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书名: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作者:刘完素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15-1234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9%BB%84%E5%B8%9D%E7%B4%A0%E9%97%AE%E5%AE%A3%E6%98%8E%E8%AE%BA%E6%96%B9 <目录> <篇名>重刻刘守真先生宣明论方序 属性:按本传,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尝遇异人陈先生,以酒饮守真,大醉。及寤, 洞达医术,若有授之者,乃撰《运气要旨论》、《精要宣明论》。虑庸医或出妄说,又 着《素问玄机原病式》,特举二百八十八字,注二万余言。然好用凉剂,以降心火、 益肾水为主。自号通玄处士。金承安间,章宗征之不就,赐号高尚先生。本郡《志》称 所论著,皆发前古所未发。与洁古齐名,世号刘张法。盖古君子而托医以避乱世者。 又按列传,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开心窍,纳书于中, 自是洞彻医术。完素病伤寒,八日不食,不知所为。元素往候,完素面壁罔顾。元素曰∶ 何见待之卑如此哉!既为诊视,谓之曰∶服某药乎?曰∶然。元素曰∶子误矣。某味性寒 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能出。今脉如此,当服某药奏效矣。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 元素自此显名,余因是知医术之不可与寻常人语也。 尝疑司马迁氏称扁鹊遇长桑君之事,颇涉谬悠。乃即近史饮酒、凿心之说证之,岂尽 无征不信者哉!殆以医道通玄,非神机不得其秘,而世之习旁门,执方书,守意见,以戕 伐生灵者,由其无所从悟也。 守真本《内经》,着《要旨》、《宣明》二论,总十七万余言。又述习医要用《直格》。 晚年着《保命集》三 卷,自谓轩岐微妙之旨,得之心髓,不敢轻以示人。盖自秦越人、张仲景之后,千有 余年,而先生出,上以承正派之学,下以启丹溪之传,通于南北,以永仁术。 不其伟与说者曰∶不由HT 子,不知异端之害深,不由守真,不知偏门之罪大。 甚哉!邪之乱正也。先生之术既行世,医窃试其法,得效者多,犹 其名,耻言凉药,谓 去热药为非。今观刘张二传,好用凉药,性寒下降之言,则史氏犹为不祛世俗之见。其称元 素之言曰∶运气不济,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又似以阴诋五运六气之辩者。 余尝论之,《内经》运气之旨,千载不毁之道,至守真而大阐之,极深研几之学也。 何可议也! 其救偏补弊之功,发明治温暑之法,而力辟辛热香燥之毒,所以补前贤之未备, 而救末流之为害也。然实则无所不该,无所不治。而近世傍求医论,以谓热病用河间,其 亦就所重立言邪,可谓独识其全矣。泛观河间诸书,乌附等药,亦多用之,是又何邪?噫! 后之庸工,以寒凉之剂误人,而莫之知悟者,又河间之罪?人亦是恃? 贾大夫以民部来守郡期岁中,出俸金开局,施药活人,不可胜计。偶得此书于正科 马志坤氏,因命校雠再三,又捐俸而刻之。且欲购全集而汇焉,与《东垣十书》并传也。 大夫为政,一以治人为本,刻斯集也,亦以寓仁惠之心而济之也。间尝迎养二亲于郡,即 适太夫人有恙,志坤一药而愈。因奇其功,而褒美之。叩其术, 则能留心于刘张法者,故有是刻。是大夫之孝,由此达之人人也。先正有言,事亲者,不 可不知医,信然哉! \x隆庆三年黄钟月既望保定府通判北海冯惟敏序\x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诸证总纶 属性:黄帝曰∶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古者,必合于今。善言人者,必厌于己。如 道不惑,所谓明也。余问夫子,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今验于发蒙解惑,可 得闻乎?岐伯稽首对曰∶何道之间也!天覆地载,万物番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 生,四时之法成。君王宰职黎庶,尽欲全角。贵贱虽殊,宝命一矣,好生恶死者,是世人之常 也。若人有患,如救水火,莫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所以难矣。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诸证标目 属性:煎厥之状,阳气烦劳,精绝,辟积于夏,致目盲不可视,耳闭不可听。薄厥之状, 阳气大怒,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胀、飧泄,寒热不散,升降上下。颓疝、心掣,寒 多下坠,以为诸疝。心热内掣,阴阳之结,四肢浮肿,便血不已。蛊 之病,肾气不足, 冤热 急,白液出,跳掣也。膀胱不利,致三焦约而遗溺。肾精不足,强上冥视。唾之若 涕,恶风振寒,为之劳风。虽近衣絮。营虚卫实,名曰肉苛。心移寒于肺,则肺消。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心移热 于肺,为膈消。胆移热于脑,为鼻渊。膀胱移热于小肠,为口糜。大肠移热于胃,为食 。 热盛则阳络溢,阳络溢为衄 。醉以入房,气竭伤肝,大脱其血,月事衰少,名曰血枯。 蕴热怫郁,生于诸风。寒湿风之三气杂合,而为诸痹。宗 弛纵,发为白淫。热聚胃口, 而不散行,故胃脘为痈。面色白黑,所谓 。口苦积热,名之胆瘅。肾虚内夺,则为 喑痱。血气竭少,令人解 。腹满不食,寒中肠泄,斯病 溏。腰股痛发, 肿不便, 寒生濡泄。聊叙此证,不能备举。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煎厥证 属性:(主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烦劳,积于夏,令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 \x人参散\x 主之∶治煎厥气逆,头目昏愦,听不闻,目不明,七气善怒。 人参 远志(去心) 赤茯苓(去皮) 防风(去苗。以上各二两) 芍药 麦门冬(去心) 陈皮(去白) 白术(以上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再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薄厥证 属性:(主肝。出《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令人薄厥于胸中。 \x赤茯苓汤\x 主之∶治薄厥暴怒,怒则伤肝,气逆,胸中不和,甚则呕血鼽衄也。 赤茯苓(去皮) 人参 桔梗 陈皮(各一两) 芍药 麦门冬(去心) 槟榔(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飧泄证 属性:(主冷。出《素问·阴阳应象论》)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浊交错,食不化而清谷出矣。 \x白术汤\x 主之∶治飧泄,风冷入中,泄利不止,脉虚而细,日夜数行,口干,腹痛不已。 白术 浓朴(生姜制) 当归(去苗) 龙骨(各一两) 艾叶(半两,熟炒)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胀证 属性:(主心腹。出《素问·阴阳应象论》) 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返,则气结不散,而腹胀满,常如饱。 \x吴茱萸汤\x 主之∶治 胀,阴盛生寒,腹满 胀,且常常如饱,不欲饮食,进之无味。 吴茱萸(汤淘,炒) 浓朴(生姜制) 官桂(去皮) 干姜(炮。各二两) 白术 陈皮(去白) 蜀椒(出子。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空心,去滓,温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风消证 属性:(主心脾。出《素问·阴阳别论》) 二阳之病发心脾,不得隐曲,女人月水病血不流,脾病食不化,风胜真气消。 \x黄 羌活汤\x 主之∶治心脾受病,精血虚少,气力衰乏,日溢消矣。 黄 (一两半,去芦头) 羌活 石斛 防风 枳壳(火炒,去穣) 人参 生地黄 牡蛎(烧) 黑附子(炮) 茯苓(去皮) 五味子 牛膝(酒浸。各一两) 续断(半两) 地骨皮(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进三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心掣证 属性:(主心。出《素问·阴阳别论》) 一阳发病,少气嗽泄,三焦不利,上咳下泄,心火不宁,其动若掣。 \x调中汤\x 主之∶治心掣不定,胸中刺,气痞壅,上苦咳嗽,下苦泄利。 白术 干姜(炮) 当归 人参 五味子 赤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一两) 官桂(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温服,去滓,稍热,日二服,临卧。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风厥证 属性:(主脾胃。出《素问·阴阳别论》) 一阳一阴发病,惊骇,背痛,噫,欠,名风厥。盖胃土肝木,为木克土,风胜湿, 不制肾水,故令上逆。 \x远志散\x 主之∶治风厥,多惊,背痛,善噫,善欠,意不乐,身背皆痛。 远志(去心) 人参 细辛(去苗) 白茯苓(去皮) 黄 (去芦头) 官桂(各二两半) 菖蒲 熟干地黄(焙) 白术 防风(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结阳证 属性:(主四肢。出《素问·阴阳别论》) 四肢肿,四肢热盛则肿。四肢者,谓诸阳之本,阳结者,故不行于阴脉阳脉,不行, 故留结也。 \x犀角汤\x 主之∶治结阳,四肢肿满,热菀不散,或毒攻注,大便闷涩。 犀角(屑) 玄参 连翘 柴胡(去苗。各半两) 升麻 木通(各三钱) 沉香(锉) 射干(去毛) 甘草(炙。各一分) 芒硝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同煎至八分,食前,去滓,温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厥疝证 属性:(主腹痛。出《素问·五脏生成论》) 脉至大虚,积气腹中,隐而难见,阴沉,使脾弱,寒于肢膜,气厥逆也。 \x加减吴茱萸汤\x 主之∶治厥疝,腹中冷痛,积气上逆,致阴冷于肢膜。 吴茱萸(二两,汤洗,炒) 川乌头(去皮,炮) 细辛(去苗。各三两) 良姜 当归 干姜(炮) 官桂(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进三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结阴证 属性:(主便血。出《素问·阴阳别论》) 结阴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以阴气内结,故不得通行,气血无宗, 渗入肠下,致使渐多。 \x地榆汤\x 主之∶治结阴,下血不止,渐渐极多,腹痛不已。 地榆(四两) 甘草(三两,半炙半生) 缩砂仁(七枚,每服可加为妙)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三盏,缩砂仁同煎至一半,去滓,温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解证 属性:(主肾实。出《素问·平人气象论》) 冬脉太过,缓而涩,肾实,精不运。解者,缓, ,疑,寒热类也。 \x利肾汤\x 主之∶治解 ,春脉动,气痛气乏,不欲言,此为肾元有余矣。 泽泻 生地黄 赤茯苓(去皮。各一两半) 槟榔 麦门冬(去心) 柴胡 枳壳(麸炒,去穣) 牛膝(去苗,酒浸。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胃疸证 属性:(主胃热。出《素问·平人气象论》) 食已如饥,胃热能消谷,阳明脉终,心火上行,心憎烦,身黄,小便赤涩也。 \x加减茯苓汤\x 主之∶治胃疸积热,食已辄饥,面黄瘦,胸满胁胀,小便 赤。 赤茯苓 陈皮(去白) 泽泻 桑白皮(锉。各三两) 赤芍药 白术(各四两) 人参 官桂(各二两) 石膏(八两) 半夏(六两,汤洗,生姜制,焙)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十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如 病甚者,加大黄、朴硝各二两。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蛊病证 属性:(主脾风。出《素问·玉机真藏论》) 脾风传肾,一名疝气,小腹痛,出白液,名曰蛊。《左传》云∶惑以丧志,名为蛊,乃 真精不守也。 \x大建中汤\x 主之∶治蛊病,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而出白液。 黄 远志(去心) 当归 泽泻(各三两) 芍药 人参 龙骨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病证 属性:(主筋急。出《素问·玉机真藏论》) 蛊腹痛,肾传心, 脉相引而急,精液少, 脉不荣而引急。 \x加减建中汤\x 主之∶治 , 病相引而急,及五劳七伤,小便数,腹痛难立。 人参 甘草(炙) 官桂 白茯苓(去皮) 当归 附子(炮) 浓朴(生姜制。各一两) 龙骨 黄 (锉) 麦门冬 白芍药 生地黄(各四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饧少许,煎至一盏,温服,去滓。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劳风证 属性:(主诸风。出《素问·评热论》) 发在肺下,病强上冥视,唾涕恶风,肾风,入肺中,振栗,故俯仰,成劳风。 \x芎枳丸\x 主之∶治劳风,强上冥视,肺热上壅,唾稠,喉中不利,头目昏眩。 川芎 枳壳(麸炒,去穣。各等分) 上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温水送下,食后,日三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痹气证 属性:(主阳虚阴实。出《素问·逆调论》) 身非衣寒,中非受寒,痹气者,气血不行,如从水中出,不必寒伤而作也。 \x附子丸\x 主之∶治痹气中寒,阳虚阴盛,一身如从水中出。 附子(炮) 川乌头(炮。二味通锉碎,炒黄色入药) 官桂 川椒 菖蒲 甘草(各四两) 骨碎补(炒) 天麻 白术(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骨痹证 属性:(主肾虚。出《素问·逆调论》) 身寒大,衣不能热,肾脂枯涸不行,髓少 弱,不冻栗,故挛急。 \x附子汤\x 主之∶治肾藏风寒湿骨痹,腰脊痛,不得俯仰,两脚冷,受热不遂,头昏耳 聋音浑。 附子(炮) 独活 防风(去苗) 川芎 丹参 萆 菖蒲 天麻 官桂 当归(各一两) 黄 细辛(去苗) 山茱萸 白术 甘菊花 牛膝(酒浸) 甘草(炙) 枳壳(麸炒, 去穣。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进三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肉苛证 属性:(主营虚卫实。出《素问·逆调论》) 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营气虚则不仁,其证 重,为苛也以。 \x前胡散\x 主之∶治营虚卫实,肌肉不仁,致令 重,名曰肉苛,虚其气。 前胡(去苗) 白芷(锉) 细辛(去苗) 官桂 白术 川芎(各三两) 川椒(去目、 闭口者,生用,二钱) 吴茱萸(汤洗,炒) 附子(炮) 当归(去苗。各二两) 上锉捣,以茶酒三升,拌匀,同窨一宿。以炼成猪脂膏五斤,入药微煎,候白芷 黄紫色,沪出滓,成膏。病在处,摩之病,以热调此药樱桃大。 瘕疮痍皆治,并去 诸风,疮痒疼痛,伤折坠损,故摩内皆可用之。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肺消证 属性:(主心肺。出《素问·气厥论》) 心移寒于肺,肺消,饮少溲多,当补肺平心。死不可治,乃心肺为贼也。 \x黄 汤\x 主之∶治肺消,饮少溲多,补肺平心。移寒在肺,痿劣。 黄 (三两) 五味子 人参 桑白皮(锉。各二两) 麦门冬(去心,二两) 枸杞子 熟地黄(各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涌水证 属性:(主水病。出《素问·气厥论》) 肺移寒于肾,名曰涌水,其证如溢囊里裹浆,或遍身肿满,按腹不坚,疾行则濯濯有 声,或咳喘不定。 \x葶苈丸\x 主之∶治涌水,腹满不坚,溢如囊裹浆,疾行则濯濯有声。 葶苈(纸炒) 泽泻 椒目 桑白皮(锉) 杏仁(去皮,麸炒) 木猪苓(去黑皮。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葱白汤下,不计时候,以利为度。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膈消证 属性:(主肺。出《素问·气厥论》) 心移热于肺,名曰膈消,二者心膈有热,久则引饮,为消渴耳。 \x麦门冬饮子\x 主之∶治膈消,胸满烦心,津液燥少,短气,久为消渴。 麦门冬(二两,去心) 栝蒌实 知母 甘草(炙) 五味子 生地黄 人参 葛根 茯神(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竹叶数片,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口糜证 属性:(主口。出《素问·气厥论》) 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心肺壅热,水谷不化,转下小肠。 \x柴胡地骨皮汤\x 主之∶治口糜生疮损烂,小肠有热,胀满不便,宜服之。 柴胡(去苗) 地骨皮(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八分,去滓,食后。如有病患大段实者,加大黄、 朴硝,可泻热甚。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瘕证 属性:(主女病。出《素问·气厥论》) 小肠移热于大肠,名 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大肠 涩。 \x槟榔丸\x 主之∶治大肠有移热,津液壅滞,腹痛 涩,名曰 瘕证。 槟榔 大黄(锉,炒) 枳壳(麸炒,去穣。各二两) 木香桃仁(去皮尖,炒) 大麻仁(另研。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酒下,不计时候。汤亦得。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食证 属性:(主胃病。出《素问·气厥论》)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或胃热移于胆,能食善饮,火胜土也。 \x参苓丸\x 主之∶治食亦,胃中结热,消谷善食,不生肌肉,此名食 。 人参 菖蒲 远志 赤茯苓 地骨皮 牛膝(酒浸。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饮下,不计时候。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鼻渊证 属性:(主鼻。出《素问·气厥论》) 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浊涕不止,如涌泉,不渗而下。久不已,衄血为患。 \x防风汤\x 主之∶治鼻渊,脑热渗下,浊涕不止,久而不已,必成衄血之疾。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川芎(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之,食后服,日三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衄证 属性:(主失血。出《素问·气厥论》) 胆受胃热,循脉而上于脑,阳络溢,血妄行,在鼻空蔑,目瞑者。 \x定命散\x 主之∶治胆受热,血妄行,鼻中衄 ,并血汗不止。 朱砂 水银 麝香(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新汲水调下,不计时候。如用药,看老幼虚实加减。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鼓胀证 属性:(主胃病气逆。出《素问·腹中论》) 有病心腹胀满,旦食不能暮食,致令胃逆不散,大肠不传,逆满。 \x鸡矢醴散\x 治鼓胀,旦食不能暮食,痞满。古法用此,可择焉。 大黄 桃仁 鸡矢白(干者。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汤调下,食后临卧服。 <目录>卷一\诸证门 <篇名>血枯证 属性:(主妇人经病。出《素问·腹中论》) 年少醉入房室,气竭肝伤,故经衰少不来。肝伤则血涸,脾胃相传,大脱其血,目 眩心烦,故月事不来也。 \x乌贼骨丸\x 主之治血涸,胸胁支满,妨饮食,变则闻腥臊之气,唾血,出清液,前后泄血。 芦茹 乌贼鱼骨(各一两) 上为末,雀卵不拘数,和成剂,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丸,鲍鱼汤下, 食后此,日三服,食压之妙矣。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伏梁证 属性:(主心积。出《素问·腹中论》) 若梁之伏隐也,居脐上逆,脐下顺,不可移动,为水溺涩,故有二等。 \x鳖甲汤\x 主之∶治伏梁积气,心下如臂,痞痛不消,小便不利。 鳖甲(去裙栏,醋炙黄色) 京三棱 大腹子皮 芍药 当归 柴胡(去苗) 生地 黄(各一两) 官桂 生姜(切作片子,焙干。各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木香各半钱,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喑俳证 属性:(主肾虚。出《素问·脉解论》) 内夺而厥,舌喑不能言,二足废,不为用。肾脉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不仁。经云∶ 喑俳,足不履用,声音不 出者。 \x地黄饮子\x 主之∶治喑俳,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 熟干地黄 巴戟(去心) 山茱萸 石斛 肉苁蓉(酒浸,焙) 附子(炮) 五味子 官桂 白茯苓 麦门冬(去心) 菖蒲 远志(去心。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少许,同煎至 八分,不计时候。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厥逆证 属性:(主心痛。出《素问·腹中论》) 膺肿颈痛,胸满腹胀,上实下虚,气厥而逆,阳气有余于胸也,不可针灸,宜服顺气汤。 \x小茯苓汤\x 主之∶治厥逆病,三焦不调升降,胸膈膺肿,胸满腹胀,冷气冲注,刺痛。 赤茯苓 人参 陈皮(去白) 桔梗(锉,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风成寒热证 属性:(主风。出《素问·脉要精微论》) 因于露风,寒热之始腠理,次入胃,食不化,热则消中,寒栗振动也。 \x解风散\x 主之∶治风成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膈上壅滞。 人参 川芎 独活 麻黄(去节,汤洗,焙。各一两) 甘草(一两) 细辛(去苗,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薄荷叶少许,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风成寒中证 属性:(主风。出《素问·风论》)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 ,津液所生为泣也。 \x当归汤\x 主之∶治风邪所伤,寒中,目泣自出,肌瘦,泄汗不止。 当归 人参 官桂(各三钱) 干姜(炮)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川芎 白芍药(各半两) 细辛(去苗,半两) 陈皮(一两,去白)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计时 候,并三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风成热中证 属性:(主风。出《素问·风论》) 风热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目 ,肥人风气不外泄,为热中目黄之病也。 \x青龙散\x 主之∶治风气,邪传化腹内,瘀结而目黄,风气不得泄,为热中烦渴引饮。 地黄 仙灵脾 何首乌(去黑皮,泔浸一宿,竹刀子切,焙。各一分) 防风(去苗,一分) 荆芥穗(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调下,食后,每日三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脑风证 属性:(主风气。出《素问·风论》)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项背怯寒,脑户极冷,以此为病。 \x神圣散\x 主之∶治脑风,邪气留饮不散,项背怯寒,头疼不可忍者。 麻黄(去节) 细辛(去苗) 干蝎(一半生,一半炒) 藿香叶(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煮荆芥、薄荷,酒调下,茶也得。并治血风。 又方 治脑风,邪气留饮,头痛不可忍者,用远志末,不以多少,于鼻中 ,与痛处揉之。 相兼前药可用也。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首风证 属性:(主新沐中风。出《素问·风论》) 新沐中风,为首风,头面多汗,恶风,当先一日甚,至其风日则少愈。 \x大川芎丸\x 主之∶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 身拘倦。 川芎(一斤) 天麻(四两,用靳州者)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 \x秘方茶酒调散\x 治一切诸风痰壅,目涩昏眩,头疼心愦,烦热,皮肤病痒,并风 毒壅滞。清爽神志,通和关窍,消恶汗。 石膏(另为细末) 菊花 细辛(去苗) 香附子(去须,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茶、酒调下,食后,日三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目风眼寒证 属性:(主眼。出《素问·风论》) 风入系头,则血脉凝滞,不能上下通流于目,令风寒客之,目风眼寒也。 \x石膏散\x 主之∶治目风眼寒,及偏正头疼,夹脑风,鼻出清涕,目泪,疼痛不已。 石膏(二两,炭火烧,研细末) 川芎(一两) 甘草(半两,炙) 上为末,每服一钱,葱白、好茶同煎汤调下,食后,日二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漏风证 属性:(主酒风。出《素问·风论》) 饮酒中风,或汗多,不可单衣,食则汗出,多如液漏。久不治,为消渴疾。 \x白术散\x 主之∶治漏风,久虚多汗,食之汗出如洗,少者痿劣。 牡蛎(二钱,焙赤) 白术(一两一分) 防风(二两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计时。如恶风,倍防风、白术。如汗多面肿,倍牡蛎。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胃风证 属性:(主风。出《素问·风论》) 因于失衣,风感之,颈多汗,恶风,膈塞不通,寒则胃泄,腹满,气不通。 \x大豆蔻丸\x 主之∶治胃风,颈多汗,恶风,饮食不下,小腹善满,失衣则腹胀,食 寒则泄,形瘦。 肉豆蔻 草豆蔻 陈皮 独活 意苡仁 人参 川芎(各半两) 羌活 防风 桔梗 甘草(炙) 木香(分各)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饮下,不计时候,日进三服。 \x胃风汤\x 治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腹胁虚满 痛,及肠胃泄毒,或下瘀血。 人参 白茯苓(去皮) 芎 官桂 当归(去苗) 白芍药 白术(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粟米百余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空 心食前。此药与大豆蔻丸为表里也。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行痹证 属性:(主痹。出《素问·痹论》)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气胜者,行痹,上下左右无留,随所至作。 \x防风汤\x 主之∶治行痹,行走无定,痹麻不快。 防风 甘草 当归 赤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炒熟) 桂枝(各一两) 黄芩 秦艽 葛根(各三钱) 麻黄(半两,去节) 上为末,每服五钱,酒水合二盏,枣三枚,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痛痹证 属性:(主痹。出《素问·痹论》) 寒胜者,为痛痹,大宜宣通。阴寒为痛,宜通气温经而愈。 \x加减茯苓汤\x 主之∶治痛痹,四肢疼痛,拘倦浮肿。 赤茯苓(去皮) 桑白皮(各二两) 防风 官桂 川芎 芍药 麻黄(去节。各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以姜粥投之,汗泄为度,效矣。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着痹证 属性:(主痹。出《素问·痹论》) 湿气胜者,为着痹,湿地水气甚,重着而不去,多汗而濡者。 \x茯苓川芎汤\x 主之∶治着痹,留注不去,四肢麻,拘挛,浮肿。 赤茯苓 桑白皮 防风 官桂 川芎 麻黄 芍药 当归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枣三枚,同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 如欲出汗,以粥投之。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周痹证 属性:(主痹。出《灵枢·周痹》) 《黄帝针经》云∶在血脉之中,随上下,本痹不痛今能上下周身,故以名之。 \x大豆 散\x 主之∶治周痹,注五脏留滞,胃中结聚。益气出毒,润皮毛,补肾气。 大豆 (一斤,炒香熟) 上为末,每服半钱,温酒调下,空心,加至一钱,日三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胞痹证 属性:(主膀胱。出《素问·痹论》) 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太阳直行,从巅入循于脑,气 下灌于鼻,时出清涕不止。 \x肾着汤\x 主之∶治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 赤茯苓(去皮) 白术(各四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二两,炮)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盏,去滓,温服,日三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肠痹证 属性:(主痹。出《素问·痹论》) 虽多饮,不得溲,不成大便,糟粕不化,故气喘急而飧泄。 \x木香丸\x 主之∶治肠痹,腹 痛,时发飧泄,气不消化,小便秘涩。 木香 白术 官桂 芜荑 良姜 诃子皮(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 浓朴(生姜制) 肉豆蔻(各二两) 干姜(三分) 甘草(半两) 上为末,曲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空心。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热痹证 属性:(主痹。出《素问·痹论》) 阳气多,阴气少,阳热遭其阴寒,故痹。脏腑热,煽然而闷也。 \x升麻汤\x 主之∶治热痹,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口反纵,皮色变,兼诸风皆治。 升麻(三两) 茯神(去皮) 人参 防风 犀角(镑) 羚羊角(镑) 羌活(各一两) 官桂(半两) 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二块(碎)、竹沥小许,同煎至一盏,温服,不计时候。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白淫证 属性:(主虚劳。出《素问·痿论》)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 纵,发为 痿,及为白淫。太过者, 白物为淫,随溲而下,故为劳弱。 \x秘真丸\x 主之∶治白淫,小便不止,精气不固,及有余沥,或梦寐阴人通泄耳。 龙骨(一两,另研) 诃子皮(五个,用大者) 缩砂仁(半两,去皮) 朱砂(一两,研细, 一分为衣)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空心,温酒下,冷水亦得。不可多服。 大便秘,葱白汤、茶下。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胃脘痈证 属性:(主痈。出《素问·病能论》) 胃脉沉细,阳气不得下通,寒痈,阳热聚于胃口,腐坏成脓。 \x射干汤\x 主之∶治胃脘痈,人迎脉逆而甚,嗽脓血,营卫不流,热聚胃口成痈。 射干(去毛) 栀子仁 赤茯苓(去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一两半) 白术(半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入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温服, 不计时候。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阳厥证 属性:(主诸气。出《素问·病能论》) 怒狂者,生于阳也,阳胜则气逆,狂怒上气,夺食即已。食入阴,善于阳,则平其气。 若阳胜,气逆多怒。 \x羚羊角汤\x 主之∶治阳厥,气逆多怒,而颈脉复动。已食阴养于阳,平其气。 羚羊角 人参(各三两) 赤茯苓(二两,去皮) 远志(去心) 大黄(炒。各半两) 甘草(一分,炙)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新补,又方 治阳厥,若除烦下气,铁落为饮,铁浆汤饮之,食后并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息积证 属性:(主心腹。出《素问·奇病论》) 病胁下满,逆气不已,气逆胁下,息而不消,积而不散,气元在胃,妨饮食。不可针灸, 宜导引服药尔。 \x白术丸\x 治息积,胁下气逆,妨闷喘息不便,呼吸引痛不已。 白术 枳实 官桂(各一两半) 人参(二两) 陈皮 桔梗(醋炒) 甘草(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日三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证 属性:(主肝。出《素问·奇病论》) 人有尺脉数甚, 急而见,腹必急,数亦为虚, 见以名耳。 \x柏子仁散\x 主之∶治 ,肝虚生寒,脉数劲急,腹胁痞闷, 见于外。(《圣惠方》 中十五味柏子仁丸亦治。) 柏子仁 茯苓 防风 细辛 白术 官桂 枳壳 川芎(各三两) 附子 当归 槟榔(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厥逆头痛证 属性:(主肾。出《素问·奇病论》) 肾虚犯大寒,头痛,齿亦痛,痛之甚,数岁不已者是也。以∶ \x天南星丸\x 主之∶治厥逆头痛,齿痛骨寒,胃脉同肾脉厥逆,头痛不可忍之。 天南星(炮) 硫黄(研) 石膏(研) 消石(研。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日午、临卧三时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胆瘅证 属性:(主肝。出《素问·奇病论》) 谋虑不决,胆虚,气上冲口中,上溢则口苦,是清净之府,肝浊扰之,气上溢。 \x益胆汤\x 主之∶治胆瘅,胆虚,热气上冲,口中当苦,泄热不已,脏腑固虚致然。 黄芩(去朽) 甘草(炙) 人参(各二两) 官桂(一两) 苦参 茯神(各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濡泄证 属性:(主利。出《素问·气交变大论》) 《内经》云∶湿胜则濡泄。《甲乙经》云∶寒客生濡,胃泄,如随气而下利。 \x豆蔻散\x 主之∶治濡泄不止,寒客于脾胃,故伤湿而腹痛滑利不止。 肉豆蔻(五个) 甘草(炙) 浓朴(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一盏调下,食前,白汤亦得。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溏证 属性:(主利。出《素问·气交变大论》) 脾虚风冷,阴盛,糟粕不化,大便黄黑如 溏,或大肠有寒也。 \x吴茱萸丸\x 治 溏,泻泄不止,脾虚胃弱,大肠有寒,大便青黑或黄,利下。 吴茱萸(汤洗,炒) 干姜 赤石脂 陈曲(炒熟) 当归(焙) 浓朴(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空心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三焦约证 属性:(主大小肠。出《素问·宣明五气论》) 小腹痛,不得大小便,邪气入客,约而不行,故谷气不得通也。 \x枳壳丸\x 主之∶治三焦约,调顺三焦气脉,消痞滞,利胸膈,治风,通大小便。 陈皮(一两) 槟榔(半两) 牵牛(四两,一半生一半熟,捣,取头末一两半,余不 用) 木香(一分) 枳壳(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生姜汤下,食后,日三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胃寒肠热证 属性:(主胃。出《素问·五脏别论》) 胃寒不受,水谷不化,泻泄,寒之气在上,肠热之气在下,故胀而泄。 \x妙应丸\x 主之∶治胃寒肠热,水谷不化,腹胀痞满,泄利不已。 川乌头(去尖,半两) 栀子仁 干姜(生。各一分) 上为末,生姜汁、面糊为九,如桐子大,每服五丸,温酒下,食前,日进二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胃热肠寒证 属性:(主胃。出《素问·五脏别论》) 胃热则消谷,善食而饥,奈肠寒,则血凝脉重,小腹疼痛而胀。 \x青橘皮丸\x(又云∶前胡木香散亦治饥) 治胃热肠寒,善食而饥,便溺少而腹胀痛, 大便或涩。 青皮 京三棱 黄连 蓬莪术(炮。各一两) 巴豆霜(一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九丸,茶、酒下,食后。(少与之,不可多也。)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控睾证 属性:(主小肠。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甲乙经》云∶小肠病,结于腰上而不下,痛冲心肺,邪所系。 \x茴香楝实丸\x 主之∶治小肠病结上而不下,痛冲心肺。 茴香(炒) 楝实(麸炒,去核) 吴茱萸 马练花(醋炒。各一两) 陈皮(一两) 芫花(半两,醋炒) 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阴疝证 属性:(主男病。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小腹,小腹痛或肿,肾虚寒,水涸竭。泻邪补脉为治。 \x蒺藜汤\x 主之∶治阴疝,牵引小腹痛。诸厥疝,即阴疝也。欲劳,痛不可忍之。 蒺藜(去角,炒) 附子(炮,去皮脐) 栀子(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六分,去滓,每日三服。 控睾证茴香练实丸,亦治此证。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诸痹证 属性:(主风。出《素问·痹论》) 痹乃风寒湿三气相合而为痹。风者,百疾之长,善行数变,多汗恶风,目 胁痛,或走 注四肢,皮肤不仁,屈伸不便。 \x升麻前胡汤\x 主之∶治肝风虚所中,头痛目眩,胸膈壅滞,心烦痛昏闷,屈伸不便。 升麻 前故(各一两半) 玄参 地骨皮(各一两) 羚羊角 葛根(各二两) 酸枣仁(一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再煎三五沸,食后温服,如行五六里, 更进一服。 <目录>卷二\诸证门 <篇名>心疝证 属性:(主心痛。出《素问·脉要精微论》) 心脉急,小腹有形,心不受邪,必传于府,故小腹有形。心气逆不顺,当痛不已。 当兼心气治,不止为有寒邪所中。 \x木香散\x 主之∶治心疝,小腹痛,闷绝不已者。 木香 陈皮(各一两) 良姜 干姜 诃子皮 赤芍药 枳实(各半两) 草豆蔻 黑牵 牛(各三两) 川芎(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x四圣散\x 治肾藏风,并一切癣。 白附子 白蒺藜 黄 羌活(各等分,生用) 上为末,每服二钱,汤调下,空心,一日三服。 久癣不瘥,十日大愈。 \x赴筵散\x 治口疮不已者。 密陀僧 黄柏 青黛(各等分) 上同研为细末,每用干糁于疮上。 不过三二日,即便愈。 \x诃子汤\x 治失音不能言语者。 诃子(四个,半炮半生) 桔梗(一两,半炙半生) 甘草(二寸,半炙半生)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同童子小便一盏,同水一盏,煎至五七沸,温服。 甚者不过三服,即愈。 <目录>卷三\风门 <篇名>诸风总论 属性:《素问》云∶诸风掉眩强直,肢痛软戾,里急筋缩,皆足厥阴风木之位,肝胆之气也。 (风者,动也。动者,摇也。所谓风气甚而主目眩运,由风木王,则是金衰不能制木, 而木能生火,故风火多为热化,皆为阳热多也。)风为病者,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 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腰脊强痛,或为耳鸣鼻塞诸证,皆不仁,其病各异,其名不同。 经云∶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风气俱入,行于诸脉分肉之 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致使肌肉 ,而有疡也。卫气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 不仁也。分肉之间,卫气行处,风与卫气相抟,俱行肉分,故气道涩而不利。气道不利, 风热内郁,卫气相抟,肉 而疮出。卫气被风郁,不得传遍,升凝而不行,则 肉不仁也。谓皮肉 而不知寒热痛痒,如木石也。 经曰∶风者,百病之首也。其变化,乃为他病无常,皆风气所发也。以四时五运六 气千变万化,冲荡推击无穷,安得失时而绝也。故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夏丙丁伤于 风者为心风,季夏戊己伤于风者为脾风,秋庚辛伤于风者为肺风,冬壬癸伤于风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自俞而入,为脏腑之风。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白,时嗽短气, 昼则微,暮则甚。心风之状,(上同。)善怒,色赤,病甚则言不可快。肝风之状,善悲,色 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脾风之状,身体怠堕,四肢不收,色薄微黄,不嗜饮食。 肾风之状,面 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隐曲不利。 又曰∶风寒热,诸疾之始生也。人之腑腑,皆风之起。谓火热,阳之本也。谓曲直 动摇,风之用也。眩运呕吐,谓风热之甚也。夫风热怫郁,风大,生于热,以热为本而风 为标。言风者,即风热病也。风气壅滞,筋脉拘卷,肢体焦痿,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 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 溺淋闭,或夜卧寝汗,切牙睡语,筋惕惊悸,或肠胃怫郁结,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而但 为小便多出者。或湿热内郁,而时有汗泄者。或因亡津液而成燥,淋闭者。或因肠胃燥郁, 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湿而泄。或燥湿往来,而时结时泄者。或表之阳和正气(卫气是也。) 与邪热相合,并入于里,阳极似阴,而战烦渴者。表气寒故战,里热甚则渴。或虚气 久不已者。(经言∶邪热与卫气并入于里,则寒战也,并出之于表,则发热。)合则病作, 离则病已。或风热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真阴衰虚,心火邪热暴甚而僵仆。或卒中, 久不语。或一切暴喑而不语,语不出声。或暗风痫者。或洗头风。或破伤、或中风,诸潮 搐,并小儿诸疳积热。或惊风积热。伤寒、疫疠而能辨者。或热甚怫结,而反出不快者。 或痘黑陷将死。或大人小儿风热疮疥,及久不愈者。或头生屑,遍身黑黧,紫白斑 , 或面鼻生紫赤风刺瘾疹,俗呼为肺风者。或成疠风,世传为大风疾者。或肠风痔漏。并解 酒过热毒,兼解利诸邪所伤,及调理伤寒未发汗,头项身体疼痛者,并两感诸证。兼治 产后血液损虚,以致阴气衰残,阳气郁甚,为诸热证,腹满涩痛,烦渴喘闷,谵妄惊狂。或 热极生风,而热燥郁,舌强口禁,筋惕肉 ,一切风热燥证,郁而恶物不下,腹满撮痛而 昏者。(恶物过多,而不吐者,不宜服之。)兼消除大小疮及恶毒。兼治堕马打扑伤损 疼痛。或因而热结,大小便涩滞不通,或腰腹急痛,腹满喘闷者。 \x防风通圣散\x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硝(朴硝是者。以上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嗽,加半夏半两,姜制。 \x曹同知通圣散\x 防风 芍药(各二钱半) 甘草(三两) 荆芥(三钱半) 薄荷(一两) 白术(一分) 石膏(一两) 川芎(半两) 滑石(三两) 当归(半两) 大黄(半两) 麻黄(半两) 山栀子(一分) 连翘(半两) 桔梗(一两) 无芒硝,无缩砂。 \x崔宣武通圣散\x 防风 芍药 荆芥 当归 白术 山栀子(各一分) 川芎 大黄 薄荷 连翘 黄芩 桔梗 缩砂(各半两) 甘草 石膏(各一两) 滑石(三两) \x刘庭瑞通圣散\x 此方有缩砂,无芒硝,其余皆同。 缘庭瑞于河间守真先生礼师传之。随从二年,始受于方,斯且取为瑞而可准凭以用之, 兼庭瑞以用治病,百发百中,何以疑之,因录耳。但庭瑞临时以意加减,一根据前法。嗽加半夏 半两,生姜制。 \x防风天麻散\x 治风麻痹走注,肢节疼痛,中风偏枯,强,暴音不语,内外风热壅滞, 解昏眩。 防风 天麻 川芎 羌活 香白芷 草乌头 白附子 荆芥穗 当归(焙) 甘草(各半两) 滑石(二两) 上为末,热酒化蜜少许,调半钱,加至一钱,觉药力营运,微麻为度。或炼蜜为丸, 如弹子大,热酒化下一丸或半丸,细嚼,白汤化下亦得。散郁结,宣通气。 如甚者,更服防风通圣散。 \x犀角丸\x 治风痫,日发作有时,扬手掷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犀角(末,半两) 赤石脂(三两) 朴硝(二两) 白僵蚕(一两) 薄荷叶(一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计时候。 如觉痰多,即减丸数。忌油腻物。 风 病目直,卒中口噤,背强如弓,卧动摇,手足抽搦,无汗名刚,为阳 ,有汗名柔, 为阴 ,通三一承气下妙。 \x搜风丸\x 治邪气上逆,以致上实下虚,风热上攻,眼目昏耳鸣,鼻塞头痛眩运,燥热 上壅,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结滞。清利头目,鼻聪耳鸣,宣通血气。 人参 茯苓 天南星(各半两) 藿香叶(一分) 干生姜 白矾(生。各一两) 蛤粉(二两) 寒水石(一两) 大黄 黄芩(各一两) 牵牛(四两) 薄荷叶(半两) 滑石(四两) 半夏(四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生姜汤下,加至二十丸,日三服。 \x川芎石膏汤\x 治风热上攻头面,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 ,眼生 翳膜。清神利头,宣通气血,中风偏枯,解中外诸邪,调理诸病,劳复传染。 川芎 芍药 当归 山栀子 黄芩 大黄 菊花 荆芥穗 人参 白术(各半两) 滑石(四两) 寒水石(二两) 甘草(三两) 桔梗(二两) 缩砂仁(一分) 石膏 防风 连翘 薄荷叶(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水调亦得。忌姜、醋、发热物。 \x川芎神功散\x 治风热上攻,偏正头痛,无问微甚久新,头面昏眩。清神。 川芎(四钱) 甘草(一分) 川乌头 吴白芷 天南星 麻黄(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半盏,投清酒半盏,避风。 \x换骨丹\x 治瘫痪中风,口眼 斜,半身不遂,并一切风痫暗风,并宜服之。 颂曰∶我有换骨丹,传之极幽秘。疏开病者心,扶起衰翁臂。气壮即延年,神清自 不睡。南山张仙翁,三百八十 岁。槐皮芎术芷,仙人防首蔓,十件可停匀,苦味香减半,龙麝即少许,朱砂作衣缠,麻 黄煎膏丸,大小如指弹。修合在深房,勿令阴人见。夜卧服一粒,遍身汗津满。万病自消 除,神仙为侣伴。 麻黄(煎膏) 仙术 香白芷 槐角子(取子) 川芎 人参 防风 桑白皮 苦参 威灵仙 何首乌 蔓荆子 木香 龙脑(研) 朱砂(研) 麝香(研) 五味子 上为末,桑白单捣细,称以麻黄膏和就,杵一万五十下,每两分作十丸,每服一丸, 以硬物击碎,温酒半盏浸,以物盖,不可透气,食后临卧,一呷咽之。衣盖覆,当自出汗, 即瘥。以和胃汤调补,及避风寒。茶下半。 \x铅红散\x 治风热上攻阳明经络,面鼻紫赤,瘾疹。(俗呼为肺风者,以肺主鼻而又浅在 皮肤之内,皮肤属于肺。) 舶上硫黄 白矾灰(各半两) 上为末,少许,入黄丹染与病患面色同,每上半钱,津液涂之。 洗漱罢,临卧,再服防风通圣散,效速。 \x神芎散\x 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上壅鼻,并牙齿闷痛。 川芎 郁金(各二钱) 荆芥穗 薄荷叶 红豆(各一分) 右为末,入盆硝二钱,研匀,鼻内 三二剜耳许。力慢加药。病甚兼夜 。 \x万灵丸\x 治肾脏,一切耳鸣、腰疼、筋骨痛。 赤芍药 五灵脂 防风 草乌头(炮。各二两) 黄 细辛 海桐皮 山茵陈 骨碎补 地龙(各八钱) 黑狗脊(二两) 牛膝 何首乌 蔓京子 白附子 川乌头 巨胜子(各八钱) 白术(一两) 芫花(三钱,炒) 黑牵牛(半两) 青皮(二钱) 御米子(二钱,炒) 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服。 \x伊芳祁丸\x 治腰脚拳挛,鹤膝风,筋缩。 伊芳祁(头尾全者) 桃仁(生) 白附子 阿魏 桂心 白芷 当归 北漏芦 安息香 (用胡桃穣研) 芍药 牛膝 地骨皮 威灵仙 羌活(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温酒化下。 \x祛风丸\x 治中风偏枯,手足战掉,语言謇涩,筋骨痛。 绿豆粉 川乌头(炮) 草乌头(炮) 天南星 半夏(各一两) 甘草 川芎 藿香叶 苓苓香 地龙 蝎梢(各三钱) 白僵蚕(淘米泔浸,去丝) 川姜(半两,炮) 上为末,一两,用绿豆粉一两,又一法,用药一两,以白面二两,滴水为丸,如桐子 大,量人虚实加减,细嚼,茶酒下五丸至七丸,食后。初服三丸,渐加。 \x舒筋散\x 治妇人血气,并产后风热搐搦。(俗谓鸡爪风。)舒筋。 人参 川芎 官桂 丁香(各半两) 木香 天麻(酒浸,焙。各一两) 井泉石(四两, 别为末) 上为末,每服三钱,井泉石末三钱,大豆半升,净淘,好酒一大升,煮豆软,去豆, 用豆汁,酒调下,后以酒送下。盖覆,汗出为效。 \x胜金丸\x 治风热惊骇不时,旋运潮搐,口吐痰沫,忽然倒地,不省人事,名曰痫病。 白僵蚕 细辛 天南星 皂角(炙黄) 川乌头(生) 乌蛇(真者,好酒浸,去骨) 白矾(枯) 桔梗 威灵仙 何首乌 草乌头(各一两) 荆芥穗 川芎(各二两) 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后温酒下。 \x比金散\x 治伤寒冒风,头目痛,四肢拘卷,鼻塞。 麻黄 白芷 细辛 荆芥穗 菊花 防风 石膏 何首乌 川芎 薄荷 干蝎 草乌头(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温服。酒茶亦得。 \x神白丹\x 治伤寒积热,及风生惊搐,或如狂病,诸药不效。此方不可尽述。 铅白霜(一分) 轻粉(半两) 粉霜(一两,用白面六钱和作饼子,炙熟。同研)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饮下。量虚实加减。 \x桃仁丸\x 治一切风毒,遍身疼痛,四肢拘急。 草乌头(生用) 五灵脂(各三两) 桃仁(取霜,一两)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以青黛为衣,嚼胡桃仁,以温酒下五丸,食后。 加减。 \x瓜蒂神妙散\x 治头目昏眩,偏正头痛等。 焰硝 雄黄 川芎 薄荷叶 道人头 藜芦(各一分) 天竺黄(一钱半,如无, 以郁金代之) 上为末,研细,含水,鼻中 一字。神验! \x清风散\x 治头目昏眩,咽膈不利,痰涎壅塞。 石碌(一钱) 朱砂 牙硝 雄黄(各三字) 龙脑(一字) 瓜蒂(二钱) 滑石 赤小豆(各半钱) 皂角(一字,去皮,炙黄,取末) 上为极细末,每服半钱,新汲水调下。如口噤,不省人事,滴水鼻中。或欠者,可治, 为验。 \x灵砂丹\x 治破伤风,一切诸风等。 威灵仙 黑牵牛 何首乌 苍术(各半两) 香附子(六两) 川乌头(去皮) 朱砂 没药 乳香(各三钱) 陈皂角(四钱,炙黄,去皮) 上为末,把皂角打破,用酒二升半,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取汁,打面糊为丸,如桐 子大,每服五丸。如破伤风,煎鳔酒下。如牙疼赤眼,捶碎,研三五丸,鼻 之。 \x川芎天麻散\x 治头顶痛,头面肿,拘急,风伤营卫,发燥热。 川芎 细辛 苦参 地骨皮 菖蒲 何首乌 蔓荆子 薄荷叶 杜蒺藜 牛蒡子 荆芥穗 虼 草 威灵仙 防风 天麻(各一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研,蜜水调下,茶水任,不计时。 \x薄荷白檀汤\x(添加。) 治风壅头目眩,鼻塞烦闷,精神不爽。消风化痰,清头目。 白檀(一两) 荆芥穗(二两) 薄荷叶(四两) 栝蒌根(二两) 甘草(四两,炙) 白芷(二两) 盐(四两) 缩砂仁(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百沸汤点,食后临卧稍热温服。 \x菊叶汤\x(添加。) 治一切风,头目昏眩,呕吐,面目浮肿者。 菊花(去梗) 羌活 独活 旋复花 牛蒡子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目录>卷四\热门 <篇名>诸病总论 属性:黄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因热少愈,犹未尽除,不戒饮食劳动,情欲扰乱,奈脾胃气虚,未能消化坚食,故热复生。 五脏者,皆热。夫热病者,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寒毒藏于肌肤,阳气不行 散发,而内为怫结,故伤寒者反病为热。热虽甚,不死,奈巨阳为首。巨阳者,诸阳之属 也。诸阳为热以气,诸阳为寒以血。热病已愈,其有复作,谓病已衰而热有作所藏,因其谷 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缘热也。虽邪气而不尽,遗热在,故当复作。 五脏俱热者,皆视之。肝热左颊先赤,心热颜先赤,脾热鼻先赤,肺热右颊先赤, 肾热颐先赤。肝热者,小便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惊胁满痛,手足躁而不得安 卧。心热者,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心卒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脾热者,头重, 颊痛,烦心,颜青,欲吐,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仰,腹满泄,两颔痛。肺热者, 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 汗出而寒。肾热者,腰痛 酸,苦渴数饮,食热。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酸,足下热, 不欲言。 经曰∶汗出脉躁盛,一死。脉不与汗相应,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皆 是怫热郁结,不能解散,以致危殆。 《素问》∶诸热瞀螈,暴喑,冒昧躁扰,狂言骂詈,惊骇, 肿疼酸,气逆,皆手 少阳相火心胞络三焦之气也。 夫肾水真阴本虚,心火狂阳积热以甚,以致风热壅滞,头面昏眩,肢体麻痹,皮肤 瘙痒,筋脉拘卷,胸膈痞满,时或痛闷,或鼻窒鼽衄,口舌生疮,咽喉不利,牙齿疳蚀, 或遍身生疮癣疥,或睡语切牙,惊惕虚汗,或健妄心松,烦躁多睡,或大小便涩滞,或烦热 腹满,或酒过积毒。劳役过度,中外一切劳损神气,心志不宁,口苦咽干,饮食减少,变 生风热诸病,虚羸困倦。或酒病瘦悴,及老弱虚人。或脾肾经虚,风热燥郁,色黑齿宣, 身瘦焦痿。或热中烦满,饥不饮食。或瘅或消中,善食而瘦。或消渴多虚,头面肿,小 便数。或服甘辛热药过度,变成三消,上则消渴,中则消中,下则消肾,小便白膏也。 \x神芎丸\x 治一切热证,常服保养。除痰饮,消酒食,清头目,利咽膈,能令遍身结 滞宣通,气利而愈。神强体健,耐伤省病。并妇人经病,及产后血滞,腰脚重痛,小儿 积热,惊风潮搐。脏用丸,亦日显仁丸。加黄连、薄荷、川芎各半两,名曰神芎丸。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温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服加十丸,日三服, 冷水下亦得。或炼蜜丸,愈佳。或久病热郁,无问瘦悴老弱,并一切证,可下者,始自十丸, 每服加十丸,以利为度。如常服此药,但除肠垢积滞,不伤和气,推陈致新,得利便快, 并无药燥搔扰,亦不困倦虚损,颇遂病患心意。或热甚必须急下者,便服四五十丸。未利再 服,以意消息。三五岁孩儿,丸如麻子大。 凡此一法,此药至善,常服二三十丸,以利脏腑,但有益无损。 或妇人血下恶物,加桂枝半两。病微者常服,病重者亦取利,因而结滞开通,恶物日下 也。 此方除脏腑滑泄者,或中寒脉迟者,或妇人经病、产后血下不止者,及孕妇等,则不 宜服。除此以外,一切风热杂病闷壅塞,神气不和,或平人保养,常服自显其功。 若以效验观其药味,则非明《本草》造化之理者,不可得而知其然也。犹孔子赞《易》 道明显,应化万仁之善,而不见其大道之功用,故曰显诸仁,藏诸用,因以云藏用丸,亦其 意也。兼以世讹之久矣,而反不喜此等妙方,不肯服之。每有久获大效,而诚恳求其方, 不得已而授之。既见其方,反生疑惧,不复用焉。亦有效而志信,求其方务以广传救疾, 因而众议百端,拟疑妄生谤说,致使俗医皆畏之,致道不能神,但有妨病者。后之君子,但 行其药,明显诸人,勿示其方,而密藏诸用耳。 或以一法加黄连、川芎、薄荷等各半两,治一切头目昏眩者,愈佳。 \x柴胡饮子\x 治解一切肌热体骨蒸,积热作发,寒热往来,(表热里寒则发寒,里热表和 则发热,邪热半在表,半在里,出入进退无 和,即寒热往来,阴阳相胜也。)蓄热寒战,(表之阳和,正气与邪热并蓄于里,脉道不行, 故身冷脉绝,寒战而反烦渴也。)及伤寒发汗不解,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 愈,汗后劳复,或骨蒸肺痿喘嗽,妇人余疾,产后经病。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抄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日三服。病热甚者,加减之。 崔宣武柴胡饮子,加半夏、五味子、桔梗各三钱。刘庭瑞柴胡饮子,与前分用 不同,故以录之。柴胡、甘草各二两,黄芩、当归、芍药、大黄各一两,人参半两,半 夏半两。右为大劳热病,五七钱,以利为度。未利更加,使病不再发也。 \x木香万安丸\x 治一切风热怫郁,气血壅滞,头目昏眩,鼻塞耳鸣,筋脉拘卷,肢体 焦痿,咽嗌不利,胸膈痞塞,腹胁痛闷,肠胃燥涩,淋 不通,腰脚重痛,疝瘕急结, 癖坚积,肠滞胃满,久不了绝,走注疼痛,喑俳痫病,湿病腹胀水肿。 木香 桂 甘遂(各一分) 牵牛(二两) 大戟(半两) 大黄 红皮 槟榔(各一两) 皂角(二两,要得肥好者,洗净,水三盏,煮三二沸,取出,槌碎,揉取汁,再熬成 稠膏,下蜜,熬二沸,便取出) 半夏 蜜(各一两) 上膏,丸小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姜汤下。小儿丸如麻子大。水肿、痫病、 诸积,快利为度。 \x玉芝徐老丸\x 治一切风壅,胸胁痞闷,消痰利膈,美饮食,调五味。(徐老,缓慢迟老。) 天南星 干姜(各半两) 黄柏(一两半) 牵牛(四两) 半夏 白矾 大黄(各一两) 蛤粉(二两) 上为末,滴水和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水下,食后,日三服。常服顺 气调血,令人徐老。或已衰,大便结者,除肠垢积物,可渐加至三五十丸。孕妇、滑泄病, 忌服。滑泄畏牵牛、大黄,孕妇畏南星、半夏。 \x消痞丸\x 治积湿毒热甚者,身体面目黄,心胁腹满呕吐,不能饮食,痿弱难以运动,咽 嗌不利,肢体焦 ,眩悸膈热,坐卧不宁,心火有余而妄行,上为咳血衄血,下为大小便 血,肠风痔 ,三焦壅滞, 瘅热中消渴,传化失常,小儿疳积热。 黄连 甘葛(各一两) 黄芩 大黄 黄柏 栀子 薄荷 藿香 浓朴 茴香(炒。各半两) 木香 辣桂(各一分) 青黛(一两,研) 牵牛(二两) 上为细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新水下,温水亦得。小儿丸如麻子大。 病本湿热内甚。本自利者,去大黄、牵牛。忌发热诸物。 \x和中丸\x 治口燥舌干,咽嗌不利,胸胁痞满,心腹痛闷,小便赤涩,大便结滞,风气 怫郁,头目昏眩,筋脉拘急,肢体疼倦,一切风壅。常服宽膈美食,消痰止逆。 牵牛(一两) 官桂(一分) 大黄 红皮 黄芩 茴香(各半两) 木香(一分) 滑石(二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九,煎生姜汤下,温水亦得,日三服。 崔宣武和中丸,大黄一两、茴香炒,外七味同。 \x龙脑丸\x 治大小人一切蕴积热,毒瓦斯不散,及失喑瘾疹。 龙脑 朱砂 鹏砂 牛黄(各等分) 上为末,熔黄蜡为丸,如米粒大,每服三五丸,炙甘草、人参汤下,不计时候。 \x大金花丸\x 治中外诸热,寝汗切牙,睡语惊悸,溺血淋 ,咳衄血,瘦弱头痛,并骨蒸肺 痿喘嗽。(去大黄,加栀子,名曰栀子金花丸,又名既济解毒丸。)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二十丸,新汲水下。自利去大黄,加栀子。小儿丸 如麻子大,三五丸。 \x当归龙胆丸\x 治肾水阴虚,风热蕴积,时发惊悸,筋惕搐搦,神志不宁,营卫壅滞,头 目昏眩,肌肉 螈,胸膈痞塞,咽嗌不利,肠胃燥涩,小便溺 ,筋脉拘奇,(奇犹急也, 重也。)肢体痿弱,喑风痫病,小儿急慢惊风。常服宣通血气,调顺阴阳,病无再作。 当归(焙) 龙胆草 大栀子 黄连 黄柏 黄芩(各一两) 大黄 芦荟 青黛(各半两) 木香(一分) 麝香(半钱,另研)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生姜汤下,每服二十丸。忌发热诸物。 兼服防风通圣散。 \x软金丸\x 治一切热疾。常服润肌肤,HT 老。诸热证皆可服。 大黄 牵牛 皂角(各二两) 朴硝(半两) 上为末,滴水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自十丸,用至三十丸。)食后。 \x妙香丸\x 治一切久远沉积,伤寒结胸,太阳厥证,燥郁攻不开者,皆可服此药。 (亦名大圣丸。) 巴豆(去皮,不出油) 腻粉 KT 砂 龙脑 麝香 中黄(少许) 朱砂(各分) 水银(锡结砂子。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和丸,又一方,用蜡丸如皂子大,用药时,急要动一丸,分作二丸, 扎作眼子,冷水浸,煎大黄汤下,然后服热茶一碗,便行也。 《局方》内无KT 砂,加金薄。 \x妙功藏用丸\x(新补。亦名显仁丸,又名神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