出,此言人弱汗多,热气外泄,而为虚寒也。有风气与太阳俱入,散于 分肉之间,肌肉愤 而有疡,此言风毒逆于肉里而发疮疡也。有卫气有所凝而不行,其 肉有不仁,此言恶疠之风,伤人卫气,闭塞血脉而为麻风癞风也。以上,《内经》总叙风邪 之症也。又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各入其户,所中则为偏风。此言风邪中于各经之俞,或 左或右,则为卒中偏风,半身不遂之症也。又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目风。此言头 风之症,能害人目也。又云∶饮酒中风,多汗不可单衣,喘息恶风,口干善渴,则为漏风。 此言因酒热得风,故多汗恶风,口干善渴,表里皆病之症也。又云∶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 风。言入房汗出,风中于内,必病遗尿便涩之症也。又云∶新浴中风,头多汗恶风。苦先一 日则病甚头痛,名首风。此言因浴见风而成头风头痛之症也。又云∶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 泄。此言外伤于风之飧泄症也。又云∶外在腠理,汗出汗泄衣,身体尽痛,名泄风。此言因 自汗,成痛风之症也。以上,《内经》论外感风中也。又云∶春甲乙伤于风,嗌干善怒,憎 女子,名肝风;夏丙丁伤于风,善吓色赤,言不快,名心风;季夏戊己伤于风,四肢不欲动 ,微黄不嗜食,名脾风;秋庚辛伤于风,多汗恶风,时咳短气,名肺风;冬壬癸伤于风,面 庞然浮肿,有病不能正立,名肾风。又云∶食饮不下,隔塞不通,失衣则胀,食寒则泄,形 瘦腹大,名胃风。以上,《内经》论内伤风邪也。至《千金方》,则以《内经》风论发卒中 条,立名中风,而以半身不遂,为偏枯;身无痛,四肢不收,为风痱;奄忽不知人,为风 懿;痹而不仁,为风痹,类中风,即为当今中风之祖。至仲景《金匮》,其第一条则曰∶风 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此发《内经》所中为偏 风之条,而以脉之微数,以明不同中寒中湿也。第二条言∶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 为虚;虚寒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纵缓,正 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 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此发《内经》偏枯中风之症。若脉微数,则为风热 ;若脉不数,而见浮紧,则为风寒;风寒国中皮肤,失治,则或左或右, 僻不遂;故邪在 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此申 明风邪之中人经络脏腑,次序轻重之不同也。第三条言∶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 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隐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 满而短气。按∶前条以寸口之脉浮紧,明风寒从外而渐入于里;此条以寸口之脉迟缓,明 亦是风寒从外而渐入于里。第四条言∶寸口脉沉而弱,沉则主骨,弱则主筋,沉即为肾,弱 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黄汗出,故曰历节。此言脉沉主骨,脉弱主筋,乃 是汗出入水中风,而成历节痛黄汗出之症。又云∶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 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此言脉弱血虚中风而成痛风之症。又云∶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 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言不虚之盛人,脉多实大,今见涩小,且见短气、自汗出、历节 疼不可屈伸之症,例如《内经》饮酒中风多汗喘息等条,又兼见历节痛,不可屈伸之症也。 又云∶诸支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此 重申上文支节疼痛之痛风症,是外感,宜桂枝芍药知母汤,和营卫以散表邪也。又云∶味酸 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断泄。营气不通 ,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 令发热,便为历节。此言筋伤骨痿,内伤枯细之症,似历节痛风,然历节痛风,系外感症, 必发热;假令黄汗胫冷,且见发热,方可为历节痛风症,方可散表。故下文复申曰∶病历节 ,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散邪。以上,《金匮》之论中风也。由此观之,《内经》之论中风 ,总叙风邪致病,非专言卒中暴仆之症。《千金方》则发卒中之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 症,而补立治法。仲景《金匮》论风,即以《千金方》所发之半身不遂,四肢不收,奄忽不 知人,风痹之历节疼痛,而发明《千金》。侯氏黑散治寒,风引汤治热,扩充而为卒中风之 准绳。然止论外感风寒,未曾详言内伤诸中。于是,河间发火性急速,暴中卒倒,皆属于火 ;东垣发气郁壅滞,气虚受邪;丹溪发因痰而生热,因热而生痰。是则《千金》、仲景发 卒中病,单主风寒,但言外感,故刘、李、朱先生,发主火、主气、主痰,兼内伤卒中亦全 之矣。喻嘉言先生妙论丛生,独着中风以《内经》邪害空窍之下,补出补虚堵塞治法,此亦 一偏之见。恐留而不去,反成其害矣。夫中风寒之症,有虚有实,有气血不足,空腹见风, 风邪乘虚而入者;有气血壅滞,饮酒中风,风邪乘实而入者;有先中风寒,因而生痰生热者 ;有先有痰热,后召风寒者。夫饥寒迫切,因虚而邪得以外入,人人知之也。醉饱当风,因 实而邪得外入,人所不知也。是以外有六经表症,则比例加减续命汤等散表;内见便溺阻塞 ,比例于三化汤等清里。邪散正虚,当用补虚堵塞,古人分闭脱二条,以验虚实,良有以 也。至治风先治血,此言厉风伤血,血痹不行,当行血祛邪;非言补血即可治风,非言厉风 伤气,亦以血治。又云∶中风之症,理气为先。此言气道壅闭,故当先理其气,非言凡治中 风该用理气也。故当细详外感寒邪属表者,比例《千金》之候氏黑散、加减续命汤等散表; 若积热壅闭属里者,比例风引汤、三化汤等清里。若内伤之阴火上炎积热上冲者,则遵河间 治法;痰凝中脘,攻注成疾者,则丹溪、节斋之法当矣。故凡治病,切不可执一家论例。如 四肢不举,与半身不遂,似同实异。四肢不举,有虚有实;半身不遂,病邪为患。故四肢不 举,以土不及为虚,土太过为实;土不及者,脾胃二经气血不足,则浑身无力,四肢难以举 动,无麻木痛苦者也;土太过则气血壅实,而四肢作楚,不能举动,或痛或麻木,或极冷如 冰者也。至半身不遂,则壅滞者多,虚者少,岂以一人之身,有半边不虚,半边独虚之理。 即有偏中风寒者,亦止得外感寒邪,宜用辛散表邪,实非虚寒而宜温补。《准绳》书注半身 不遂,立胃脉沉涩为虚,胃脉鼓大为实是矣;后于心脉小坚急,止注元阳不足一条,不知 凡病有虚实,有心脉小坚急,元阳不足,即有心脉大搏指,心火太旺,书不尽言,学人宜细 详补解。不玩《内经》云∶心气热则阳气内动,发为肌痹,传为脉痿;又云∶阳有余,阴不 足。为偏枯。又云∶热多则大筋软短而拘,小筋弛张而痿。如是则半身不遂,未可指为元阳 不足一条立论。今之用热药,误治偏枯筋痿,以至大害,祸本于此。 <目录>卷首 <篇名>论《内经》《金匮》阴虚阳虚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属性:虚劳症,有虚而无火者,名虚寒;虚而有火者,名虚火。同一言虚,而虚寒、虚火,实 分天壤。治虚寒之症,宜温补,忌滋阴;治虚火之症,宜滋阴,忌温补。然虚劳之症,后天 有形致病者,易治;先天无形水火不足致病者,难治。治先天不足之症,要分别真阳虚、真 阴虚。真阳不足者,阳虚无火也,当补阳,桂附八味丸、鹿角胶是也。真阴不足者,阴虚火 旺也,当补阴,知柏八味丸、玄武胶是也。补先天不足,仲景但立桂附八味丸补阳,未立 知柏八味丸心补阴。良以既立先天补火之法,则先天补水之法,便可一例而推,钱仲阳微露 机关,而以八味肾气丸减去桂附,惟以六味丸平补肾水,以为滋阴治法。至丹溪则比例仲景 之旨,而以黄柏、知母加入六味丸中,直与桂附八味丸旗鼓相对,补阳旺阴亏,肾水不足, 得全仲景补阴制火之未备。夫人身阴阳水火,平等则生,偏旺则病,偏极则死。夫阳虚则阴 偏旺,阴偏旺则阳愈虚,阳至绝,则独阴亦随之而绝矣。阴虚则阳偏旺,阳偏旺则阴愈虚, 阴至绝,则孤阳亦随之而绝矣。然虚劳之症,到底阴虚者多,阳虚者少,故丹溪发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之论。而加意于滋阴大补丸主治,王节斋亦有误服参 必死之说,此言真阴不足 ,阴虚火旺,劳瘵喘咳之症,非言真阳不足虚寒无火之症也。若是虚寒之症,则黄柏、知母 ,岂能大补?服参 岂有必死之理?今有真阴不足,虚火之症,服滋阴则变虚寒,服温补又变 虚火者;此阴水既竭,阳火亦虚,不耐滋阴之死症也。有真阳不足,虚寒之症,用温补则变 虚火,服滋阴又变虚寒者;此阳火既竭,阴水亦亏,不耐温补死症也。有虚寒之症,服温补 之药,不变虚火,到底虚寒而死者,此言阴无阳,独阴不长之死症也。又有虚火症,用滋阴 到底,不变虚寒而死者,此独阳无阴,孤阳不生死症也。以上,言先天阴阳不足,水火偏胜 之虚劳也。至后天损伤劳伤之症,则有脏腑诸条,精血气三者不同。然究其实,亦惟虚寒、 虚火两条为要。虚而无火者,当用温补;虚而有火者,又当补虚清热。例如气虚无火,当用 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若是气虚有火,立斋加栀子、牡丹皮。血虚无火,当用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若是血虚有火,立斋加山栀、牡丹皮。故凡虚劳之症,既明气虚,又要细详气 虚之有火无火;既明血虚,又要细详血虚之有火无火。血虚有火,人人知之矣;气虚有火, 人都忽之也。故治气虚无火者,当温补其气;若气虚有火,则补气药中,要加清凉。若血虚 无火者,当补其血;若血虚有火者,则滋阴药中,又要清火。立两法加减,则精血气三者, 调补平和之理尽矣。夫知柏天地煎,治精虚有火者;知柏归芍丸,治血虚有火者。古人用地 骨皮散,治劳瘵骨蒸,亦因气虚有火耳,即《内经》云∶阴虚生内热,治当壮水之主,以制 阳光。非言虚火是虚寒,可用温补者。东垣云∶虚火可补,参 之属。此言后天饮食劳倦 虚阳发热之火,非言先天肾虚水少煎熬真阴之火也。《原病式》云∶肾虚者,水虚也。水虚 ,则火旺而煎熬真水,反用温补消津烁肺,则喘嗽声哑,自汗骨蒸而死矣。世人误认温热为 补者,皆因错解《内经》“劳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误认温之二字为热之。 不知《内经》原文,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但言温润和养,以培元气,非言用温热之 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言用滋阴补其阴精,非言荤腥浓味也。至论失血之症,方书 云∶气有生血之功,补血不如补气。此言阴络伤,血内溢,血虚无火之症,非言阳络伤,血 外溢,血虚有火症。夫曰“阴络伤,血内溢”,言下泄下脱之血也;“阳络伤,血外溢”, 上冲咳血、吐血、鼻衄、牙衄之血也。夫阴络所伤之血,阴分之血也,血去则火亦去,故血 虚无火者也。阳络所伤之血,阳分之血也,血去则火愈旺,此血虚有火者也。故血脱益气之 法,但可施之于阴络所伤无火之血,难施之于阳络所伤,血去火旺,劳瘵骨蒸,脉数内热之 人也。此等关头,从来差误,惟立斋曾有阳络伤,血上冲,阴络伤,血下脱之发明。然后人 未曾思精而熟得,若进思血之阴络阳络,但当分别有火无火,亦不必拘于上溢下脱。例如咳 血吐血,上溢之血也,《金匮》有面色白,脉沉迟,内无热,阳虚不能摄血,古人用血脱益 气,胃药收功者。又阳明大肠有火,而发肠红便血,下脱之血也,然有阳络之血,古人用黄 柏、槐米以治者。总之,无论上溢下泄,惟以临症时,细审血去有火者,即为阳络所伤之血 ,但宜凉血养血;血去无火者,即为阴络所伤之血,仍可血脱益气。例如肝主藏血,又主施 泄,肝经下血,同是阴经,又有分别,肝虚不能摄血,则用补肝敛肝之药;若怒动肝火,血 得热而妄行下泄,则用凉血清火之药,明此两条,万无差误。 <目录>卷首 <篇名>论《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属性:肿胀之原,《内经》、《金匮》辨别分悉。但其中节目,隐而未彰。前代诸贤,皆未 发明,后人不察,往往以虚肿之法,施之实胀之人,实胀之法,施之虚肿之症。不知肿胀二病 ,皆有虚实。肿浮于外,病在经络,表也;胀满于中,病在肠胃,里也。赖许学士分明四肢 肿为水,但腹胀,四肢不甚肿为胀,发《金匮》肿胀分治之旨。后丹溪书,以肿胀二症, 各立一门。王宇泰以水肿胀满,分立治法,皆有至理;但胀满症中,分明虚实寒热诸条, 而水肿门,未详《内经》何条是虚,何条是实,何条是胀,何条是肿,又不发明《内经》 风水与《金匮》风水,各自一症,余心未慊。《灵枢·津液篇》曰∶阴阳气道不清,水谷 并于肠胃之中,不得渗入膀胱,则为水胀。此总论水胀之原也。《水胀篇》曰∶水始起也, 目窠下微肿,腹乃大。肤胀者,腹大,身尽肿,皮浓;鼓肿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 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大如鸡卵,稍益大,如怀子之状,月事以时下;石瘕生于胞中,子 门闭塞,月事不以时下。此分论肿胀之二症也。《胀论》曰∶心胀者,烦心短气;肺胀者, 虚满喘咳;肝胀者,胁下满,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体重;肾胀者,腹满,引背腰髀痛 ;胃胀者,胃脘痛,妨于食;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有声;小肠胀者,小腹 胀; 膀胱胀者,小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胆胀者,胁痛,口苦太息。此分论五脏 六腑胀病,各经之见症也。《水胀篇》又曰∶腹胀、鼓胀可刺乎?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 其经。《腹中论》曰∶心腹满,旦食不能暮食,名为臌胀,治以鸡矢醴。王宇泰因见同曰鼓 胀也,而治法有表里不同,乃分一以气聚之病,一以气停与血相搏之病,而桢以为未然。夫 《水胀篇》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则知肿于遍身,非胀于内,在表不在里,故曰 先泄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此与《胀论篇》所谓营气循脉,卫气逆,并循分肉,为肤胀 ,三里而泻,同一法门也。《腹中论》,但曰心腹满,旦食不能暮食,则遍身未皆大,在里 不在表,故用鸡矢以下,此即《内经》所谓“中满者泻之,泄之则胀已”,是也。《汤液篇 》曰∶平治极衡,去菀陈 ,开鬼门,洁净府。此因气拒于内,形施于外,形不与衣相 保,表里俱病,故兼用发汗利小便二法也。《评热论》曰∶有病肾水者,面 庞然壅, 害于言,虚不当刺,名曰风水。又曰∶肝肾并浮为风水。夫肝火曰雷火,肾火曰龙火,肝肾 之脉本沉,今并浮则雷火动而疾风豪雨,龙火动而水附波扬,此二条言肝肾之相火太过,泛 滥其水而上浮也。《灵枢·本输篇》曰∶少阴者属肾;三焦者,决渎之腑也。水道出焉。《 宣明五气篇》曰∶三焦病气满,小腹尤坚。又云∶水留即为胀。此二条言肝肾之相火不及, 不能蒸动其水而下积也。《水热篇》曰∶肾者至阴也,至阴盛水也,肺者太阴也,故其本 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此言肾水为病,上连于肺也。又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 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此言肾水为病,上连于胃也。又曰∶勇而劳肾,肾汗客于玄府,传 为肿,此内伤肾水,外受风邪之风水也。《阴阳别论》曰∶阴阳结邪,多阴少阳,名 曰石水。又曰∶三阴结为水。又曰∶肝肾并沉为石水。此言寒结水邪,后世所名阴水之寒症 也。《经脉篇》曰∶胃所生病,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又曰∶诸 肿,皆属于火;诸水 肿者,湿热相兼也。此言热结水邪,后世所名阳水之热症也。《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又湿胜则水闭 肿,此言湿土主脾,而为脾经水肿之症也。又云∶太阴所至 为肿。又太阴所至为中满。此言湿土司天,湿淫所胜之肿胀也。又云∶太阳司天,寒 胜则浮,此言寒淫所胜之肿胀也。又云∶少阴司天,少阳胜复。少阳司天,少阴胜复;又云 ∶热胜则肿。此言君相二火司天,热淫所胜之肿胀也。又按∶《本神篇》曰∶脾气实则腹胀 。《调经篇》曰∶形有余则腹胀。《脉要篇》曰∶胃脉实则胀。此言脾胃壅滞而为胀病之实 症也。《师传篇》曰∶足太阴之公孙虚则胀。《太阴阳明篇》曰∶饮食起居失节,入五脏则 满闭塞,此言脾胃不足而为胀病之虚症也。《方宜论》曰∶藏寒生满病。又胃中寒则 胀满,此言脏腑阳虚而为胀病之寒症也。《至真要大论》∶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又曰,腹 满大便不利,取足少阴。又曰∶胀取三阳。此言脏腑郁热而为胀病之热症也。以上,乃《内 经》之论肿胀二症也。至《金匮》则曰∶风水脉浮,骨节疼痛恶风;又云∶风水脉浮身重, 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又云∶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越婢汤主之。细玩《金匮》,以脉浮主表,皆从太阳经主治,此必是外感门另是太阳之风 水,非《内经》肝肾并浮,及勇而劳肾,而 庞然,内伤风水也。又云∶皮水其脉亦浮 ,外症 肿不渴,当发其汗。夫曰发其汗,直与太阳经伤寒同兹治法矣。岂可以此法而 治肝肾并浮,勇而劳肾,而 庞然,虚不当刺之内伤症乎。若云肝肾不足,火衰水泛, 则以肾气丸摄服之可也,未宜以太阳经表药升散之;若以为面 庞然壅,害于言,宜发 其汗也,则经衣冠文物有不当刺之戒,温衣谬刺。同是发汗,今刺尚不可,汗岂所宜乎。若以勇 而劳肾,肾汗客于玄府而当发也,则伤寒少阴症,又有强发厥竭之戒。夫伤寒少阴外感症, 尚有不应汗之戒,今太阳升散之药,反为劳肾内伤症所宜乎,以此论之,则《金匮》之风水 ,乃是太阳之外感,实非《内经》肝肾之内伤。夫仲景之书,往往补《内经》之缺,如温 疟论《内经》之温疟,一主少阴,然二者皆先热后寒;《金匮》之论温疟,则但热不寒。《 内经》之论温病曰∶冬不藏精,春必温病。仲景之论风温,则曰太阳病发汗已,身灼热,名 风温。即此二症,仲景之论,与《内经》之论,各自一条。《金匮》又曰∶皮水四肢肿,水 在皮肤中,聂聂动,防己茯苓汤。此亦与上章脉浮风水,以三阳主表而立阳经治法者也。又 曰∶正水,其脉沉迟,外症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症腹满不喘,二症同是脉沉,而以自喘 主肺,不喘主肝肾,《金匮》以三阴主里而立阴经治法者也。又云∶黄汗,其脉沉迟,身发 热,久不愈,必致痈脓。又云∶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此二条,《金 匮》以脉沉主表,立从症不从脉之法也。又云∶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 无水而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此又以脉沉脉浮,以分太阳少阴表里主治,而总结上文 三阳三阴水肿治法也。又云心水少气不得卧,肝水腹大胁下痛,肺水小便难,脾水四肢苦重 ,肾水腰痛不得溺。此以《内经》有五脏之胀,《金匮》复补出五脏之水也。《金匮》又曰 ∶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趺阳之脉当伏,今反紧,本有寒疝。又曰∶趺阳之脉当 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此以肺主通调水道,胃主出纳水谷,而以肺胃两家为延医也。又曰 ∶腰以上肿者,宜发汗;腰以下肿者,宜利小便。此以经文面肿为风,脚肿为水,而以身之 上下,以分表里,推展于脉沉脉浮之外也。然此乃同伤寒太阳经麻黄治标,五苓治本之法; 不然,则面 庞然,虚不当刺等症,腰以上虽肿,而发汗在所不取,肝肾并沉,真阴虚 涸之症,腰以下虽肿,利小便又所不用也。以上诸条,乃《金匮》专论水肿之一症也。至于 后代节斋、丹溪、张三锡,皆以《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独指足太阴一经立论, 不及乎诸条者也。何柏斋独指《内经》肝肾石水,发金匮肾气丸为治,又单主足少阴一经者 也。薛新甫、赵养葵以补肾补脾为肿胀统治,而以脾肾二经为法者也。丹溪又曰∶湿热气 盛,则肺郁成水,此言《内经》诸气 郁,湿热乘肺作肿一门也。河间又云∶燥邪干肺 ,绝水之源,则小便不利而为肿。此因《内经》独缺燥淫一条,千古从未发明,而特补燥热 乘肺作肿一门也。奈后代名贤,厌烦喜简,欲将一二经络,印定治法,以为易便,不知此症 门路甚多,断难以一二脏为总括者也。但当认明何经所主,何经兼见,五脏中何脏有伤,六 腑中何腑受病,三因中何因起症,六脉中何部应诊。因病治之,无不中病。 <目录>卷首 <篇名>论《内经》膈气呕吐噎隔呕吐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属性:方书所谓膈气呕吐者,此即《内经》气为上膈之一条也。所谓噎隔呕吐者,即《内经》 三阳结为隔之一条也。仲景《金匮》书,以生姜半夏汤治痰呕,此治膈气方也;又以甘草大 黄汤治呕吐便结者,此治噎隔方也。洁古《家珍》以呕吐分上中下三条,而以气积寒主治 ;东垣以辛香温胃立法。此乃膈气呕吐方书,非噎隔呕吐之症也。河间以《内经》诸逆冲上 ,诸呕吐酸,诸痿喘呕,正合三阳结热之义,发明气郁不利,胃火上炎,故呕涌溢食不下, 而以三乙承气等方为治。丹溪亦谓噎隔之症,火热上炎,多升少降,更发内伤真阴不足,津 液枯涸,而以四物汤中多加竹沥、荆沥、牛羊乳等为治;又着《局方发挥》,力辨《和剂》 之非,此噎隔呕吐方书,非膈气呕吐胃寒之症也。《内经》明明各是一条,前贤亦各开一面 ,今因二者症名相似,膈隔易讹,呕吐难别,遂至辗转差误。不知同一呕吐也,而有热吐寒 吐之分;同一痰涎也,而有湿痰燥痰之别。考之方书,同是治隔也,而有膈气噎隔二条之分 。按之《内经》,同有似论也。而有气为上膈,三阳结为隔之异。夫膈气呕吐者,言饮食之 时,并无阻碍,但食后时或作胀,时或气逆,时或呕吐,然亦时作时止,不比噎隔之症,饮 食之际,即有拒隔不下之患,下咽之后,少顷直涌而上也。《内经》云∶三阳结为隔。注曰 ∶三阳者,大小肠、膀胱也。结者,结热也。小肠结热则血脉燥,大肠结热则后不通,膀胱 结热则津液干涸。三阳下结,食必上潮,此阳火上逆,推而不下也 。桢细玩之,曰三阳则与阴经无与,曰结热,则非阴寒可知。夫《千金》诸方,治反胃噎隔 而用姜桂,因气滞清道,用大黄、芒硝、石膏、竹沥、芦根、生地黄汁等一派苦寒,略用姜 桂以为向导,非因胃寒而用也。又按方约之《附余心法》曰∶噎隔之症,因火而成,病源不 一,有因思虑过度而动脾火者;有因忿怒过度而动肝火者;有因饮食太过而生胃火者;有因 淫欲过度而起肾火者。盖火气火上,熏蒸结聚,津液干燥,饮食不得流利,为噎为隔,久则 胃脘结断,饮食虽进,停滞隔间,反而上逆,为呕为吐,此症切不可用香燥之药,若服之必 死,夫证属热燥,又用香燥之药,散气消阴,则助火而烁津矣。又考王宇泰《准绳》书,谓 溢食一症,或伤于酒,或伤于食,或胃风而吐,或胃热而吐,医者不察,火里烧姜,汤中煮 桂,沉香未已,豆蔻继之,砂仁未已,胡椒继之,竟将热药妄施。素热之人,三阳既结,食 必上潮。仓公治用下剂。刘河间治呕吐噎食,遵仲景呕吐门甘草大黄汤,及三乙承气等,独 超近代,但用药之时,累累加服,慎勿顿攻。若咽喉痰阻,微用若酸,轻轻涌出,因而治下 。设或不行,蜜盐下道,始终勾引,两道相通,结散阳消,饮食自顺。余今分别发明曰,膈 气呕吐,与噎隔呕吐,各是一条。膈气呕吐,有寒有热,有痰有气,有燥有湿;噎隔呕吐, 则但热无寒,但燥无湿,惟是三阳结热。《金匮》、《千金》、洁古、东垣之方,治膈气呕 吐者,不可治噎隔症;河间、丹溪之方,治噎隔法也,不可治胃寒膈气。仲景小半夏汤,治湿 痰呕吐者也;大黄甘草汤,治大便燥结,食已即吐者也;其小柴胡汤,治运气外来,少阳所 胜之呕吐也;后洁古加青黛治呕苦,亦同是义。东垣之丁香茱萸汤,治胃寒呕吐者也;《三 因方》麦门冬汤内用竹茹、芦根汁,治燥热漏气呕吐也;河间用承气等下药,治热淫所胜, 膏粱积热,外感有余之噎隔也;丹溪以四物汤加羊牛乳等滋阴,治津竭血燥,内伤不足之噎 隔也;赵氏书独主滋阴而重地黄丸,此治精竭阴耗,肾经真水不足,内伤噎隔之法也。至于 东垣所论噎塞,又有不同。夫曰堵塞喉咙,阳气不得出曰塞,阴气不得降曰噎。夫气逆咽喉 ,诸经不行,口开目瞪,气欲绝,当用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桢细玩之,词中并 不言及拒格饮食等语,下文反言食消服之,更以美食压之。夫噎塞直至口开气绝,尚能待食 消,更以美食压之乎?此之噎塞,又言膈气不通,阴寒气窒之症,另是气噎一门之症,非言 噎隔溢食,格食不下,三阳结热之噎矣。余读《准绳》书,见以膈气呕吐叙于噎隔呕吐之上 ,另立一门,又以噎塞之症,叙于噎隔之下,亦另立一门,则知古人原有分别也。是以一症 之中,亦要分析寒热燥湿诸条。即如《内经》诸呕吐酸,同言热呕也,而为湿热之呕,诸痿 喘呕。同言热呕也,而为燥热之呕,二热同源,湿与燥又分天壤。方书以食久而吐属寒,名 曰翻胃;以食入即吐为热,名曰反胃,不知反与翻同,皆是形容呕吐之义,未可以食入即吐 、食久而吐,以定寒热。王太仆虽有此论,亦言其理之常,难必其症之变也。余常见暴吐多 热,即久吐中亦有热者。脾胃湿热,食久不化,熏蒸结聚,痰涎裹住不消,亦令上逆而吐, 如夏月人感湿热,则食不消化而吐是也。是以噎隔之症,千无一寒,万无一寒,从古到今, 亦无一寒也;呕吐之症,亦止寒热各半耳。余今以下噎食不下,隔食呕吐之症,直以有热无 寒施治,以呕吐之症,不论食久食已,惟以酸不酸,臭不臭,分别寒热。呕而酸馊,夏热之化 ,主火;呕而不酸不臭,冬寒之象,主寒。如造酒者然,热者主酸主臭,冷者不腐不臭是也。 <目录>卷一 <篇名>中风总论 属性:秦子曰∶中风之症 卒然仆倒,昏不知人,若痰涎暂升,少顷即醒,此中之轻者。卒然 倒仆,昏不知人,痰涎壅盛,口噤失音,良久不醒,渐渐沉重,此中之重者。有外感,有内 伤。外感者,真中风也;内伤者,类中风也。 <目录>卷一\中风总论 <篇名>外感中风症 属性:【中风之症】卒然倒仆,身热口噤,志乱神昏,四肢俱废,良久不省,《内经》名曰 风痱 《内经》名曰偏枯;东垣所谓中腑之稍轻者;外无六经寒热,内无便溺阻隔,无痰无喘,言 语分明,惟见皮肤不仁,或麻或木,口眼 斜,东垣所谓中血脉之最轻者。以上乃外感真中 风之症也。 【中风之因】或坐卧当风,风入五内,或衣单被薄,卒遇暴风,或披星戴月,风露袭 人,外邪乘虚入于诸经,而中风之症作矣。 【中风之脉】左关浮弦,病在足厥阴、少阳。左寸浮弦,病在手少阴、少阳。左尺浮 大,病在足少阴、太阳。右寸浮洪,病在手太阴、阳明。右关浮大,病在足太阴、阳明。右尺浮 【中风之治】初起宜祛风涤邪,有表者,小续命汤、羌活愈风汤汗之;有里者,三化 汤下之;表里俱见者,大秦艽汤、防风通圣散和之;痰涎壅盛者,竹沥二陈汤,合胆 星汤、牛黄 \x小续命汤\x 通治中风六经表症。后具河间六经加减、四时加减之法。 麻黄 人参 黄芩 白芍药 甘草 防风 杏仁 川芎 防己 春,加防风;夏,倍加石膏;秋,加知母;冬,加桂枝。身痛,加羌活、秦艽。 河间云∶凡中风,不审六经加减,虽治之不能去其邪。《内经》云,开则淅然寒,阖则 热而闷,知暴中风邪,宜以小续命汤,随症随经治之。 中风无汗,恶寒,脉浮紧,风中太阳经营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麻黄续命汤。 麻黄 防风 杏仁 宜针太阳少明,出昆仑阳跷穴血。 中风有汗恶风,脉浮缓,风中太阳经卫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桂枝续命汤。 桂枝 白芍药 杏仁 宜针风府。 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脉洪长,风中阳明经症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曰石 石膏 知母 甘草 中风无汗,身热不恶风,脉缓长,风中阳明表症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干葛 葛根 桂枝 黄芩 宜刺厉兑,泻阳明之实清火也,针陷谷,云阳明之邪散表也。 中风无汗身凉,风中太阴经也,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附子续命汤。 熟附子 干姜 甘草 宜刺隐白,以去太阴之贼。 中风有汗,无热,以续命汤加后三味各一倍,名桂附续命汤。 桂枝 熟附子 甘草 宜针太溪,以去少阴之邪。 中风六经混淆,指节挛痛,麻木不仁,系手少阳、厥阴,羌活连翘续命汤。 小续命 羌活 连翘 宜刺厥阴之井大敦,以通其经,灸少阳之经绝骨,以引其热。又云,古之小续命,混淆 无六经之别,今各分经治,又立针刺之法。 中风外无六经形症,内无便溺阻隔,惟舌强难以言语,手足不能运动,知血弱不能养筋 ,宜养血舒筋,大秦艽汤主之。 又云,中风外有六经形症,先以加减小续命诸方,随症随经治之。内有便溺阻隔,复以 三化汤下之。桢按∶以上诸症,乃西北真中风症,故立祛风散邪之法。以下内伤条内,有不 因外风而因于调养失宜,例如河间之论火,丹溪之论痰,而实系类中风之症,以其相类,故 同列之,然各有分别,不可混治。 \x羌活愈风汤\x 治表里已解,服此为善后条理。 羌活 防风 防己 川芎 独活 蔓荆子 麻黄 细辛 秦艽 柴胡 前胡 甘菊花 黄 枳壳 当归 芍药 苍术 黄芩 生地 半夏 白芷 知母 甘草 地骨皮 浓朴 \x三化汤\x 外无六经表症,内有便溺阻隔,以此方利之。 浓朴 大黄 枳实 羌活 虚人,加人参;痰多,加胆星、半夏。 \x大秦艽汤\x 治外无六经表症,内无便溺阻隔,惟手足言语不便者。 秦艽 石膏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术 白茯苓 生地 白芷 细辛 熟地 天寒,加生姜;心下痞,加枳实、川黄连;夏秋,加石膏、知母;冬,加桂枝。 \x防风通圣散\x 治表里未除,以此方和解。 麻黄 石膏 桔梗 黄芩 山栀 荆芥 滑石 白术 广皮 甘草 川芎 当归身 防 风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白芍药 \x竹沥二陈汤\x 治中脘痰滞。 熟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竹沥 寒,加生姜;热,加山栀、黄连。 \x胆星汤\x 治痰涎壅盛。 陈胆星 广橘红 苏子 钩藤 甘草 菖蒲 里热甚,加山栀、黄连;肝胆热,加青黛、海石。 \x牛黄清心丸\x 治痰迷心窍。 真牛黄 犀角 羚羊角 辰砂 陈胆星 天竺黄 麝香 薄荷 雄黄 防风 冰片 \x海藏清心丸\x 治积热迷心。 黄柏(二两) 黄连 麦冬(各一两) 龙脑(一钱) 炼蜜为丸。 <目录>卷一\中风总论 <篇名>内伤中风论 属性:秦子曰∶以其不因外感,故曰内伤;以其症类中风症,故亦曰中风。古人名类中风,即 <目录>卷一\中风总论 <篇名>内伤中风症 属性:【中风之症】平居无故,倏尔仆倒,随即苏醒;一年半载,又复举发;三四发作,其 病渐重;或犯半身不遂,口眼 斜,甚则痰涎壅闭,便溺不通;至手撒口开,遗尿不语,乃为不 治。此内伤中风之症也。 【中风之因】或本元素弱,劳役过度,五志厥阳之火,煎熬真阴,阴虚则热,热则 风生,风火相搏,痰涎自聚,不由外邪,其病自发;或膏粱积久,湿热之气,上熏成痰,迷其心 窍,亦能倒仆,而成内伤之症。 【中风之脉】空大气虚,微细血弱,沉数沉实,膏粱积热。 【中风之治】初起脉细神清,宜活血安神,加减茯神汤。古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 自灭,此指内伤中风虚者而言也。若脉数沉实,昏冒不省,先宜清火为急,安神丸;痰涎壅盛, 当化痰理气,涤痰汤;膏粱积热者,清胃汤;俟诸症平安,然后养血安神。气虚者,四君 子汤;血虚者,四物汤;气血皆虚,加味归脾汤。 \x加减茯神汤\x 白茯神 当归 远志 麦冬 知母 羚羊角 犀角 心火旺,加黄连;肺火旺,加山栀;肝火旺,加丹皮、山栀;尺脉数,加黄柏;元气虚 \x安神丸\x 治痰迷心窍。 麦冬 白茯神 山药 辰砂 甘草 马牙硝 寒水石 痰多,加胆星,甚则加牛黄;心火,加黄连;肺火,加黄芩;肝火,加山栀;肾火,加 黄柏;虚人,加人参。 \x涤痰汤\x 治痰涎壅盛。 南星 半夏 枳实 石菖蒲 竹茹 橘红 甘草 白茯神 痰不化,加竹沥、生姜;热甚,加黄连;胸满闷,加枳壳;大便闭结,加大黄;虚人, \x清胃汤\x 治胃中湿热。 川黄连 升麻 山栀 甘草 \x四君子汤\x 治气虚不足。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炙甘草 血虚合四物,恐凝滞不用四物,竟加当归一味。 \x四物汤\x 治血虚。 当归 白芍药 川芎 怀熟地 气虚,合四君子;恐燥,加黄 ,即合当归补血汤。 \x归脾汤\x 诸症平安,此方调理。 白术 白茯神 远志 枣仁 当归 黄 广皮 白芍药 甘草 丹皮 山栀 人参 《家秘》加升麻、柴胡,即合补中益气汤,以升举中气。 六淫之邪,皆能中人,非止得风邪也。故《准绳》书立卒中七条。以感而轻者名伤;感 而重者名中;若忽然中倒,遍身发热,世名中风。方书充栋。惟河间立四时加减续命汤诸方 ,以治中风。外有六经表症,开示化方用药之妙悟,立愈风汤、通圣散,以和解有表有里之 症;又立三化汤,以治内有便溺阻格,土太过之里实症;又立十全大补等,以治土不及之虚 中,则散邪、和解、清里、补虚,四法全备。东垣复发卒中昏倒,偏废手足舌强语塞之类中 风,而立理气开郁,疏通经络,以治气中。丹溪又补痰涎壅闭,痰火攻冲,而立竹沥、姜汁 、半夏、南星等,豁痰散结,以治痰中。此皆发明卒中之症,不独外中于风,有因气郁痰迷 ,内伤壅闭致病者;家秘于是分外感内伤,各立一条;又发内伤卒中气郁痰迷,手足偏废, 多因膏粱积热,酒湿成瘫所致。既详各条治法,又立总论于卷首,大凡着书垂后,每症之下 ,必要详明经系何经,病因何气。使后学有实据可凭,临症庶不数数更方,朝攻暮补,贪图 <目录>卷一\中风总论 <篇名>外感半身不遂 属性:【半身不遂之症】身发寒热,暴仆卒倒,醒后或左或右,偏废不用;或痛或木,或热 或冷,二便赤涩。此外感半身不遂之症也。 【半身不遂之因】起居不慎,卫气不固,风邪入于经络,邪踞不散,气血阻绝,则半 身为之废矣。 【半身不遂之脉】或病左,左手无脉。病右,右手无脉。或病左,左脉反大。病右, 右脉反大。 【半身不遂之治】脉洪大者,宜祛邪涤热,大秦艽汤。外邪抑遏,脉伏不出者,加减 续命 汤,散其表邪;痰火壅闭经络,脉伏不出者,三化汤、导痰汤,清其壅滞,则脉出而手足自 如。 \x大秦艽汤\x \x加减续命汤\x \x三化汤\x 以上三方。见前中风。 \x导痰汤\x 南星 半夏 枳实 甘草 橘红 <目录>卷一\中风总论 <篇名>内伤半身不遂 属性:【半身不遂之症】或一手一指,先见麻木,一年半载,渐渐不能举动,此病起 火内作,忽尔僵仆,少顷即苏,半身不能举动,此病因于火而急者。二者皆无表邪形象,故 曰内伤半身不遂也。 【半身不遂之因】或气凝血滞,脉痹不行;或胃热生痰,流入经隧,踞绝道路, 气血不得往还;或浩饮所伤,酒湿成瘫,则半身不遂之症作矣。 【半身不遂之脉】沉涩血痹,沉滑结痰,沉数酒湿,脉虚气亏,脉细血少。 【半身不遂之治】血痹者,活血汤;结痰者,二陈汤加竹沥、生姜;酒湿成瘫者,戒 酒,服散湿热之药,葛花平胃散,或加栀、连,或栀连二陈汤;若气虚补气,血少补血。 \x活血汤\x 当归 赤芍药 红花 丹皮 川芎 泽泻 郁金 木通 秦艽 \x二陈汤\x 见痰饮。 \x葛花平胃散\x 葛花 苍术 浓朴 广皮 甘草 有热,加山栀、黄连。栀连二陈汤,即二陈汤加栀、连。 <目录>卷一\中风总论 <篇名>外感四肢不举 属性:【四肢不举之症】身发寒热,内热口渴,二便赤涩,手足俱废,或痛或麻,此外感四 【四肢不举之因】内气不足,起居不慎,卫外之阳已亏,外邪袭之,则手足废而不用 【四肢不举之脉】浮数风热,浮紧寒伤,浮缓风伤,浮滑痰涎。初按不见,邪伏之诊 【四肢不举之治】脉浮数者,防风通圣散、秦艽汤。脉浮紧者,麻黄续命汤。浮缓者 ,桂枝续命汤。脉弦滑者,胆星汤。左脉浮大,羌防柴胡汤。初按脉沉伏,有表邪者,续命汤 散邪。久按滑疾,宜宣通壅滞,三化汤下之。 \x防风通圣散\x \x大秦艽汤\x \x麻黄续命汤\x \x三化汤\x \x桂枝续命汤\x \x胆星汤\x 以上六方见前。 \x羌防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羌活 防风 <目录>卷一\中风总论 <篇名>内伤四肢不举 属性:【四肢不举之症】忽尔倒仆,手足偏枯,外无六经表症,惟内热便闭尿赤,此土太过 症也。若渐至四肢无力,不偏枯,神清气爽,二便清利,此土不及症也。 【四肢不举之似因】膏粱积热,土困中 央,手足本于阳明胃经,土太过则隧道壅塞,四肢不举;手足又禀气于脾土,不及则脾气亏 【四肢不举之脉】右关实大,或见沉数,土太过也。虚大细缓,或见沉迟,土不及也。 【四肢不举之治】右脉滑实,土太过,枳实丸消导之。右脉沉数,大便结者,三化汤 。痰 尺脉沉迟,真火不足者,八味丸,温补天真。 \x枳实丸\x 陈枳实 浓朴 槟榔 木香 小便不通,加黄连、木通。 \x三化汤\x 见外感中风。 \x导痰汤\x 见半身不遂。 \x干葛清胃汤\x 即清胃汤加干葛。 \x六君子汤\x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 \x八味丸\x 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 按∶半身不遂与四肢不举,大有分别。四肢不举者,有虚有实;半身不遂,悉作实邪。 夫一人之身,岂有半边虚而半边不虚者乎?此症当与口眼 斜同看,非外感六淫之邪, 即内伤痰火死血。今前二条虽有气虚、血虚之说,然不过戒后人不可峻攻其邪,非教人用补 药也。若外感致病,发热恶寒,此风寒也,当用羌独败毒散,辛散表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