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婴童百问 书名:婴童百问 作者:鲁伯嗣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婴童百问》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5%A9%B4%E7%AB%A5%E7%99%BE%E9%97%AE <目录> <篇名>序一 属性:余读医书而得治天下之道∶人之生也以元气。元气伤则病,绝则死。天下之治也以纲纪,纲纪者,国之元气也,纲 纪紊则变,疲则亡。纲纪莫大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四者明则元气壮,虽有欢兜、有苗,巧言、令色、孔壬,亦 皮肤疮疥之疾、旋自愈矣,不足忧且迁而畏也。小儿医者,尤当保其元气者也。嗟乎!为天下而保纲纪如小儿之元气, 天下何足治乎。高平郭定静之以进士作州,不究其用而没,尝得是书于邳,其子坤知兰田,镂以传,余观之有感焉, 于是乎书。正德元年丙寅夏六月十八日,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奉 提学陕西按察司副使和顺王云凤书于正学书院之戒惧 斋。 <目录> <篇名>序二 属性:郭君静之,予同年也,尝守邳州,百废具举。其所藏有婴童百问者,相传以为鲁伯嗣学,奈无左验,竟未知其是否。 按医史钱乙字仲阳,宋之明医也,始以颅囟著名,享年八十有二,终于家,其所着有婴孺论百篇。今玩所藏之书,其论 证处方,殊为详备;但中间所称,又有葛氏肘后方、千金方,及仁斋直指方、陈氏方,诸方或者乃钱氏遗意,抑亦鲁伯 嗣学之所辑录者与?静之既卒,厥子坤知兰田县事, 家训,遂绣梓以传,其善继善述,方将有所为云。长安萧谦子 豫书。 <目录> <篇名>序三 属性:人受天地之气以生,纯和完懿,固无不平,而其安全调护之功,必有待其人之所以平之者而后得。况婴童为人之始, 气犹未定,疾为易感,保而育之者,顾可不知所慎哉。苟不疾焉,是堤而预为之取,则气之欲其平也难矣,予一日得所 谓婴童百问者而读焉,乃欣然叹曰∶保婴之道其尽是乎!古之人神睿明哲,于凡人之所病,无不洞究而默契之,故其为 书,论辨详审,制合精当。观其立名为问,计目有百,每问下必浚之以源,表之以证,对之以疗,若将俟问,预为答之 者,参会众说,自成一家,病无遗载,方有余奇,开卷昭然,蒙是发矣。盖扩仁之术,不但为已试之案而已。说者谓其 出于鲁伯嗣学所编,今不复可考,但惜其见之者鲜,遂命工重锓以广其传。夫百病是触,一元用调,人之所以平之者, 固无不至,而其所以受之天者,未有不复其平矣,是岂无益之谈也哉。先儒曰∶事亲者不可不知医。予则曰∶爱子者不 可无是书云。故序。金坛王肯堂宇泰题。 <目录>卷之一 <篇名>初诞第一问 属性:婴童在胎,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成,五脏六腑百骸之体悉具,必借胎液以滋养之,受气既足,自然分娩,初离母体, 口有液毒,啼声未出,急用软绵裹指,拭去口中恶汁,虽是良法;然仓卒之际,或有不及如法者。古人有黄连法、朱蜜 法、甘草法,用之殊佳,免使恶物咽下,伏之于心,遇天行时气,久热不除,乃乘于心,心主血脉,得热而散,流溢于 胃,而胃主肌肉,发出于外,故成疮疹之候,世之长幼,无有可免者。若根据初生拭口之法,得免痘疹之患,或有时气侵 染,只出肤疮细疹,易为调理,亦孩童之幸也。杨氏云∶初生拭口不前,恶秽入腹,则腹满气短,不能饮乳者,宜用茯 苓丸加减治之。又法下胎毒,临产落草时,浓煎淡豉汁服极好,不可与辰砂、黄连、轻粉等。 \x朱蜜法\x(葛氏肘后方) 小儿初生,先用黄连甘草法拭口,吐其恶汁,稍时更与朱蜜,定魄安神。 朱砂(一大豆许) 上细研,以蜜一蚬壳许,和朱砂抹口中,非独镇心安神,能解恶毒之物,一生免痘疮之患。 \x黄连法\x 临月用黄连细切,捶碎绵裹,百沸汤泡拭口。 \x甘草法\x 预以甘草细切少许,产卧时以绵裹沸汤泡盏内,盖定。收生之际,急以软绵裹指,蘸甘草汁拭其口, 次用黄连法、朱蜜法。 \x牛黄法\x 与朱蜜同,少加牛黄,益肝胆,除热,定精神,止惊邪,辟恶气,除小儿百病。 \x茯苓丸\x(直指方) 治婴儿初生,其声未发,急以手拭其口,令恶血净尽,不得下咽,则无他病;稍迟恶秽入 腹,则腹满气短,不能饮乳,或胎中受寒,则令儿腹痛不乳。 赤茯苓 黄连(冷证去此,加芍药) 枳壳(炒) 上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丸乳汁开下。 <目录>卷之一 <篇名>护养法第二问 属性:巢氏云∶小儿始生,肌肤未实,不可暖衣,暖甚则令筋骨缓弱;宜频见风日,若不见风日。则肌肤脆软,易得损伤。 当以故絮着衣,勿加新绵,天气和暖之时,抱出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可耐风寒,不致疾病; 若藏于帷帐之内,重衣温暖,譬如阴地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任风寒。又当薄衣,但令背暖,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 不可以春夏卒减其衣,否则令中风寒,所以从秋习之者,以渐稍寒,如此则必耐寒,冬月但着两薄襦,一复裳,可耐寒, 若不忍见其寒,当略加耳,若爱而暖之,适所以害之也。又当消息,无令出汗,如汗出则表虚,风邪易入也。昼夜寤寐, 常当慎之。其乳哺之法,亦当有节,不可过饱;或宿滞不化,当用消乳丸化积温脾等剂治之。陈氏所谓忍三分寒,吃七 分饱,频揉肚,少澡洗,及要背暖肚暖足暖,要头凉心胸凉,亦至论也。 \x消乳丸\x(又名消食丸) 治宿食不消。巢氏云∶宿食不消,脾胃冷故也。小儿乳哺,饮食生冷过度,冷气积于 脾胃。胃为水谷之海,脾气磨而消之,胃气调和,则乳哺消化。脉沉者,伤食不化故也。 缩砂仁 陈皮 京三棱(煨) 蓬莪术(煨) 神曲(炒) 麦 (炒,各半两) 香附子 上为末,面糊丸如麻子大,食后白汤送下。 <目录>卷之一 <篇名>噤风撮口脐风第三问 属性:初生噤风、撮口、脐风,三者一种病也。噤风者,眼闭口噤,啼声不出,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 大小便皆通,盖由胎中感受热气,流毒于心脾,故形见于喉舌间也,抑亦生下复为风邪击搏所致,自盈月至百二十日见 此,名曰犯风噤,根据法将护,防于未然,则无此患。撮口者,面目黄赤,气息喘急,啼声不出,盖由胎气挟热,兼风邪 入脐,流毒心脾之经,故令舌强唇青,聚口撮面,饮乳有妨,若口出白沫,而四肢冷者,不可救,其或肚胀,青筋吊肠 卵疝,内气引痛,皆肠胃郁结不通致之,治法贵乎疏利,撮口最为恶候,一腊内见之尤急。脐风者,断脐之后,为水湿 风冷所乘,风湿之气,入于脐而流于心脾,遂令肚胀脐肿,身体重着,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则发为风搐, 若脐边青黑,撮口不开,是为内搐不治,爪甲黑者即死,其或热在胸堂,伸引努气,亦令脐肿,可与千金龙胆汤。如前 三者,受病之源,非一朝一夕,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并用取下胎毒,天麻丸、定命丹、朱银丸之类,可量与之。 千金论云∶小儿始生,其气尚盛,若有微患,即须下之,若不时下,即成大疾,疾成则难疗矣,紫霜丸可量与之;治风 噤,用控痰散,吐风痰,不若用甘草汤,吐痰极稳,然后和胃益脾散加减用,又用辰砂膏利惊即愈;或手握拳,禁口不 开者不治。又撮口用僵蚕膏,敷唇口中,或甘草汤、撮风散。治脐风用瓜蒂散。汤氏治婴儿因剪脐伤于外风,致脐疮不 干,用白矾龙骨为末,少许敷之,又用旧绵少许,烧灰为末,干掺之效。议曰∶断脐不盈尺,一腊之内,随其根蒂自 腐,实者深之,弱者浅之,浅深之理,以其禀赋得之。初生之儿,有热在胸堂,则频伸引,呃呃作声,努胀其气,抑入 根本之中,所以脐突肿赤,虚大可畏,无识之者,将谓断脐不利而使之然者,非也,此乃由胎中母多惊悸,或因食热毒 之物所作,宜与大连翘饮子,其热自散,其脐归本,不必以药敷之,此证亦宜早治,久则难疗也。又有一法,小儿脐风 撮口,初生七日内,患此证者,百无一生,如坐视其毙者,良可悯焉,此法极验,世罕有知者,凡患此证,看儿齿龈上 有小泡子如粟米状,以温水蘸熟帛,裹指擦破,即开口便安,不用服药,亦良法也。安脐散,治脐中汁出,或赤肿,用 白石脂末,日三度敷之;或油发灰、或当归末敷,亦佳。 \x千金龙胆汤\x 治胎惊,月内气盛发热,脐风撮口壮热,血脉盛实,四肢惊掣,发热大吐,及变蒸不解,中客人 鬼气,并诸惊痫,悉皆治之,十步以下,皆可服之,及有 气者,加人参、当归、如龙胆数,一百日童加三铢,一岁加 五钱。 龙胆草 钩藤 柴胡 黄芩 桔梗 芍药 茯苓 甘草(各五钱) 蜣 (二枚,去翅足炙) 大黄(煨,二钱半) 上 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半盏服之,以渐加服,得利即止。直指方加防风、麦门冬以导心热,黄芩减半,北 枣煎服,去蜣 亦可。 \x天麻丸\x 治因断脐后为水湿风冷所乘,入于脐,流于心睥,遂令肚胀脐肿,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 此药利惊化痰。凡钓肠、锁肚、撮口、并宜服之。 南星(炮,二钱) 白附子(炮) 牙硝 天麻 五灵脂 全蝎(焙,各一钱) 轻粉(五分) 巴霜(一字) 上为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丸,薄荷、生姜煎汤下。 \x定命丹\x 治急惊天钓撮口,通利痰热。 全蝎(七个) 天麻 南星(炮) 白附子(各二钱半) 朱砂 青黛(各一钱半) 轻粉 麝香(各五分) 片 脑(一字) 上为末,粟米糊丸绿豆大,每服一丸,荆芥、薄荷汤化下,先研半丸,吹入鼻中。一方无片脑。 \x朱银丸\x 治脐风壮热痰盛,翻眼口噤,取下胎中蕴受之毒;亦 治惊积,但量情用之。一方无积字。 水银(一钱,蒸枣肉,研如泥) 白附子(一钱五分) 全蝎(一钱) 南星(一钱) 朱砂(一钱) 天浆子(去 壳) 牛黄 芦荟(各一钱二分) 铅霜(五分,和水银研) 片脑(一字) 麝(五分) 直僵蚕(炒,七个) 上为末,粟米糊丸芥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如未通利,加至二、三丸。 \x紫霜丸\x 治变蒸发热不解,并伤寒温壮,汗后不歇,胸中有痰癖,乳哺不进,乳则吐 ,先寒后热者;又治食 积,乳哺失节,宿滞不化,或因食而发痫,大便酸臭,并宜服之。 代赭石( ,醋淬七次) 赤石脂(各一钱)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巴豆(三十枚,去皮膜心,出油) 上先将杏仁、巴霜入乳钵内,细研如膏,却入代赭、石脂末研匀,以汤浸蒸饼为丸,如粟米大,一岁服五丸,米饮 吞下,一二百日内儿三丸,乳汁下,更宜量其虚实加减,微利为度。此药兼治惊痰诸疾,虽下不致虚人。 \x消食丸\x 常服宽中快气,消乳食,正颜色。 宿砂 陈皮 三棱 莪术 神曲 麦 (炒,各半两) 丁香(一分) 香附子(米汁浸) 枳壳(炒) 槟榔 乌 梅(各十两) 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空心紫苏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 \x控痰散\x 治风噤,先用控痰散吐风痰,次与益脾散和胃,又与辰砂膏利惊即愈。或手握拳,禁口不开者不治。 蝎尾 铜青(各五分) 朱砂(一钱) 腻粉(一字) 麝香(少许) 上为末,每服一字,茶清调下,或用后甘草汤吐痰亦可。 \x甘草汤\x 治撮口,取吐风痰。 甘草(生,一钱) 上锉煎服,令吐出痰涎,却以猪乳点入口中瘥。 \x益脾散\x 白茯苓 人参 草果(煨) 木香 甘草 陈皮 浓朴(姜制) 苏子(炒) 上等分为末,每二钱,姜枣煎服。 \x辰砂膏\x 治眼闭口噤,啼声不出,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皆通。 辰砂(三钱) 硼砂(一钱) 马牙硝(一钱) 玄明粉(二钱) 全蝎(五分) 真珠末(五分) 麝香(一字) 上为末,和毕,用好油纸封裹,自然成膏,每服一豆粒许,诸惊金银箔、薄荷煎汤下,潮热甘草汤下,或用乳汁调 敷乳上,令儿吮下。 \x葱号散\x 治初生小儿七日不小便。 葱白(三四寸) 人乳(不拘多少) 上同捣如泥,抹儿口内,即吃乳。 \x蚕号散\x 治初生小儿七日不食乳,名撮口。 僵蚕(四个,去咀略炒) 茯苓(少许) 上为末,蜜稠调,抹儿口内。 \x僵蚕膏\x 治撮口。 赤脚蜈蚣(半条,炙) 钩藤(一钱) 朱砂(一钱) 直僵蚕(焙,一钱) 全蝎梢(一钱) 麝香(一字) 上末,每服一字,取竹沥调下。竹沥解热。 \x撮风散\x 治撮口。 直僵蚕(二枚,去咀,略炒) 上为末,蜜调,敷唇口中。 \x瓜蒂散\x 治小儿三岁,忽发心满坚硬,脚手心热,则变为黄,若不急治,害人甚速;脐风撮口,吹入鼻内,啼 则可医。 瓜蒂(七个) 赤小豆(七粒) 秫米(七粒) 上为末,用一豆许,吹两鼻内,令黄水汁出,残药未尽,水调服之,得吐黄水即瘥。一方∶瓜蒂一两、赤小豆四两 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药下便卧,即当有吐,以吐为度,吐出黄水为妙。 \x大连翘饮子\x 治疮疹壮热,小便不通,诸般疮疖,丹毒脐风。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当归 防风 赤芍药 柴胡 滑石 蝉蜕 甘草(炙,各一钱) 山栀仁 黄芩(各五 分) 上锉细,每服二钱,加紫草煎温服,热甚加大黄,更详证加减。 \x安脐散\x 小儿断脐后,便敷之。 赤脚蜈蚣(一寸,炙) 羚羊角(一钱,略烧存性) 乳发(一团,烧存性) 雀瓮(三枚) 麝香(少许) 上为末,断脐后敷于脐上。 \x定命散\x 治初生儿口噤不开。 蝉蜕(十四个,去咀脚) 全蝎(十四个,去毒) 上为细末,入轻粉少许和匀,用乳汁调,乳前服少许。 <目录>卷之一 <篇名>脉法第四问(无方) 属性:仲阳云∶小儿脉法∶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水镜诀∶夫以阴阳运命, 男女成形,已分九窍四肢,乃生五脏六腑,位分三部,逆顺难明,若凭寸口之浮沉,必乃横亡于孩子,须明虎口,辨别 三关,消详用药,必无差误。未至三步,看男左女右,虎口第二指根,第一节名初关,一名风关,若脉见初交病;第二 节为中关,又名气关,脉见病深重;第三节为末关,又名命关,脉见死不治。三关青,是四足惊;三关赤是水惊;三 关黑是人惊;紫色泻利,黄色雷惊;三关有通度脉,是极惊之证,必死;余病可治。或青或红,有纹如线一直者,是乳 食伤脾,及发惊热;左右一样者,是惊与积齐发。有三条或散,是肺生风痰,或似 之声。有赤是伤寒及嗽,如红火 是泻,有黑相兼主下痢,红多白痢,黑多赤痢。有紫相兼,加渴不虚。虎口脉纹乱,乃气不和也,青惊积,青黑发慢惊。 脉入掌乃内吊。指纹曲里,风盛;弯外,食积上蒸。此论三岁以上脉法。小儿一岁至二岁,看虎口,更用指按高骨,乃 一指分三关,定其息数呼吸,八至为平脉,九至不安,十至危困。短长大小,各有邪干∶浮主风生,数主有惊;沉迟主 虚冷;实主有热;紧是癫痫;洪主热盛;沉细主腹痛;沉缓主虚泻;微迟有积有虫;迟涩主胃脘不和;沉主乳化难;沉 细主乳食结;紧弦主腹热痛;牢实主大便秘;沉而数者骨中有热;弦长是鬲肝有风;紧数惊风,四肢掣战;浮洪胃口有 热;沉紧主腹痛不歇;虚濡有气,又兼慢惊;芤多痢,大便有血。四岁用一指按虚实;五岁六岁用一指滚转,寻三 部平正,关上为准;七岁八岁,稍移指少许,寻三部;九岁十岁次第根据三关部位寻取;十一十二岁亦同十岁看;十四步、 十五岁,方根据大方脉部位诊视。凡看脉,先定浮、沉、迟、数,阴、阳、冷、热,皆根据大方也,沉迟为阴,浮数为阳。 更兼看面部,青色主惊风,白色主虚泻,赤色主痰热,黑色病势难当,黄色是脾家疳积。以此相参,察其病源,审度治 疗,必无疏失矣。 <目录>卷之一 <篇名>变蒸第五问 属性:巢氏云∶小儿变蒸者,以长血气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巢氏云上多变气。仲阳云∶变者易也。又生变蒸者,自内 而长,自上而下,又身热。故以生之日后至三十二日一变,每变毕,即觉性情有异于前。何者?长生脏腑意智故也。何 谓三十二日长骨添精神?人有三百六十五骨,以象天数,以应期岁,以分十二经络;故初生至三十二日,一变生癸,属 足少明经肾脏,藏精与志。至六十四日,二变一蒸生壬,属足太阳经膀胱腑,其发耳与KT 冷,肾与膀胱合,俱主于 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至九十六日,三变生丁,属手少阴经心脏,藏神,其性为喜。至一百二十八日,四变二蒸生 丙,属手太阳经小肠腑,其发汗出而微惊,心与小肠合,主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至一百六十日,五变生乙,属足 厥阴经肝脏,藏魂,喜哭。至一百九十二日,六变三蒸生甲,属足少阳经胆腑,其发目不闭(一本作开)而赤,肝与胆 合主木,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至二百二十四日,七变生辛,属手太阴肺脏,藏魄,主声。至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四蒸 生庚,属手阳明经大肠腑,其发肤热而汗或不汗,肺与大肠合主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至二百八十八日,九变生巳, 属足太阴经脾脏,藏意与智。至三百二十日,十变五蒸生戊,属足阳明经胃腑,其发不食肠痛而吐乳,脾与胃合主土,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又手厥阴经心包络为脏,手少阳经三焦为腑,此一脏一腑,俱无形状,故不变而蒸也。前十变五 蒸,乃天地之数以生成之,此后始生齿能言,知喜怒,故云始全也。太仓云∶气入四肢,长碎骨。于十变后六十四日为 一大蒸,计三百八十四日,长其经脉手足,手受血,故能持物,足受血,故能行立。经云变且蒸,谓蒸毕而足一岁之日 有余也。师曰∶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止,不可别治。又六十四日,为二大蒸。计四百四十八日。又一百二十 八日,为三大蒸,共计五百七十六日,变蒸既毕,儿乃成人也。变者变生五脏也,蒸者蒸养六腑也,所以成人。变者上 气,蒸者体热,每经一变一蒸,情态即异,轻则发热微汗,其状似惊,重则壮热,脉乱而数,或吐或汗,或烦啼燥渴, 轻者五、六日解,重者七、八日解,其候与伤寒相似。亦有变蒸之余,续感寒邪者,但变蒸则耳冷KT 冷,上唇发泡, 状如浊珠,若寒邪搏之,则寒热交争,腹中作痛,而啼叫之声,日夜不绝。变者易也,蒸于肝则目眩微赤,蒸于肺则嚏 嗽毛耸,凡五脏六腑,筋脉骨节,皆循环各有证应。其治法∶和平之剂微表,实热者微利之,或不治亦自愈,可服紫霜 丸一丸或二丸,并黑散子、柴胡汤。变蒸者有寒无热,并吐泻不乳多啼者,当归散、调气散主之。变蒸之外,小儿如常, 体貌情态,自然端正,鼻内喉中,绝无涎涕,头如青黛,唇似朱鲜,脸腮如花映竹,情意若天净月明,喜引方笑,似此 平安。议曰∶人得中之道,以为纯粹,阴阳得所,刚柔兼济,气血相和,百脉相顺,所以心志益通,精神俱备,脏腑充 实,形体固壮。凡观婴孩颅囟固合,睛黑神清,口方背浓,骨粗臀满,脐深肚软,齿细发黑,声洪睡稳,此乃受气充足, 禀赋得中,而无疾也。 \x紫霜丸\x 治证详见第三问。 代赭石( ,醋淬七次) 赤石脂(各一钱) 杏仁(五十粒,去皮尖) 巴豆(三十粒,去皮膜心,出油) 上先将杏仁、巴霜入乳钵内,细研如膏,却入代赭、石脂末研匀,以汤浸蒸饼,为丸如粟子大,一岁服五丸,米饮 汤下;一、二百日内儿,三丸乳汁下;更宜量其虚实加减,微利为度。此药兼治惊痰诸疾,虽下不致虚人。 \x紫阳黑散\x 治变蒸,解利热气。 麻黄(一两,不去节) 大黄(五钱) 杏仁(去皮尖,二钱半) 上三味,同一处捣和,略烧存性,再以杏仁少许,研膏和之,密器盛贮,每用一豆许,乳汁调下。 \x柴胡汤\x 治变蒸,骨热心烦,啼叫不已。 人参 甘草(微炙) 麦门冬(去心,各二钱) 龙胆草 防风(各一钱) 柴胡(三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煎服。 \x当归散\x 治变蒸,有寒无热。 当归(二钱) 木香 官桂(辣者) 甘草(炙) 人参(各一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姜、枣煎服。 \x调气散\x 治变蒸,吐泻不乳,多啼慢惊欲发。 木香 香附子 人参 桔皮 藿香 甘草(炙,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煎服。 <目录>卷之一 <篇名>五脏所主第六问(无方) 属性: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困卧,悸动不安。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切牙呵欠, 气热则外生风。气温则内生风。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 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肾主虚,无实也。惟痘疮实则黑陷,更当别虚实证。假如肺病,又见肝证,切牙多呵欠者, 易治,肝虚不能胜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项急顿闷者,难治。盖肺久病虚冷,肝强实而反胜肺也。视病之新久虚实, 虚则补母,实则泻子。 <目录>卷之一 <篇名>五脏病证第七问(无方) 属性: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肺病∶ 闷乱,哽气长出,气喘气急。肾病∶目无精光,畏明,体骨重。治疗之法∶大抵肝病以疏风理气为先,心病以抑火镇惊 为急,脾病当温中消导,肺病宜降气清痰,肾则补助真元,斯得其治法之大要也。 <目录>卷之一 <篇名>肝脏第八问 属性:肝外主感风,呵欠顿闷,口中气热,当发散,大青膏主之。若能食饮水不止,当大黄丸微下,余不可下。肝热手寻 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肝病胜肺,肝病秋见。肝强胜肺,肺怯不能胜肝,当补 脾。治肝益脾者,母令子实故也。补脾,益黄散;治肝,泻青丸。肝有风,目连眨不搐,得心热则搐。治肝,泻青丸; 治心,导赤散主之。肝有热,目直视不搐,治同上法。肝有风,其身反张,强直不搐,心不受热也,当补肾治肝。补肾, 地黄丸;治肝,泻青丸主之。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之动,而动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 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眨也。若热入于目,牵其筋脉,两 俱紧,不能转视,故目直也。若得心热则搐,以其子 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故也。肝病见秋木旺,肝强胜肺也,宜补肺泻肝,轻者肝病退,重者唇白而死。 \x大青膏\x 治伤风痰热发搐,百日左右并二三岁亦可服。 天麻(一钱) 白附子(一钱) 蝎尾(半钱) 朱砂(一字) 青黛(一钱) 天竺黄(一字) 麝香(一字) 乌蛇(酒浸,取肉焙干,半钱) 上为末,生蜜为丸,如芡实大,月中儿粳米大,同牛黄膏、薄荷汤化下,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x大黄丸\x 治小儿无辜疳疾,急疳壮热,疳劳骨蒸,头发作穗,身上生疮,瘰 核块,多要 煎,食物不成肌肤, 腹大颈细。 大黄(三钱) 木香(半两) 上为末,米醋一升相和,置铜罐中,下于铛内,浮水上,炭火煮,用竹篦子搅药,候可丸即丸,入稠糊丸如小豆大, 二岁二十丸,米汤下,加减与之,当下青脓为效。一方治无辜疳疾,肚大,或时泻痢,冷热不调,漏芦为末,每服一钱; 猪肝一两,盐少许煮,空心服之。 \x大黄丸\x(钱氏方) 治风热里实,口中气热,大小便秘赤,饮水不止,有下证者宜服之。 黑牵牛(半生半炒,五钱) 川芎(半两) 甘草(一钱,炙) 大黄(一两,酒洗过,蒸熟,切片,曝干) 上为细末,稀糊和丸如麻子大,二岁每服十丸,温蜜水下,乳后服,以溏利为度,未利加丸数再服,量大小加减用 之。 \x泻青丸\x 治小儿赤眼多泪,睛疼心躁,并消热翳,急惊发搐。 当归 川芎 防风 龙胆草 大黄 羌活 山栀仁(各等分,一方加甘草、赤芍药。) 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沙糖汤下。 \x泻白散\x 治小儿痰壅咳嗽,宽气进食。 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两) 甘草(炙,一钱) 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x益黄散\x 治小儿吐泻,脾虚不食,米谷不化,困倦力少,滑肠夜起,并疳虚盗汗,并治涎唾不收,颔下常湿, 名曰滞颐。 陈皮(去白,一两) 丁香(二钱,一方用木香) 诃子(炮,去核) 青皮(去瓤) 甘草(炙,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三分,食前服。 \x导赤散\x 治小儿心惊,内虚邪热。 生地黄 生甘草 木通(各等分) 上锉散,竹叶七片,再加黄芩、赤芍药、羌活、灯心各等分,水一盏,煎三分,食前服。 \x地黄丸\x 治肾疳脑热肌削,手足如冰,滑泄肚痛。 熟地黄 山茱萸(去核)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三岁以下,一、二丸至三丸,温水空心化下,行迟鹤膝加鹿茸、牛膝、五加皮。 <目录>卷之一 <篇名>心脏第九问 属性: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切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 就冷之意,故合面、卧。心气实则气上下行涩,合卧则不得通,故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也,泻心散主之。心病见冬大 旺,心强胜肾,当补肾治心,轻者病退,重者下窜不语,肾怯虚也。 \x导赤散\x 方见第八问。 \x泻心散\x 治心中痰气实则气行涩,合卧则气不通,故喜仰卧,则上下通也。 黄连(一两,去须) 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临卧时温水下。 <目录>卷之一 <篇名>脾脏第十问 属性:脾胃不和,面 白无精光,口中气冷,不思食,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脾胃虚冷,面 白色,瘦弱腹痛,不 思食,当补脾,益黄散;下利者调中丸主之。伤风手足冷,脾脏怯也,当和脾,后发散。和脾,益黄散;发散,大青丸 主之。脾病见四旁,皆仿此治之。顺者易治,逆者难治,脾怯当面赤黄,五脏相反,随证治之。 \x益黄散\x 见第八问。 \x大青膏\x 见第八问。 \x调中丸\x 即理中丸,或作汤,同。见五十三问。 <目录>卷之二 <篇名>肺脏第十一问 属性:肺盛复有冷风,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主之。肺只伤寒,则不胸满。肺 热则手掐眉眼鼻面,甘桔汤主之。肺虚热,唇深红色,治之散肺虚热,少服泻白散。肺脏怯,唇白色,当补肺,阿胶散 主之。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 曰怯。肺主唇,白而光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肺病春见,肺脏胜肝,当补肾肝,治肺脏,肝怯者受病也。补肝肾,地 黄丸;治肺,泻白散主之。肺病见春,旺肺胜肝,当泻肺,轻者肺病退,重者目淡青,必发惊,更有赤者当搐,为肝怯, 当目淡青色也。 \x泻白散\x 见第八问。 \x甘桔汤\x 治风热毒瓦斯上攻,咽喉疼痛,喉闭肿塞妨闷,及肺壅咳嗽,咯唾脓血,胸满振寒,咽干而渴,时出浊 沫,气血腥臭,久久吐脓,状如米粥,又治伤寒咽痛。 桔梗(二两) 甘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加荆芥、防风,名如圣汤;热甚加羌活、黄芩、升麻。 \x阿胶散\x 治嗽,肺无津液,喘急,肺虚者,咳而哽气,喉中有声。 阿胶(一两半,蛤粉炒) 鼠粘子(二钱半,炒香) 马兜铃(半两,焙) 甘草(一钱,炙) 杏仁(七个,去 皮尖) 糯米(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食后温服。 \x地黄丸\x 见第八问。 <目录>卷之二 <篇名>肾脏第十二问 属性:肾虚,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气不足,目中白睛多,其颅即解,囟开,面色 白,此皆难养,纵长不过八八 之数,若姿于色欲,多不过四旬而亡,或有因病而致肾虚者非也。又肾气不足则下窜,盖骨重惟欲坠下而缩身也。肾水 阴也,肾虚则畏明,皆宜补肾,地黄丸主之。肾病见夏,水胜火,肾胜心也,当治肾,轻者病退,重者悸劫,当搐也。 \x地黄丸\x 见第八问。 <目录>卷之二 <篇名>面上证气色总见第十三问(无方) 属性: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上为脾,下颏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治之,此仲阳之至论也。口议所谓五位气 色总见者∶其蓝青色者,乃惊积不散,欲发风候。其火红色者,痰积壅盛,惊悸增进。其黄土色者,食积症伤,欲作疳 疾痞癖。其色白者,大肠滑泄,水谷不分,欲作吐利。其黑色者,脏腑欲绝,其疾危恶,其儿不久也。又有面部形色∶ 额有青色,主惊风欲发,红主大热。印堂青色,初入惊并泻,红主大惊夜啼,黑主客忤。山根青至,主二次惊,青色 主泻后发躁,黑色及黄甚主死。年寿平陷者主夭,青主发热生惊,黑主利死,红主燥死,微黄曰平,黄甚主霍乱死。鼻 准微黄曰平,黄甚为土动死候,黑赤危甚。人中黑,主蛔虫咬,患久唇反者死,短缩者因利死。边旁黄主胃逆,青色主 下利。正口红者平,干燥脾热,白主失血死,黄有积,青因惊风死。黑气绕口者死。承浆青因饮食时被惊,黄主吐逆, 赤主血痢,赤黑主惊风。两眼黑睛黄有热,白睛黄食积不化、疳、蛔,白睛青肝风惊,黑睛黄伤寒。眉上青吉,忽红主 烦躁夜啼,黄主霍乱,久病红者死。风气二池青主风候,紫主吐逆,又发热,黄吐逆,红主烦躁夜啼。两颧赤色,肺有 客热。两太阳青,主二次受惊。青自太阳入耳者死,红主血淋。两睑青主客忤,黄主痰溢,赤主风热。两颊赤主伤寒, 左赤心热口疮,右赤肺热,黄主有积,红主血淋。两颐青主吐虫。两金匮青,主第三次惊,生风。黑绕口二日死。青连 目入耳七日死。两风门红主风热,黑主疝,青水惊,黑从眉入耳当日死。唇黑不食者死。又面青眼青肝之病,面赤心之 病,面白肺之病,面黄脾之病,面黑肾之病,五脏各有所主。看禀受盈亏,胎气虚实,阴阳补泻,当救其失,脏腑表里, 若能辨其标本,则神圣工巧,自然得矣。 <目录>卷之二 <篇名>发搐第十四问 属性:仲阳云∶惊痫发搐,男发搐,目左视无声,右视有声;女发搐,目右视无声,左视有声,相胜故也。早晨发搐,因 潮热,寅卯辰时,身体壮热,上视手足动摇,日内生涎,项颈急,此肝旺,当补肾治肝。补肾,地黄丸;治肝泻青丸主 之。日午发搐,因潮热,巳午未时发搐,心神惊悸,目上视,白睛赤色,牙关紧,口内生涎,手足动摇,此心旺也,当 补肝治心。治心,导赤散、凉惊丸;补肝,地黄丸主之。日晚发搐,因潮热,申酉戌时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视,身体似 热,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黄水,是肺旺,当补脾治心治肝。补脾,益黄散;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主之。夜 间发搐,因潮热,亥子丑时不甚搐而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睛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白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省,不 纳津液,当补脾治心。补脾,益黄散;治心,导赤散、凉惊丸主之。凡急惊欲发,先看握拳,指内阴顺,指外阳顺, 男左女右搐,须令全用药通关,大忌闷涎入肺,逆入心经,不能言语,即与凉心镇惊下痰药始安,如逆搐者便不可救。 若因吐泻后变证,却难调治。大凡此证,要看握拳逆顺,若搐顺则易调理,搐逆恐其复潮,先用通关散拈儿,保命丹、 省风汤,后用疏风化痰退热等药,便可无事。又有惊风搐搦,吐泻多啼,急搐眼微有泪,面红则难瘥。爱哭心中聚涎, 脸有红筋,乃是痫疾。指乱青纹,疾病又传,此乃下惊风镇坠太过,风疾不散,与气相逆,搐不能定,当下转气疏风 药,温胆汤加酸枣仁服,次省风汤化苏青丸。又有急惊偏搦,面青背冷,男左女右不妨,男右女左难治,如手心冷汗, 搐眉搐肚,终日终夜不定者,名真搐,两眉都动,此乃掣证,不惟定搐,亦要顺气,当下参汤平其胃气,却进川乌全蝎 等药,并顺气药亦要斡旋。仲阳论伤风后发搐∶若伤风后得之,口中气出热,呵欠烦闷,手足动摇,当发散,大青膏主 之。伤食后发搐∶若伤食后得之,身体温,多睡多唾,或吐,不思饮食而发搐,当先定搐,搐退白饼子下之,后服安神 丸。又百日内发搐,真者不过三两次必死,假者频发不为重,真者内生惊痫,假者外伤风冷,盖血气未实,不能胜任, 乃发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气出热也,治宜发散,大青膏主之,仍用涂囟浴体法,珍珠丸下痰即定;有热不大便者,七 宝洗心散、宽热散,下之即效;却用截风定搐,天麻防风丸、龙齿散、钩藤散等剂调理;有热疮疥,或不语,防风通圣 散、大连翘汤皆可服。 \x泻青丸\x 见第八问。 \x导赤散\x 见第八问。 \x凉惊丸\x(潮热口内涎,手足动摇,此心旺也。) 治惊疳有热发搐,心神惊悸,目上视,面赤色,牙关紧。 黄连(末,五分) 龙脑(一钱) 龙胆(三钱) 防风(三钱) 青黛(三钱) 钩藤(二钱) 牛黄(一字) 麝 香(一字) 上同研,面糊丸粟米大,每服三、五丸至一、二十丸,煎金银汤送下。 \x地黄丸\x 见第八问。 \x益黄散\x 见第八问。 \x通关散\x 治诸风搐搦,关窍不通,皆由痰塞中脘留滞百节所致。痰之所以潮塞者,气使实之。 南星(炮,一钱) 麝香(一字) 猪牙皂(一梃,略烧存性) 赤蜈蚣(一条,炙) 直僵蚕(一钱) 上为末,以手点姜汁,蘸药少许擦牙,或用物引,滴入药两三点,涎出自开。与后十九问开牙散通用。 \x嚏关散\x 生半夏(一钱) 皂角(半钱) 上为末,用一豆许,用管子吹入鼻立醒。 \x开关如圣散\x 赤蜈蚣(一条,中分为两片,各用葱汁浸一宿焙干) 全蝎(一个,亦中分为两片,各记左右,以二物分两处) 上各为末,左眼翻,左手搐,以下药末搦入左鼻孔;右眼翻,右手搐,以上药末搐入右鼻孔;双眼翻,双手搐,兼 之。 \x至圣保命丹\x 治小儿胎惊内钓,腹肚紧硬,眠睡不安,夜多啼哭;及治急慢惊风,目眼上视,手足抽掣,不省 人事,悉皆主之;冷证用此。 全蝎(十四个,去尾) 防风(二钱) 白附子(一钱) 炮南星(一钱,有热用胆星) 蝉蜕(一钱) 僵蚕(去 丝炒) 天麻(二钱) 朱砂(一钱) 麝香(半钱) 金箔(十片) 有热证加牛黄、冰片、硼砂各少许。 上为末,粳米糊丸,每两作四十丸,常服镇心安神化痰,除一切惊风诸证。汤,临时换。一方加人参、白茯苓二钱。 \x省风汤\x 治惊风口噤,筋脉挛急,抽掣疼痛,风盛痰实,旋晕僵仆,头目眩,胸膈烦满,恍忽不定,神志昏愦。 天南星(生用) 防风(去芦,各四两) 甘草(生用) 半夏(米泔浸一宿) 黄芩(去粗皮,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二钱,生姜一片,煎去滓,不拘时服。 \x温胆汤\x 治惊悸烦躁不得眠。 半夏 枳实(各二钱半) 茯苓(半两) 桔红 甘草(各一钱半) 酸枣仁(去壳,二钱半) 腹疼加芍药 上 咀,每服一钱,入竹茹少许,姜、枣煎服。 \x白饼子\x(即玉饼子) 治小儿夹食伤寒,其证发热呕吐,亦有肚疼者,嗳气,辨得分晓,先用此药一服,推下 食积,却用平和药发散调治,如惺惺散、加减参苏饮皆可服,却不可服冷药。 滑石末(一钱) 轻粉(半钱) 半夏末(一钱) 南星末(一钱) 巴豆(廿四个,去皮膜,用水一升煮干,研 细) 上三味捣罗为末,入巴豆粉,次入轻粉,又研匀,却入余者药末,如法令匀,糯米粉丸,如绿豆大,量小儿虚实用 药,三岁以下,每服三丸至五丸,空心紫苏汤下,忌热物;若三、五岁儿壮实者,不以此拘,加至二十丸,以利为度。 \x安神丸\x 治惊。 人参 茯神 麦门冬 干山药 龙脑(各二钱) 龙齿(一钱) 朱砂 甘草 寒水石末(各半钱) 金箔 上为末,蜜丸鸡豆大,灯心汤调下。 \x大青膏\x 见第八问。 \x苏青丸\x 见第六十问。 \x浴体法\x 天麻末(二钱) 全蝎(去毒,为末) 朱砂(各半钱) 乌蛇肉(酒浸,焙干) 白矾(各二钱) 麝香(一字) 青黛(三钱) 上同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叶五、七枚,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勿浴背。 \x涂囟法\x 麝香(一字) 蝎尾(去毒,为末,半钱,一作半字) 薄荷叶(半字) 牛黄末 青黛末(各一字) 上同研,用熟枣肉剂为膏,新绵上涂匀,贴囟上,四方可出一指许,火上炙,手频熨,百日内外小儿,可用此涂浴 法。 \x珍珠丸\x 见第十八问。 \x七宝洗心散\x 见第三十七问及第二十问。 \x宽热散\x 见第五十问。 \x天麻防风丸\x 见第五十四问。 \x惺惺散\x 见第五十问。 \x龙齿散\x 见第三十问。 \x钩藤散\x 见第十六问。 \x防风通圣散\x 见第二十八问。 \x大连翘汤\x 见第三问。 <目录>卷之二 <篇名>急惊第十五问 属性:急惊者,因闻大声及大惊而发搐,发过则如故,此无阴也,当下利惊丸主之。小儿急惊者,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 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则搐也。盖热甚则风生,风属肝,此阳盛阴虚也,故利惊丸主之,以除其热痰, 不可与巴豆及温药大下之,恐搐虚热不消也。小儿热痰客于心胃,因闻声非常,则动惊搐矣;若热极,虽不因闻声及惊, 亦自发搐,急惊之候,牙关紧急,壮热涎潮,窜视反张,搐搦(搦者十指开合)颤动,唇口眉眼眨引频并,口中热气, 颊赤唇红,大小便黄赤,其脉浮数洪紧。盖由内有实热,外挟风邪,心经受热而积惊,肝经生风而发搐。治法大要,用 药有序,通关以后,且与截风定搐,痰热尚作乃下之,痰热一泄,又须急与和胃定心之剂,如搐定而痰热少者,则但用 轻药消痰除热可也。盖急惊须当下,切不可过用寒凉及银粉巴消辈,荡涤太骤,此等重剂,医家不得已而用之,仅去疾 即止,或不当用而用,或当用而过焉,往往由此而成慢惊矣。此证亦用搐鼻通关打喷涕,牙关开后,用疏风化痰退热药 导赤散、柴胡天麻等剂,便可无事,琥珀散通治诸经惊狂之要药,至宝丹亦可服。 \x利惊丸\x 治小儿急惊,风痰盛,发热潮搐。 青黛 轻粉(各一钱) 牵牛末(半两) 天竺黄(二钱) 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二十丸,薄荷汤下。一法炼蜜丸,如芡实大,一粒化下。 \x导赤散\x 见第八问。 \x至宝丹\x 见第二十问。 \x琥珀散\x 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昏冒,目瞪搐搦,惊吊肚疼,及和顺痘疮,小可惊哭,眠卧不安,入口立效, 惊痫时攻发作,常服永除病根。 辰砂(一钱半) 琥珀 牛黄 天麻 僵蚕(炒,去丝咀) 全蝎(去毒) 白附子 乳香 蝉蜕(各一钱) 麝 香(半钱) 代赭石( ,醋淬七次,一钱) 片脑(一字) 牛胆南星(一字) 上为末,三岁一钱,薄荷汤下,慢惊加附子一分。 <目录>卷之二 <篇名>慢惊第十六问 属性:慢惊者,因病后或吐或泻,脾胃虚损,遍身冷,口鼻气出亦冷,手足时时螈 ,昏睡露睛,此无阳也,栝蒌汤主之。 凡慢惊之候,或吐或泻,痰鸣微喘,眼开神缓,睡则露睛,惊跳搐搦,乍发乍静,或身热身冷,四肢热,口鼻冷气,面 色淡白淡青,或眉青唇青,其脉沉迟散缓。盖由急惊,过用寒凉,或转下太骤,传变成之,又有吐利不止而成者,有气 虚暴吐泻而成者,有脏腑虚洞泄而成者,有久利气脱而成者,有取泻下积而成者,有吐血下血而成者,有感风不解,伤 寒传变而成者,有久嗽作痫不已者,有虫积冲心者,有疝气腹痛者,或日夜汗出,脾困多睡,烦躁引饮,四肢浮肿,大 小便闭,丹瘤肿毒,龙带缠腰,走马急疳,并传慢候,惟吐泻积利成虚致之,则证变甚速,治法须当审问源流,不可一 概用药。曰慢候,如吐泻得之,则理中汤加木香以温其中,五苓散以导其水。如脏寒洞泄得之,则先与术附汤。下积取 转得之,则先与调气散,调和脾胃。如外感风寒,则可与桂枝汤、葛根汤辈,其他可以类推矣。然慢惊虽属阴,亦须准 较阴阳亏盛,浅深如何,不可纯用温药及燥烈大热之剂,惟于生胃气中,加以截风定搐,如全蝎、花蛇、僵蚕、白附、 天麻、南星辈为良方。传慢候而尚有阳证者,不必回阳,但与截风调胃,可冷可热,惟均平阴阳而已,太乙保生丹、聚 宝丹、蝉蝎散、神宝既济丹、来复丹、王氏惺惺散、醒脾散、大醒脾散、温白丸,可选而用之。若阳亏阴盛,病已传过, 纯属慢惊,无搐掣反引窜视之证,而但昏沉者,与星香全蝎散、定命饮子、四圣散、乌蝎四君子汤、天南星散、乌沉汤、 沉香散之属。若手足冰冷者,方可回阳,用硫黄、附子。慢惊下痰,身暖者,天南星丸、苏合香丸、白丸子;痰盛者, 神宝既济丹、礞石散;虚甚不可下痰者,灵脂丸、七珍丸。如脑、麝、巴霜寒凉通关利肠之辈,一切禁止。如未发慢惊, 先要睡,吐舌摇头,面青毛皮竖,吐乳作腥,额上有汗,此证乃吐后胃虚生风,当下截风醒脾散,或四君子汤加全蝎、 防风,银白散或钩藤饮去麻黄。更宜多方,走变药饵,不可轻忽。又有慢惊正发,泄泻吐乳,冷汗,双眼闭,唇红舌出, 摇头发直,两胁动,心闷气粗口疮,当用南星末贴脚底心,常进参汤尤好。少间口疮,不纳乳食,名曰锁膈,却难救。 凡小儿病证,见口如鱼口作鸦声者不治,圣济经有琥珀丸、南星煎等剂,皆可服。论曰∶心藏神而恶热,小儿体性多热, 若感风邪,则风热搏于脏腑,其气郁愤,内乘于心,令儿神志不宁,故发为惊,若惊甚不已,则悸动不宁,是为惊悸之 病,紫金散、牛黄散、大丹砂丸治之。其急惊则有龙齿散、四圣散等剂,可选而用之。 \x栝蒌汤\x 治慢惊。 枯蒌根(二钱) 白甘遂(一钱,按本草白甘遂乃蚤休,又名草甘遂,不用赤者) 上用慢火炒焦,黄色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凡药性虽冷,炒焦用之,乃温也。 \x理中汤\x 见五十三问。 \x五苓散\x 治霍乱吐泻,燥渴饮水,小便不利。 泽泻(二两半) 官桂(一两) 猪苓 白茯苓 白术(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燥渴新水调服,大小以意加减,不拘时候。加辰砂一两,治惊热。后五十二问重 出,可兼看。 \x术附汤\x 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转侧,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目眩,甚则口不知味。 白术(四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半) 甘草(炙,二两) 上锉,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一个,同煎服。 \x调气散\x 见第五问。 \x桂枝汤\x 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去皮) 芍药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上锉,每服三钱,枣二个,水一盏,煎八分服,须臾啜粥一盏,以助药力,温复,令一时许,通身热,微汗出为佳。 加减法∶桂枝。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已前,桂枝证可加知母、 石膏各半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患素虚寒者,正用古方,不再加减也。 \x葛根汤\x 治太阳病项强KT KT ,恶风无汗,不恶寒,刚痉。 葛根(四两) 麻黄(三钱) 桂(一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二个,煎一盏服,取微汗。 \x太乙保生丹\x 治慢惊尚有阳证。 全蝎(十四个) 白附子(生) 僵蚕 牛胆南星 蝉蜕 琥珀(各一钱) 麝香(半钱) 防风 朱砂(各一钱) 金箔(二片,作衣) 上为末,每服二丸,薄荷汤下。 \x聚宝丹\x 治慢惊风。 人参 茯神 琥珀 天麻 僵蚕(炒) 防风 南星 生白附子 全蝎(炙) 乌蛇肉(酒浸焙,各一钱) 朱砂 (半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菖蒲汤调下。 \x蝉蝎散\x 治方传慢惊。 全蝎(七个,去尾) 蝉蜕(二十一个) 甘草(二钱半,炙) 南星(一个,炮) 上为末,每服半钱,煎服。 \x神宝既济丹\x 分阴阳,平冷热,定吐泻,豁痰涎。 硫黄 焰硝(熔汁,再研) 五灵脂 青皮 陈皮(去白) 半夏曲(炒,等分) 上为末,粟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饮送下。 \x来复丹\x 此药配合二气,均调阴阳,夺天地冲和之气,乃水火既济之方,可冷可热,可缓可急,善治荣卫不和, 心肾不交,上实下虚,气闭痰厥,心腹冷痛,脏腑虚滑,不问男女老幼危急之证,但有胃气,无不获安,补损扶虚,救 阴助阳,为效殊胜。 硝石(同硫黄并为细末,入定盘内,微火略炒,用柳篦子不住手揽,令阴阳气相入,不可火太过,恐药力亏,再研 细) 硫黄(舶上透明者) 太阴玄精石(研细,水飞,各一两) 陈皮(去白) 五灵脂(须系五台山者,水澄去砂 石,日干) 青皮(去瓤,各二两) 上用灵脂、二皮为细末,次入玄精石末,及前二药末拌匀,以好醋打和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粒,空心粥饮下, 甚者五十粒,小儿三粒,新产生婴儿一粒。小儿慢惊风,或吐泻不止,变成虚风搐搦者,非风也,胃气欲绝故也,用五 粒研碎米饮送下。 \x王氏惺惺散\x 治吐泻脾困内虚。 人参 茯苓 木香(焙) 天麻 白扁豆 陈皮(炒) 全蝎(焙) 上为末,每服半钱,姜、枣略煎服。 \x醒脾散\x 治吐泻脾困不食。 全蝎(焙,半钱) 白附子(炮) 天麻(焙) 甘草(炙) 人参 白茯苓 石菖蒲(细节者) 木香 石莲肉 白术(各一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二片,枣一个,水二小盏煎服。有热者去木香。 \x大醒脾散\x 南星 白茯苓 桔红(各一钱) 全蝎(焙) 甘草(炙) 白附子(炮) 石莲子 人参 木香(各半钱) 陈 仓米(三百粒) 上锉散,每服二钱,姜、枣煎服,驱风醒脾,两方通用。 \x温白丸\x 驱风豁痰定惊。 人参 防风 生白附 僵蚕(炒) 全蝎(焙,各一钱) 南星(汤炮,焙) 天麻(各二钱) 上为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丸,姜汤调下。 \x星香全蝎散\x 治慢惊风昏迷痰搐。 南星(煨,二钱) 木香 人参 桔红(各一钱) 全蝎(炙,三个) 甘草(炙,半两) 有热加防风。 上锉细,每服二钱,入紫苏、姜、枣浓煎,旋以匙送下。 \x定命饮子\x 治慢惊,吐泻困重欲传慢脾通用。 半夏 茯苓 木香 生姜(各一钱) 白术 甘草(炙) 天麻(各五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姜枣煎汤调下。 \x四圣散\x 治慢惊,痰滞虚热,若有窜视搐搦证状,以少许用管吹入鼻中。 全蝎(七个) 僵蚕(十四个,炒) 南星(七钱半) 川乌(三钱) 上将南星为末,水调作饼,裹蚕、蝎、 川乌,外用湿纸重包,慢火中煨令赤色,顿地上一伏时为末,每服一钱,煎金银汤,点好茶清少许调下。 \x乌蝎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 甘草 白茯苓(等分) 川乌(生) 全蝎(焙,各少许) 上为末,每服半钱,姜、枣煎服,如再服即去川乌。 \x天南星散\x 驱风豁痰。 南星(一个,重九钱以上者,就地上作小坑深八寸许,炭火烧通红,以好米醋半盏洒入坑中,即纳南星于内,次以 火炭密盖之,又用盆盖其上,一伏时取出,洗净切焙) 上为末,入琥珀、全蝎各一钱,每服半钱,生姜防风汤调下。 \x乌沉汤\x 治慢惊,祛风助胃。 天麻(二钱) 人参 生川乌 全蝎(焙) 南星(炮) 木香 沉香(各一钱) 甘草(炒,半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姜三片,慢火煎取其半用之。 \x沉香散\x 生胃气,止吐泻。 茯苓(二钱) 沉香 丁香 木香 藿香 浓朴(制) 甘草(炙,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x天南星丸\x 天南星(一斤,每一个重一两上下者,用温汤浸洗,刮去里外浮皮,酒浸一宿,用桑柴蒸,不住添汤,令釜满,甑 内气溢,更不住洒酒,常令药润,七伏时满取出,用铜刀切开一个大者,嚼少许不麻舌为熟,未即再炊,以熟为度,然 后用铜刀切细,焙干) 麝香(研) 丁香(各一两) 龙脑(研,两半) 辰砂(另研,水飞,一两) 上为末,炼蜜并酒丸,朱砂为衣,姜汤下一豆许。 \x礞石丸\x 治急慢脾风通用,最能下痰。 礞石(捣碎,一两) 焰硝(半两,同礞石入砂锅内,用炭火 令通红,候冷) 上为末,雪糕薄糊丸,绿豆大,每服二丸,急风薄荷、荆芥炮汤调下;慢风、慢脾风,木香煎汤下。礞石、焰硝、 古文钱辈,虽能利痰,然其性非胃家所好,故以木香佐之。 \x灵脂丸\x 治慢惊痰盛搐搦。 五灵脂 白附子(焙) 木香 直僵蚕(炒,各一分) 全蝎(焙,半钱) 朱砂(一钱) 大南星(湿纸包火内 煨,半钱) 上为末,米醋煮生半夏糊丸,麻子大,姜汤下三丸。 \x七珍丸\x 治诸风顽痰壅盛,大小通用。 细辛 五灵脂 直僵蚕(一钱半) 白附子(一钱) 朱砂(半钱) 全蝎(四个,焙) 上为末,用天南星煮糊为丸,麻子大,姜汤下,每服五丸。 \x四君子汤\x 治荣卫俱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 人参(去芦) 茯苓(去皮) 甘草 白术(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通口服,不拘时,盐少许白汤点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 \x银白散\x 治粪青,止吐泻,壮胃气。 糯米(炒,二两) 扁豆(蒸,二两) 藿香(一分) 白术(炒,一分) 丁香(二钱) 甘草(炙,三钱) 上为末,紫苏米饮调下,加天麻、砂仁、白茯苓,快脾正色。直指方加炮白附、全蝎、木香、石莲、生姜。 \x钩藤散\x 治吐利脾胃气虚生风慢惊。后二十问有蝉蜕钩藤饮,二十一问有钩藤饮,可兼看,对证用。 钩藤钩(三钱) 蝉蜕 天麻 防风 蝎尾 人参(各半两) 麻黄(去节) 僵蚕(炒) 甘草(炙) 川芎(各 一钱) 麝香(不拘多少) 上为末,白水煎,寒多加附子末半钱。 \x琥珀丸\x 见第十五问琥珀散。 \x龙齿散\x 见第十四问。 <目录>卷之二 <篇名>脾风第十七问 属性:慢脾风之候,面青额青,舌短头低,眼合不开,困睡中摇头吐舌,频呕腥臭,禁口切牙,手足微搐而不及收,或身 冷,或身温而四肢冷,其脉沉微,阴气极盛,胃气极虚,十救一二。盖由慢惊之后,吐泻损脾,病传已极,总归虚处, 惟脾所受,故曰脾风。若逐风则无风可逐,若疗惊则无惊可疗,但膈间痰壅,虚热往来。其眼合者,脾困气乏,神志沉 迷,痰涎凝滞然尔。世所谓慢风难疗者,慢脾风是也。然慢脾风一名虚风,凡小儿或吐或泻之后,面色痿黄,大势虚 损,若因虚而发热,继此必传慢脾风。才见摇头直视,以手摸人,昏困喜睡,额上汗多,身亦粘汗,其声沉小而焦,即 是脾风之症,不必皆由急慢风传次而至,又当识之。治法大要∶生胃回阳,黑附汤、川乌散、金液丹、白丸子各一半, 生附四君子汤可斟酌用之。胃气渐复,则异功散辈,温平而调理之,如蝎附散、阴痫散等,亦可参用。若其眼半开半合, 手足不冷,症候尚在慢惊,则不必用回阳,或已入慢脾,而阳气未甚脱者,亦不可用硫黄、附子。凡服回阳汤剂,手足 渐暖者,仍以醒脾散等继其后以调之,不可轻易用极剂也。 \x黑附汤\x 治慢脾风盛四肢厥冷。若手足暖而苏省,即止后剂。 附子(炮,三钱) 木香(一钱半) 白附子(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五片,煎取其半,以匙送下。 \x川乌散\x 祛风回阳。 川乌(生,一钱) 全蝎 木香(各半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姜四片,煎去其半,旋滴入口中。呕吐者加丁香。 \x金液丹\x 治吐利日久,脾胃虚损,手足厥逆,精神昏倦,睡多露睛,口鼻气冷,欲成慢惊风者。 舶上硫黄(十两,先飞,拣去砂石称,研为细末,入罐内,再入赤石脂封缝,盐泥固济,炭火 三昼夜,取出,候 冷用) 上以柳木槌乳钵内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姜汤下。 \x生附四君子汤\x 助胃回阳。 即前四君子汤加生附子末四分之一,厥冷者对加,每服半钱,姜五片,慢火煎,以匙送下。 \x异功散\x 治吐泻不思饮食,温中和气,及脾胃虚冷者,先与数服,以正其气。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桔红 木香(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煎服。一方去木香。 \x蝎附散\x 回阳气,豁风痰。 全蝎(一个) 附子(炮,二钱) 南星(炮) 白附子(炮) 木香(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半钱,姜四片,慢火煎服。 \x醒脾散\x 见第十六问。 \x保命丹\x 见第十四问至圣保命丹。 \x阴痫散\x 祛风豁痰,回阳正胃。 白附子 黑附子 南星 半夏(并生,各一分半) 上为末,井水浸七日,逐日换水,浸讫控干,次入全蝎末二钱,每服一字,生姜汤下。 <目录>卷之二 <篇名>急慢脾风下痰轻重第十八问 属性:慢惊∶下痰轻者,神宝既济丹、白僵蚕丸;重者辰砂膏,甚则七宝妙砂丹。若慢脾风、慢惊逆恶症候,诸药不效者, 如太冲有脉,则取百会穴灸之,此治慢脾风之大要也。急惊下剂亦有三∶轻下则用定命丹、利惊丸、防风汤、宣风散、 枳壳散、小柴胡汤辈;重下则用青金丸、天麻丸、芦荟散、牛黄凉膈丸、青金丹、王监京墨丸辈;稍重下则用揭风汤、 朱砂膏、疏风散、柴胡加大黄汤辈。下之后,宜和气助胃,如生气散、银白丸、茯苓二陈汤、异功散、天麻苏合香丸、 参苓白术散、和中散、醒脾散之类,皆可选用。凡急惊眼睛翻转,口中出血,两足摆跳,腹肚搐动,摸体循衣,气促喷 药,口中痛绝大叫者,难治。慢惊四肢厥冷,吐泻咳嗽,面黑唇惨,鸦声,两胁动气,口生白疮(胃闭损也),发直摇 头,眼睁不转,涎鸣喘噎,口眼手足一边牵引者,难痊。慢脾身冷粘汗,直卧如尸,喘嗽头软,大小便不禁,口噤头摇 者,最难为力。若急惊甚者,服镇心丸化痰镇心,或金箔镇心丸亦可服,珍珠丸下痰亦效,热甚大便闭者,宽热散下之 可也。 \x神宝既济丹\x 见第十六问。 \x白僵蚕丸\x 方传慢脾,阳气未甚脱者可用,亦能截风。 胆星(二钱) 直僵蚕(炒) 五灵脂 钱子地龙干 全蝎(焙,各一钱) 上为末,水煮生半夏糊丸,麻子大,每服五丸,姜汤下。 \x辰砂膏\x 治慢脾冷痰壅滞,手足冷而微搐。 黑附子(一个,八钱重者,去皮脐,顶上刻一孔,入辰砂末一钱,仍用附子末塞之,以炭火烧存性为度) 南星(炮, 半两) 白附子(焙) 五灵脂 蝎梢(各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姜汁汤调下。 \x七宝妙砂丹\x 利痰奇效,慢惊慢脾,通以木香佐之。 用开元通宝钱,背后上下有两月片者,其色淡黑,颇小诸钱,以一个放铁匙于炭火内烧,少顷四围上下各出黄白珠 子,将出候冷,倾入盏中,只作一服,用木香煎汤送下,人参汤尤妙。 \x定命丹\x 见第三问。 \x防风丹\x 治风热痰壅,大便不通。 羌活 防风 枳实 川芎 甘草(炒) 大黄(湿纸裹煨,各一钱半) 上锉末,每服三字,姜、枣煎服,或加赤芍药。 \x宣风散\x 疏风导热。 雄槟榔(一个) 甘草 桔红(各两半) 牵牛(二两,半生半炒) 上为末,每服半钱,蜜汤调下。 \x枳壳散\x 治小儿疳气,腹胀喘急。 枳壳(一两,麸炒) 巴豆(二十一粒,同上炒黄去之) 上为末,三岁小儿半钱,砂糖汤调下。 \x小柴胡汤\x 见第二十九问。 加枳实、防风,最能利风热,解血热,免得用银、粉、巴、硝辈。 上锉散,每服二钱,姜、枣煎服。 \x青金丸\x 治风痰壅盛。 巴霜(一字) 青黛 南星(炮,各一钱) 滑石(二钱) 全蝎(一钱,焙) 上为末,稀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点茶清送下。 \x天麻丸\x 见第三问。 \x芦荟散\x 治惊风痰盛发搐。 全蝎(五个,焙) 巴霜(一字) 轻粉(半钱) 芦荟 南星(炮) 朱砂(各一钱) 冰片 麝香(各一字) 川郁金(一分,皂角水煮,焙干) 上为末,每服一字,煎金银薄荷汤调下。 \x牛黄凉膈丸\x 治热盛涎潮。 牙硝 寒水石( ) 石膏 甘草(各半两) 胆星(二钱半) 紫石英(一钱) 牛黄 片脑 麝香(各半分) 上为细末,甘草膏丸,绿豆大,每服二丸,桔皮汤调下。 \x青金丹\x 疏风利痰。 芦荟 牙硝 青黛(各一钱) 使君子 硼砂 轻粉(各半钱) 蝎梢(十四个) 上为末,香墨水丸,麻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 \x王监京墨丸\x 治痰热惊积,楚州王监卖此药著名者。 青黛 使君子(炒熟) 芦荟 胆星 京墨(各二钱) 腻粉 麝香(半钱) 冰片(一字) 上为末,飞白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调下。 \x揭风汤\x 利下痰热。 芦荟 全蝎(各二钱半) 南星(半两,为末调作饼,包裹前项,煨令赤色) 朱砂(一钱半) 青黛 轻粉(各 七分半) 上为末,每服一字,煎金银薄荷汤调下。 \x朱砂膏\x 治惊风痰盛。 朱砂(一钱) 牙硝(一钱) 川灵脂(一钱) 芦荟(一钱) 麝香(一字) 冰片(一字) 上为末,甘草膏丸,绿豆大,金箔衣,薄荷汤下一丸。 \x疏风散\x 治惊风痰热俱盛。 槟榔 陈皮(各二钱) 牵牛 大黄(煨,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半钱,生蜜汤调下。 \x银白散\x 见第十六问。 \x柴胡加大黄汤\x 最利热疾。 柴胡(一两) 黄芩(炙) 人参 半夏(制) 生姜(各三钱半) 甘草(炒,一钱半) 大黄(少许) 上锉散,每服一钱,入枣煎服。 \x生气散\x 治诸风疏利,以此调气。 丁香(七分半) 白术 青皮 甘草(微炙) 木香 人参(各二钱) 上为末,每服半钱,沸汤点服。或用和剂方调气散亦得、如更有余热,不宜服温剂,少用凉药以解之。 \x异功散\x 见第十七问。 \x茯苓二陈汤\x 和胃气,化痰涎。 半夏(五钱) 陈皮(二钱半) 茯苓(四钱) 甘草(一钱半) 上锉,每服三钱,姜三片煎服。加莲子肉、石菖蒲加姜、枣煎。方见六十二问内。 \x天麻苏合香丸\x 天麻 防风 人参 辰砂 雄黄 麝香 甘草(炙,各一分) 全蝎(炒) 僵蚕(炒,各半两) 牛黄(少许) 南星(一钱) 苏合油(一盏)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 \x参苓白术散\x 治脾胃虚弱 饮食不进 多困少力 中满痞噎心悸气喘 呕吐泄泻 及伤寒咳嗽 此药中和不 热久服养气育神 醒脾悦色 顺正辟邪 白扁豆(一钱半姜汁浸去皮微炒) 人参(去芦)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山药(各二钱) 莲子肉 薏苡仁 缩砂仁 桔梗(各一钱)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枣汤调下 小儿量岁数加减 \x和中散\x 和胃气,止吐泻。 藿香 人参 天麻 白扁豆 木香 白术 甘草(炙) 茯苓 石莲肉(各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字,煎服。 \x醒脾散\x 见第十六问。 \x镇心丸\x 治急惊,化痰,镇心。 朱砂 龙齿 牛黄(各一钱)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