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针灸逢源 书名:针灸逢源 作者:李学川 朝代:清·嘉庆二十年 年份:公元1815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针灸逢源》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9%92%88%E7%81%B8%E9%80%A2%E6%BA%90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岁乙亥春三月余掩关养 邓尉山人李君三源过访出其所篡针灸逢源一书相质正余曰聋者 与别宫征瞽者不可与辨黑白余虽尝涉猎岐黄书于方剂略识一二而于针灸则懵然无所知安敢强 作解人哉李君曰不然夫道一而已自周礼有疾医疡医之分而医之内外始判然吾观古者以汤液治 内以针灸治外理本同条而共贯事实相济以有成灵素详针灸而略汤液非毗外也长沙以后详汤液 而略针灸非毗内也时世之淳浇民生之强弱使然也人身内而脏腑外而经络毛腠不过一气一血相 为流贯故病有内有外有由外及内有由内达外循环无端息息相通知汤液而不知针灸是知人有脏 腑而不知有经络毛腠也知针灸而不知汤液是知人有经络毛腠而不知有脏腑也病虽万变人只一 身医者必离而二之可乎哉且医而不知针灸将不知脏腑经络之相为表里乎不知脏腑经络之相为 表里则脉络之交会起止气血之生死出入又乌从而测之冒昧以施其技不几如思明者之掩其目思 聪者之填其耳乎余之为此书非欲于前贤著作外拔赵帜而立赤帜也意在通内外两家之筏而使之 左右逢源会归一致不至如断港绝潢者之适乎此而不适乎彼也子其为我校仇而存之余深韪其言 晨窗展卷反复商榷条分缕析发凡起例始则探源灵素继则荟萃群言正经穴之谬讹补注疏之阙略 本铜人聚英资生神应针灸之法而广其义于长沙河间东垣景岳审证之书因端竟委纲举目张不特 习针科者可因证以考穴按穴以施治先洞悉乎致病之由而后巧施其针灸之术即习方书者亦可藉 是以佐汤液之所不逮而上合乎灵素以暨长沙东垣内外相资针药并用之旨其有裨于医术者岂浅 鲜哉余故乐得而序之时。 \x嘉庆丁丑岁春二月虞阳同学弟席亮丽农氏拜撰\x <目录> <篇名>续刻灵素序 属性:昔者黄帝同岐伯少俞等六臣互相讨论开医学之源传灵枢素问即内经也灵枢所论者营卫血 气之 阳寒暑之推迁饮食居处之得失五运生制之胜复六气时序之逆顺察其脉色以明病所由生也然考 其治病针灸最详自仲景圣着伤寒方论针灸亦有不可阙者如刺风池风府期门灸少阴厥阴之类嗣 后名家踵起方书益盛而针灸亦兼及焉今医独事方药视针灸为小技而忽诸则灵素书虽存而知刺 法者鲜矣(学川)不揣孤陋较灵素甲乙经穴之异同参伤寒杂病方书之辨论编为针灸逢源六卷所 集灵素特揭经脉刺法诸篇以补医林传诵所阙其脏象脉要疾病诸论无针灸者置之弗录盖欲以别 集合而读之也第学人检钞不便兹复采录灵素四十余篇并载集中大要与汪认庵类纂略同而注稍 详今并授诸剞劂略述原委千卷端重望世之高明诲余不逮云尔。 \x道光壬午春闰三月李学川三源氏题于棣华草堂\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灵枢素问论脏腑经络表里相应详列 穴针法开医道之原第全经浩繁近有素灵类纂医经 等读本皆删就简要兹集灵素经文揭针灸之要以便读者而注解从王氏马氏吴氏及张景岳类经参较而约取之。 一明堂针灸图三卷论人身 穴及灼灸禁忌传自黄帝之书至宋仁宗诏王维德考订针灸之法铸铜 人为式分十二经主治有铜人针灸图三卷王叔雅资生经取三百六十穴背面颠末行分类别以穴属 病并千金外台之法合而为一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详具开阖流注交别之要通考六百五十有七穴 今较正十二经左右六百一十八穴任督二脉五十二穴共计六百七十穴凡穴名三百六十有一又奇 九十六穴凡穴名三十有五。 一针灸大成刻本其辞繁杂法有舛误学人难为考据兹集首录灵素兼采诸家较正铜人经穴参 详论证治法编次为六卷较诸针灸大成略同而异。 一小儿体脆神怯肠胃柔弱针灸未可遽试汤液或不能投故赘推拿一法以资所不逮。 一兹集针灸证治悉本前书录就简要参合指归以期临症无误病情无乖古法集中节目章句不 尽详书名姓氏者省文也间有附意处用按字别之第识见浅陋惟。 \x高明正教之\x \x邓尉山人李学川识\x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属性: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贼风邪气之中人。高而在上。)浊气在中。(小针宁曰。水谷 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独溜于肠胃。若寒温不适。饮食不节。病生于肠胃之间。此浊气在 中也。)清气在下。(言清湿地气之中人。必在下而从足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诸经孔 穴多在陷者之中。故刺各经陷脉。则经气行而邪气出。乃所以针阳邪之在上者。)针中脉。 则浊气出。(小针解曰。取之阳明合也。足三里穴刺之。可以清肠胃之留滞。○此下缺清气 在下之义。或有所失。)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言浅病深刺之。则邪气从之入反沉。病 益深也。)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经络疾病各有所处)各不同形各以任其 所宜。(言九针各不同形。故其任用亦各有所宜也。)无实无虚。(无实实无虚虚也)损不足而 益有余。是为甚病。病益甚。(反而为之。适所以增病。)取五脉者死。(五脉。五脏五 也 。 也。若不知虚实而尽写之。令人羸败。 衰残也。)夺阴者死。(本输篇曰。尺脉动在五里。 五之禁也。言取尺之五里五往以夺之。则五脏之 气皆竭也。故曰夺阴者死。)夺阳者狂 。(如上文取三阳之谓)针害毕矣。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必以气至为度也。)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 勿复 有所宜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刺以气 为要以效为信。促其要则效。如风之吹云。邪气去。则正气见。故明乎若见苍天也。) 五脏五 。五五二十五 。六腑六 。六六三十六 。( 穴之总名。五 。即各经井 荥俞经合穴也。六腑复多一原穴。故各有六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脏 有五。腑有六。而复有手厥阴心主一经。是为十二经。十二经各有络脉。如手太阴别络在列 缺之类。又有任脉之络曰屏翳督脉之络曰长强。脾之大络曰大包。共为十五络。总二十七气 以通周身上下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急流曰溜。)所注为 。(注灌溉也。)所行为经 。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 也。(按张景岳解井荥俞经合云。井如水源出井。其 气正深。北方水也。荥小水也。脉气尚微。东方春也。 。输运也。脉由此而输。彼其气方 盛。南方夏也。经者。脉气大行。正盛于此应长夏也。合者。脉气由此内行。归合于腑脏西 方金也。合于本输水热穴等篇之旨。余如六十五难曰。井主春。合主冬。项氏曰井象水之泉 荥象水之陂俞象水之窬。经象水之流合象水之归。与灵素经旨。不合。)节之交。三百六十 五会。(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节者。 即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以穴 为言也。)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 。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脏气已绝于内。阴虚也。反实其外。误益阳也。益阳 则愈损其阴是重竭也。阴竭必死死则静也)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腋与膺皆脏脉所 出。气绝于内而复取之。则致气于外。而阴愈竭矣。)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 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脏气已绝于外阳虚也反实其内。误补阴也助阴 则阳气愈竭。故致四逆而厥逆厥必死死必躁也。)治之者。反取四末。(四末为诸阳之本。气 绝于外。而取其本。则阴气至而阳愈陷矣) 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四关者。即两肘两膝乃周身骨节之大关也 。故凡井荥俞原经合穴。皆手不过肘。足不过膝也。十二原者。本篇言肺原太渊。心原即心主俞 太陵。肝原太冲脾原太白。肾原太 左右各二穴。并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 。共为十二原 穴。而脏腑表里之气。皆通于此。故可以治五脏之疾。及考六十六难。又有心原神门。胆原 丘墟。胃原冲阳三焦原阳池。膀胱原京骨大阳原合谷小肠原腕骨。合共肺心主肝脾肾之原总 为十二原。而膏之原肓之原。不在其中。)胀取三阳。(胃胆膀胱)飧泄取三阴。(脾。肝。肾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本输篇 属性:(输。 。俞。占通用。)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闲者浅取之。(春以少阳之令。将升未升。其 气在中。故刺可深可浅。络脉十二经之大络。如列缺之类。诸荣。如鱼际之类)夏取诸 孙络肌 肉皮肤之上。(夏以老阳之令。阳盛于仲。故宜浅刺诸 。如太渊之类。孙络详在后经脉篇 中。)秋取诸合。(如尺泽之类)余如春法(秋以少阴之令。将降未降。其气在中。故亦宜中取 于大经分肉之间。可浅可深也。)冬取诸井诸 之分。欲深而留之。(冬以老阴之令。阳气伏 藏。诸井如少商之类诸 。谓脏腑之 。如肺 之类。其气深皆主冬气。故曰欲深而留之也 。)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之所宜(此节言经络浅深。兼诸 而分主四时也。宜与素 问四时刺逆。从论参其义。)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属性:诸急者多寒。(紧急之脉多风寒。而气化从乎肝也。)缓者多热。(纵缓之脉多中絷而气 化从 乎脾胃也。)大者多气少血。(脉大为汤有余。气实血虚。而气化从乎心也。)小者血气皆少 。(小者。近于微细。在阳为阳虚。在阴为阴弱。脉体属阴。而气化从乎肾也)滑者阳气盛 。 微有热(滑脉为阳。从乎胃也。)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涩为气滞。为血少。气血俱虚。 则阳气不足。故微有寒也。仲景曰。涩者荣气不足亦血少之谓而此曰多血必有误观下文刺涩 者无令其血出血少可知矣。涩脉近毛。故气化从乎肺也)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 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 。疾按其 。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荥俞气脉浮浅可治外经之病合则气脉深入。可治内府之病)胃合 里。(胃足阳明也。三里为合。)大肠合于巨墟上廉。(大肠手阳明也合在曲池。其下俞则合 于足阳明之巨墟上廉。)小肠合于巨墟下廉(小肠。手太阳也。合在小海。其下俞则合于足阳 明之巨墟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三焦。手少阳也合在天井。其下俞则合于足太阳之委中。 )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膀胱足太阳也委中为合。)胆合于阳陵泉。(胆。足少阳也。阳陵泉为合。) 面热者。足阳明病。(其脉行于面。)鱼络血。手阳明病。(其脉行于手鱼之表)两跗上脉 竖陷 胃脉之病此胃脉也。兼下文手阳明而言。)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月重感于寒即 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墟上廉。(大肠属胃。故取足阳明之穴。)胃病者 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小肠病者。小腹痛。 腰脊控睾(音高○阴丸也)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 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其候则脉有陷者)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三焦病者 。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 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 。若脉陷。(凡大杼等穴脉有陷者)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义如上)取委中 央。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 然(有声)数唾在足少阳之 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刺此者。必中气穴。(经气所。至)无 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巷。街也。气脉相通之义)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 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根结篇 属性: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折。损 伤也。)渎者皮肉宛 而弱也。(消瘦干苦之谓。)阳明为阖。(谓阳气蓄于内。为三阳之里也。) 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谓胃气不行。)邪气居之矣少 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枢折。即骨徭而不安于地。骨徭者。节缓 而不收也。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开折则仓廪无所输。(不营运也。)膈洞。(膈。隔 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也。)厥阴为阖。(居阴分之里也。)阖折即气绝而喜悲。(肝伤 。则肺气乘之也。)少阴为枢。(居阴。分之中也。)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下焦不通也 。○素问。阴阳离合篇与此略同。) 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剽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者。气 滑则 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利也。形 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正气衰也)急补之。形气不足 。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 。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 写其邪。调其虚实(既刺之后防其骤虚故宜调之也。)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 也。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补泻反施。乃为之逆。不知逆顺则真气与。邪气相搏病必 甚也)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 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 枯肠胃。HT 辟。皮肤薄者。毛腠夭 。子之死期。(HT 丑涉切畏怯也辟邪 不正也。薄着。 瘦而涩也夭短折也。)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 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脏变 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粗而后取之也。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寿天刚柔篇 属性: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 应。 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 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阴病在阴分)刺阴之荥输。(如手太 阴经鱼际大渊也)病在阳之阳者。(阳病在阳分)刺阳之合(如手阳明经曲池也)病在阳之阴者 。(阳病在阴分。)刺阴之经。(如手太阴经经渠。其气正盛。即阴中之阳也)病在阴之阳者。 (阴病在阳分)刺络脉。(如手阳明偏历也)故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病阴阳 俱病。命曰风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病浅在外。)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病深 在内。)无形而痛者。其阳完(固也)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 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凡表里虚实其治皆然)阴阳俱动。(表里皆病)乍有 形。乍无形。(往来不常)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阴病甚于阳也。)此谓不表不里。其形 不久。(若求其在表。而里亦病求其在里。而表亦病。此以阴阳并伤故曰不表不里治之为难 。形将不久矣。)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 。筋脉乃应。此形气内外之相应也 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 以此哀之。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寒痹之留于经者。刺后使内热也)营之生病 也。 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音凯)贲响。(肠胃雷鸣。)风寒客于 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刺布衣者。以火淬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此明上文刺寒痹者内 之法)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官针篇 属性:(官者,任也,任九针之所宜也)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 针于病所。肤白 勿取。病在分肉间。取 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之 针于井荥分输 。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 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痹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 分输。取以四时。(前言病在经络痼痹。取以锋针者。止取经络。此则泻其井荥与俞也四时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 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二曰报刺。(重刺也。)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 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三曰 刺 刺者。刺傍之举之前后。 筋急 。以治筋痹也。( 廓也。筋急者。必刺其傍数。举其针。或前或后。以 其气则筋痹可 舒也。)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三针齐用也。)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 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扬散也。中傍共五针。而用在浮泛以祛散寒气。)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 直入不深。)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输泻其邪。用其锐也。) 稀发针而深之。(留之久也。)以治气盛而热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 (人之渐也。)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摩迫切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 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统也)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刺)足踝后 少阴也。(刺阴邪也。)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正 刺其经。傍刺其络。)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为治痈肿也。( 赞助也。数发针而浅之。以后助前可使之出血。) 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 之无含精出。独出其邪气耳。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 皮气 。此肺之应也。二曰豹文刺(言其多也。)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 者。此心之应也。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血以养筋 也。)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渊刺。岂刺。皆古名。)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 。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合谷刺者。言三四攒合如鸡足刺之。 邪在肉间。所以应脾。)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义见前)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 此肾之应也。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终始篇 属性: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此阴阳以表里言。正气在中。 故当补阴。邪自外入。故当泻阳。阳邪去而真气复。故音气益彰。耳目聪明也。)反此者。血气 不行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泻者欲其虚也。既泻之 后。虽其脉大如旧。但得和软不坚。即其效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脉坚 如旧。虽言病去复旧。而病实未除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补者欲其 实实则脉坚。)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既补之后。而脉之大小如旧。虽 言身体已快。病未除也。二节云大者。概指脉体进退而言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 随针病必衰去。(补则脉坚。泻则脉不坚者。若或有痛。虽未随针即愈。亦必以渐而去矣。) 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必治其病所从生。而后可得终始之义。 终始。即本末之谓。)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或阴或阳。无所改易。不相 移也。虚者自虚。实者自实。亦不相伤。此则无所从生。而各病其病但求其经而取之。)凡 刺之属。三刺至谷气。(义如下文)邪辟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 留淫 。(六句言病变也。凡此者。皆须用针。治以三刺之法。则诸病可去也。)故一刺则阳 邪出。(初刺之在于浅近。故可出阳分之邪。)再刺则阴邪出。(再刺之在于深远故可出阴分 之邪。)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为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 也。(三刺之在侯谷气。即元气也。止。出针也。盖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邪气去而后谷气至。故已补而实。则虚者坚已泻而虚。则坚者软是以知谷气之至也。)邪气 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谷气。至者。知邪气之去也。虽阴阳经气未见即调而病则已愈故上文曰补则实写则虚病必衰去。) 阴盛而阳虚。(脉口盛也。)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人迎盛也。)先补其 阴。后泻其阳而和之。(治病皆宜先顾正气。后治邪气) 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三脉谓阳 明经属兑至冲阳。厥阴经大敦至太冲。少阴经自涌泉以上太 。三者皆在足大指之后也。) 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为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 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在足跗上也。)厥阴在 内。(在足跗内也。)少阴在下。(涌泉穴起于足心在足跗下也) 补(当作刺)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 。以极出其邪气。(刺法惟二。则补泻而已。 一者因其方实。故深刺勿按其 。以出其邪气。此泻法也。)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 其。无使邪气得入。(一者。因其方虚。故浅刺以养血脉。疾按其穴。以拒邪气此补法也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此虽言针下之气。然脉气之至亦如此。)脉实者。 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 上重舌。刺舌柱(舌下之筋如柱者。)以铍针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春 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此言病气之中人。随时气而为浅深也。) 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同剂。针曰砭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 之齐。痒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 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邪之在表者。其气外发。或气往来行则流而为痒。) 刺热厥者。二阴一阳。(补阴经二次。泻阳经一次。)刺寒厥者。二阳一阴。(补阳经二次。 泻阴经一次。)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 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 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少气而形肉未脱。其脉躁急。其病躁而厥逆者。气虚于 内。邪实于经也。所刺在络。其用轻浅。则精气之散者可收。邪气之聚者可散也。)深居静 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母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 令志在针。(言刺此者。必清必静。聚精会神。详察秋毫。令志在针。庶于虚实疑似之间无 误也。)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言气虚邪热之病。用针宜从容以移其 神耳。)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既刺之后。尤当戒慎男子忌内。女子忌 外。忌外者。坚拒勿出忌内者。谨守勿内。则其邪气必去。正气必复。是为得气。)凡刺之 禁 。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 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 。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步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 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 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 察。是为伐身。形体淫 。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为失气也。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经脉篇 属性: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当胃中脘。在脐上四寸之分。)下络大肠。(络。联系也。 当任 脉水分穴之分。凡在本经者。皆曰属。以此通彼者皆曰络。)还循胃口。(循。巡绕也。)上 膈属肺。(膈膈膜也。人有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遭相着。所以遮隔 浊气不使上熏心肺也。属者。所部之谓。)从肺系横出腋下。(肺系。喉咙也。腋下。中府之 旁。)下循 内(天府侠白之次。)行少阴心主之前。(手之三阴。肺太阴在前心主厥阴在中。 心少阴在后也。)下肘中循臂内。(从尺泽穴。行孔最列缺经渠之次。)上骨下廉入寸口。(骨 掌后高骨也。下廉。骨下侧也。寸口。即太渊穴处。)上鱼循鱼际。(手腕之前。肥肉隆起形 如鱼者。统谓之鱼。鱼之后曰鱼际穴。)出大指之端。(端指尖也。手太阴经止于少商穴。)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支者。如卞之有枝。此以正经之外。而复有旁通之 络也从列缺穴直出次指之端。交少商穴而接手阳明经也。)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动 言变也。)缺盆中痛。(缺盆虽十二经之道路。而肺为尤近也。)甚则交两手而瞀。(音茂)此 为臂厥。(瞀。木痛不仁也。)是主肺所生病者。(本篇凡在五脏则各言藏所生病。凡在六腑 。则或言气。或言血。或脉。或筋。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咳。上气喘 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渴。当作喝。声粗急也。太阴之别直入掌中。故 为痛厥掌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风寒在表也。)小便数而欠。(邪伤其 气也。)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金衰则水涸也。)为此诸病。盛则泻 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气至速也。)寒则留之。(气至迟也。)陷下则灸之。(阳气内衰 。脉不起也。)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病有不因血气之虚实。而惟逆于经者。则当随经所在 。或饮药。或刺灸以取之也。)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寸 口主阴。故肺气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则反小也。人迎在结喉旁一寸五分。乃三阳脉气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穴名商阳)循指上廉。(二间三间也。)出合谷两骨 。(合谷在大指次指后歧骨间。)上入两筋之中。(阳 穴也。)循臂上廉入肘外廉。(行曲 外前廉,(行肘 五里臂 穴处。)上肩,出 骨之 前廉。(肩 巨骨穴处)上出于柱骨之会上。(肩背之上。颈项之根为 天柱骨。六阳皆会于督脉之大椎。是为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当脐旁天枢 之分属于大肠。与肺为表里也。)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天鼎扶突穴处。)入下齿中。还 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由人中而左右互交。)上挟鼻孔。(自禾 以交于迎香穴也。)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凡大肠之或泄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目黄口干 。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手阳明之别者。合于宗脉。敌目黄。其他诸病 。皆本经之脉所及。)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不易温也。)为此诸病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义如前)盛 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人迎主阳。故手阳明脉候在人迎。)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其脉左右互交。 鼻根也。)旁纳太阳之脉。(纳入 也。) 下循鼻外。(即承泣四白巨 之分。)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任脉穴名。)却 循颐后下廉出大迎。(由地仓以下大迎也。)循颊车。上耳前。(下关穴也。)过客主人。(足 少阳经穴名。)循发际。(头维穴也。)至额颅。(发际前督脉之神庭穴也。)其支者。从大迎 前下人迎。(太经穴名。)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此支自缺盆穴入内下膈当上 脘中脘之分。属于胃与脾为表里也。)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直下而外行者。从缺盆下行 气户等穴。以至乳中乳根也。)下挟脐。(天枢等穴。)入气街中。(自外陵等穴。下入气街也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脘之分。)下循腹里。(过足少阴肓俞之外。)下至气街中而合。(与 直者复合于气街之中。)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 间。(髀关伏兔。皆膝上穴名。自此由阴市诸穴。○。犊鼻巨虚冲阳等穴之次乃循内庭。 入 中指内间而出厉兑。足阳明经止此。)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自丰 隆穴。别行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又其支自跗上冲阳穴次。别 行入大指间斜出足厥阴行间之次。循大指出其端。而接足太阴经也)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 风之胜也。)善呻数欠。(胃之郁也。)颜黑。(土病则水无所畏故黑色反见于颜面)病至则恶 人与火。(邪客阳明。则热甚也。)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土恶。木也。)心欲动。独闭户塞牖 而处。(阴阳相薄。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而处也。)甚则欲上高而歌。(阳盛则四肢实也 。)弃衣而走。(热盛于身也。)贲响。(肠胃雷鸣)腹胀。是为 厥。( 足胫也。阳明之脉所 及。故为厥逆)是主血所生病者。(中焦受谷。变化而赤为血。故阳明之经主血所生病。)狂 疟温淫。汗出鼽衄。口 唇胗颈肿喉痹。(阳明热胜则狂。风胜则疟。温气淫 。则汗出鼽 衄。口 等症胗。疮也。)大腹水肿。(土病则不能制水也。)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皆阳明经脉之所及。)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 消谷善饥。溺色黄。(此阳明实热。在经在脏之辨也。)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 则胀满。为此诸病(此阳属虚寒在经在脏之辨也。)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 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义如前。)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脉之盛衰见于人迎。)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隐白穴。)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 (行大都太白等穴。)上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自漏谷上行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 前廉。(股。大腿也。前廉。上侧也。当血海箕门之次。)入腹。属脾络胃。(自冲门穴人腹 内行。当中脘。下脘之分。属脾络胃也。)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自胃脘上行至咽。连 舌本散舌下而终。)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足太阴外行者。由腹而上府舍腹结等穴 。散于胸中。止于大包穴其内行而支者。自胃脘别上膈。注心中。而接手少阴经也。) 是 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噫嗳叹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脾气通也。)身 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太阴脉支 者。上膈注心中。故为烦心心痛。)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脾寒。则为溏泄。脾滞则 为瘕。脾病不能制水。则为泄。为水闭。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 用。为此诸病。(皆足太阴经脉之所及。)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 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义如前)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仅小于人迎。( 脉之盛衰候于气口。)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必当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 心。 心下三系。连脾肝肾。故心通五脏之气而为之主也。)下膈络小肠。(当脐上二寸下脘之分络 小肠也。)具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支者从。心系出任脉之外。上行挟咽。系目系。 合于内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直者经之正脉也。此自心系复上肺。由 足少阳渊腋之次出腋下。上行极泉穴。手少阴经行于外者始此。)下循 内后廉(青灵穴也 )行太阴心主之后。(手之三阴。少阴居太阴厥阴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少海灵道等穴 。)抵掌后锐骨之端(神门穴也。)入掌内后廉。(少府穴。)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少冲穴。手 少阴经止此乃交小指。外侧而接手太阳经也。)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本经支者从心系上挟咽也 。)渴而欲饮(心火炎则心液耗也。)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少阴之脉系目 系。出腋下也。)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皆手少阴经脉之所及。)盛则泻 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义如前。)盛者寸 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脉之盛衰候在寸口。)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小指外侧少泽穴。)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前 谷后 廉。(行手阳明少阳之外。)出肩解。(肩贞穴。)绕肩胛。( 俞天宗之处。)交肩上。(秉风。 曲垣等穴。左右交于两肩之上。会于督脉之大椎) 入缺盆络心。(行于内者。自缺盆由胸下 行入膻中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当脐上二寸之分。属小肠也。)其支者从缺盆循 颈上颊。(其支行于外者出缺盆抵颈中天窗穴。而上颊后天容穴。)至目锐 。却入耳中(由 颧入听宫穴。手太阳经止此)。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锐 。斜络于颧。(又其发自顾 肩穴交目内 。而接足太阳经也。)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 似折。(肩 之痛如 拔如折。)是主液所生病者。(小肠主沁别清浊。)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肘臂外后廉痛。 为此诸病。(皆小肠经脉之所及。)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义如前。)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脉之 盛衰候在人迎。)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睛明穴。)上额交巅。(由攒竹上额。历曲差五处等穴 。自络却 穴左右斜行。交于顶巅之百会穴。)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由百会旁行。过足少阳之曲鬓率 谷。天冲浮白。窍阴。完骨穴处。)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自百会行通天络却玉枕。入络于 脑中也。)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目脑复出别下。项。由天柱而下会于督脉之 大椎陶道。却循肩膊内分四行而下此节言内两行夹脊两旁各去一寸半。自大杼行风门。及藏 府诸。俞而抵腰中等穴也)入循膂。络肾属膀胱。(自腰中入膂络肾。前属膀胱。)其支者。 从腰中下挟脊。(历四 穴。)贯臀入 中。(贯医之会阳穴下行承扶殷门浮却委阳。人委中 也。)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此支言肩膊内大杼下外两行也左右贯胛。 去脊各三寸别行历附分魄户膏肓等穴。下至秩边而过脾枢也。)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 中。(过髀枢。会于足少阳之环跳。循髀外后廉。去承扶一寸五分之间下行。复与前之入 中者相合。)以下贯 内。(由合阳以下承筋承山等穴。)出外踝之后。(昆仑仆参等穴。)循 京骨。(即穴名)至小指外侧。(至阴穴也。足太阳经止此。乃交于小指之下。而接足少阴 经也。)是动则病冲头痛。(邪气上冲而为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 曲。 如结。疏如裂。是为踝厥。(足太阳筋结于外踝。)是主筋所生病者。(周身筋脉惟足 太阳为多。凡为挛为弛。为反张戴眼之类。皆足太阳之水亏。而主筋所生病)痔疟。狂癫疾 。(脉人肛。故为痔。经属表。故为疟。邪人于阳。故为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 鼽衄。项背腰尻 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皆足太阳经脉之所及)盛则泻之。虚则 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义如前)盛者人迎大再倍 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脉之盛衰候在人迎)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涌泉穴。)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 入跟中。(太 大钟等穴。)以上 内。出 内廉。(自复溜交信。过足太阴之三阴交以上 内之 筑 。脊中。而后属于肾。前当关元中极之分络于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 喉咙。挟舌本(直行者。从肓俞穴属肾处上行。循商曲。石关阴都。通谷诸穴。贯肝。上循 幽门上膈历步廊人肺中。循神封灵墟神藏 中俞府上循喉咙。并人迎。挟舌本而终也。)其 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其支自神藏之际。从肺络心注胸中。以上俞府诸穴。足少阴经 止于此。而接手厥阴经也。)是动则病饥不欲食(肾虽阴藏。元阳所居。水中有火。为脾胃之 母。阴动则阳衰阳衰则脾困故病虽饥而不欲食。)面如漆柴。(水色黑。阴邪色见于面故如漆 。肾藏精。精衰则枯。故如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真阴损及其母也。)坐而欲起。(阴 虚不能静也。)目KT KT 如无所见(凡目多昏黑者必真水亏于肾也。)心如悬。若饥状。(心肾不 交。则精神离散故。心如悬。阴虚则内馁故当告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肾气怯也)是为骨厥。(厥逆在骨。)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 心心痛。黄疽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皆足少。阴经脉 之所及。)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义如前。)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味浓所以补精。节劳安静所以养气。 诸经不言此法。而唯肾经言之者。以真阴所在。精为元气之根也。)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 。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脉之盛衰候在寸口。)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心主者。心之所主也。心本手少阴。而复有手厥 阴者心包络之经也。)出属心包络。(即包心之膜络也。)下膈历络三焦。(包络为心主之外卫。三 焦 中即中脘下即脐下之阴交穴。为三焦膜也。)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天池穴)上抵腋 下。(天泉穴。)循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手之三阴厥阴在中也)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 。(入曲泽穴。至 门间使内关太陵也)入掌中。(劳宫穴。)循中指出其端。(中冲穴。手厥 阴经止于此。)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其支自劳宫别行无名指端而接手少阳经 也。)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 大动。(手厥阴出属心包络。循 胸出胁故也 。动而不宁之貌。)面赤目黄。(心之华在面。目者心之使故也。)喜笑不休 。(心在声为笑。)是主脉所生病者。(心主脉也。)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脉起心胸 入掌中也。)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 之。(义如前。)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脉之盛衰候在寸口。)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关冲穴。)上出两指之间。(即小指次指之间。液 门中 渚穴也。)循手表腕。(阳池)出臂外两骨之间。(外关支沟等穴。)上贯肘。(天井)循 外。 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循 外行手太阳之前。手阳明之后历清冷渊消泺 会上肩 过足 少阳之肩并。自天 而交出足少阳之后也。)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其内行者入缺盆复由足阳明之外。下布膻中。散络心包。相为表里。乃自上焦下膈。循中焦 下行。并足太阳之正。入络膀胱以约下焦故足太阳经委阳穴。为三焦下辅俞也。)其支者。 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行于外者。自膻中 上行出缺盆。循天 上项。会于督脉之大椎。循天牖。系耳后之翳风螈脉卢囟出角孙。过足 少阳之悬厘颔厌。下行耳颊至 。会于手太阳颧 之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此支从耳后翳风入耳中。过手太阳之听宫。出走耳前之耳门 。过足少阳之客主人。交颊。循和 。上丝竹空。至目锐 。会于瞳子 。而接足少阳经也 。)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 (不明貌。)嗌肿喉痹。(三焦之脉上项系耳后。故为是病。)汗 出目锐 痛。颊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 。充皮肤。故为汗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 虚。以经取之。(义如前。)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脉之盛衰候 在人迎)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自瞳子 由听会客主人。上抵头角。循颔厌。下悬卢悬厘。入 曲宾率谷历手少阳之角孙。外折下耳后。行天冲浮白窍阴有完骨外折。上行循本神。前至阳 复内折上行。循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出风池而下行也。)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 。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目风池循颈。过手少阳之天牖。行少阳之前。下至肩上。 肩井。复交出手少阳之后。过督脉之大椎。会于手太阳之秉风。而前入于足阳明缺盆之外。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从耳后颞 间过手少阳之翳风。入 耳中。过手太阳之听宫。出走耳前复自听会至目锐 后瞳子 之分)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 合于手少阳抵于 (共支者别自。目外 瞳子 下足阳明大迎之次由手少阳之丝竹和 而下 抵于 也)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其下于足阳明者。合于下关。乃自颊车下颈循本经之前 与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内 行者。由缺盆下胸当手厥阴天地之分贯膈足厥阴期门之分络肝。本经日月之分属胆。而相为 表里乃循胁里由足厥阴之章门下行。出足阳明之气街绕毛际合于足厥阴以横入髀厌中之环跳穴 也)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其直下而行于外者从缺盆下腋循胸历渊腋 辄筋日月。过季胁循京门带脉等穴下行。由居 入足太阳之上 中 下。 下行。复与前之 入髀厌者相合)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由髀之外侧。行太阳阳明之中。历 中渎阳关出膝外廉。自阳陵泉以下阳交等穴。)直下抵绝骨之端。(阳辅穴。)下出外踝之前 。(下行悬钟)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循丘墟临泣等穴。乃入小指次指之间至窍阴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其支者自足跗上 别行。入大指循歧骨内出大指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而接足厥阴经也。)是动则病口苦 。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足少阳之别。贯心循胁里也。)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 (胆木为病。燥金胜之。故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木病从火故为阳厥) 是 主骨所生病者。(胆病则失其刚。故病及于骨。)头痛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 。马刀侠瘿。(马刀。瘰 也侠瘿侠颈之瘤属也。)汗出振寒疟。(少阳居三阳之中半表半里 者也故阳胜则汗出风胜则振寒为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 指不用。为此诸病。(皆足少阳经脉之所及。)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陷 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义如前)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脉之盛衰候在人迎)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大敦穴)上循足跗上廉。(行间。太冲。)去内踝一 寸。 (中封)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上踝过足太阴。之三阴交。历蠡沟中都复上一 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至膝关曲泉也)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循股内之阴包五里阴 廉。上会于足太阴之冲门府舍。入阴毛。中之急脉。遂左右相交。环绕阴器。而会于任脉之 曲 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自阴上入小腹。会于任脉之中极关元。循章门至期门之所。挟 胃属肝。下足少阳日月之所络胆也。)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 巅。(其内行而上者自胁肋间由足阳明人迎之外。循喉咙之后入颃颡。行足阳明大迎地仓四 白之外内连目系。上出足少阳阳白之外临泣之里与督脉相会于顶巅之百会。)其支者从目系 下颊里。环唇内。(此支者从前目系之分。下行任脉之外。本经之里。下颊里。交环于口唇 之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又其支者。从前期门属肝所。行足太阴食窦之外 。本经之里。别贯膈上注于肺。下行至中焦。挟中脘之分。复接于手太阴肺经以尽十二经之 一周。终而复始也。)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足厥阴支别者。与太阴少阳之脉。同结 于腰髁下中 下 之间。故为腰痛。)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足厥阴气逆则为睾肿卒疝妇 人少腹肿。即疝病也。)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 癃。(足厥阴经上行者。挟胃贯膈。下行者过阴器抵小腹也。)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 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义如前)盛者寸口大一倍于 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脉之盛衰。候在寸口。) 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经脉。伏行。 分肉 。必由溪谷大节之间。络脉行于阻绝之道。出入联系以相通。然络有大小。大络犹木之干。 行有出人。其十二大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孙络 犹木之枝散于肤腠。故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 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此以血之所聚其结。粗突倍常。即常刺处也 。若血聚已甚。虽无结络。亦急取之。以去其邪血。否则发为痹痛之病。)凡诊络脉。脉色 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 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视各经络脉之色以察病则鱼际尤 为易见。)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此言邪气客于 皮 毛。未入于经而为寒热者病在血络。取候血尽则邪尽止针。而后因其虚实以调治之。)其小 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虚甚而泻。必致昏闷。)闷甚则仆。不得言。(运仆暴脱。不能 出言。)闷则急坐之也。(须于初闷时急扶静坐。使得气转若偃卧则气滞恐致不救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鱼际。其病实则手锐 掌热。虚则欠KT 。(音去)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寸半。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 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 虚则为头强。皆取之。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 。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如指间痂疥之类。)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 。上曲颊偏齿。 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 。坐不能起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 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足太阴之别。 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 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茎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 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尾翳误。任 脉之 络名屏翳即会阴穴。此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由鸠尾下行散于腹也。)督脉之别。名曰长强 。侠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人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 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液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 络之血者皆取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络主阳经主阴灸为补刺为泻。详在素问通评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经水 属性: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 也。 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一分 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 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 灸之一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脉度 属性: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 。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 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 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 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 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 。上出人迎之前。入 。属目内 。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营。则目 不合。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男子以阳跷为经。阴 跷为络。女子以阴跷为经。阳跷为络也。)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四时气篇 属性:飧泄(完谷不化也。)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转筋于阳。治其阳 。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凡手足之外廉。皆属阳。经手足之内廉。皆属阴经。)徒 ( 水同)先取环谷下三寸。(有水无风。故曰徒水。环谷。无所。考或即环跳穴。今曰环谷下三 寸。当作风市穴。)以铍针针之。间日一刺之。 尽乃止。饮闭药。(小便闭。须饮通闭之药 以利其水。)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温补胃气。则寒湿散。)肠中不便。取三 。盛泻之。虚补之。(言大便不通者。由于邪气之盛。则泻之。由于正气之虚。则补之。)疠 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疠音癞即大风也。素问长刺节论骨空论皆有刺法。)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 在大肠。刺肓之原。(气海)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睾。(音皋)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 。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 取之肓原以散之。(刺气海。散脐腹之结。)刺太阴以予之。(补肺经之虚。)取厥阴以下之。 (泻肝经之实。)取巨虚下廉以去之。(下巨虚。小肠之所属。)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善呕。 呕有苦。长太息心中 。(心虚貌)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 。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侧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闭止也。)却调其虚实 以去其邪。(其指胆胃两经。)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 下脘。则散而去之。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三焦下输出于委阳并足太阳之正 。入络膀胱约下焦也。)取之太阳大络。(飞扬)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 胃脘。取三里。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五邪篇 属性:(此论五脏之邪)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臂。(一作背)取之膺中外俞。(云门 中府 等穴。)背三节之旁。(肺俞○一本三节下有五节二字)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按其处觉 快爽者是穴。)取之缺盆中(胃经穴。)以越之。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 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刺肝经血络外 见者 。)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音彻)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 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脾胃之邪气皆盛。)若俱不足 。(脾胃之正气皆虚)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 。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邪在心。则病 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应补应泻。皆当取手厥阴俞太陵少阴 俞神门)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寒热病篇 属性:(此主外感言)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邪在外。故畏于近席。)毛发焦。鼻槁腊。(音昔干也。)不得汗 。取 三阳之络。(太阳经飞扬穴。)以补手太阴。(太渊) 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 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俱刺络穴。)补足太阴。以出其汗。(大都太白) 骨寒热 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少阴之络。(大钟)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骨寒 而厥。) 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 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迎逆也。阳邪逆于阳经而为头痛胸满者。当刺足 阳明 人迎穴。)暴喑气梗。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痫眩。足 不任身。取天柱。暴瘅(热也)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总结 上文五穴。天牖五部者举一穴以统前后上下而言也。)臂阳明有入 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 龋取之臂。(商阳二间三间皆治齿痛。)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足太阳有入 遍齿者名曰角孙 。上齿龋。取之在鼻与 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一曰取之出鼻外。( 地仓巨 等穴。)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视有过者取之。损有 余。盖不足。反者益甚。其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 项中两筋间。(王枕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 。阳 气盛。则 目。阴气盛则瞑目。热厥。(阳邪有余阴气不足)取足太阴(补)少阳。(泻)皆留之 。寒厥。(阴邪有余阳气不足。)取足阳明(补)少阴。(泻)皆留之。(此言补脾胃二经以实四 肢。泻水火二经以泄邪气。)舌纵。涎下。烦 。取足少阴。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 腹胀。烦 。取手太阴。(此二节。皆兼寒热二厥言。)刺虚者。刺其去也。(乘其气之去而 随之如候呼内针也。)刺实者。刺其来也。(乘其气之来而迎之。如候吸内针也。) 五脏。身有五部。(言五脏在内要害系于外者有五。)伏兔一。腓二腓者。 也。背三。 五脏 。病始头面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此三节当与刺热篇参看) 臂太阴可汗出。(取鱼际太渊)足阳明可汗出(取内庭陷谷)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 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阴阳平而汗自止也。当与热病篇热病而汗且出一节参看。)凡刺之 害中而不去则精泄。(针已中病。即当去针。)不中而去则致气。(针未中病而去针邪气仍致 。)精泄则病甚而 。(病益甚而 羸也。)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目录>卷一\灵枢经文 <篇名>灵枢癫狂篇 属性:癫疾始生。先不乐。(神志将乱。)头重痛。视举目赤。(厥气上行。)甚作极。已而烦心 。 (躁急不宁。癫疾将作之兆。)候之于颜。(颜天庭也邪色必见于此。)取手太阳(支正小海)阳 明(偏历温溜)太阴。(太渊列缺)血变而止。(泻去邪血必得其血色变而后止针)癫疾始作而引 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穴如前)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 强坚强左右牵引。病多在络。故用缪刺之法。)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取委 阳飞扬仆参金门)阳明(三里解 )太阴。(隐白公孙)手太阳。(支正小海)血变而止。治癫疾 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刺出其血)置其血于瓠壶之中。 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 骨也(瓠壶。瓠卢也。若前病发而瓠 中之血不动者。乃可灸之)骨癫疾者。 齿诸 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 。呕多沃沫。气 下泄不治。(病深在骨其头齿诸穴分。肉之间。皆邪气壅闭故为胀满。形则 羸惟骨独居汗 出于外。烦闷于内。以为危证。若呕多沃沫气泄于下者脾肾俱败必不可治)筋癫疾者。身蜷 挛。(脉)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 而纵。(弛纵也。)脉满尽刺之出血。(脉满胀。当刺之)不满灸之。挟项太阳。(天柱大杼)灸 带脉于腰(少阳经穴。)诸分肉本输。(诸经分肉之间及四肢之俞凡胀纵之所皆当取也)呕多沃 沫。气下泄不治。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癫疾发于阴。狂病发于阳阳多有余故狂 发无时其状疾而暴阴多不足故癫发有时其状静而徐此癫狂之辨也。今以癫疾而如