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妇科秘书 书名:妇科秘书 作者: 朝代: 年份: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妇科秘书》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6%96%87%E4%BB%B6%3A%E5%A6%87%E7%A7%91%E7%A7%98%E4%B9%A6.txt <目录> <篇名>脉法 属性:《经》曰∶妇人手少阴动甚者,妊子也。又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寸洪而尺大。又尺中之脉, 按之不绝者,妊娠也。按∶妇人带证,足少阴脉亦多滑利,颇似孕脉,然必与手少阴脉动相应,方为妊子, 否则为带也。 凡妇人怀孕,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尺阴之脉必滑数,此必然之理也。然亦有中年受胎,及血气 羸弱之妇,脉见细小不数者,但于微弱之中,必有隐隐滑动之象,此即阴搏阳别之谓,乃妊娠之脉也。 但胎孕之脉数,劳损之脉亦数,然损脉数中兼弦涩,胎孕数必兼和滑。此几证中,邪气、胃气之异,一诊 便知。再加审之以证,则显然而明见者也。血衰气旺定无妊,血旺气衰应有嗣。妇人经脉不见行,其脉 微滑带数意。身虽有病脉无邪,不涩不伏不弦劲。寸微关滑尺数形,流动往来雀啄利,两手关脉大相应, 胎已有形无差异。右尺左寸滑见形,症别一男又一女。又云左寸浮大男,右寸沉细称为女。滑疾按散三 月胎,但疾不散五月母。八九十月疾数无,亦有始终洪数妇。胎脉弦牢滑利安,沉细而微归泉路。若 脉沉细腹微疼,虽有形如怀抱瓮。腹满不动是为奇,独冷脐下翕翕动。更兼早暮尺不同,大小浮沉无定 论。或动或止或有无,此是鬼胎脉现症。连诊数日皆如此,补气活血何须问? 女子二七天癸至,调经察脉要分明。两手尺脉皆沉伏,此病分明是闭经。肝大肺小应有子,两 尺不断滑方真。心肾俱旺知是孕,肺大肝小孕不成。左寸滑实为男脉,右尺沉滑女现形。肝肺俱浮胸 膈痛,两关沉紧腹中疼。一月一行为经信,或前或后要留心。先期而行为血热,后期而至是寒经。 经来疼痛为气滞,行后而痛气之虚。其色黑者多实热,淡白而来痰所凝。烟尘黄水血不足,紫色由 来风邪侵。行经之时宜慎重,若有忧郁血必停。走于腰膝多疼痛,散在四肢则不仁。停于血海生 寒热,逆上冲心患战惊。此是调经真妙诀,医人熟记信有灵。 妇人尺中脉滑,女经不调,且有带、淋之症;关中脉涩,天癸已断,宁非郁塞之 。左寸滑而 左尺大,怀子之兆;左尺数而左关微,有儿之征。左寸带纵,两男之祥;右寸带纵,双女之喜。左 关左尺脉皆大,心脉流利必三男;右关右尺脉皆大,心脉流利必三女。然三部有一部之滞,未宜 遽许为胎;各脉无一脉之顺,何敢轻言是孕。子死母存,尺浮而寸沉;母亡子活,尺涩而寸伏。 盖子系于肾,尺浮则子无生气;母系于肺,寸沉则母有生机。子系于尺,尺涩而子之气不散;母系 于寸,寸伏而母之根已离。沉细之脉,胎欲离经;浮滑之脉,胎将即产。腹疼腰痛,定然作降; 浆来胞破,未可言生。身重体寒面又青,脉无可畏;心烦血燥舌兼黑,脉断堪忧。子母难留,唇 口沫出;娘儿全活,面白颜黄。新产脉缓,自存胃气;新产脉滑,未损脾阴。实大既形,定非佳 兆;弦急兼现,岂是□祥?沉小实为顺候,涩促半作返观。脉微何足害,尚可回阳;脉洪反宜愁, 最嫌逆冷。欲知有妊,尺中滑疾。左尺沉实,男子脉形;右尺浮大,女脉是实。左右俱滑, 定生两男;左右俱浮,二女脉真。左尺偏大为男,右尺偏大为女(大者如突状)。又左尺浮大者为男,右尺沉细者为女。 若脉来断续虚弱者,月水不利也。 妊娠脉∶其人能食身无苦,容饰如常是妊定,孕真带呕头昏闷。此时停痰恶阻病,急宜正胃与 消痰,固血安胎全两命。若还腰腹俱疼痛,日夜咽干潮热盛,多眠恶食倦昏沉,此属经凝却非妊。 <目录> <篇名>行经三忌 属性:一行经感冒风寒,不宜发汗,又不宜速用发散药,必俟经血行尽,方可服解表退热之剂。如 羌活、麻黄、桂枝、防风、细辛之类。 一行经之时,不亦多浴冷水,恐患四肢麻痹;又不宜多饮冷水,恐伤肺气,必患声哑咳嗽, 无药救治。 一行经不宜饮酒,恐引血妄行四肢;又不宜郁怒太甚,恐经血必停,变成闭经;又不宜骤 用补药,恐致蓄血,或四肢疼痛,或五心寒热。 \x调经奇方\x 归身钱半(酒洗) 陈皮(七分) 真川芎(八分) 白芍(一钱酒炒) 大熟地(钱半) 丹皮(七分) 延胡(七分醋炒) 吴萸(滚水泡,去黑水,去蒂梗,酒炒二分) 香附米(钱半酒炒) 白茯苓(八分) 经行先期三、五日色紫者,加条芩(酒炒一钱五分);经行过期色淡者,加官桂五分,炮熟黑姜 五分,艾叶醋炒,五分,引用生姜一片,水一碗,煎至八分,空心温服,渣再煎,临卧服。此药俟 经行时服起,连用四剂,到次月经再行时,再服四剂,往后对月,可坐喜生男矣。 \x调经主方\x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白芍(酒炒二钱) 酒蒸地黄(三钱) 甘草 四制香附 陈皮(各一钱) 生姜(二片) 先期而来,血热也,本方加酒炒黄芩、酒炒柴胡、丹皮各一钱;后期而至,血虚也,本方加蜜 炙黄 、土炒白术、白茯苓、杜仲、故纸各一钱;经来痛甚,气滞也,本方加桃仁、灵芝、红花、元 胡各一钱;经来痛甚有痞块,加三棱、莪术、山楂核俱用酒炒,各一钱;经行作痛,用八珍汤加 吴萸、故纸、小茴各一钱;血淡不红者,痰也,本方加半夏、南星、白术、肉桂各一钱;经来多黑 块,实热也,本方加酒炒黄连五分,红花、丹参各一钱;经来多黄水,血不足也,加白苓、黄 、 肉桂、人参、白术各一钱;经来手足酸痛,加桂枝、防风、秦艽各一钱;经来卒倒仆地,脉散,腮红, 火热肝也,不可认作中风、中痰,本方加胆草。桃红、柴胡、黄芩各一钱。 经水一月再行∶经水一月再来行,多因怒气损肝经,四物汤内加柴芩,川连增入更为灵。另 加知柏为丸服,滋阴降火治冲任。 脉与症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宜服八珍汤加杜仲、续断、五味子, 切不可作火治。 一月二、三至,或半月,或旬日,或二十日,此血气败乱之症,当大补气血,不得以经早同治, 宜服十全大补汤。 一血热经迟,由妇人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何以验之?其 经来必多紫黑,腹兼微痛,宜服滋阴八味丸合四物汤。 一血寒经迟,阳气不足,生化失期,故过月也,何以验之?其经来色多不鲜,或涩滞而少,恶 寒喜暖,脉多微沉,此无火之症。宜服理阴扶阳四物汤∶ 当归(二钱) 川芎(钱半) 白芍(酒炒一钱) 熟地(二钱) 黑姜(钱半) 肉桂(一钱) 吴萸(六分) 荜茇(五分) 经闭不行三候∶一则脾胃有损伤,食少血亏非血停,急宜补脾还养血,血充气足经自行。一则忧怒损肝经。肝火郁 闭经始停,开郁二陈汤急用,四制女圣丸亦灵。一则体肥痰滞壅,故令经血不能通,加减导痰汤作主。多服方知药有功, 未嫁愆期经忽闭,急宜婚嫁自然通。 经闭饱胀腹痛∶经闭饱胀有主方,皆用通经活血汤,丹皮荆芥川牛膝,赤芍归芎生地黄,桃仁肉 桂与红花,泽兰枳壳生蒲黄,闭久忧中成痞块,更加莪术与槟榔。 崩症三候∶血崩之症分五名,赤者汁如洗绛形,黄如烂瓜流黄水,白犹鼻涕不留停,青则恰如青 靛色,黑乃紫黑血块凝。血未来时先发热,此因肝火内相浸,清肝凉血有主方,加味逍遥实可寻。血 虚气弱血来崩,归脾汤吃倍为灵。白崩之症另有方,八珍加减不须惊。绛色,肝火也;黄色,脾之湿 热也;白色,气虚也;红色,肝气盛也;黑色,肝脾实热。 一血来小腹微痛,归脾加小茴、吴萸各七七。 一妇人行经三日前,骨中发热,下血如崩,予用加味逍遥散,加知母、黄柏,每月服七、八剂, 三月全愈,原素有忧郁而致。 一妇人年逾四十,患崩症,白多红少,予用归脾汤去木香,加阿胶、续断、淡吴萸、熟地(瓦炙 干)、杜仲、故纸(盐水炒),十剂而愈。 赤白带下∶带下者,由湿痰流注于带脉,而下浊液,故曰带下,妇人多有之。赤者属热,兼虚兼 火治之;白者属湿,兼虚兼痰治之;年久不止,补脾肾兼升提。大抵瘦人多火,肥人多痰,最要分辨。 白带、白浊、白淫三种,三者相似,而迥然各别。白带者,时常流出清冷稠粘,此下元虚损也;白浊者,浊随小便而来, 混浊如泔,此胃中浊气渗入膀胱也;白淫者,常在小便之后,而来亦不多,此男精不摄,滑而自出也。 崩漏带下危症∶ 一崩带日久,纯下臭黄水,或带紫黑筋块,腥秽不堪者,不治。 一崩带腹满,不能饮食,不受参、术补益者,不治。 一崩带服大补剂后,反加寒热口燥,面目足胫浮肿者,不治。 一崩带已止,少腹不疼,后变阴户肿胀,痛如刀割者,死期迫矣。 治妇人赤白带下,此丸神良(此症须当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马毛(二两椒和,伏火一宿。白马毛治白带,赤马毛治赤带) 龟甲四两(醋炙) 鳖甲(二两醋炙) 牡蛎(二两 火炙) 为末,醋水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日三服。为散尤妙。 气陷于下焦则白带,血陷于下焦则赤带。以涩药止之,则未尽之带留而不出,以利药下之,则 既损之中,又伤其下,皆非治也。马得干之刚,毛得血之余,血余可以固血,干刚可以利气,固 血则赤止,利气则自愈,此用马毛之意也。龟鳖、牡蛎外刚而内柔,离之象也,去其柔而用其刚, 故可以化症,可以固气,化症则赤白之成带者,无复中留,固气则荣卫之行不复下陷,营不陷则无 赤,卫不陷则无白矣。 <目录> <篇名>恶阻论 属性: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妊娠禀受怯弱,中脘宿有痰饮,便有阻病,其症颜色如故, 脉息平和,但觉多卧少起,肢体沉重,头目昏眩,恶闻食气,喜啖酸咸,或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 痰与清水,甚者或作寒热,心中愦闷,呕吐痰水,胸膈烦满,恍惚不能支持,此皆胃气弱而兼痰与气 滞者也。亦有素本不虚,而一受胎孕,则冲任上壅,气不下行,故呕逆者。又有由经血既闭,水渍于 脏,脏气不宣通,故心烦愦闷,气逆而呕吐,及三月余而呕吐渐止。盖三月相火化胎之候,未能上食 于母,血气未用,五味不化,中气壅实,其为郁滞痰火秽恶之气,尽冲于胃,所以有恶阻等症。以上 诸症,轻者不须服药,乃常病也;重者须少药调之,宜用加味参橘饮。恶阻兼腰痛者,防胎坠下,犹 宜二陈、四物,加条芩。白术和中理脾为主,不可升举,盖呕逆,气已上升,再用升药,则犯有升无 降,上更实而下更虚,益促其坠矣。再若左脉弱而呕,服诸药不止者,当服理血归原药则愈,《经》 云“无阴则呕”是也。 \x加味参橘饮\x 治孕成二、三月后恶阻,呕逆恶食,或头眩晕,倦怠者。 人参(一钱) 归身(酒洗) 白术(各二钱土炒) 半夏(八分制) 橘红 藿香 炙草(各 四分) 砂仁(三分碎) 竹茹 \x归原散\x 治妊娠恶阻,呕吐不止,头痛,全不入食,服诸药不愈者。 人参 川芎 归身 白芍 丁香 炙草(各五分) 茯苓 白术(土炒) 陈皮(各一两五钱) 半夏(一两制) 桔梗(炒) 枳壳(麸炒各二钱半) 共为细末,引用姜五片,枣一枚,每服三钱。方内丁香不若易以砂仁或豆蔻为稳,如果胃寒 之甚,用者亦详慎之。 <目录> <篇名>胞漏并小产论 属性:凡妊娠经水,壅之以养胎,蓄之以为乳,其冲任气虚。不能约制,故月水时下,名曰胞漏,血 尽子死。然亦有妊娠血盛,月信常来而胎不动。俗呼狗儿胎也。若以漏胎治之,则胎必坠;若不以 漏胎治之,其胎未必坠。亦有脉见滑数,而别无风热病,经脉如常,但较前略少,此因胎小,血盛 有余而然,俟迟至三、四月外,儿大能饮,经脉自止。又有壮盛孕妇,按月去血点滴,若无腰酸胎 动,不须服药,此血气强盛,孕至四、五月后,自然经止。如孕妇虚羸,腰常酸痛,并胎动而按月 下血点滴,或下血不止,此非血有余,乃胎漏也。宜服加味补中安胎饮。又云∶胎漏多因于血热,然 亦有气虚血少。服凉药而下血益甚,食少体倦者,此脾气虚而不能摄血也,宜归脾等方加减。当以 脉候察之,凡坠胎之病,多在三、五、七月,如前次三月会坠,后必如期乘其所虚而亦坠,必预服 尊生安胎饮,或胎元饮加减用之,当服过七月,可无患矣。更宜戒房欲、气恼、劳役、 炙诸食,至 于顿仆伤动胎气,宜服胶艾安胎散。总属妊娠气血虚弱,胎元不固。盖气虚则提摄不固,血弱则灌 溉不周,多致小产。况妇人肾以系胞,而腰为肾之腑,腰痛则坠,不可不防。大凡妊娠三月后,尺 脉或涩或微弱,胎必不固,惟脉洪盛者,胎不坠耳。所以《脉诀》内云∶胎脉弦牢滑利安,沉细而微 归泉路。正此之谓也。总之,三月以前宜养脾胃,四月以后宜壮腰肾,补血顺气,佐以清热,此大法也。 \x加味补中安胎饮\x 人参(一钱) 白术(土炒) 当归(各二钱酒洗) 川芎 黄芩(各八分) 紫苏 陈皮 砂仁(碎) 炙草(各四分) \x尊生安胎饮\x 亦治胎动、胎漏。 归身(酒洗) 白芍(酒炒) 熟地 生地 砂仁 阿胶(各一钱炒珠) 杜仲(盐水炒去丝) 白术(各二钱土炒) 条芩(一钱五分) 续断肉(八分酒制) 川芎 陈皮 苏梗(各五分) \x景岳胎元饮\x 治妇人冲任失守,胎元不安不固,或间日或二、三日服一、二剂。 人参随宜 当归(酒洗) 杜仲(盐水炒断丝) 白芍(各二钱酒炒) 熟地(二三钱) 白术(一钱半土炒) 陈皮(七分无滞者不必用) 炙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如下元不固而多遗浊者,加炒山药、炒补骨脂、五味之类;气分虚 甚者,倍白术,加灸黄 ,但 、术气浮,能滞胃口,倘胸膈有饱闷不快者,须慎用之。如虚而兼 寒多呕者,加炮姜七八分或一二钱;如虚而兼热者,加酒炒黄芩一钱半,或加生地二钱,去杜仲;如阴 虚小腹作痛,加枸杞二钱;如有所触而动血者,加制续断肉、炒阿胶各一二钱。 <目录> <篇名>诸痛论 属性:妊娠心腹痛,或宿有冷痞痰饮结聚,或新触风寒,邪正相击。若胸腹膨满,按之而痛,乃饮食停 滞,用人参养胃汤;按之不痛,乃脾胃受伤,以六君补之。腹中满痛叉心,不得饮食《千金》芩术芍 药汤。如不时腹痛,名曰胎痛。有血虚,有气滞二因,然血虚居多,用熟地三钱、当归一钱, 煎汤治之。不应,加参、术、陈皮,丹溪用四物去川芎,倍加熟地。若气滞者,紫苏饮治之;若痛而 重坠,因中气虚陷,用补中益气汤。 如胃口痛,多因脾虚,存食不消,宜养胃消食,《纲目》用平胃散,加枳壳、山楂。予谓∶平胃 散恐致损胎,非所宜也,宜养胃汤加减。 妊娠胁痛,有因哭泣,因内伤,因恼怒,不宜破气,宜用童便和酒服之,或紫苏饮去参,用白芍、 当归,加砂仁、童便。 妊娠脐下冷痛,腹胀虚疼,小便频数,大便虚滑,皆食生冷所致,小建中加炮姜、木香。不应, 更加茴香、良姜。 妊娠少腹痛,虚热,紫苏饮;虚寒,胶艾汤。若小腹近下处肿胀,浮薄发光者,孕痈也,《千金》 托里散,或薏苡仁煎汁饮。若心腹急痛,烦闷面青,冷汗气绝,血下不止,其胎上冲者,不可治也。 妊娠腰痛,有肾虚作痛,则脉大而痛不已,急服八珍加胶艾、黄 ,或紫苏饮加减。有劳力任重, 致伤胞系欲脱,宜安胎饮,加杜、续。有房事不节,致伤胞系,用熟地、当归、阿胶、砂仁、竹茹、 炙草,调男子裤裆灰一钱,禁房事百日要紧。有湿热脉缓,遇天阴或久坐而痛,多下白物,二妙散加 柴胡、防风、茯苓、半夏。有寒湿腰重如带物而冷者,用紫苏饮加减,易健脾温燥药。有气血凝滞脉 涩,而日轻夜重,不得卧,遍身拘急不舒而痛,眼生黑花,紫苏饮加枳壳、桔梗。有闷锉脉实,胶艾 芎归汤,或佛手散,或熬枯黑糖,冲童便,酒调服。有走注痛,败血入经之症,四乌汤加薄、桂、杜、续。 妊娠背脊痛,气滞也,紫苏饮治之。 妊娠腰腹及背痛,夫肾主腰,劳损经虚,风冷乘之则腰痛,乘虚入腹则腹痛,故腰腹相引而痛, 痛不止,恐坠胎。又有劳伤腰腹背痛,补中益气加杜仲。然多有因病淋症而痛者,宜体察之,止用 加味导赤汤治淋,淋止痛除。 妊娠环跳穴痛,属肾虚,宜六味地黄汤加杜、续,或《千金》保孕丸。 妊娠目赤痛,咽喉痛,口鼻唇舌疮痛,俱用凉膈散加减。 妊娠负重跌仆,凝血作痛,欲服活血药,则恐伤胎,不服则所伤之血,留而不去。治之者,当先 辨胎之死生,如无别症,只用黑糖熬枯,入陈酒、童便调服。细嚼连皮胡桃过口,死者当下,生者 其痛即止。若因怒跌仆,或手足抽搐者,紫苏饮加钩藤。倘去血过多,八珍汤去茯苓,加阿胶、艾 叶、黄 。 \x人参养胃汤\x 治食滞痞满。 人参 苍术(米泔水浸,去皮,麻油拌炒黄色) 陈皮(去白) 藿香 制夏 浓朴(去皮,姜 汁炒) 茯苓 草果 炙草 姜 枣 乌梅 引水煎服。 \x《千金》芩术芍药汤\x 治妊娠腹中满痛,叉手,不得饮食。 白术(六钱土炒) 黄芩(二钱) 白芍(四钱) 上三味,水煎,分三服。半日令尽。 \x紫苏饮\x 治妊娠临月浮肿喘胀,并子悬症,胎不安,上 作痛,或临产气结不下等症。 当归(酒洗) 紫苏 川芎 芍药(酒炒) 陈皮 大腹皮(黑豆水煮,制净各一钱) 人参 炙草(各五分) 引加生姜三、五片,葱白七寸,水煎服。感冒风寒,去腹皮,加香豉,胎动不安,加炒黄芩、 土炒白术;胎不运动,加木香、砂仁。 \x胶艾汤\x 治妇人漏下,或半产后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痛,亦治损伤冲任,月水过多, 淋漓不断。 干地黄(二钱) 芍药(一钱半) 阿胶(蒲黄炒成珠) 艾叶 当归(各一钱) 川芎 甘草(各分) \x《千金》托里散\x 治半身以下湿热疼重而肿。 浓黄柏(姜汁制数次) 苍术(茅山者佳,去皮,切片。麻油拌炒黄色) 等分为散,姜汁调,空心温酒送二钱。 \x胶艾芎归汤\x 治妊娠二、三月至八、九月,顿仆跌伤,胎动不安,腰腹疼痛欲死,已有所下。 阿胶(蛤粉或蒲黄炒珠) 川芎 当归 干地黄 艾叶 \x四乌汤\x 治血中气滞,小腹急痛。 熟地 当归(各二钱酒洗) 川芎(八分) 白芍(一钱半酒炒) 乌药(六分) 香附(七分制) 炙草(五分) \x加味导赤汤\x 治孕妇小便少又涩痛者,谓之子淋,又治溺血。 人参 生地 条芩 木通 甘草梢 麦冬(去心) 赤芍(各一钱) 淡竹叶十五片 \x东垣凉膈散\x 孕妇有热病,如目赤、口舌疮之类,各随其症加减用之。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山栀仁(酒炒) 连翘(去心) 桔梗 生草(各等分) 薄荷叶 (少许) <目录> <篇名>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 属性:妊娠胎逆上逼,重则胀满疼痛,谓之子悬,紫苏饮为必用之药。盖因紫苏饮为治妊娠胎气不和, 浊气举胎上凑,胎热气逆,心胃胀满之症,且此症挟气者居多,宜疏气舒郁,非紫苏、腹皮、川芎、 陈皮无以流气,非归、芍无以养血,气血既利而胎自降。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以人参、甘草 补之。大抵胎气上逆,皆属火旺,急用芩、术、香附之类,不可服大寒之药,反致他变。予每治孕 妇心胃胀满。用尊生和气饮甚效。子悬,症有两尺脉绝,余脉平和,不可错认死胎,且死胎有面青、 舌青可辨,宜紫苏饮治之,则胎归原位,胀消脉起矣。如月胎上逼心,呕哕欲死,急用童便灌之即 下,或乌梅肉十枚研烂,入生姜三片,煎汤灌之亦下,取酸以降敛之,兼辛以散火气之逆也。又有因 坐草太早,心怀恐惧,气结不行,紫苏饮一服便产。 \x尊生和气饮\x 治孕妇心胃胀满。 人参 苏梗 白芍(酒炒) 川芎(各六分) 当归(一钱或六分酒洗) 腹皮(五分制净) 木香(二分磨冲) 炙草(三分) <目录> <篇名>诸血症论 属性:妊娠吐血,凡七情内伤,六淫外感,皆足致失血之患。一主火热者,以气血壅养胎元,或有所感, 则气逆而火上乘,心烦满闷,血随而溢,甚者或致坠胎。但火有虚实之分,实火,清热养血;虚火, 滋阴补水,则血安胎固。若泛用行血、清血之剂,胎必坠而祸不旋踵矣。 鼻衄不止,东垣凉膈散,加当归、生地各一钱,茅花一大团,生姜(引)。 咳嗽咳血,宜凉血地黄汤。《医通》云∶咳嗽咯衄,胎前皆不宜见,如面赤声哑,不治。又云∶ 凡咯吐血,多致坠胎,胎赖血养,不宜漏溢,宜紫苏饮加条芩。 尿血乃热乘血分,流渗于脬,故令尿血自尿门而下,若胎漏则自人门下血可辨。宜四物加山栀、 发灰,或阿胶、熟地、麦冬、五味之类。如怒动肝火,小柴胡加山栀;脾气下陷及劳动脾火,补中益 气加茯苓、车前;若浓味积热,加味清胃散;若肝脾血流,加味逍遥散。 肠风脏毒下血者,平胃散去苍术,加槐角、防风、当归、乌梅治之。 \x凉血地黄汤\x 治妊娠咳嗽、吐血、咳血。 生地(三钱) 麦冬(去心) 当归(各二钱酒洗) 黄芩(一钱半) 紫菀 知母(盐水炒) 白术(土炒) 天冬(去心各一钱) 犀角(八分) 陈皮 甘草(各四分) 水煎。有喘加栝蒌仁一钱。 \x加味清胃散\x 治胃中蕴热,斑疹,口舌生疮,齿龈腐烂出血。 生地(四钱) 丹皮(五钱) 当归 川连(酒蒸) 连翘(去心各三钱) 升麻 生草(各一钱五分) <目录> <篇名>子肿子气子满论 属性:妊娠子肿,与子气相类,但子气在下体,子肿在头面。若子满症,又名为胎水,则在五、六月以后, 比子气、子肿不同。盖胎大则腹满,遍身浮肿。凡子气、子肿、子满,由脏腑本弱,或因泄泻下利,耗 伤脾胃,或寒热疟疾,烦渴加饮,湿渍脾胃,使头面手足浮肿也。然水渍于胞,儿未成形,则胎多损坏, 故初妊即肿。急宜调治,水去胀消,仍用六君子调补。 所谓子肿者,妊娠面目虚浮,多因脾胃气虚,或久泻所致。宜健脾利水,全生白术散主之,或用健 脾利水汤。 所谓子气者,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后,两足面渐肿至腿膝,或腰以下肿,行步艰难,以致喘闷不宁, 饮食不美,似水气状,甚至脚指间有黄水出者。盖脾主四肢,脾气虚弱,不能制水而发肿,肺金少母气 滋养,而气促满闷,诸书名曰子气,即水气。治此病者,先服加味天仙藤散。如不效,则服茯苓汤; 再不效,服补中益气汤加茯苓。至孕妇八、九个月,胫腿俱肿,非水气比,不可以水气治之,反伤正 气。凡有此者,必易产。因胞脏中水血俱多,不致胎燥也。 所谓子满者,妊娠至五、六个月,胸腹急胀,腹大异常,或遍身浮肿,胸胁不分,气逆不安,小 便艰涩,名曰子满,又为胎水不利。若不早治,生子手足软短有疾,甚至胎死腹中。宜服《千金》鲤 鱼汤治其水。 \x《全生》白术散\x 治妊娠面目虚浮,如水肿胀。 白术(一两土炒) 生姜皮 大腹皮(豆汁制净) 茯苓 陈皮(各五钱) 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x加味天仙藤散\x 治孕妇腰脚肿,虚人多有此症。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洗,略炒) 制香附 紫苏(各六分) 陈皮(四分) 乌药(五分) 木香(二分) 姜皮(三片) 虚人加人参一钱、土炒白术二钱、酒洗当归二钱,或兼服补中益气汤。 \x茯苓汤\x 治孕妇六、七个月以来,两足肿大,行步艰难,脚指间有黄水出,此名子气,人多 有之,生子之后,其肿自消,甚者,此汤主之。 白茯苓 白术(土炒) 陈皮 制香附 乌药(各一钱) 紫苏(连茎叶) 炙草(各五分) 木瓜(三片) \x《千金》鲤鱼汤\x 治孕妇胸腹胀满,或遍身浮肿,小便艰涩,名曰子满。又为胎水不利, 或胞中积水,以致胞死腹中。 白术(五钱土炒) 白茯苓(四钱) 当归身(三钱酒洗) 白芍(二钱) 鲤鱼一尾(重二斤, 要活的) 将鱼去鳞、肠,加橘皮少许或五分,姜七片,用水扣汤煮,取汁一盏半,去鱼,入药四味鱼汁 内,煎七分,空心温服,渣再制如前。 <目录> <篇名>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 属性:妊娠心惊胆怯,烦闷不安,名曰子烦,竹叶安胎饮主之。大抵皆由心肺虚热,是以扰乱心烦。 或积痰于胸,吐涎恶食,亦令心烦,剧则胎动不安。如心肺虚热,或积痰于中,《千金》竹沥汤。若 吐甚,胎动不安,烦闷口干,不得眠,又吐涎过多,以致外虽不热,而觉五心烦热,或日间不 觉,而夜觉热者,并宜加味竹叶汤。至于娠妇烦躁口干者,缘足太阴脾,其气通于口;手少阴心,其气 通于舌。脏腑气虚,热乘心脾,津液枯燥,故心烦口干,与子烦大同小异,宜用加减参麦汤。 \x竹叶安胎饮\x 治孕妇心惊胆怯,烦闷不安,名曰子烦症。 人参 生地 枣仁(去壳,炒研) 远志(甘草水制,去骨各一钱) 当归(酒洗) 白术(土 炒各二钱) 麦冬(去心) 条芩 川芎(各八分) 陈皮 炙草(各四分) 竹叶(十四片) 姜 枣 煎服。 \x《千金》竹沥汤\x 治妊娠子烦。 竹沥一盏,茯苓(三钱) 麦冬(去心) 防风 黄芩(各三钱) \x加味竹叶汤\x 治妊娠心烦不解,名曰子烦,并治五心烦热。 人参 黄芩(各一钱) 茯苓(一钱五分) 麦冬(二钱半去心) 竹叶五片,粳米一撮 水煎,空心热服。 \x加损参麦汤\x 治孕妇心神烦躁,壅热口干。 人参 知母 麦冬 栀子(炒各一钱) 栝蒌根 犀角(磨各八分) 条芩 炙草(各五分) 枣(一枚) 水煎服。夏加竹沥八分、姜汁少许。 <目录> <篇名>子淋论 属性:妊娠小便淋漓涩少,由气血聚养胎元,不及敷荣渗道,遂使膀胱郁热。又云∶妊娠胞系于肾。肾间 虚热,移于膀胱而成斯症,名曰子淋,加减安荣散主之。然古方安荣散内有滑石,但石乃镇重之剂,恐 致坠胎。若临月犹可,如在七、八月之前,宜去此味,加石斛、山栀为稳。《全书》云∶子淋症,用安 荣散不应,兼服八珍汤。如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予谓∶桂、附犯胎,忌用。 当是麦冬、车前之八味丸也。 \x加减安荣散\x 治孕妇小便短涩,或成淋漓。 人参 当归(酒洗各二钱) 麦冬(二钱或三钱) 白术(一钱土炒) 通草 茯苓皮(各八分) 生草(五分) 灯心(五分) <目录> <篇名>转胞淋闭论 属性:妊娠转胞,乃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强忍小便,或尿 急疾走,或饱食忍尿,或忍尿入房,使水气上逆,气逼于胞,故屈戾不得舒张所致,非小肠、膀胱受 病,而利药所能利也。法当治其气则愈。凡妇人禀受弱,忧闷多,性躁急,食浓味者,恒有之。因胞 不自转,为胎所压,胎若举起,胞系自流,水道自通矣。用二陈升提饮。又有用补中益气汤,服后探 吐,以提其气自通。通后即用参、 大补,恐坠胎也。但子淋与转胞相类,小便频数,点滴而痛者, 为子淋。膀胱、小肠虚热也,虚则不能制水。热则不能通利,故淋。若频数出少不痛者,为转胞,间 有微痛,终与子淋不同耳。论中急痛,乃急欲便而痛,得便则止,间有微痛,与子淋点滴痛不同。 \x二陈升提散\x 治孕妇脐腹作痛,小便淋闭不通,或微痛,与淋有别。由气虚、胎压水胞。 人参(一钱) 白术(土炒) 生地(各一钱半) 当归(二钱) 川芎(八分) 半夏(六分制或 油炒) 柴胡 升麻 陈皮 炙草(各四分) 姜(一片) 煎服。予谓,探吐法莫若通后服提补之药。 <目录> <篇名>子嗽论 属性:妊娠咳嗽,属风寒。盖肺脏内主气,外司皮毛,皮毛不密,寒邪乘之,则咳嗽。嗽久亦恐 坠胎,宁肺止嗽散加减用之。有久嗽不愈,多因脾土虚而不能生肺气,以致腠理不密,外邪复感, 或因肺虚不能生水,以致阴火上炎。治法当用补中益气汤,以培土金,六味丸加五味,以生肾水为善。 \x宁肺止嗽散\x 治孕妇风寒咳嗽。 麦冬(二钱) 知母(一钱) 桔梗 紫苏(各五分) 杏仁(十粒去皮尖) 桑白皮(六分) 甘草(四分) <目录> <篇名>喘急论 属性:妊娠气喘不得卧,有因乍感风寒客邪为害者,宜发散自愈,参苏饮主之。若脾虚,四肢无力;肺 虚,不任风寒;肾虚,腰酸短气,不能行步。猝然气喘不息,此脾肺素亏,母虚子亦虚,肾气不归元而 上乘于肺也。生脉散、补中益气汤去升柴主之。丹溪云∶火动作喘,此胎前最多,苏桔汤可加减,用之获效。 \x参苏饮\x 人参 紫苏 干葛 前胡 制夏 茯苓 陈皮(各等分) 枳壳(麦炒) 桔梗 木香 甘草(各减半) \x苏桔汤\x 治孕妇风寒咳嗽,并治火动作喘。 天冬(六分去心) 桔梗(一钱五分) 紫苏 黄芩 贝母(去心各八分) 杏仁(十粒) 陈皮 知母 甘草(各四分) <目录> <篇名>泄泻论 属性:妊娠泄泻,有风寒暑湿之外感,饮食生冷之内伤,病发一时,察其所因。如胃风,加味治中汤。 然又有由脾肾二脏虚者,不可不知。夫血统于脾,血壅胎元,则脾阴虚而食不运化,脾主健运,下焦 壅滞,而清气难舒,于是水谷难消而作泻。或因胎系于肾,胎窃其气以拥护,而肾气既弱,命门火 衰,不能上蒸脾土,此皆妊娠泄泻之由也。如脾虚内伤,用加味六君子汤,随所因而加之。命门火衰, 加益智以助之。至于妊娠久泻,元气下陷,发热作渴,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汤。 \x加味治中汤\x 治饮食过多,脾胃之气不足运化而作泻。 人参 白术(土炒) 炮姜 甘草(各一钱) 陈皮 青皮(各七分) 砂仁(五分) 水煎服。 <目录> <篇名>霍乱论 属性:妊娠因甘肥过度,腐积成痰,或七情郁结,气盛为火,停蓄胃中,乍因寒热之感,邪正交争,阴阳 相混,故令心腹绞痛,吐利并作,挥霍变乱,谓之霍乱。如邪在上,则当心痛而吐多;邪在下,则当 脐痛而利多;邪在中脘,则腹中痛,吐利俱多。吐多伤气,利多伤血,血气受伤,不能护养其胎,邪气 鼓击胎元,子母未有不殒者。此危症,不可不亟治也,宜香苏散加藿香叶,或先服后探吐之。又加味四味紫 苏和胎饮,治心腹绞痛,上吐下泻亦效。 \x香苏散\x 此方治霍乱,平正之至。 香附(炒) 紫苏(各二钱) 陈皮(一钱) 藿香叶 缩砂 炙草(各五分) 水煎服。如转筋,加木瓜一钱;胎动不安,加土炒白术一钱半;夏月得之,加黄芩一钱五分,炒黄连 一钱,香薷二钱;如冬月得之。加人参、炒白术各一钱,炮姜五分。 \x加味四味紫苏和胎饮\x 治心腹绞痛,上吐下泻。 紫苏 黄芩 白术(土炒各一钱半) 炙草(以上四味和胎饮本方) 藿香叶 陈皮(各一钱) 砂仁(炒五分) <目录> <篇名>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 属性:妊娠忽然心腹刺病,闷绝欲死者,谓之中恶,即俗谓 肠痧是也。盖因血气不和,精神衰弱,邪 毒之气得以中之。孕妇病此,亦致损胎。薛氏云∶此症当调补正气为善。用金银藤一味,煎汤饮之。 《济阴纲目》内用散滞汤治之,又煮艾方,治正中恶极妙。 妊娠盛暑时,中暑热之毒,其症发热而渴,自汗,精神昏愦,四肢倦怠,少气,清暑和胎饮主之。 妊娠中湿,或因早行,感雾露之气,或冒水,或久居下湿地,或大汗出浴冷水,其症发热,骨 节烦痛,身体重着,头痛鼻塞,黄芩白术汤主之。 妊娠中风,因体虚则中之,乃四时八方之气为风,自冲方来,中人即病。中其皮毛经络者,则 发寒热,头项身体皆痛,或肌肉顽痹;中其筋骨者,则拘挛强直;中其脏腑者,则卒倒昏闷,口眼 斜,手足 ,口噤不语。孕妇得此,不可用常治风之法,以补虚安胎为本,兼用搜风之剂,搜风 安胎饮治之。但胎前正中风者,少子痫之症实多,与中风见症无异。医者当审实是中风,方可用搜 风安胎,否则子痫症治也。 \x散滞汤\x 专治触恶胃气,伤胎肚痛,手不可近,不思饮食。 青皮(三钱) 黄芩 芍药(各二钱) 归尾(一钱半) 川芎(一钱) 木香(五分) 炙草(少许) 上分二帖,水三盏,先煮苎根二大片,至二盏,去苎根,入前药同煎至一盏,热服。 \x清暑和胎饮\x 黄 (炙) 人参 白术(土炒) 黄芩 黄连 知母 麦冬 炙草(各一钱) 五味(十二粒) \x黄芩白术汤\x 黄芩 白术(土炒各五钱) 苏叶(二钱半姜五片) 水煎服。 \x搜风安胎饮\x 归身 黄 (蜜炙) 羌活 黄芩 秦艽 防风 炙草(各一钱) 姜、枣煎,服至以平为期。 <目录> <篇名>子痫论(一名子冒) 属性:妊振子痫,乃为恶候,若不早治,必致坠胎。其症或口噤项强,手足挛缩,言语蹇涩,痰涎壅盛, 不省人事,或忽然眩晕卒倒,口不能言,状如中风,实非中风之证,不可作中风治。即或无痰,言语如 常,但似风状,多因血燥、血虚,亦不可概以风治而误也,羚羊角散主之。冯氏云∶孕妇忽然僵仆,痰 涎壅盛,不省人事,乃是血虚而阴火炎上,鼓动其痰,左脉微数,右脉滑大者,名曰子痫。宜四物养血, 酒芩清热,二陈化痰理气,治法仍以安胎为主,勿过用中风之药。此由血虚生热,热盛生风,皆内起之 风火,养血而风自灭。若心肝风热,用钩藤汤,肝脾血虚,加味逍遥散;肝脾郁怒,加味归脾汤;气郁 痰滞,紫苏饮;脾郁痰滞,二陈加竹沥、姜汁。密斋云∶孕妇气虚挟痰火症,状如中风,卒倒即醒,醒 而复发,清神汤主之。予谓∶妊娠子痫,至有目昏黑而厥者,胎前绝少。但一有此症,即是儿晕,属气 与痰,故目昏黑发厥,只服紫苏饮,慎不可服苏合丸,及乌药顺气散等药。至于破伤失血,或吐衄血, 忽患口噤,项强背直,类中风症,皆因失血所致,不可不知,用荆防安胎散治之。 \x羚羊角散\x 治孕妇口噤项强,手足挛缩,痰壅,不省人事。 羚羊角 苡仁米 枣仁(去壳炒各一钱) 当归(二钱酒洗) 独活 五加皮 茯神(各八分) 川芎(七分) 杏仁(十粒去皮尖) 防风(五分) 木香(三分) 甘草(四分) 姜引 \x钩藤汤\x 治孕妇手少阴、足厥阴,血虚风热。 人参 当归 茯神 桑寄生 钩藤(各一钱) 苦桔梗(一钱半) 水煎服。 \x清神汤\x 治孕妇忽然眩晕卒倒,口噤不能言,状如中风,须臾即醒,醒而复发,乃气 虚挟痰火子痫症。 人参 白术 茯苓 白芍 黄 (蜜炙)麦冬 归身 炙草(各等分) 食远服。 \x荆防安胎散\x 人参 当归(酒洗) 白术(土炒各三钱) 生地 天麻(各二钱) 麦冬(一钱) 条芩(八分) 荆芥 防风(各三分) 陈皮 甘草(各四分) 水煎服。 <目录> <篇名>痢论 属性:妊娠痢下,因饮食生冷,脾胃不能克化,致令心腹疼痛。伤血则赤,伤气则白,气血俱伤则赤 白相杂。盖血属阴,阴伤则受热居多。然又有阳气伤,不能统阴血而痢赤,又不得不从事于辛温。故治 血痢,犹当以色之显晦,验其虚实寒热。故凡积之瘀晦不鲜,清稀不稠,皆虚寒之候,即阳不统阴之血, 急投人参、姜、艾,或可保全。倘不审而误服芩、连,乃速其毙也。惟积之稠粘、紫赤而光泽者,合 用苦燥以坚肠胃之滑脱。又必当佐以调气之药,则阴邪解释,非若白痢之不可杂以芩、连、芍药等味,引 领滞秽袭伤阴血也。气属阳,阳伤则受冷居多,即有火注下迫,皆阳气郁遏,本寒标热之症,不可纯 归于热,但当验其积之稠粘如糊,色白如脂,方可暂与清热治标,若汁沫如水,色晦如尘,急须温理 其气,即有热症,皆假象无疑,其虚实寒热既分。而又有三禁、三善、五审之不可不知也。一禁,涤 荡肠胃,恐阳气下陷,胎气愈坠;二禁,渗利膀胱,恐阴津脱亡,胎失荣养;三禁,□涩滞气,恐浊气愈滞 后重转加。故善治妊娠之痢,惟以调气为先,即已败积沫,随气而下,未伤津液,统之而安。夫调气有三善,一使胃气 有常,水谷输运;二使腹满腹痛,后重渐除;三使浊气开发,不致侵犯胎元。所谓五审者,一审饮食之进与不进。夫痢 乃肠胃受病,若痢势虽甚,饮食无妨者,易治。故痢以噤口为最剧,在初起浊邪全盛之时,不足为虑,但要清理积滞, 饮食自进矣。若七日以后,尚不能食,脉反数盛,此必初时失于清理之故,急需调气理中,则积沫渐下,饮食渐进矣。 或初时能食,至一旬一气后,反不能食,脉息不振,此必涤荡太过,胃气受伤所致。亦有过用芩、连、槟、朴,苦寒破 气,而致呃逆呕哕者,胃气大败,最危之兆,惟峻与温补,庶可挽回。若脉见数疾无伦,或翕翕虚大,或歇止不前,或 弦细搏指者,皆胃气告匮,百不一生矣。二审溲之通与不通。下痢清浊不分,若痢虽频,而水道顺利者,胎必无虞。若 月数将满,胎压尿胞,每多溲便频数,转胞胀闷之患,切禁利水伤津,急与开提自通。但须察其脉,无过壮过硬之形, 便宜补中益气,稍加泽泻、车前,以升清降浊投之,无不辄应,非特妊娠为然,即平人久痢,津液大伤,而溲涩不通者, 亦宜此治法也。三审腹之痛与不痛。下痢腹痛,必然之理。然间有浊湿下趋,而无郁沸之火者,则不痛也,但此多见于 肥白人之白痢。若血痢,与瘦人多火者,罕见也,治宜调气运积,不用清火明矣。原其腹痛有寒热之分,痛有止歇,痛 则奔迫下坠。至圊不及者,火也;痛自下而攻击于上者,火也;痛而胀满,不胜摩按,热饮愈甚者,火也,实也。痛无 止歇,常时痛而无绞刺者,寒也;痛自上而奔注于下者,寒也;痛而不满,时喜温手摩按,饮热渐 缓,欲至圊而可忍须臾者,虚也,寒也。大约初痢胀痛为热为实,久痢 痛为 虚为寒,即初因火注切痛,痢久伤气,亦必变为虚寒也。故久痢腹痛之脉,无论大小迟数,但以按之渐渐小者,并属 虚寒,急需温补。慎勿利气,惟急痛、脉实、久按不衰者,可稍用炮黑姜、连和之。四审后之重与不 重。下痢后重,浊气壅滞也。夫开通壅滞,必以调气为本,在妊娠犹为切要,调气则后重自除, 而胎息自安。但初痢后重,首宜开发其滞;若久痢后重,又当升举其阳。阳气升则胃气运,胃气运则 周身中外之气,皆调达而无壅滞之患矣。故治孕妇之后重,无问胎之大小,但脉见有余,则宜调气; 脉见不足,便与升提。虽血痢亦宜阳药,一切滋腻血药,总无干预,以气有统血之功,则血无妄行 之虑也。五审身之热与不热,下痢为里气受病,若见身热,表里俱困,元神将何所恃而得祛邪之 力哉。惟人迎之脉浮数,可先用和营透表之法,分解其势,然后徐行清理。若初痢不发热,数日半 月后发热,脉来渐小,或虚大少力者,此正阴内亡,虚阳发露于外。在平人,或可用辛温暖补饮之, 以归其源。若妊娠则桂、附又难轻用,惟藉参、术、姜、萸、胶、艾之属,非大剂浓煎峻投,难 望其转日回天之 也。考之《医通》云∶常用浓朴去干姜汤,治妊娠能食、腹胀后重、积秽稠粘之白 痢;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治妊娠腹胀后重、赤白相兼之痢;黄芩芍药汤,送香连丸,治妊娠 能食后重、积秽稠粘之血痢;连理汤合《千金》三物胶艾汤,治妊娠少腹疼痛,瘀晦不鲜,或间有 鲜血之痢;驻车丸治妊娠发热后重,阴虚畏食之血痢;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妊娠热毒内攻,噤口 不食,腹胀后重,脓血稠粘之痢;《千金》胶艾榴皮汤,即三物胶艾汤,治妊娠脓血清稀,胎动不 安,久泄不止之痢; 补中益气汤,治妊娠先疟后痢,及疟痢齐作,元气下陷,胎气下坠,小便频数,或转胞不得溺之痢。 以上诸方,并加砂仁以调其气,乌梅以调其血,未尝不随手辄效也。予每用一味阿胶饮,或阿胶黄连饮, 均治孕妇之痢,甚妥获效。 \x浓朴去干姜汤\x 浓朴(去皮,姜汁炒) 陈皮(泡去浮白) 茯苓 炙草(各等分) 煎服。 \x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x 治胃虚呕逆,痞满不食之症。 人参(随宜) 浓朴(一钱半姜制) 制半夏(二钱) 炙草(八分) 生姜引 \x黄芩芍药汤\x 黄芩 白芍(各三钱) 炙草(二钱) \x香连丸\x 治下痢赤白相兼,白多于赤者。 川连(六两用开口吴萸一两,同黄连炒,去吴萸不用) 木香(一两) 共末,醋糊丸,每服五十丸,米汤、砂仁汤任下。 \x连理汤\x 治胃虚挟食,痞满发热。 人参(随宜) 白术(一钱半土炒焦) 炮姜(六分) 黄连(八分) 茯苓(一钱) 炙草(六分) \x《千金》三物胶艾汤\x 治血痢,又痢下不止。 阿胶 艾叶 酸石榴皮 三味等分,煎服。 \x驻车丸\x 治阴虚下痢,发热,脓血稠粘,及休息痢。 阿胶(三两) 黄连(炒黑) 当归(各五钱) 炮姜(一两) 上四味,捣筛,醋煮阿胶为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昼夜三服,米饮下。 \x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x 治挟热痢下脓血,及产后痢不 止。 白头翁 黄连(炒黑) 黄柏(炒黑) 秦皮 炙草(各一钱) 阿胶(三钱) 上六味先煮,上五味去滓,内胶烊尽,温分三服。 \x阿胶黄连饮\x(又名黄连阿胶汤) 治孕妇痢疾,若安胎则痢愈重。治痢则胎难全。 阿胶(能止脓血之痢,且止腰痛,固胎以之为君) 黄连 芍药 甘草(皆以为佐) 枳壳(麸炒, 少加二、三分以宽其后重,痛痢减去之) <目录> <篇名>疟论 属性:妊娠患疟,无论胎息月数多少,总以安胎为主。而世之所谓安胎,无过黄芩、白术、不知黄芩 乃治热盛胎动不宁,白术乃治脾虚胎气不固。若气虚下陷,误用黄芩;气滞壅逆,误用白术,为害何 可胜言。故善治胎产症者,必审孕妇形体之肥瘦,气血之偏盛。若形色苍,肌肉 坚者,必多湿 多痰,无论何疾,必显湿热本病,脉多滑实有力,绝无虚寒脉弱之候。可峻用豁痰理气药,治其 本质,然后兼客邪见症而为制剂。治宜二陈汤,随经加透表药,或合小柴胡用之。盖柴胡为疟疾之 向导,故多用之。然有自汗过多,尺中微弱,或热盛,手足清,始终不用柴胡,而用建中、桂、芍 收功者,或见烦渴脉实,大便六、七日不通,阳明腑实,又宜凉膈去硝、黄,加鲜首乌调之。大 抵病邪初发,元气未耗,疏风涤痰,消导饮食,在所必需。然必宜大剂白术,培护中土。以脾胃 为一身之津梁,土浓自能载物。其最可虑,在三、四发至六、七发,其势最剧,若过半月,虽淹缠 不止,邪热渐衰,可无胎陨之虞也。或有疟久,气血虚败而小产 者,此皆失于调治也。若六、七发后不止,即当和营健脾。若禀质柔脆,虽有风邪,不得纯用表 药,以风药性散,能使胎气上逆,而为呕逆、喘胀、膈塞、痞满之患。虽有实滞,不得过用降 泄之味,能引邪气下陷,致胎坠不安,而为泄利不食、小腹疼重之患矣。若疫疟毒盛势剧,急与凉膈、 承气、黄连解毒救之。瘟疟 不爽,烦热大渴,或壮热无寒,或先热后寒者,当与桂枝、 白虎、人参白虎,撤其在里之热,不可与夏、秋 疟比例而推也。盖有是症,用是药,有故无陨, 惟在速祛邪毒以救胎息之燔灼。若迟疑未决,救无及矣。又有气血虚损,其疟由虚致,不因 暑气而作,如《经》云∶阳微恶寒,阴弱发热。或风寒因虚而乘之。若寒热不已,重蒸其胎, 胎亦受伤而坠。宜轻解表邪,兼大补气血以主之。更有患胎疟者,一遇有胎,疟病即发,此人素有 肝火,遇孕则水养胎元,肝虚血燥,寒热往来,似疟非疟也。以逍遥散清肝火,养肝血,兼六味 丸以滋化源,寒热自退。余常用加减丹溪安胎饮,治孕疟甚觉稳妥,从未用截药,而孕症未尝不愈也。 \x加减丹溪安胎饮\x 治孕妇疟疾。 白术(土炒) 当归 熟地(各二钱) 川芎 条芩(各八分) 制半夏(七分) 人参(一钱) 藿香(五分) 草果 青皮(各三分) 紫苏 广皮 炙草(各四分) 乌梅(二枚) 姜(一片) <目录> <篇名>伤寒温热时疫论 属性:妊娠伤寒,时值冬令,为寒所伤,其轻者淅淅恶寒,翕翕发热,微嗽鼻塞,数日即愈,不药亦 可。或用葱白(连须)三、五茎,生姜三片,煎服即解。如所感者重,以致头疼,先寒后热,久必 伤胎,药多避忌,务宜谨慎,不可与常妇概治,竟用发表,以致损胎,误其母子性命。但服葱白香豉汤自愈,故《千金》 治妊妇伤寒,用葱白、生姜,水煎热服,取汗即安。是以葱白香豉汤、香苏散可解表邪,又可安胎。况葱白不惟性能解 表,且善安生胎、下死胎。若感寒孕妇,胎伤未死,但用葱一把,水煮食之,汗出即安。如胎已死,须臾自 出,不应,加生姜、苏叶,不可轻用表药招尤。若妊娠邪在半表半里,择《纲目》内黄龙汤,即小柴 胡汤变体用法,其加减亦可采择而用。如表症已愈,但发热大渴,用香苏散,加金花汤。便结者,加 入大黄。或用三黄解毒汤,所以胎前疫症,与伤寒阳明腑症,内实便秘,须急通大便,方不损胎。若大 便自利,乃正气下泄,胎必难保。惟大小便如常,知里无热,则不伤胎气,至妊娠热症,亦须急治,恐 致落胎。《千金》用葱白香豉汤,取汁即愈。又有用柴葛安胎饮者,如呕吐烦躁,用生津葛根汤者, 甚则斑出黑色,用栀子葱豉汤者,密斋用加味化斑汤,此皆热入于里,阳明症之方药也。《医通》治 孕妇温热时行,及伤寒邪气内犯,热毒逼胎,并宜《千金》石膏大青汤急救,庶可保全,迟则不救。又 有石膏六合汤、升麻六合汤,立方甚稳,录后以备采用。凡胎孕药内,不得已而用大黄转药,须用酒制。 姜、桂、附子,用黄连、甘草制之,则无害矣。 \x葱白香豉汤\x 《千金》治时疫伤寒,三日以内,头痛如破,及温病初起寒热。 葱白(连须一握) 香豉(三合) 水煎,入童便一合,日三服。秋冬加生姜二两。 \x黄龙汤\x 治妊娠伤寒,得之三、五日后,有恶寒发热,内有烦渴引饮,小便赤涩之症。此邪在半 表半里,宜此方主之。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半)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姜、枣为引。 水煎服。如寒热往来,无汗口干,加葛根二钱,去枣,入葱白三根,如头痛不止,加川芎、白 芷各一钱,去枣,加葱白三根;如发热,有汗口渴,加土炒白术一钱半,栝蒌根一钱半;如脉浮大 有力,大热大渴,人参白虎汤去姜、枣。 \x柴葛安胎饮\x 治孕妇热病,骨节疼痛,如不急治则落胎。 柴胡 葛根 青黛(各八分) 石膏(一钱半) 升麻(五分) 栀子(一钱) 知母(七 分) 葱白(三根) \x生津葛根汤\x 治孕妇热病,呕吐不食,胸中烦躁。 人参 葛根 芦根 麦冬 知母(炒) 栀子(炒各一钱) 竹茹(一团) 葱白(三寸) \x栀子葱豉汤\x 治孕妇热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气急欲绝,胎落之症。 栀子(炒) 黄芩 升麻(各一钱) 生地(二钱) 青黛(八分) 豆豉(四十九粒) 杏仁(十二粒) 石膏(一钱半 ) \x加味化斑汤\x 治孕妇伤寒,热病不解,遍身发斑,赤如锦文者。 人参 知母 生地 黄芩 栀仁 甘草(各一钱) 石膏(二钱) 淡竹叶(二十片) 豆豉(半合) 食远服。 \x《千金》石膏大青汤\x 治妊娠伤寒,头疼壮热,肢体烦痛。此方既可散邪,又能安胎,允为 孕妇伤寒温热时行神方也。 石膏(二钱) 大青 黄芩(各八分) 前胡 知母 栀仁(各一钱) 葱白(一茎) 水煎温服。 \x石膏六合汤\x 治妊娠伤寒,身热大渴而烦。 当归 川芎 白勺 生地(各一钱) 石膏 知母(各五分) 水一盅半,煎一盅,温服。 \x升麻六合汤\x 治妊娠伤寒下后,过经不愈,湿毒发斑如锦文者。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各一钱) 升麻 连翘(各七分) 水煎温服。 <目录> <篇名>谵语论 属性:妊娠谵语,为脏腑热极之候,急宜童便时时灌之,不应,用生地黄黄连汤,清其血中之火, 庶胎得安。脉实者,加酒大黄下之,下迟则伤胎也。亦有伤胎,胎下而下血,心神无主谵语,虽用峻补, 亦难有效。其治法方药,俱载产后妄言妄见门。若孕妇症见舌青者,其子已死腹中,急当下之。 若双胎一生一死者,必腹中半边冷、半边热。如母患热症,脏腑热甚,蒸其胎,儿因致死,但服黑神 散,加生蒲黄以暖其胎,则胎即出矣。胎未死,井泥涂脐,以护胎气,多有保全者。 \x生地黄黄连汤\x 治失血后燥热、 、脉数盛者。 生地(二钱) 防风 川芎(各八分) 当归(一钱半) 黄连(七分) 黄芩(炒) 黑山栀 (各一钱) 赤芍(一钱) \x血症黑神散\x 治吐血、衄血,屡发不止。 炮姜 肉桂(各一两) 熟地(四两) 当归 蒲黄(筛净,炒黑各三两) 白芍(酒制) 炙草(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用黑豆半合,微炒香,淋酒半盏,和水半盏,煎一半,入童便半杯和服。 气虚,加人参三两,炙 六两,以固卫气,庶无营脱之患。 <目录> <篇名>鬼胎论 属性:凡妇人气血虚损,精神衰弱,邪思蓄注,冲任滞逆,脉道壅瘀不行,状如怀娠,故曰鬼胎。然细 究其理,鬼胎者,伪胎也。如人邪淫之念一起,则肝肾相火自动。有梦与鬼交者,非实有鬼神交 接成胎也,即《经》所谓“思想无穷,所愿不遂”,白淫、白浊流入子宫,结为鬼胎,乃本妇自己血 液淫精,聚结成块,血随气结而不散,以致胸腹胀满,俨若胎孕耳,非伪胎而何?故鬼胎之脉,沉细 弦涩,或有时虚浮,有时沉紧,忽大忽小,皆阳气不充之验。其腹虽渐大而漫起重坠,终与好胎不同, 当脐或脐下左傍虽微动,亦与正胎迥别。所以一见经候不调,就行调补,庶免此患。若停经瘀滞而得, 即血 气瘕之类,则病已成,当调补元气为主,而继以去积之药乃可。然欲于补中兼行,无如决津 煎,欲去其滞而不猛峻,无如通瘀煎。若由阳气不足,或肝脾郁怒所伤,不能生发,致阴血不化而经闭 为患,肚腹渐大,以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再加去白陈皮八分。如干嗽,用蜜制治之自愈。此外 如狐魅显类之遇者,则实有所受,而又非鬼胎之谓,当于 瘕类求法下之。又常见妇人得孕经止,尺脉 或涩,或微弱而无他病,此子宫正气不全,精血虽凝,而阳虚阴不能化,终不成形,每至产时而下血 块、血胞,必大剂温补预调,而后方能成孕也。 \x决津煎\x 治妇人血虚经滞,不能流畅而痛极者,以水济水。若江河一决,而积垢皆去,用此 汤随症加减主之,此用补为泻之神剂。 当归(三、五钱或一两) 泽泻(一钱半) 牛膝(二钱) 肉桂(一、 二、三钱) 熟地(二、三钱或五、七钱或不用亦可) 乌药(一钱) 水(二盅) 煎七分服,须食前。如呕恶,加焦姜一、二钱;阴滞不行,非加附子不可;如气滞而痛胀, 加香附一、二钱,或木香七、八分;如血滞、血涩,加酒炒红花一、二钱。 \x通瘀煎\x 治妇人气滞血积,经脉不利,痛极拒按,及产后瘀血实痛,并男妇血逆、血厥等症。 归尾(三、五钱) 山楂 制香附 红花(新者炒黄各二钱) 乌药(一、二钱) 青皮 泽泻(各钱半) 木香(七分) 水(二盅) 煎七分,加酒一、二小盅,食前服。 <目录> <篇名>肠覃似孕证蓄血似孕论 属性:妇人肠覃似孕,乃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瘕而内着,恶气乃起, 肉乃生。其始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状如怀子,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结气大肠, 为气病而血不病,故月事不断。当用散气之剂治之。其蓄血似孕,因多郁怒,经闭不月,腹渐大,初 时人以为孕,至过月不产,诸症渐见,此蓄血子门,为血病,当破血药下之。 <目录> <篇名>孕妇出痘论 属性:凡孕妇出痘,热能动胎,胎落则气血衰败,而不能起发灌浆矣。故始终以安胎为主,外用细软之 帛,紧兜肚上,切不可用丁、桂燥热之品,及食牛虱毒物之类,以致触犯。其条芩、白术、艾叶、砂 仁之类,与痘相宜者,采而用之。其初发热,则以参苏饮发之,痘既出后,则多服安胎饮保之。渴 者,则用人参白术散加减;泻者,则用黄芩汤,合四君子 汤,内加诃子。血虚者,则以四物汤加托药;色灰白而起发较迟者,则用十全大补汤,去桂,服之。 总之,不问轻重,悉以清热安娠为主。更有孕妇出痘,正当盛时,忽临正产者,势必气血俱虚,亦只 以十全大补汤大补气血为主。虚寒者,少加熟附。若腹中微痛者,此恶露未尽也,宜四物汤,加干姜、 桂心、木香、黑豆,用熟地黄而去芍药。盖恐寒凉,有伤生气。然有当用者,酒炒用之。若寒战咬 牙,腹胀不渴,而足冷身热者,此乃脾胃内虚,外作假热也,宜参、 、归、附、木香之类,一、二 剂而愈者吉,不愈者凶。若孕妇肥胖者,则气居于表而慊于内也,人参可多,黄 宜少,多加带壳 缩砂,切忌脱蒂果子之类。至有痘将收靥,忽作泄泻,口渴饮水,小便短少,其痘胖壮红润者,此内热 也,宜五苓散,内加黄芩、芍药之类。若至滑泻不止,食少腹胀而足冷,痘色灰白,脉细无力者, 此犯五虚必死之症也。凡妇人方产之后,或半月左右,适逢出痘者,此无胎孕系累,惟气血尚虚。治 宜大补荣卫为主。若痘出多者,则加连翘、粘子之类。大便自利者,则用肉果、炮姜之类,余即照常 一例而治。至于孕妇出痘,在于初出之时胎落者,则血气虽为大虚,然热毒亦因走泄,兼之未经起胀 灌浆,则血气未曾外耗,倘非险逆,加以大补托里,每多得生。至于收靥之时胎落者,则毒已出表 消散,亦多无事,但重虚而元气易脱,倍宜补益耳。若正当起胀灌浆而胎落者,则气血衰败,内外 两虚,既不能逐毒以外出,则毒必乘虚而内攻,其为不救者多矣。 \x参苏饮\x 人参 紫苏 干葛 前胡 制夏 茯苓 陈皮(各等分) 枳壳(麦炒) 桔梗 木香 甘草(各减半) \x黄芩汤\x 治热利。 黄芩 炙草 芍药(各等分) 大枣(五、七枚) 水煎服。 <目录> <篇名>妊娠麻疹论 属性:妊娠出疹,当以四物加减,而加条芩、艾叶,以安胎清热为主,则胎不动而麻疹自出矣。然热 毒蒸胎,胎多受伤,但胎虽伤,而母实无恙也。盖疹与痘不同,痘宜内实,以痘当从外解,故胎落, 毒瓦斯乘虚而内攻,其母亡;疹宜内虚,以疹当从内解,故胎落,热毒随胎而下,其母存。虽然与其 胎去而母存。孰若子母两全之为愈也。且古人徒知清热以安胎,不思疹未出而即以清热为事,则疹 虽出而内热愈深,是欲保胎,反足以伤胎也。宜轻扬表托,则疹出而热自清,继以滋阴清解,则于 疹于胎两不相碍,不安胎而胎自安矣。如疹出不快,宜白虎汤合用升麻葛根汤,倍加元参、牛蒡治 之。胎气上冲,急用苎根、艾叶煎汤,磨槟榔服之,再以四物汤进之。热甚则胎不安,服固胎饮数 剂。如又不愈,腹疼腰 ,即知胎有必坠之机,如胎坠,即以产法论治矣。 \x升麻葛根汤\x 葛根 升麻 白芍 甘草(各等分) 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此解表发散之方也。表热壮盛,邪实于表。《经》曰∶轻可去实。故用升麻、葛根以疏表,所 以然者,升麻能解疫毒,升阳于至阴之下,以助发生之气;葛根能解热毒,兼疏荣卫,以导起发之 机。二味之外,又加甘草佐之,以和在表之气,芍药佐之,以和在里之荣。去其实邪,和其荣卫, 风寒自解,麻疹自出。 \x固胎饮\x 止痛安胎。 地黄 川芎 归身 人参 白芍 陈皮(各一钱) 白术 (土炒) 黄芩(各一钱半) 甘草(三分) 黄连 黄柏(各一分) 桑上羊儿藤(七叶圆者) 上细切,每服二、三钱,入糯米二十粒,水一盅,煎至七分,温服。痛加砂仁,血虚加阿胶。 \x催生万全汤\x 人参(三钱至五钱,大补元气以为君) 当归(三钱,大补荣血以为臣,去芦) 川芎(一钱,入肝以疏郁滞,少寓升提之性,则降下之药得力) 桃仁(十三粒,不去皮尖,捣碎, 取苦可去旧,甘能生新,滑能润下) 干姜(一钱,温能通行血分,炒黑黄色,焦则令其下降,而 遏其上升也) 炙草(六分,令其药性少缓,中宫得受补益,不使即为下坠也) 牛膝梢(二钱,既 能下行腹,走十二经络,令其经络无壅,则气血效力以为营运推出) 红花(三分,多则破血,少 则活血生新耳,酒炒) 肉桂(六分,冬天用八分,临煎方去皮切碎,借此引经,率领诸药直入血 分,且温可通行散瘀,则生产自易) 加胶枣(二枚) 水煎,食前温服。如产妇壮实及无力服人参者,去参用之,其催生之效,尚能倍于佛手散多 矣。论曰∶妇人临产,关系母子性命,实存亡顷刻之时。是以古人立方甚多。然产育乃大伤气血 者也,其难产又多由气血不足,产后诸疾,固属气血大亏。然产后诸虚,皆因产前所致,今立万 全汤,乃体达生生化二方之意,合成一方,务取万全,屡用甚验,故以万全名之。先以调补血气, 佐以散瘀、下降、温中,使气血得力,自能健用催生,此不催之催也。故用人参,当归为君,培 补气血,壮其主也;少加桃仁、川芎、黑姜、炙草、酒红花,温中而散其瘀也;牛膝梢、桂心, 温行导下,使无上逆冲心之患,不惟催生神效,产后更无瘀血凝滞,百病不生。补而兼温则不滞, 温而兼补则不崩。升少降多,则气得提而易下;降而兼升,则瘀自去而新自归。补多泻少,邪去而元气无伤;苦少甘多, 瘀逐而中和仍在,岂非万全催生者乎? <目录> <篇名>产后脉诀论 属性:《脉经》云∶产后之脉,寸口洪疾不调者死,况微附骨不绝者生。又曰∶沉小缓滑者吉,实大坚 弦疾者凶,牢革结代及涩滞不调者不治。丹溪曰∶胎前脉当洪数,既产而脉仍洪数者死。又曰∶胎前 脉细小,产后脉洪大者多死。予见产后多有洪数而生者,要知血虚之脉浮洪而数者居多,产后血虚, 故现此脉。若不明以告之,俗医多误认为外感,虚虚之祸,在此顷刻。然此洪数之中,自有和滑之象 ,非如牢疾而少胃气之谓,故多死也。《产经》曰∶胎前之病,其脉贵实;产后之病,其脉贵虚。胎前 则顺气安胎,产后则补虚消瘀,此其要也。 <目录> <篇名>生化汤论 属性:生化汤论曰∶产后诸症,皆缘气血骤下,元气大亏,用药不同常法。是以有极不能姑待者,则当 峻补之中,加入温行之药,峻补则力大而可宣通。温行则流畅而不凝滞。至于逐瘀之剂,即实症亦不 可用峻厉之药,况产后大虚,恐血无主宰,一任药力便为崩而不止,虚则易脱,势如覆水难收矣。夫 人遇大病之后,血气两虚,犹当调补,况产后脾胃血气之虚衰,更有甚焉者乎?今之治产后者,亦云∶ 元气因产而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